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持续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全年粮食再获丰收。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增长1.6%,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9319千公顷(178979万亩),比2023年增加351千公顷(526万亩),增长0.3%。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100458千公顷(150687万亩),比2023年增加532千公顷(797万亩),增长0.5%。
从国内生产形势来看,大豆是中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的豆类作物。2023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57亿亩、产量达2084万吨——是1958年以来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年份。除青海及港、澳、台地区未统计外,全国各地均有大豆种植生产。
12月份USDA豆油报告、大豆报告偏中性。原料端:美国农业部未对美豆产量、出口、压榨和期末库存进行调整,12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产量预期为44.61亿蒲式耳,比较符合市场预期。12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仍为4.7亿蒲式耳,处于近5年高位。豆油报告中,主要对美豆油供需数据做较大调整,其他主产国数据调整幅度较小。
12月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11月棕榈油供需数据,11月马棕供需双弱,延续降库趋势,库存略高于市场预期,报告整体影响偏中性。12月棕榈油供应仍存偏紧预期,马棕大概率延续降库趋势,在当前强现实及强预期驱动下,棕榈油价格或易涨难跌。
根据美国农业部12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4/2025年度世界玉米收获面积较上月预估调减35万公顷,较上年度面积减少255万公顷。本月产量较上月预估调减151万吨,较上年度产量减少1174万吨。下游消费来看,饲用消费较上月调增286万吨,食种工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增262万吨,总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增548万吨,较上年度总消费增加637万吨。
12月USDA供需报告大豆点评:12月11日零点(北京时间),美国农业部发布12月份供需报告,此次月报未对美国大豆、巴西大豆平衡表做调整,对2024/25年度阿根廷产量及压榨、2023/24年度巴拉圭的出口及压榨进行了调整但最终期末库存不变,整体下来报告数据调整有限且大部分调整符合市场预期,故就数据报告影响来看呈中性。
据国家气象中心报告,当前,除西南冬小麦处于播种到三叶期,主产区冬小麦大多处于三叶到分蘖期外,正是促进苗情转化、培育冬前壮苗的关键阶段。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部分冬小麦发育期偏晚4~7天。其余大部地区发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10月以来,主产区气温偏高、墒情较好,天气条件总体有利,全国冬小麦播种质量、出苗情况总体好于往年。但部分地区旺苗比例高,对安全越冬带来不利影响。
12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3.1%;进口金额为458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10.9%。
回顾2024年国内豆粕市场,呈现出价格重心大幅下移的态势。据Mysteel数据,2023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运行区间在3700-5100元/吨,而2024年豆粕价格运行区间在2900-3900元/吨,波动幅度缩窄的同时价格重心也大幅下移,最低跌至三年来低位,连粕期货01合约价格更是跌至四年低位。
黑龙江地区玉米价格震荡偏弱。11月上旬深加工企业普遍下调玉米收购价,期货盘面下行,期现影响下黑龙江地区玉米价格出现下调。中下旬天气逐步转冷,玉米质量相对稳定,种植户低价售粮积极性较为一般。
11月国内玉米价格整体震荡偏弱运行,截至11月29日,全国玉米均价参考2161元/吨,较上月价格下跌20元/吨,下跌幅度0.92%,同比下跌18.05%。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造纸业的发展,木浆需求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最高达到3059亿元,2023年受价格下降影响,虽然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但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约为1760亿元。
加拿大、欧盟、印度、澳大利亚、中国为全球前五大菜籽主产区,其中加拿大是全球第一大菜籽出口国。为满足国内菜油、菜粕需求,我国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菜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份我国进口843046吨油菜籽,高于9月份的806870吨,高于去年10月份的34439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下面我们具体看下今年10月进口情况。
11月下旬以来,中储粮发布新一轮玉米增储库点,在黑龙江、新疆、兰州和内蒙古相继启动国产玉米增储计划。截至11月底,共计发布收储库点40家。若后续玉米价格上涨,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小麦市场心态。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氯碱和纯碱工业发展壮大,我国原盐产能也随之不断上升,2006年达到6900万吨,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盐国,其后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至2011年其产能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10170万吨,同比增长3.2%;其后,我国原盐产能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12425万吨,同比增长3.01%。
回顾11月广东市场走势,整体呈现先涨后跌而后企稳震荡的走势。月初由10月底的2930元/吨一路上涨至3120元/吨,而后下跌至最低2900元/吨,月末再次企稳回升。
11月份,国内小麦市场2024/25年度供应数据较上月预估持平,需求预估数据较上月预估微减,年度供需格局整体继续呈现供大于求态势。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5月,中国马铃薯淀粉进口量为1.80万吨,同比增长52.90%;马铃薯淀粉出口量为0.07万吨,同比下降245.40%。这表明国内市场需求正走向复苏。
2024年秋播大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与种植户的收益情况密不可分,大蒜种植高收益是主要驱动因素。在排除天气因素的情况下,种植面积增加使得下产季大蒜的产量增加,长期趋势下市场或产生供过于求的矛盾,价格或下跌。
近期,大蒜市场行情呈现出显著的波动态势。国际大蒜贸易网数据显示自11月16日起,多个主要产区的价格集体上扬,势头颇为强劲,涉及金乡、杞县等多个重要产区。短短3天时间内大蒜价格累计上涨超过0.2元,价格高点不断被刷新。
当地时间11月25日美国候任总统在其社交媒体帐号发表贴文,称将对来自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受此影响,国内连粕止跌反弹,空头资金大幅减仓,豆粕加权持仓量日内减少12万手,各地区豆粕现货价格整体上调40-60元/吨。
2024年10月国际食品价格指数为127.35,环比增长2.47个点,同比增长6.63个点。肉类价格指数为120.44,环比下降0.31个点,同比增长8.45个点;奶类价格指数为139.07,环比增长2.55个点,同比增长24.50个点;谷物价格指数为114.45,环比增长0.89个点,同比下降10.32个点;食糖价格指数为129.56,环比增长3.31个点,同比下降29.62个点;植物油油脂价格指数为152.72,环比增长10.35个点,同比增长32.71个点。
近几年,国内小麦淀粉产能扩张明显。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2月底,我国小麦淀粉行业总产能达315万吨,较2022年增加了21.8万吨,增幅约7.43%。
“我国粮食在产后环节损耗严重,尤其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约700亿斤,这相当于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所以说,让粮食减损就是增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当前国内压榨产能格局呈现宽松态势,近十年来,国内年大豆压榨产能由1.2亿吨增至1.4亿吨,增幅达16.7%。但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大豆压榨产能利用率却逐步下滑。本文将总结当下国内进口大豆压榨格局,并整理未来两年压榨产能情况以供各位参考。
在之前,新农鸣曾预测,11月份玉米价格将会出现一个小幅反弹的节奏,但人算不如天算,由于11月份气温较往年普遍偏高,导致玉米霉变风险升高,东北基层农户被迫售粮。预期中的反弹并不是十分明显,直到近几日才出现止跌企稳的迹象。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内玉米进口量约25万吨,环比下降19.84%,同比下降87.72%。2024年1-10月份累计进口1314万吨,同比降29.33%。2023/2024年度累计进口量2347万吨,叫上年度同增477万吨。
受多种因素影响,9月下旬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针对这一情况,有关方面深入分析形势,引导市场预期,有关企业腾仓备库,积极收储。10月以来华北玉米价格止跌反弹,其他地区玉米价格也呈现企稳态势。
周三中国批准巴西对华出口高粱,这一举动有些奇怪,因为巴西几乎不出口高粱。但是考虑到美国在中国高粱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明年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巴西和两国的高粱贸易可能成为评估中美关系的晴雨表。
据外媒消息,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一年中,澳大利亚出口了790万吨大麦和210万吨高粱,大麦出口量包括4967676吨饲料大麦和2941127吨啤酒大麦。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整体回落,累计降幅在20%左右。主要原因:一是主要大米出口国印度逐步放松已维持两年的出口限制措施,全球贸易粮源增加;二是今年全球大米增产。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大米常年进口量较少,市场运行相对独立,加上有政策支撑,预计国内稻米市场受国际大米价格下跌影响有限。
2024年10月我国棕榈液油与硬脂合计进口29.95万吨,月环比减少1.90%,同比减少54.77%;2024年1-10月棕榈液油与硬脂累计进口231.92万吨,较2023年同期367.10万吨减少135.17万吨,减幅36.82%。
据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内葵花籽出口量为6394.472吨,较2024年9月份增加9152.217吨,环比增幅33.60%;较去年同期减少15464.441吨,同比跌幅29.82%。截至2024年1-10月国内葵花籽累计出口363683.923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2533.061吨,增幅16.88%。
2024年10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持续低位,截至10月累计进口约130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进下跌29.66%。进口均价小幅下跌,其中巴西玉米占比提升,并且进口贸易形势占比也有一定变化,但对国内玉米影响依旧较弱。
2024年10月,全国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格为2.10元/公斤,与上月相比,下跌了4.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24.6%。
自2022年4月以来,玉米和大豆市场一直处于供应增加阶段,玉米和大豆的结转库存水平都在上升,这反映在价格的下跌趋势上。
国际大蒜贸易网数据显示,11月16日,大蒜价格在经过持久的震荡后,行情开启强势反弹,16日产区价格集体飘红,金乡、杞县等产区蒜价出现五分至一毛上涨,17日价格再度拉涨一毛左右,18日价格继续追涨三到五分,短短三天时间,大蒜价格已经累计上涨2毛多钱,价格高点再次被刷新!
今年立冬伴随着行情的升温,彼时是市场价格呈现好转的情况,价格快速上涨之后高位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又进入僵持,现阶段企业成交又开始松动,究其原因仍是在国内实际需求上,需求迟迟未有好转的形势下,下游拿货情绪难有好转。针对于后市行情来看,小编如下浅析。
海关总署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玉米进口量为25万吨,同比减少87.7%;1-10月玉米进口量共计1303万吨,同比减少29.9%。
本文从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产业链重构等方面分析了科技促进北京粮食产业链增值现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海关总署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玉米进口量为25万吨,同比减少87.7%;1-10月玉米进口量共计1303万吨,同比减少29.9%。
11月中上旬东北玉米市场供应宽松,价格下行。下旬产地气温逐渐下降,农户惜售情绪或增强,市场优质玉米供应收紧,价格跌幅或收窄,下游企业刚需采购,部分地区存反弹空间。
随后俄罗斯的小麦出口一路创新高,至23-24年度出口4900万吨,同步的是美国小麦价格从1300美分每蒲跌至515美分每蒲,但最近会有新的变局。APK News介绍,引援阿克莫拉地区的粮贸商,随着哈萨克斯坦小麦销售密集期的过去,哈萨克斯坦农民或正见证着小麦的低点,惜售情绪一旦展开,其影响力或波及全球。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中国的粮食供应是个矛盾体。一边是国内连续多年获得丰产,一边却是进口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当下国内粮食价格处于极度低迷之际,这种矛盾就显得更加尖锐。
根据本次USDA公布的菜籽供需数据,全球油菜籽较去年产量小幅下调,其中欧盟预期下调调较多,其他国家产量变化不大;
一季度美湾大豆价格先落后涨,1-2月份价格下调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大豆供需结构维持宽松的格局,并且2024年美豆种植面积数据预估较高,都对进口豆价格形成不利影响。
2024产季河南产区新花生产量整体窄幅增加,其中春花生单产普遍有下降,晚花生单产相对理想,受影响程度小。随着价格的进一步下滑,农户理论收益下降。
据11月4日农情调度,全区秋粮收获进度达到96.2%,较上年同期快1.2个百分点,小麦已全部收获完毕,超越去年最高单产。目前,小春整体播栽进度已过六成,11月上旬,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部分地区有降水,利于农田进一步增墒,水热条件利于冬小麦出苗和幼苗生长。预计11月中旬左右结束大面积播栽。
11月USDA供需报告大豆点评:11月9日零点(北京时间),美国农业部发布11月份供需报告,本次报告整体呈利多状态,数据明显下调美国及全球大豆产量,虽消费量也有所下调,但幅度不及产量,故美国及全球大豆期末库存环比下调。
10月东北玉米市场价格稳中偏弱运行,逐步盘整。黑龙江东部地区农场直收粮集中上市,潮粮主要发往周边深加工企业,烘干粮发往北港。黑龙江地区深加工企业到货情况较为充足,报价陆续呈现弱势。
根据美国农业部11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4/2025年度世界玉米收获面积较上月预估调增154万公顷,较上年度面积减少209万公顷。本月产量较上月预估调增221万吨,较上年度产量减少971万吨。
特朗普的获胜立即让全球投资者和商界领袖纷纷评估他重返白宫意味着什么?我们之前已经谈过,特朗普第二任期经济政策的一个关键支柱,就是对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一揽子关税,而这必将会对农业食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据了解,自9月启动调查后,广东菜系产业主体一方面对24年底及25年菜籽进口策略进行调整,目前以观望心态为主,另一方面则加快9/10/11月菜籽装运和菜粕压榨。
北京时间11月6日,美国大选结果出炉,特朗普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特朗普在第一个任职内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的贸易政策,通过加征高额关税来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而特朗普再次当选,对中关税变数不确定因素增多,潜在风险堪忧。对国内棉花影响几何?
中粮集团6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与来自全球的供应商现场签约,采购世界各地优质农产品,签约规模超百亿美元。与往年相比,中粮集团本届进博会“购物车”里的产品进口来源地更加多元。
11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38亿吨,同比增长7.4%;进口金额为4281.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8.2%。
截止11月7日收盘,连盘豆粕大幅上涨至3097元/吨,涨108元/吨,涨幅3.61%,盘中最高3109元/吨,触及上一高点为9月30日的3177元/吨,市场担忧美国大选或重蹈中美摩擦,而上一次特**当选总统时期,2018年6月15日,美方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2024年中国玉米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供应量同比上一年增加,需求量同比下降,理论供需差同比增加,导致玉米价格同比2023年略低。
10月国内稻谷集中上市,产区米厂陈稻谷库存消化进入尾声,米厂陆续转向新季稻谷的采购及加工,下游销区市场对于新季大米的采购需求有所提升,国内米厂开工率较上月提升,稻米副产品的供应量增加,而副产品的终端需求未有明显好转,国内玉米价格延续低位,副产品价格仍持续下跌。11月副产品价格仍缺乏利好支撑,或仍将延续跌势。
进入11月份,小麦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供需博弈下,麦价仍有阶段性回暖机会,不过市场对后市没有太高预期,小麦价格仍将以稳为主,大概率保持区间震荡。建议各市场主体理性购销,切实把握阶段性市场机会。
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将于11月9日凌晨公布。从2001年开始的23次11月报告中,只有3次报告没有对美豆单产进行调整,剩余20次中,美豆单产上调的有12次。只有2次报告调整美豆种植和收获面积,均是下调种植和收获面积。15次报告调整了美豆压榨和出口,其中有6次下调了美豆压榨,有7次下调了美豆出口,其余均是上调美豆压榨和出口。
10月南方产区大豆先跌后稳。国庆期间,南方黄淮海产区大豆集中上市,短时间的供应压力使得南方产区价格呈现季节性下跌态势,各区域不同程度下滑。
10月小麦价格先涨后落,市场购销积极。国庆节后粮贸购销重心集中在秋粮,小麦市场流通放缓。粉企上量稀少且库存低位,小幅提价促收;中储粮增储库点继续收购,但由于卸车排队时间较长,对市场价格支撑作用减弱。
截至2024年11月1日当周,全球小麦价格大多下跌。周初发布的首份冬小麦评级报告显示美国冬小麦优良率低于预期,引发对全球供应紧张的担忧。但是气象机构预测美国平原将迎来降雨,给小麦市场带来压力。市场继续关注国际招标中的俄罗斯小麦定价,初步迹象显示出口商遵守了非官方底价。
10月国内玉米价格震荡偏强,截至10月31日,全国玉米均价参考2181元/吨,较上月价格上涨11元/吨,环比上涨0.51%。东北玉米价格震荡偏弱。深加工企业潮粮上量大幅增加,持续压价收购。
据外媒报道,印尼贸易部官员Farid Amir周三称,印尼将把11月份的毛棕榈油(CPO)参考价格从10月份的每吨893.64美元上调至961.97美元。基于新的参考价格,11月份毛棕榈油的出口税将为每吨124美元。印尼还对毛棕榈油出口征收参考价7.5%的专项税,并对精炼棕榈油产品征收参考价3-6%的专项税。有关参考价格的规定尚未公布。
自201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改变粮食进口来源,这使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如果美国总统大选后与华盛顿的贸易摩擦爆发,中国可以对美国农产品征收针锋相对的关税,同时对其粮食安全造成的损害也更小。
国内对进口菜油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占比在90%左右。少量用于化工领域,占比在10%左右。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进口菜油131.20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31.97万吨,下面我们具体看下今年前三季度进口情况。
眼下,河南今年新产麦茬花生正在集中晾晒与上市,在经历了春花生收购价格高开低走、麦茬花生种植期推迟20余天、8月麦茬花生生产关键期阴雨连绵、10月麦茬花生收获期延后15天左右等不同于往年的诸多情况后,河南新季花生市场形势如何?
2024年8月16日第七届草业大会暨第十届苜蓿发展大会在甘肃金昌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草业发展存在着诸多短板弱项,尤其是草业发展相关的科研工作,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类牧草的育种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导致每年需大量从国外进口各类牧草种子,主要是黑麦草、羊茅和苜蓿。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河南小麦已播种8041.8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4.6%,但近期小编下乡走访,发现部分经销商店里还堆积着不少小麦种子,经销商表示,现在市场内卷严重,销售变得有心无力……
2024年以来,国际大米价格走势完全扭转了2023年强势上涨的趋势,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我国进口数量持续下降,2023/2024年度大米进口量同比减少超五成。
进入十月底,全国秋收接近尾声,主产区的粮食收储工作正有序展开。近期玉米价格由于地区上量不同,区域分化明显。华北上量大价格回落,东北玉米价格却低位反弹。未来玉米价格何去何从?
据外电消息,截至2024年10月25日当周,全球小麦价格下跌,其中欧洲小麦领跌,因为本月俄罗斯小麦出口保持强劲,令欧洲小麦出口前景继续黯淡;美国、阿根廷、俄罗斯以及乌克兰干旱地区出现降雨,缓解人们对冬小麦播种前景的担忧。市场继续关注俄罗斯管控措施对11月份小麦出口的实际影响,此外,美国和俄罗斯等主要农业带的旱情也继续值得关注。
从种植结构来看,河南省常年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25%,产量占全国的30%。近年来,受区域性种植优势、行情波动、极端气候频发和种植成本高企等因素的影响下,河南、山东、河北等传统优势产区的花生种植经历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2024年9月,我国进口谷物量为262.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3.48%,谷物进口额为74,08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3.67%;1-9月累计进口谷物量为4373.6万吨,同比增长8.68%,累计进口额为1,300,962万美元,同比下降12.07%。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9月谷朊粉出口量2.08万吨,环比增69.38%,同比增37.56%,出口金额2443.27万美元,环比增63.37%,同比增8.75%。1-9月出口谷朊粉总量18.68万吨,同比增29.86%,出口总金额23097.94万美元,同比减14.88%。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9月中国进口大豆1137.1万吨,环比8月降幅6.36%;同比增幅58.95%;因国际大豆价格下跌,国内油厂压榨利良好,2024年1-3季度大豆进口量累计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全球大米产量预期上调,印度放宽大米出口限制后,全球大米市场供应充足。供需宽松格局下,国际大米价格回涨可能性不大。国内新季中晚籼稻供给持续增加,质量有所好转,稻谷收购价格基本在2580元/吨以上,预计后市稻谷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秋收已过,品种表现和品种收款各个经销商和企业均心中有数,早熟和极早熟区尽管受政策影响较大,与法系、德系、美系合作的种子企业挣得还是盆满钵满。竞争最激烈的是中熟和中晚熟的玉米种子市场,之前认为市场会启动最早、年前结束,现在市场突然遇冷,农户购买力不强、没有购种意愿,市场可能会一直推迟到年后。
进入10月份以来,两大主产区东北的玉米价格持续下跌而华北则持上涨,一跌一涨分化运行之下,到达销区的价差开始逐渐缩小,对华北玉米出货形成冲击,玉米价格分化运行的格局或将再次被打破。为何东北和华北的玉米价格会分化运行?分化运行格局被打破后,又将如何影响后市玉米价格走势?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9月期间,我国稻米进口总量为9万吨,环比增加1万吨。1-9月期间,我国稻米累计进口量为98万吨,累计进口量同比下降54.2%。
10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27亿吨,同比增长7.8%;进口金额为3947.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8.8%。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东北农业更是如此。然而,由于前期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因素,不少银行对涉农贷款长期保持谨慎态度,导致资金成为农户提升粮食单产和扩大生产规模的最大困扰,不利于推进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涉农贷款的风险到底如何?银行又怎样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大涉农信贷投放?《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访了黑龙江哈尔滨、绥化等地,详细了解了农业与金融两者的“嫁接”模式。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各地加速推进秋收,全国秋粮已收获26.3%,同比快2.1个百分点。9月28-30日的降水将改善四川东部、重庆以及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等地土壤墒情,农业干旱得到缓和或缓解,利于油菜、冬小麦播种出苗。与此同时,秋粮收购也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今年秋粮旺季收购量在2亿吨左右。
2024年三季度国产高粱价格明显下跌,2024年三季度高粱均价为1.58元/斤,2024年二季度均价1.63元/斤,环比下跌3.07%,2023年三季度高粱的均价为1.94元/斤,较去年同期同比下跌18.56%。各主产区高粱价格均有下调,详情如下表所示。
国庆假期前后,玉米淀粉出口新动向持续热议中,近6年玉米淀粉出口量与出口均价的变化以及未来出口放开之后对于玉米淀粉的需求增量以及对于原料玉米的需求增加影响,我们将通过数据进行呈现解读。
近年来,中国稻谷总产量常年维持在2亿吨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稻谷产量为20660.3万吨,这一数字虽然较上一年度有所减少,但整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夏粮种植面积与产量在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中的比重常年在1/5(即:20%)以上。1949年以来,中国夏粮种植面积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的比重最大值为1993年的28.69%,最小值为2023年的22.37%;中国夏粮产量在粮食产量中的比重最大值为1997年的25.84%,最小值为1953年的13.61%。
2024年8月,全国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格为2.28元/公斤,与上月相比,下跌了2.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8.6%。其中,东北产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为2.28元/公斤,与上月相比,下跌了2.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7.2%。
9月上旬东北局部水泡新粮上市,价格较低。中下旬辽宁、黑龙江东部、华北南部新季玉米陆续上市,黑龙江深加工企业新季潮粮开秤收购价较去年同期大约跌0.3元/斤左右。新陈交替,玉米价格持续下行。
根据Mysteel农产品统计,截至9月27日,2024年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共计1198.5万吨,9月集港量约124.9万吨,较8月增加79.6万吨,环比增加175.72%。辽宁、黑龙江部分地区新粮陆续收割上市,基层农户售粮积极性提升。且部分三方资金月底前有还款压力,出货积极性较高,选择认赔出售,陈粮价格不断下跌。新粮、陈粮到港顺价,共同供应市场,集港量明显增加。
10月8日,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农业展望报告中表示,预计2024/2025年度欧盟橄榄油产量将达到200万吨,较上一季增长31%,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9%。报告称,西班牙产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希腊和葡萄牙产量的增加,应能抵消意大利橄榄歉收的影响。
北疆棉区机采籽棉陆续采收,各地交售价格不一,部分轧花企业保持谨慎,开秤价格5.9元/公斤以上,部分企业收购积极,优指标籽棉价格6.5元/公斤左右,整体交售进展一般。
9月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下行,截至9月30日,全国玉米均价参考2170元/吨,较上月价格下跌172元/吨,环比下跌7.34%。东北玉米价格大幅下跌。
根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统计,国内主产区新玉米零星上市,仍有一定数量的陈粮库存待售,贸易商出货意愿较积极,加之中储粮和进口玉米拍卖,市场有效供应充足,而需求难以放量,用粮企业观望情绪明显,维持随用随采策略,在季节性压力之下价格明显下行,全国现货均价月环比下跌6.02%。
进入9月后,美国大豆收割工作陆续开展,新作大豆收割上市后供应压力逐渐增大,买家从南美转移至美国;而南美的大豆出口告一段落后,新作大豆播种工作也在中下旬逐渐开始;且因美国沿岸港口的工人因薪资问题的罢工及台风对大豆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巴西大豆产区因干旱高温天气导致大豆播种缓慢,均支撑大豆价格。
截至10月4日,CBOT大豆期货主力合约收跌,较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回落。主要因天气预报预计下周巴西北部将出现有利于作物生长的降雨,且美元上涨削弱了美国大豆出口。当前外围国际市场仍聚焦于南美大豆产区天气以及美豆新作的出口销售预期。
国庆期间在东北产区新季大豆正在陆续收获。蛋白35%-38%之间的大豆偏多,目前根据大豆品质不同毛粮收购价格区间为1.7-2.1元/斤,低蛋白大豆价格较节前下滑0.1元/斤,且近日价格持续走低。整体来看,贸易商多持观望态度,市场采购活动谨慎,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
受地缘局势影响,国庆长假期间原油期价较节前涨幅超12%,领涨外盘植物油市场。节后首个期货市场交易日,连盘豆油期价高开运行,日内涨幅超2%。随着利多消化同时溢价风险加大,预计随后几日豆油涨势或趋于收敛,关注中旬前后即将出具的马棕及美农供需报告指引。
本文是宁夏老师结合实地考察,对2024年中晚籼稻的产情、市场形势和接下来走势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深思细想字斟字酌,如觉得有所启发和收获,欢迎文末打赏作者。
日前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显示,2015年至2022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5.19提升至77.90,提高了2.71个百分点。数据印证着粮食生产向“绿”而行的变化。
近期油脂盘面强势上涨,国内基差弱势。随着国庆节来临,节前避险情绪一般,资金未大幅撤资规避风险,国内油脂价格仍未有回落迹象。此文解读近期豆油基本面及国庆期间或出现哪些风险?
9月黑龙江长粒香稻谷均价反季节性下跌,产区稻谷余粮同比增加,新粮集中上市时间推进,部分持货贸易主体出货心态松动,流通环节供应增加,导致价格回落。10月产区新季长粒香稻谷将集中上市,大米需求相对平稳,供强需弱的格局下,预计长粒香稻谷价格或仍有小幅下探空间。
9月原糖期货市场整体上涨。截至26日,ICE原糖主力合约收盘价23.23美分/磅,较月初上涨19.19%。9月主力合约运行区间为18.43-23.64美分/磅,月均价20.54美分/磅,环比上涨12.67%,同比下跌23.27%。
种植密度是玉米提升单产关键的要素。美国玉米平均产量比我们国家高出一大截,其中种植密度是造成产量差距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大面积提升玉米单产行动中,应该读一读美国作者:迈克尔·朗格梅尔撰写的"玉米种植密度的发展趋势”一文,对美国玉米种植密度就一目了然了。 迈克尔·朗格梅尔近日发表的文章,研究了在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的玉米种植密度的趋势,种子价格和玉米种植密度的变化,每英亩的种子成本的比例。
反倾销政策引起菜籽供应收紧担忧情绪,菜油强势,伴随美联储降息,国内降息降准等宏观政策以及相关品种等因素维持强势,沙特准备放弃每桶 100 美元油价目标并增产,原油下跌,限制油脂市场涨势,菜油近期利多消息频出,而菜油基本面维持偏弱导致现货基差弱势。菜油节后走势如何发展?
从国内生产规模来看,全国蚕茧产量常年保持在75万吨以上。2023年,全国蚕茧产量为75.17万吨,西部蚕区(广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贵州、甘肃、新疆8省区市)的蚕茧产量达61.89万吨,在全国蚕茧总产量的比重为82.33%;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国内油厂豆粕及菜粕的生产、提货都将受到影响,市场对此颇为关注。为此,Mysteel农产品针对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压榨油厂及菜籽压榨油厂进行了调查,调查覆盖东北、华北、陕西、山东、河南、华东、江西、两湖、川渝、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主要市场。
随着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货币宽松预期增强,美元指数走弱,金价也持续创出历史新高,但降息后的美国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经济下行预期仍较大。受制于供求关系基本面,大宗商品走势并未和金价同步,整体依旧偏弱。由于当前国内粮食市场供强需弱,且四季度正处于秋粮集中上市期,预计粮价走势仍将以稳为主,难以出现大幅波动。
刚刚,有一个很重要的价格数据正式公布了。这个数据就是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按目前的规定,小麦收购价格是两年一定。这一次公布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是2025年和2026年的。所公布的2025年和2026年当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9元。
2024年8月我国棕榈油(液油+硬脂)合计进口40.02万吨,进口量较7月份环比增加15.65% ,较2023年8月减少35.39%,2024年(液油+硬脂)累计进口数量240.5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6.77%。
2024年8月,我国进口谷物量为273.0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2.81%,谷物进口额为76,677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91%;1-8月累计进口谷物量为4116.2万吨,同比增长13.39%,累计进口额为1,227,937万美元,同比下降8.91%。
俗话说的好:“乘你病,要你命”!这几天的玉米价格,确实让人很是揪心,下跌也就罢了,可怕的是心态恐慌带来的“跳水式”下跌。特别是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9月24日,山东成武大地单日收购价格下调幅度高达200元/吨,而价格下调60-100元/吨的也比比皆是。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8月份我国进口大豆1214.4万吨,同比增加278.1万吨,增幅29.7%,破历史最高记录。1月至8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7048万吨,同比增加192万吨,增幅2.8%,平均成本(包含税费不含港杂)4076元/吨,较去年同期的4800元/吨下降15.1%。
随着主产区新季玉米大量上市时间的临近,新季玉米的开秤价格如何?就成为大家讨论和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本年度新季玉米的开秤价格。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2024年9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估计为582.8万吨,高于一周前估计的551.4万吨。8月份出口量为797.4万吨,去年9月份出口量为554.6万吨。
进入9月份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并没有盼来“翘尾”行情,相反,随着新季玉米陆续供应市场,玉米价格出现了恐慌式下跌。那么,9月份,玉米价格还有没有上涨的机会?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8月,粳米(标准一等)超市零售价格5.75元/公斤,环比上涨0.17%,同比下降1.03%;面粉(特级一等)零售价格5.95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持平;玉米粉(脱坯)零售价格6.19元/公斤,环比下降0.32%,同比下降4.33%。
油脂加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大企业居于产业链、产业生态的核心,具有规模大、实力雄厚等多方面的优势,是推动产业进步的引领性力量。
第11号台风“摩羯”近期登陆我国华南地区,海南、广东等地均受影响,华南地区稻谷生长发育略受损失,持续关注台风对晚稻生长的影响。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认为,随着新稻上市量进一步增加,中晚稻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根据美国农业部9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调增52万吨,至12.24亿吨。进口量较上月调增424万吨。下游消费来看,饲用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增156万吨,食种工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增295万吨,总消费调增452万吨。
8月USDA供需报告大豆点评:9月13日零点(北京时间),美国农业部发布9月份供需报告,本次报告整体呈中性,数据调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报告发布后CBOT大豆期货收高,11月期约上涨11美分,报收于1011.75美分/蒲式耳。本次的9月报告大豆相关数据大部分与8月报告持平,市场关注的美豆新作单产数据未做调整。我们将在本篇中分析9月供需报告中大豆供需数据的具体调整。
9月3日商务部对拟将加方有关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受加方不公平竞争影响,中国国内油菜籽相关产业持续亏损。中方将根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依法对自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再到9月9日商务部发布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公告,一周不到的时间内,四季度国内菜粕供应或将洗牌,这一系列发生对葵花籽粕利好程度逐步显现。
根据Mysteel数据跟踪显示,自9月6日始豆粕日度成交连续3日低于10万吨,其中也基本为现货成交,远月成交较少,成交量下降较为明显。另外,市场成交均价也在逐日下跌,截至11日,全国豆粕成交均价为3076元/吨。从豆粕市场成交量价齐跌的现象不难看出本周豆粕市场的逐步转弱。在中秋备货的关键时刻,豆粕需求似乎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韧性,背后原因几何?国庆节前备货还是否有期待空间?
9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8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13亿吨,同比增长6.1%;进口金额为3487.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11.4%。
我国菜籽供应分为国产菜籽和进口菜籽,而加拿大是我国进口菜籽的主要来源国,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口菜籽总量高达549万吨,其中加拿大占比95%以上。回顾中加贸易的历史事件,2019年我国在进口自加拿大的菜籽中检验出有害物质,此后我国吊销了加拿大两大油菜籽出口贸易商的出口许可,2019年中国采取检疫措施后,加菜籽进口量迅速减少,直至2022年才有所恢复。本次反倾销调查事件有相似之处,且目前来看其影响程度不容小觑。
回顾8月全国市场豆粕市场价走势,可以分两段来看,8月14日前呈现震荡偏弱的趋势,市场在消化USDA8月供需报告供应庞大的预期,看空情绪较浓。
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表示,将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加拿大是国内油菜籽进口的主要来源国,2023年加拿大油菜籽进口量占比在92%左右,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对国内油菜籽进口将产生较大影响,使得国内菜籽油供应量预期减少,支撑菜籽油价格上涨。
8月全国玉米市场呈现先跌后涨的变化趋势。东北在经历中粮等企业陆续停收后,市场气氛低迷,叠加8月多高温降雨,贸易商担心粮质受影响,出货积极性较高,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偏低。
在经历了长期的下跌之后,临近月末,国内玉米价格出现了翘尾行情。当然,随着9月份的到来,部分地区的早熟玉米开始陆续上市,但好消息是东北主产区的玉米可能会推迟上市,因此,对于玉米市场而言,9月份利多利空并存,那么,国内玉米价格能否借着这波翘尾行情继续上涨?
2024年8月东南沿海玉米成交价格重心回升,并且与北港逐步恢复价差,南北港口贸易利差逐步恢复,贸易运作积极性提升。9月新季玉米将零星上市,市场将进入心态博弈阶段,关注市场预期与供需量变动对价格的影响。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入夏以来,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黄淮海部分地区夏播期干旱,近期河南、湖南、辽宁等省部分地区遭受较重洪涝灾害,给局部地区秋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当前全国大部分秋粮长势正常,夺取丰收有基础有条件。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月28日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夏粮超6000万吨,同比增加400万吨左右,收购数量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因此,当前不适合大量进口粮食,以免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7月国内玉米进口量105万吨,环比下降10.90%,同比下降36.79%。2024年1-7月份累计进口1214万吨,同比降11.42%。2023/2024年度累计进口量2273万吨,叫上年度同期增686万吨。
8月份小麦下游制粉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价格易跌难涨,呈现反季节下跌态势;9月份制粉需求或再度下降,基层腾仓出货压力或增加,小麦价格存继续下行可能。
新季玉米上市前的8月对于玉米淀粉生产端是比较关键的月份,首先对于华北玉米淀粉企业面对青黄不接的局面,东北玉米淀粉企业来说,冬季检修前的时间是否选择在此月份,都是需要关注的时间节点。从目前玉米淀粉企业现有的开机情况表现,我们对比了7月与8月分省份月度产量与月度均价的对比,对于接下来9月份的产量与价格预期做相应的预判。
农产品(Farm Produce)是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大米、高粱、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各个地区土特产等。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及其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
2024年7月中国进口棕榈油(棕榈液油+棕榈硬脂)主要来源国为印度尼西亚,7月中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31.28万吨,约占月度棕榈油进口总量的74.70%;其次是马来西亚,进口量为10.55万吨,约占进口总量的25.19%;菲律宾进口占比0.11%,进口量为447.6吨。
截至8月下旬,小麦基层余粮同比偏多一成以上,距离秋粮大量上市还有一个多月,后期华北黄淮地区面临腾仓容、腾资金压力,小麦市场供给压力或将后移。预计在国内麦价低迷叠加面粉消费低迷的背景下,下半年我国进口小麦数量将有明显减少。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7月国内碎米总进口量为54973.107吨,较2024年6月份增加4337.157吨,环比增幅8.57%;较去年同期增加17641.857吨,同比增幅47.26%。其中7月份进口均价为454.529美元/吨。
根据早稻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2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下:一、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4.8千公顷(7132.2万亩),比2023年增加21.7千公顷(32.5万亩),增长0.5%。二、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925.4公斤/公顷(395.0公斤/亩),比2023年减少61.6公斤/公顷(4.1公斤/亩),下降1.0%。三、全国早稻总产量2817.4万吨(563.5亿斤),比2023年减少16.3万吨(3.3亿斤),下降0.6%。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努力克服强降雨等不利天气造成的影响,早稻生产保持稳定。202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持平略增,单产受灾害天气影响有所下降,早稻总产量2817.4万吨(563.5亿斤),比2023年减少16.3万吨(3.3亿斤),下降0.6%。
2024年7月,中国棉花进口量为19.97万吨,月环比增加28.16%,同比增加80.77%,至此已连续12个月度进口量超过15万吨。2024年1-7月,中国棉花进口量累计200.12万吨,同比增加191.81%。2023年9月至2024年7月,中国棉花进口量累计309.81万吨,同比增加近1.5倍。
8月USDA报告公布后,超预期的美豆单产数据调整导致利空情绪进一步施压市场,豆粕期现货价格继续探底。在供应的现实压力与丰产的预期压力双重叠加下,市场供需格局较难重塑,卓创资讯认为供需宽松预期将在未来较长周期内持续施压国内豆粕现货价格。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7月,粳米(标准一等)超市零售价格5.74元/公斤,环比上涨0.17%,同比下降0.86%;面粉(特级一等)零售价格5.95元/公斤,环比下降0.34%,同比上涨0.17%;玉米粉(脱坯)零售价格6.21元/公斤,环比下降0.16%,同比下降3.87%。
水稻、小麦和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较高,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要来源。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而玉米则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种植。这些粮食作物的种植和收成情况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赤藓糖醇、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代糖在食品领域应用广泛,行业迅速崛起。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代糖市场规模达到18亿元。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我国2028年代糖市场规模超过33亿元。
根据海关总署发的数据,2024年1-6月大麦累计进口量848.18万吨,进口量同比增加338.62万吨,同比增加66.45%。2024年1-5月份大麦进口量同比都是增加的,6月份大麦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减少30.09万吨,同比减少26.79%;
菜籽市场自六月底开始走弱,目前已跌至新低,截止至8月15日,冬菜籽净粮均价为2.96元/斤,环比7月下跌2.63%,环比年初下跌9.48%,同比2023年下跌10.84%,同比2022年下跌15.19%。
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调增8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调减164万吨,至12.24亿吨。进口量和出口量较上月预估分别调减6万吨和36万吨。下游消费来看,饲用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增277万吨,食种工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减302万吨,总消费调减25万吨。全球库存消费比为25.59%,较上月预估调减0.05%。
8月USDA供需报告大豆点评:8月13日零点(北京时间),美国农业部发布8月份供需报告,本次报告超预期偏空,报告发布后CBOT大豆期货收低,11月期约下跌14.5美分,报收于988美分/蒲式耳。这也是近三年来美豆期价的历史低点,主要受美豆及全球大豆大供应影响,全球大豆产量回升,但是大豆消费增速不及产量增速。
进入8月份以来,小麦市场价格并未因增储扩大而有过多表现,整体仍延续大稳小动且偏弱震荡格局,行情缺乏明显的方向性,部分市场主体对后市感到迷茫。一些存粮贸易商更加纠结:存吧,怕挣不到钱;出吧,又有点不甘心。
根据Mysteel农产品统计,截至8月2日,2024年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共计1028.3万吨,7月集港量约54.2万吨,较6月增加27万吨,环比增加99.26%。进入夏季,产区多高温降雨天气,粮食存储不易,且期价持续下跌加剧市场看空心态,贸易商惜售情绪松动,逐渐认卖。
美国农业部在其过去三个月份的供需报告中公布的52蒲/英亩已是较高水平的单产估值,但随着天气持续利于美豆种植及其优良率位于历史高位,市场不断提高对2024/25年度美豆单产及产量预期,最高估值达54蒲/英亩。那么新季美豆52蒲/英亩甚至以上单产实现概率真如预期这么大吗?本篇文章将从美豆产区天气情况及历年大豆单产值进行对比进行分析。
8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9807.1万吨,同比增长4.6%;进口金额为3002.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减少13.6%。
近期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目前日本超市售卖的大米价格较今年年初普遍增长约两成。分析人士认为,供需矛盾是造成当前日本米价大幅上涨的根本原因,尤其是近年来日本政府调整大米生产政策,导致大米总产量下降。随着新米上市,今年秋天日本米价上涨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2024年下半年国内豆油市场将维持大供应、弱需求的格局。全球大豆供应充足,同时进口大豆7-8月到港量较大,开机率预计维持高位;而油脂在夏季尤其是7、8月份处于消费淡季,下游补货多为刚需为主,在供应偏强而需求较强的局面下,豆油持续累库。
7月26日,菜油主力合约价格涨至高位,国内采购几千吨迪拜菜油,最近也有采购远月加拿大菜籽。加拿大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山火,对菜籽生长影响更少,更多是运输,今年山火次数比去年少,加拿大政府也在采取灭火措施,考虑到在途的菜籽较多,对于国内供应的实际影响也就有限。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24年度小麦3047万吨。与去年相比,收购量增加617万吨,增幅25.3%。收好粮、守好粮,夏粮收购正稳步推进,不断丰盈“大国粮仓”,我国粮食安全底线不断夯实加固。
从进口大豆量来看,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大豆进口1111.4万吨,去年同期1027万吨,同比增加8.2%;2024年1-6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4848.1万吨,同比去年减少106.7万吨,同比减幅2.2%。今年国内一季度进口量较去年下降,其中2024年3月进口大豆量创四年以来的低点,因价格高企和生猪利润微薄影响将大豆压榨为饲料的积极性。
第一阶段1-2月震荡下行,一月中旬到二月初,国内豆油盘面跟随成本端一路下跌,国内方面下游远月建仓一般,市场多以补空为主,临近春节,运输方面后期将逐步停运,市场可交易时间有限,价格一路下行。第二阶段2-3月震荡上涨,二月初到三月底,受春节影响,豆油节前备货量不足,节后有一波回补,另外节后陆续恢复生产,产量相对不高,对基本面有所支撑。三月中上旬连盘豆油受竞品油脂棕榈油上涨以及原油期货偏强带动,持续走强,带动豆油价格。
上半年,全国大米均价先涨后跌再涨,整体走势偏强。下半年新季稻谷上市,新稻市场供应将陆续增加,但受天气的不利影响,预计上市价格总体平开为主,局部优质稻小幅高开。预计大米市场价格波动空间有限,阶段性或受到节日需求提升小幅提振价格。整体来看,下半年稻米价格或存上涨空间,2024年价格高点或出现在下半年。
6月份,黄岛港达到20万吨以上,价格持续下调,随着市场运行情况的持续不佳,贸易商因利润亏损缺口增加而止跌停售,下游在供强需弱的市场环境下,采购相对理性,多按需采购。
2019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地缘冲突及主产国极端天气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国际大米主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当前国际大米主流价格较2019年涨幅超200美元/吨。在此外部背景下,近几年国内稻谷市场在经历收储制度改革和去库存政策实施后,稻谷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改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价格走势相对平稳,总体上呈现波动走高的趋势
6月国内葵花籽油进口量继续下降,创年内进口新低,环比跌幅4.57%,国内供应持续缩紧,葵花籽油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6月份的进口情况。
在大宗农产品市场中,玉米以其广泛的用途和庞大的产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玉米价格并非一成不变,受多种因素影响,既有可能跌至谷底,也有可能迎来上涨。只有全面分析影响玉米市场的多层次逻辑,才能更好地把握玉米价格的波动规律。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6月玉米蛋白粉及玉米纤维出口量为14.0146万吨,环比较5月份出口量14.4173万吨减少0.4027万吨,环比降幅2.79%;同比来看,2024年6月较2023年6月增加2.34万吨,同比增幅20.05%。2024年6月玉米蛋白粉及玉米纤维总出口金额为2.07亿元人民币,相较2024年5月出口金额减少0.16亿元人民币,降幅为7.17%。
2023年度圆颗粒早籼稻市场价格走出了一个前低后高,强劲上涨的路线,多数市场主体也收益颇丰。那么在2024新产季早籼稻面临着种植结构有大的调整和市场环境依然强势的大背景下,还能复制2023年度的神话吗?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笔者于7月中旬对早籼稻市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的核心产区江西省以及传统产区安徽部分区域进行了实地产情及市场情况调研。
2024年6月,中国棉花进口量为15.58万吨,月环比减少40.45%,同比增加86.01%,至此已连续11个月度进口量超过15万吨。2024年1-6月,中国棉花进口量累计180.15万吨,同比增加213.14%。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中国棉花进口量累计289.84万吨,同比增加逾1.5倍。
2024年6月份中国进口量维持低位,符合前期预期,截至6月累计进口约110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进下跌8.15%。进口均价变动不大,虽然相比内贸,进口玉米价格优势提高,但受限于政策,进口玉米对内贸市场的影响较弱。
根据Mysteel农产品网数据监测,1-2月南北港口顺价,即期利润15-35元/吨,进入3月即期利润转负,4月底开始倒挂幅度拉大,即期利润-75元/吨至-95元/吨,截至6月底即期利润-55元/吨。
本次豆油USDA报告整体来看报告中性偏多。原料端:本次报告中对于主要对美豆新季大豆产量及库存数据做出了调整,但是对盘面提振作用不大。
纵观2024年1-6月份,棉花市场整体呈现平稳走弱的态势。春节前,受宏观利好提振,叠加部分外贸订单回流和国内需求恢复,下游布厂和棉纱贸易商开始持续下单备货,花纱价格也随之持续走强。但随着春节过后,纺服终端市场外销受阻、内销不足,国内纺企新接订单稀少,且随着年前订单陆续交付完成,成品库存压力也日益显现,棉纺产业链传导不畅,花纱价格也开始承压下行。目前新年度棉花长势良好,市场多预期增产,供松需弱的局面下,棉花市场压力重重。
生长发育阶段天气原因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总体影响有限,各区圆早平均单产在400-450公斤左右,同比略降;受阴雨天气影响,收获时成熟度不足,出糙率略降,基本都在75%左右,预计有相当部分达不到国标三等以上,基层收购主体应引起重视,如果达不到入库标准,销售会出现困难。
根据美国农业部7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调减11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调减265万吨,至12.25亿吨。进口量和出口量较上月预估分别调增177万吨和184万吨。下游消费来看,饲用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增201万吨,食种工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减7万吨,总消费调增194万吨。全球库存消费比为25.63%,较上月预估调减0.31%。
7月USDA供需报告大豆点评:周五(7月12日),美国农业部发布7月份供需报告,本次报告中主要对美豆新季大豆产量及库存数据做出了调整,尽管单从报告来看整体呈中性偏多,但是对盘面提振作用不大。
据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目前,中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且中国农户储粮损失率由十年前的8%降至3%左右。
投机基金上周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和大豆期货及期权市场建立了创纪录的净空头头寸,因供应预期充足,价格进一步下跌。今年早些时候,基金经理的净空头头寸达到创纪录水平,不过自那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新作物玉米和大豆期货分别下跌了10%和7%。
2024/25年美国油籽产量预计为1.315亿吨,比上月增加30万吨,油菜籽、花生和棉籽产量的增加部分被大豆和葵花籽产量的减少所抵消。大豆产量预计为44亿蒲式耳,因收获面积减少而减少1500万蒲式耳。6月份的面积报告中预测的收获面积为8530万英亩,比上个月减少了30万英亩。大豆产量预测保持不变,为每英亩52.0蒲式耳。由于期初库存略有下降,产量减少,使用量不变,2024/25年的期末库存预计为4.35亿蒲式耳,比上个月减少2000万蒲式耳。
国家统计局7月12日最新发布:2024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8万吨(2996亿斤),比2023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增长2.5%。其中小麦产量13822万吨(2764亿斤),比2023年增加365.8万吨(73.2亿斤),增长2.7%。
7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8417.9万吨,同比增长4.7%;进口金额为2574.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减少13.9%。
所有的营销行为都离不开情绪满足,“禁止焦虑”的爆火,正是情绪价值与农产品相遇后碰撞出的闪闪火花。在情绪经济逐渐升温的背景下,如何更精准地捕捉消费群体的情绪,读懂消费者更深层次的需求,正日益成为农产品营销的必修课。
5月中旬以来,全国夏收工作自西南向北陆续展开,西南地区、江汉大部、江淮西南部、黄淮西南部冬小麦于5月中下旬集中收获;江淮大部、黄淮大部、华北、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冬小麦于6月上中旬收获,西北地区麦收6月下旬进入高峰期。
从国内生产形势来看,2023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为4182.21万亩,同比减少了7.07%;单位面积产量为134.33公斤/亩,同比增长了1.09%;产量为561.79万吨,同比减少了6.06%——近年来,受棉花价格低、生产管理难、种植效益相对不高等综合因素影响,全国棉花生产呈现萎缩态势,种植面积下降尤为明显,但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升,棉花产量降速略低于面积降速,产量规模仍常年保持在560万吨以上。
2024年上半年玉米副产品市场仍以供需为主要凸出矛盾,行情偏弱运行为主基调。一季度豆粕行情波动及年后下游集中备货对其价格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拉动,自二季度开始以原料玉米下跌影响及区域质量失衡为主要因素两大主产区玉米蛋白粉价差持续拉大,成交也有所分化。但整体来看上半年市场仍主要受限于终端需求持续疲软,价格始终没有实质性提升。
2024年油市上半场已经落幕。相对于海外植物油疲弱的走势,国内油脂期价走势表现偏强。豆油、棕榈油、菜籽油三大油脂此起彼伏,总体呈现震荡上涨的走势,价格重心有所上移。
2024年上半年,国内红小豆价格先跌后涨,主因供应压力前强后弱,而需求整体变化不大,仅阶段性受到节日需求备货拉动。下半年,红小豆逐渐进入新粮上市期。预计在农户售粮进度、天气对产量的影响、产区贸易商出货心态及节日需求等综合影响下,下半年红小豆价格或呈现平缓“V”型走势。
在基层粮源完成向贸易环节转移后,随着时间推进中的粮源消耗和存储成本增加,以及天气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之下,对玉米后市,市场普遍存在看涨的预期。但近期玉米价格的实际表现似乎和这种看涨预期在较劲,你看涨我偏偏下跌。那么,后市看涨的玉米价格怎么就下跌了?近期玉米价格回调是暂时的还是趋势性的?三季度玉米行情又将如何演绎?
6月27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大豆主产省农技人员和有关专家开展技术会商,并综合100个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苗情抽样调查数据形成报告。
2024年上半年玉米淀粉行业发展与价格整体经历了相对激烈又有区域分化的过程,较为明显的特点是1季度行业供需数据出彩,市场价格坚挺,行业盈利良好;进入到2季度随着华北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行,玉米淀粉市场跟跌运行,但在下游强刚需的支撑下,玉米淀粉需求同比表现增量。
2024年上半年国内豆粕价格整体呈现单边下跌态势,沿海区域现货一路由年初的3900元/吨附近下跌至6月底的3200元/吨附近,创近4年以来的新低。虽然3月份豆粕现货曾一度因油厂停机较多而担忧4月份豆粕供应而上涨,但未影响整体下跌格局。
回顾2024年上半年味精市场,供需失衡对价格施压,味精价格不断下行,至6月中旬才陆续止跌企稳。下半年,随着需求逐步释放,需求端或推动味精价格出现反弹预期,但考虑到供给增速的进一步提升,味精价格上方空间或将受限。
根据Mysteel农产品统计,截至6月28日,2024年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共计974.1万吨,6月集港量约27.2万吨,较5月减少34.7万吨,环比减少56.06%。6月产区基层粮源见底,自然干粮也逐渐收尾,粮源转移至贸易商手中,而受建库成本及看涨心态影响,贸易商多低价惜售,减少出货。
2024年季度国内高粱价格稳中小幅上涨,2024年二季度高粱均价为1.63元/斤,2024年一季度均价1.62元/斤,环比上涨0.62%,2023年二季度高粱的均价为1.90元/斤,较去年同期同比下跌14.21%。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5月国内玉米进口量105万吨,环比下降10.90%,同比下降36.79%。2024年1-5月份累计进口1013万吨,同比降0.53%。2023/2024年度累计进口量2071万吨,叫上年度同期增837万吨。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节约减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界定,发生在生产和供应环节的损耗称粮食损失,发生在零售和消费环节的称粮食浪费。
2024/25年度主要油料作物中,菜籽和椰子仁减产外,均是增产态势。菜籽预估产量为8707万吨,减幅在1.88%。全球,24/25年度菜籽6月的供需数据中,产量环比5月预估值减少127.5万吨,同比上一年度减少167.8万吨;进口量环比减少80万吨,但同比上一年度 增加25.4万吨;所以导致总供给环比减少190.8万吨,同比上一年度 减少136.9万吨;
得益于政策端的强力支撑,6月份国内小麦价格先跌后涨。目前政策市特征较为明显,国家增储及各级储备粮轮换收购有效协同,支撑并引领小麦市场维稳运行。预计7月份小麦价格仍将围绕储备企业收储价格震荡调整,出现单边大幅涨跌的几率均不高。
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2024/25年度作物实播面积报告,美棉新年度实播面积在1167.0万英亩,同比增加14.1%。其中陆地棉总面积1148.8万英亩,同比增幅13.9%;皮马棉种植面积18.2万英亩,同比增幅23.8%。虽2024年3月底美国农业部同比上调美国棉花预估种植面积4.33%为10.673百万英亩,但6月底公布得实播面积仍较预估面积高9%,其中原因为何?
进入7月份之后,国内各类学校将逐渐进入假期状态,终端豆制品需求将随之缩减,大豆现货市场整体成交将保持清淡状态。但东北产区基层余豆减少,部分持豆主体惜售看涨意愿明显;南方产区夏播结束后,余豆或集中出售;港口经销商预计后期到货的商品豆品质美湾大豆数量少,在利好消息支撑下售价或上调。
5月中旬以来,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其中黑龙江大部、吉林北部气温较常年偏低1~2℃,黑龙江东部的牡丹江、佳木斯、鹤岗、七台河、抚远等地部分地区偏低2~3℃。
6月29日凌晨,USDA公布了对全球大豆影响重大的两份报告:新季美国大豆种植面积报告和美国大豆季度库存报告。报告公布后,CBOT大豆11月合约期价收于1105.5美分/蒲,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几乎持平。
上半年棉花市场价格先涨后跌,主要因春节前后下游阶段性备货,国内新棉播种面积下滑预期浓厚,而后市场需求疲弱,棉花库存宽松压力凸显所致,下半年市场需求存在阶段性回升可能,但新棉加工积极性偏弱,现货库存宽松局面下,市场价格缺乏有力回升空间。
6月下旬以来,国内玉米价格维持连续上行趋势,其核心原因是粮源供应相对紧张的同时,华北干旱和东北内涝的天气助力也带来了利多的心态支撑。不过,近期玉米市场,有再次陷入僵局的趋势,随着7月份的到来,在天气炒作的助力下,玉米价格还能否延续涨势?本文将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