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瑞克白糖产业报告:白糖现实与预期

摘要:2022年12月南方甘蔗糖进入生产旺季时,糖价持续偏弱,1月上旬产区部分糖厂白糖出厂价格一度跌至5500元/吨,截至3月10日广西糖厂报价突破6000元/吨至6300元/吨左右,期货主力价格更是突破6300元/吨。春节后一个多月糖价及市场氛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具体哪些因素驱动,后期又将如何演绎?

一、年后多因素推动,白糖期现价格大涨

2022年自然年度我国累计进口食糖526万吨,其中8-12月5个月累计进口323万吨,占全年进口量61.4%,2022年下半年食糖进口量大,且国内需求受多因素影响持续偏弱,糖价维持弱势,其中9月末期货主力一度跌破5500元/吨。 

图片
来源:布瑞克农业数据终端

进入2022/23榨季新榨季,10月在整个农产品普遍反弹影响下,白糖跟随反弹,但因食糖进口量维持高位,糖价10月末再度走低,12月后疫情及其他因素影响,食糖备货需求持续低迷且南方新糖集中上市,产区糖价进一步走低,1月上旬广西部分糖厂白糖最低报价跌至5500元/吨,为2022年以来最低价。

1月上旬产区糖价虽然持续走低,随着疫情稳定,餐饮、食品需求好转,但由于临近春节且部分工厂提前放假,年前需求虽然恢复,但对市场原料影响相对有限。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等加上年前一个月左右快递转为正常,食品、饮料需求旺盛,流通端的食品、饮料库存下降显著。该因素也时春节后大部分的食品企业较往年开工提前,且产量增加重要因素。

年后终端企业发现企业白糖库存偏少,且下游食品、饮料需求旺盛,长假期间国际糖价强势上涨,引发了终端和贸易商担心新年度食糖价格上涨,做库存意愿增加。

进入到2月中随着市场开始关注本榨季糖厂收榨进度,市场对本年度食糖产量预期也从之前小幅增长转为减产,2月下旬广西糖厂收榨数量明显高于上一榨季,基本坐实了本年度食糖产量减产。糖协公布数据显示本榨季截至2月食糖累计产量791万吨,同比增加74万吨,但仍未能扭转市场对本年度食糖减产担忧。

国内食糖减产基本坐实同时,年后市场也开始担心2023年食糖进口量减少。2022年10月后巴西配额外食糖进口完税加工理论成本高出500元/吨,并持续至今。随着前期签订的进口糖合同陆续执行,2022年4季度食糖进口达峰后,市场开始担心1季度食糖进口量下降。2022年12月巴西食糖单月出口量锐减至222万吨,其中出口到中国40万吨左右,2023年1月出口量进一步下降至202万吨,出口至中国不足16万吨。

图片
来源:布瑞克农业数据终端,因国内糖价基准为南宁现货,进口糖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长江以北糖价高,且加工糖较国产糖普遍有20-30元/吨升水,加上计算进口完税成本会比实际高出50-100元/吨,实际上倒挂200元/吨仍可能进口。

理论上持续过大内外价差必然会导致进口下降,而从巴西食糖出口数据及去向也验证1季度中国食糖进口大概率出现显著下降,特别是2-3月份。

国内减产、进口减少同时,春节前食品、饮料企业虽然没有足够时间生产,但春节期间旺盛的消费需求,流通端食品、饮料库存,终端生产企业年后生产积极,近期小范围调研了解部分腰部和头部企业在年后一个多月生产量明显好于预期,年前做库存明显未能完全满足实际生产需求,需求敞口增加,且截至到3月中,生产情况仍显著好于去年同期。

国内减产、进口减少,国内需求高于预期,叠加国际上糖价强势, 巴西可供出口到了年度最低值,印度产量下修,且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次大陆面临持续高温、干旱影响,市场甚至发酵该因素,认为高温、影响了下一年度印度食糖产量。国内方面当前处于广西、广东甘蔗播种中期,干旱、高温一定程度影响甘蔗播种及宿根出苗,强化市场乐观预期,糖价大幅上涨,主力5月突破6300元/吨,产区价格也临近6300元/吨。

二、食糖现实与预期

截至2023年3月3日,ICE原糖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为20.93美分/磅,较2月24日收盘价上涨1.24美分/磅,涨幅6.3%。伦敦白糖5月合约收盘价为589美元/吨,较2月24日收盘价上涨27美元/吨,涨幅4.8%。

国内外多因素影响下白糖强势上涨,年前糖价从成本估值等角度明显存在低估,大幅上涨后,未来2季度糖价又将如何变化呢。梳理一下支撑糖价上涨主要因素及从产业多因素评估未来对食糖供需可能产生影响因素。

截止3月10日巴西配额外原糖进口完税加工理论成本较南宁现货价格高出1100元/吨,继续封闭了配额外食糖进口,配额内原糖进口完税加工理论成本5680元/吨,较南宁现货低600元/吨左右,仍有较好进口利润。国际糖价虽然当前处于强势,封闭了配额外食糖进口预期,但需要注意印度食糖本年度减产幅度有限,甚至最终产量可能小幅高于当前市场评估的3350万吨,且该产量高于印度国内食糖需求;巴西2022/23榨季临近尾声,基本确定本榨季食糖产量较上一年度增产150万吨至3350万吨;泰国本榨季食糖生产临近尾声,产量大体跟上一年持平或小增。总的来看全球食糖产量基本跟上一年度持平,主流机构普遍认为2022/23榨季全球食糖出现盈余,不同机构认为盈余幅度450-600万吨。咨询公司Datagro于2022年12月29日报道,Datagro将2022/23榨季全球食糖供应过剩量的预测值再次调增至476万吨,之前预测的数值为202万吨,上调盈余主要受巴西食糖产量高于预期,且需求增速放缓至1%;咨询机构StoneX在2022年12月初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印度和泰国等主要食糖生产国充沛降雨提振丰产预期,预计2022/23榨季全球食糖将供应过剩520万吨,高于此前的预测值390万吨。StoneX同时表示2022年8月和9月的降雨有利于2023/24榨季甘蔗产量的提高。ISO最新报告认为全球食糖盈余量在550万吨左右。虽然各机构对2022/2023年度国际糖市的过剩量预估并不一致,但对食糖产量过剩的预期已达成共识。

巴西新榨季4月开始,2022年新榨季国际糖价高企,巴西糖厂更愿意讲甘蔗用于生产乙醇而非食糖,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回落至70-80美元/桶之间,糖厂生产燃料乙醇意愿较2022年下降,且过去2022/23多甘蔗收益良好,新的2023/24榨季天气条件显著好于2022/23年度情况下,大概率巴西甘蔗产量提升。甘蔗产量提升及糖厂使用甘蔗制糖意愿提升,新榨季巴西食糖产量有望增加至3500万吨甚至更高。

印度方面近期持续高温干旱,但未进入甘蔗播种关键期,影响印度甘蔗产量核心是5月末到10月初印度洋季风雨,5月末之前高温、干旱对其新年度甘蔗生长和产量微乎其微,且印度过去几年北方邦甘蔗产量明显提升,已经成为印度食糖生产第一大邦,北方邦甘蔗有良好水资源浇灌,甘蔗产量稳定。

国内食糖终端消费好于预期,除了后疫情消费好转,年后食品企业生产需求旺盛,很大因素是流通端经历年前年后旺盛需求,有补库过程,补库完成后,大概率回归常态。糖价上涨过程 ,终端着急采购,增加库存也在一定程度放大年后一个多月的食糖采购需求,上涨过程资金、氛围推动加快价格上涨。

年后现货价格累计上涨近700元/吨,成本目前主要在终端环节进行消化,还未传导至消费者,食品流通端完成补库后,生产需求回归常态,终端转为消化年后采购库存。市场目光开始转向后期食糖进口后及印度多因素。

按照当前国际糖价测算,食糖进口只能是配额内进口,巨大的倒挂限制了配额外进口,但全球食糖盈余,且印度库存大,后期面临出口压力,巴西新年度食糖增产情况,国际糖价难进一步上涨,大概率需要回到20美分/磅一线,甚至回到17-18美分/磅一线,该价格巴西制糖利润仍极为丰厚,但小幅低于印度制糖成本。

结合不同假设条件,巴西配额外食糖进口完税加工成本如下:

图片
数据来源:布瑞克农业数据终端,加工费用按410元/吨,加工损耗4%计算

截止3月10日山东、江苏等地白糖现货价格上调到6450元/吨情况下,国际糖价回落至18美分,即使按照当前42美元/吨运费,1.8美元/磅升水、当前6.95的汇率情况,原糖进口窗口也打开。42美元/吨运费明显高于疫情前的平均运价,另外1.8美分/磅的升贴水也显著高于正常-0.5值0.5的升贴水;按照6.8的人民币汇率,38美元/吨运费,0值升贴水,20美分/磅即打开的配额外原糖进口的窗口。

2022年4-6月份,特别是5月份市场也一度炒作印度高温干旱、食糖进口量下降的利多,但最终进口窗口打开后,下半年食糖进口量大增。2022/23年度国际食糖供应盈余,且国内储备库存700万吨左右,且部分原糖加工企业库存高位等因素,产区糖价上涨6300元/吨上方后,更应该注意风险管理,切勿过度乐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布瑞克农业大数据(ID:bric_data),作者:林国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