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跌至近两年低点,2023年12月还有上涨机会吗?

自新季玉米上市以来,虽然在11月份迎来了短暂的反弹,但大多数时间都在震荡下行,并在12月上旬刷新了年内新低。由于前期天气原因引发的主、被动惜售,导致目前基层农户仍持有不少粮源。面对价格的跌跌不休,后市还有上涨机会吗?

图片

国内玉米价格跌至近两年新低

本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受到丰产预期基本兑现、国内替代特别是小麦替代增加、进口替代价格低位运行等多重因素的夹击,而需求面,下游消费需求特别是占玉米消费65%左右的饲用消费持续疲软。

在供需双重挤压之下,自新季玉米上市以来,国内玉米价格震荡下行。虽然,11月份在天气扰动下,持粮主体主、被动惜售情绪抬升,进而带动玉米价格小幅反弹。但奈何目前仍处于新季玉米供应旺季,从11月下旬开始,在产销区共振之下,玉米价格再次进入下跌通道。

特别是进入12月份以后,市场对后市的悲观心态愈加明显,基层农户认卖增多的同时,贸易商出货意向提高,市场有效供应明显增加,而终端需求依然维持低库存、刚需补库的策略。

图片

东北方面,从12月份以来,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养殖利润不佳,导致饲料企业对玉米采购谨慎,而深加工企业以收购潮粮为主,使得烘干玉米走货不畅,玉米干粮价格回落,目前部分贸易商的烘干粮出货已经跌至成本线以下。潮粮多流入深加工企业,随着到货量增加,深加工企业压价收购,带动玉米价格进一步下行。受北港待装船只减少,港口贸易商收购价格也跟随下调。

华北方面,进入12月份以来,由于当地农户对后市信心不足,出货积极性较高,市场有效供应较为充裕。贸易商方面,随着价格下跌,贸易商谨慎收购,部分粮点甚至暂停收购以规避风险,而零星收购的粮商也基本维持以销定采的策略。由于终端养殖需求低迷,深加工企业就成为当地玉米的主要销路。近期,部分企业当天车辆在第二天才能卸完,供大于求成为深加工企业降价的主要原因。

综合以上因素,12月份在市场有效供应增加的同时,贸易商操作谨慎以采定销,而终端需求多以刚需补库为主,供大于求导致玉米玉米价格继续下跌,并跌至近两年低点。

图片

12月还有上涨机会吗?

从供应来看,周末开始,主产区东北及华北均迎来降雪天气,在目前价格低位运行的情况下,将会再次带动基层农户和贸易商的惜售情绪抬升,供应收紧将会对短期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而我们也看到,从12月8日开始,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已经开始止跌反弹并上调价格,9日上调范围进一步扩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华北本地贸易粮源销路有限,潜在供应依然充足,且贸易商仍以随手随走为主,建库意向较弱,将制约华北玉米价格的反弹空间。

东北地区在价格回落之后,基层上量减少,同时又有天气加持,预计短期内东北深加工企业到货下降,支撑潮粮价格维持稳定。而烘干玉米由于需求疲软,部分贸易商出货意向提高,预计干粮仍将偏弱运行。

图片

从中期来看,12月玉米市场整体上依然呈现的是供大于求的格局,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下游节前备货启动情况,毕竟,本年度下游用粮企业始终处于低库存运行状态,如果中下旬备货行情启动,届时玉米价格或有阶段性反弹预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