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全国玉米市场呈现先跌后涨的变化趋势。东北在经历中粮等企业陆续停收后,市场气氛低迷,叠加8月多高温降雨,贸易商担心粮质受影响,出货积极性较高,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偏低。
在经历了长期的下跌之后,临近月末,国内玉米价格出现了翘尾行情。当然,随着9月份的到来,部分地区的早熟玉米开始陆续上市,但好消息是东北主产区的玉米可能会推迟上市,因此,对于玉米市场而言,9月份利多利空并存,那么,国内玉米价格能否借着这波翘尾行情继续上涨?
2024年8月东南沿海玉米成交价格重心回升,并且与北港逐步恢复价差,南北港口贸易利差逐步恢复,贸易运作积极性提升。9月新季玉米将零星上市,市场将进入心态博弈阶段,关注市场预期与供需量变动对价格的影响。
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南部,辽河下游,全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能资源丰富,日照充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雨热同季,雨量分布不均,东湿西干,平原风大。由于地形差异较大,各地区气候条 件有明显差异。辽宁省不同地区间地形、气候的差异 注定了玉米生态类型的多样性。辽宁省玉米种植区 域一般按照品种熟期类型来划分,品种根据生育期及活动积温一般分为中熟、中晚熟、晚熟和极晚熟类型。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7月国内玉米进口量105万吨,环比下降10.90%,同比下降36.79%。2024年1-7月份累计进口1214万吨,同比降11.42%。2023/2024年度累计进口量2273万吨,叫上年度同期增686万吨。
本月(8月)对中国玉米2024/25年度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近期,东北产区大部热量条件较好、华北产区土壤墒情适宜,总体利于作物生长,新疆产区大部出现高温天气,不利于作物灌浆。
7月份以来,内外盘玉米期价均呈现震荡回落走势,目前已经再度刷新年度低点。从外盘市场来看,玉米市场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旧作宽松预期未有收敛姿态;二是北半球天气表现平稳,新季供需预期依然向宽松靠拢。
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调增8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调减164万吨,至12.24亿吨。进口量和出口量较上月预估分别调减6万吨和36万吨。下游消费来看,饲用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增277万吨,食种工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减302万吨,总消费调减25万吨。全球库存消费比为25.59%,较上月预估调减0.05%。
根据Mysteel农产品统计,截至8月2日,2024年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共计1028.3万吨,7月集港量约54.2万吨,较6月增加27万吨,环比增加99.26%。进入夏季,产区多高温降雨天气,粮食存储不易,且期价持续下跌加剧市场看空心态,贸易商惜售情绪松动,逐渐认卖。
对近10年来全球和我国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的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产业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为加快推进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建议。
在大宗农产品市场中,玉米以其广泛的用途和庞大的产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玉米价格并非一成不变,受多种因素影响,既有可能跌至谷底,也有可能迎来上涨。只有全面分析影响玉米市场的多层次逻辑,才能更好地把握玉米价格的波动规律。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6月玉米蛋白粉及玉米纤维出口量为14.0146万吨,环比较5月份出口量14.4173万吨减少0.4027万吨,环比降幅2.79%;同比来看,2024年6月较2023年6月增加2.34万吨,同比增幅20.05%。2024年6月玉米蛋白粉及玉米纤维总出口金额为2.07亿元人民币,相较2024年5月出口金额减少0.16亿元人民币,降幅为7.17%。
2024年6月份中国进口量维持低位,符合前期预期,截至6月累计进口约110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进下跌8.15%。进口均价变动不大,虽然相比内贸,进口玉米价格优势提高,但受限于政策,进口玉米对内贸市场的影响较弱。
根据Mysteel农产品网数据监测,1-2月南北港口顺价,即期利润15-35元/吨,进入3月即期利润转负,4月底开始倒挂幅度拉大,即期利润-75元/吨至-95元/吨,截至6月底即期利润-55元/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7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调减11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调减265万吨,至12.25亿吨。进口量和出口量较上月预估分别调增177万吨和184万吨。下游消费来看,饲用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增201万吨,食种工消费较上月预估调减7万吨,总消费调增194万吨。全球库存消费比为25.63%,较上月预估调减0.31%。
2024年上半年玉米副产品市场仍以供需为主要凸出矛盾,行情偏弱运行为主基调。一季度豆粕行情波动及年后下游集中备货对其价格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拉动,自二季度开始以原料玉米下跌影响及区域质量失衡为主要因素两大主产区玉米蛋白粉价差持续拉大,成交也有所分化。但整体来看上半年市场仍主要受限于终端需求持续疲软,价格始终没有实质性提升。
在基层粮源完成向贸易环节转移后,随着时间推进中的粮源消耗和存储成本增加,以及天气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之下,对玉米后市,市场普遍存在看涨的预期。但近期玉米价格的实际表现似乎和这种看涨预期在较劲,你看涨我偏偏下跌。那么,后市看涨的玉米价格怎么就下跌了?近期玉米价格回调是暂时的还是趋势性的?三季度玉米行情又将如何演绎?
根据Mysteel农产品统计,截至6月28日,2024年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共计974.1万吨,6月集港量约27.2万吨,较5月减少34.7万吨,环比减少56.06%。6月产区基层粮源见底,自然干粮也逐渐收尾,粮源转移至贸易商手中,而受建库成本及看涨心态影响,贸易商多低价惜售,减少出货。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5月国内玉米进口量105万吨,环比下降10.90%,同比下降36.79%。2024年1-5月份累计进口1013万吨,同比降0.53%。2023/2024年度累计进口量2071万吨,叫上年度同期增837万吨。
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显示,二季度全国玉米均价为2381元/吨,环比下跌0.29%,同比下跌14.37%。整体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4月全国玉米均价2324元/吨,环比下跌2.88%,同比下跌16.16%,玉米市场价格先跌后涨。5月全国玉米均价2378元/吨,环比上涨2.23%,同比下跌12.70%。玉米市场价格震荡上涨。6月全国玉米均价2440元/吨,环比上涨2.61%,同比下跌13.99%。供应收紧,玉米价格表现较强。
5月中旬以来,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其中黑龙江大部、吉林北部气温较常年偏低1~2℃,黑龙江东部的牡丹江、佳木斯、鹤岗、七台河、抚远等地部分地区偏低2~3℃。
6月下旬以来,国内玉米价格维持连续上行趋势,其核心原因是粮源供应相对紧张的同时,华北干旱和东北内涝的天气助力也带来了利多的心态支撑。不过,近期玉米市场,有再次陷入僵局的趋势,随着7月份的到来,在天气炒作的助力下,玉米价格还能否延续涨势?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5月份我国共进口粮食1584万吨,其中玉米进口105万吨,同比减少36.8%;1月至5月我国共计进口玉米1013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0.5%。玉米进口量持续环比降低,小麦及大麦进口却居高不下。
根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持平,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上调1万吨,至12.28亿吨,进口量和出口量较上月预估分别调增83万吨和173万吨。下游消费来看,饲用消费和食种工消费分别调减3万吨和14万吨,总消费调减17万吨。全球库存消费比为25.94%,较上月预估下调0.05%。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4月国内玉米进口量118万吨,环比下降30.99%,同比增加17.62%。2024年1-4月份累计进口908万吨,同比增6.54%。2023/2024年度累计进口量1966万吨,叫上年度同期增898万吨。
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随着我省各地夏收结束,夏种正全面展开,今年安徽省夏播的粮食作物意向面积在6145万亩以上。 气象部门预测,大豆玉米主产区气温较往年偏高,局部地区还将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降水较往年偏少,墒情不足。为此,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应对干旱大豆玉米播种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及时抢墒播种,土壤墒情适宜的要抢墒播种,墒情差的要及时造墒播种或播后浇水补墒,有水肥一体化条件的地块建议播后“滴水出苗”,力争玉米在6月15日前、大豆在6月25日前完成播种。
端午已至,麦收陆续收尾,进入到6月份,2024年上半年几近结束,通过玉米淀粉市场供需表现数据与对于6月份的预期综合来看,玉米淀粉供应端同比2023年上半年增量明显,环比2023年下半年仍是增量表现;需求方面来看,淀粉糖同比2023年上半年增量表现,但环比2023年下半年则为缩量走势;箱板纸与瓦楞纸表现与淀粉糖基本相似,同比增加,环比下降。
东北地区种植大户逐年增多,且增长速度较快,个人认为5-8年后户均土地能达到300亩以上,种植者进入大户时代。随着户均土地的增多,留下来农户基本成为靠种地为生的专业种植者,素质高,对新技术和新事务接受快。
5月全国玉米市场价格上涨后趋稳。东北基层粮源见底,贸易商成为供应主体,中上旬挺价出货,月底价格松动促进走货。华北月初售粮压力明显减弱,中上旬价格快速上升后趋稳,月底贸易商腾仓等待收新麦,价格略低。销区中上旬报价上调,随着产区价格下行,期货价格调整,月底报价略显弱势。加上月底进口玉米拍卖、新季小麦集中上市等因素利空市场,玉米价格窄幅下调,空间有限。
2024年4月,全国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格为2.30元/公斤,与上月相比,下跌了1.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4.4%。其中,东北产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为2.28元/公斤,与上月相比,下跌了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3.4%。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为2.32元/公斤,与上月相比,下跌了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6.9%。
五一过后,豆粕价格一直在3450左右小幅震荡,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最新统计,5月20日,全国油厂及贸易商43%蛋白豆粕价格普遍小幅上涨,其中营口油厂3590元/吨,涨10元/吨;秦皇岛油厂3560元/吨,涨10元/吨;天津贸易商开机提货3490元/吨,涨10元/吨;青岛油厂3480元/吨;张家港油厂3490元/吨;泉州油厂3550元/吨,涨10元/吨;东莞外资油厂3520元/吨,涨20元/吨;北海油厂3480元/吨;周口油厂3560元/吨,涨30元/吨;西安油厂3540元/吨;眉山油厂3660元/吨,涨20元/吨。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占粮食总产量近40%,其中60%以上用于饲料,是联系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纽带。分析和预测2024年国内玉米的生产形势、消费形势和贸易形势,对于玉米产业的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5月下旬国内主产区小麦即将大量上市,部分贸易企业腾仓收麦,玉米出货增加,对玉米价格造成下跌压力,但玉米市场余粮逐渐减少,供需格局向偏紧方向转变,当前现货价格已处于底部区域,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根据美国农业部5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3/202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上调33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上调23万吨,至12.28亿吨,进口量和出口量较上月预估分别调减172万吨和321万吨。下游消费来看,饲用消费和食种工消费分别调增130万吨和434万吨,总消费调增564万吨。全球库存消费比为26.00%,较上月预估下调0.56%。
4月全国玉米价格延续走弱态势。东北地区月初自然干粮上市,收储价格较高,下旬基层粮上市加快,贸易商出货缓慢,玉米价格走弱。华北地区粮权转移至贸易商手中,存粮成本增加,导致贸易商压力较大,市场供应宽松氛围下,玉米价格偏弱运行。销区玉米市场价格继续走弱,终端需求持续低迷,南北港玉米价格明显倒挂,市场气氛偏冷。
4月份,国内玉米价格依然是深陷下跌泥潭。那么,5月份能否扭转颓势?在对4月行情做个回顾后,本文将对5月份玉米价格行情走势做简单分析。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华北地区(山东、河北、河南)的玉米价格要成全国价格的洼地,黑龙江玉米要成为全国价格高地,部分华北玉米已经流入辽宁和北方港口,这已打破历史规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市场出现这种异常现象,价格逆差会对未来的玉米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全国畜牧总站在粮改饲论坛暨第六届青贮饲料质量评鉴活动上共同发布了《2023年中国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安全报告》。
近期,随着谷雨节气即将来临,全国各地气温不断升高,北方地区春玉米的播种则进行的如火如荼,同时广大农民朋友们还急着出手库存玉米,尤其是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农民的“栈子粮”大量上市,但除了一些跨国粮商、国营央企等粮食企业入市收购一部分玉米以外,其余大大小小的玉米贸易商并不急于收购囤积,部分手中有货的贸易商还与农民一样急于抛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根据美国农业部4月份供需报告显示,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微幅上调5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下调238万吨,按照年度来看,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较上年度依然是双增,玉米单产微幅下调,世界玉米产量将达到12.28亿吨,依然为历年新高。全球库存消费比为26.55%,较上月预估下调0.09%。
4月伊始,吉林直属库的收储使得市场对于东北三批收储落地的预期增强;加上保税区收紧进口政策,定向稻谷出库延期等利多消息刺激,提振市场情绪,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小幅走强。当地余粮逐步减少,自然干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春节后,随着玉米市场政策性变化,东北增储的实施,玉米现货价格止跌回升,开始小幅上涨。进入三月份以后,延续之前的涨势,随着售粮进度的偏快,余粮进一步减少。不过从中下旬开始,随着玉米上量的增加,利空消息的增多,市场情绪发生变化,玉米价格开始震荡下行,略微回落。整体看三月份,玉米价格高开低走,下游深加工和饲料采购积极性偏弱,仍以随用随买为主。
从供应的角度来看,目前华北地区玉米农户售粮进度慢于去年同期,截至3月28日,据Mysteel玉米团队统计,全国13个省份农户售粮进度78%,较去年同期偏慢8%。 全国7个主产省份农户售粮进度为76%,较去年同期偏慢8%。截至3月底,东北地区累计售粮进度81%,去年同期 87%。
自去年9月以来,玉米市场价格低迷,累计下跌532元/吨,跌幅达18.1%。今年1月底和春节期间,玉米价格触底反弹,但回升幅度有限。进入3月,玉米价格相对平稳。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是什么?玉米进口对国内市场影响如何?未来玉米价格走势将会怎样?
国内方面,春节后中储粮继续加大收购力度,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高位,市场主体积极入市;国际方面,近期南美气候条件改善,阿根廷大部分农业地区迎来降雨,全球玉米保持增产预期,期末库存预计处于高位,供需基本面仍维持宽松状态。
根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供需报告显示,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下调66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下调233万吨,按照年度来看,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较上年度依然是双增,世界玉米产量将达到12.30亿吨,依然为历年新高,全球库存消费比为26.65%,较上月预估下调0.20%。
春节前玉米市场一直担忧的“地趴粮”卖压,在两轮强冷空气“保护”之下完成了顺利过渡,潮粮整体卖粮压力大幅缓解。进入3月份后,玉米现货市场顺利完成了从潮粮购销逐步转向干粮购销的局面。
春节过后,玉米市场的发展似乎向着利多的方向在发展,尽管涨幅有限,但总算迎来了连续数日的上涨,对于尚未售粮的持粮农户而言也算是“开门红”!月底之前玉米价格走势如何?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春节之后,天气的快速变化让市场看到显性供应压力,对于节后市场是否会进入新一轮估值下移成为讨论重点,本文旨在对节前和节后的变化进行比较评估,我们认为,节后存在短期因为天气的快速回温带来的销售压力,在节后压力在节前已经成为“明牌”之后,中下游不变的是相对较少的建库水平。
根据美国农业部2月份供需报告显示,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下调47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继续下调316万吨,按照年度来看,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较上年度都双增,世界玉米产量将达到12.33亿吨,依然为历年新高,全球库存消费比为26.84%。
从国内生产形势来看,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连续3年保持在6.5亿亩左右,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7亿吨以上;2023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达66328.35万亩(约合6.63亿亩),产量达到28884.2万吨(约合2.89亿吨),单位面积产量达435.47公斤/亩,同比分别增长了2.67%、4.2%、1.49%。
如果说2023年国内玉米联合收获机行业行情很惨淡,相信很少会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从数据上看全年大约销售了3.5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同比大幅下滑,比率超过35%,与此同时生产企业数量从115家减少到69家,其中火爆了三年茎穗兼收机销量打了三折,生产企业由51家减少到17家,而另一边的籽粒玉米联合收获机销量则出现了大幅增长,生产企业不降反增,这充分说明国内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行业具有热点轮动的特点,有一些企业仍然是赚得盆满钵满,所谓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而大多企业则是收入和销量双双大幅下滑。
大背景下,2024年全球玉米供需宽松格局持续,玉米重心下移。2023/24年全球玉米产量大增,总供应量相较于2022/23年增长7025.7万吨,而需求量涨幅未达到供给量涨幅幅度之大,因此2023/2024年期末库存量也有 所上涨,2023/24年整体供需格局较2022/23年宽松,且2024/25年宽松格局持续,因此整体价格重心下移。
从新季玉米上市以来,虽然中间偶尔有小幅反弹,但整体处于下跌通道,截止目前累计下跌幅度已经达到了400元/吨左右。而从市场表现来看,似乎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由于目前基层仍有不少余粮,所以,大家都比较关注后期玉米价格还有没有上涨的机会?
甘肃和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两个玉米制种基地,甘肃 2023 年玉米制种面积165.5 万亩,新疆 2023 年玉米制种面积 168.9 万亩。2023 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总产均创近十年新高,预计新产玉米种子 17.5 亿公斤,同比增加 3.9 亿公斤、增幅 29%,种子供需比 167%、属供大于求偏重。新疆超越甘肃,成为全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亩保农户收益分别达 3500 元、4200 元;品种市场将呈两极化,主推畅销品种价格高、溢价能力强,同质化品种积压。
从国内生产形势来看,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连续3年保持在6.5亿亩左右,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7亿吨以上;2023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达66328.35万亩(约合6.63亿亩),产量达到28884.2万吨(约合2.89亿吨),单位面积产量达435.47公斤/亩,同比分别增长了2.67%、4.2%、1.49%。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将增加国产玉米收储规模;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将增加国产玉米收储规模;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将增加国产玉米收储规模;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将增加国产玉米收储规模
根据美国农业部1月份供需报告显示,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上调48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继续上调1366万吨,按照年度来看,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较上年度都双增,世界玉米产量将达到12.36亿吨,创历史新高。由于产量增加,全球玉米库消比27.08%。
展望2024年,南方港口受进口玉米及替代影响仍是较大。短期来看,一季度南港内外贸玉米仍维持高位,且产区农户售粮进度同比偏慢,市场潜在供应预计宽松,下游饲料企业消耗库存较慢,年前备货力度不足,供需面难寻利好支撑,市场预计震荡偏弱运行。长期来看,受到港量、到货成本、替代谷物、天气、运输、政策调控等多方面影响,南方港口或呈现先跌后涨趋势,持续关注产区售粮情况及政策面消息。
中储粮在1月11日发布公告,近期将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储,看来玉米是到了止跌的时候了!为什么说这个消息对玉米市场是一场“及时雨”呢?且听新农鸣慢慢给大家说叨。
2023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迈入了新的一年,回首过去的一年玉米副产品市场可谓跌宕起伏、饱经风霜。传统旺季需求不及预期,整体市场消费下滑明显,使得深加工企业价格在年末大幅下调。展望2024年,上半年需求面仍将缓慢恢复,恢复的具体情况是影响价格的重要驱动因素。下面小编将从价格、供应、需求等基本面出发回顾23年市场并对24年进行浅析。
随着春节临近,节前玉米购销时间至多也就剩下二十天,新年第一个月,玉米价格整体弱势运行的趋势基本上已经尘埃里落定。那么,节后玉米价格的行情走势如何?我们不妨从供需两个层面进行简要分析。
2023年玉米淀粉价格走势较为分明,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市场价格走势波动幅度相对较窄。截至2023年11月8日,以山东市场为例玉米淀粉全年成交均价为3239元/吨,同比2022年上涨15元/吨。
2023年全国玉米市场价格运行呈现“跌-涨-跌”的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月到5月中旬,玉米价格呈现下跌趋势;第二阶段从5月下旬到8月底,玉米价格呈现上涨趋势;第三阶段从9月初到12月底,从新粮上市以来,玉米价格开始呈现下跌趋势。
1月5日消息,分析师表示,随着中国继续推动供应多元化,阿根廷有可能开始对华出口玉米,东南亚玉米需求也出现复苏的积极迹象。与此同时,美国和巴西这两大玉米出口国的乙醇行业政策,也将影响到未来玉米供需前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对我国玉米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近40 年来我国玉米大品种的历史贡献和发展趋势对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1982—2020 年期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玉米品种推广面积为依据, 筛选出近40 年来我国种植的郑单958 等27 个玉米大品种, 累计推广3.21亿公顷
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玉米价格重心延续下移趋势,均价由12月1日的2553元/吨下跌至15日的2492元/吨,跌幅2.4%,目前玉米价格已经跌至两年以来的新低。那么,近期玉米价格是涨是跌?随着年前备货行情的启动,玉米价格能否迎来趋势性反弹?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国内玉米市场在连续反弹几日之后,华北市场跟随东北再度步入“下跌”通道。纵览国内玉米市场,东北、华北两大产区以及南北港口和内陆销区价格“跌声一片”,中间贸易环节不敢存、下游企业不敢买,东北个别地区再度跌破“种植成本线”,怎奈市场价格依然未见起色。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不禁要问,疲态尽显的玉米市场还有救吗?
美国农业部2023年12月份预计世界小麦产量调增、期末库存调减,玉米、大米产量和期末库存均调增,大豆产量和期末库存均调减;美国农场小麦、大米价涨,玉米、大豆价稳。本月预计全球2023/2024年度谷物产量为28.0306亿吨,比上月预计调增398万吨,比上年度增加5298万吨;贸易量4.9961亿吨,比上月预计调增363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81万吨;消费量28.0963亿吨,比上月预计调增445万吨,比上年度增加4071万吨;期末库存7.6751亿吨,比上月预计调增28万吨,比上年度减少657万吨。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给出了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关键词,那就是“两稳两扩两提”,即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虽然国家依然再提倡油料作物的种植,但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玉米种植面积将继续恢复性增加。Mysteel农产品玉米团队经过对2023年种植意向的初步调研,预期2023年全国玉米面积4113万公顷(61692万亩),较2022年增加95万公顷(1429万亩)。
根据美国农业部12月份供需报告显示,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下调24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继续上调128万吨,按照年度来看,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较上年度都双增,世界玉米产量将达到12.22亿吨,继2021/2022年度之后,再次突破1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由于产量增加,全球玉米库消比26.33%。
自新季玉米上市以来,虽然在11月份迎来了短暂的反弹,但大多数时间都在震荡下行,并在12月上旬刷新了年内新低。由于前期天气原因引发的主、被动惜售,导致目前基层农户仍持有不少粮源。面对价格的跌跌不休,后市还有上涨机会吗?
本周开始进口玉米拍卖底价下跌50-100元/吨,两大产区上量压力大以及市场悲观情绪共振杀跌,现货行情整体处于下跌的态势当中。北方港口回吐11月全部涨幅,今日主流收购价已经下跌至2530-2555元/吨附近;南方港口下游饲料企业替代品库存较多,进口玉米底价下调利空市场,广东蛇口港地区水分15%玉米散粮成交价2670-2690元/吨,较昨日下跌10元/吨。
随着11月份行将结束,月初开始的反弹也在下旬戛然而止,这也让持粮待价的农户心态有点懵。进入12月份以后,按照往年惯例,玉米购销也将进入相对活跃期。12月份玉米价格能否止跌回涨?年前玉米市场如何收官?成为当下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12月份以及春节前的玉米价格的走势,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根据美国农业部11月份供需报告显示,世界玉米种植面积较上月预估下调98万公顷,玉米产量较上月预估上调632万吨, 按照年度来看,2023/2034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较上年度都双增,世界玉米产量将达到12.21亿吨,继2021/2022年度之后,再次突破1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由于产量增加,全球玉米库消比窄幅上升至26.35%。
本月对2023/24年度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10月份以来,秋粮主产区尤其东北地区天气晴好,有利于玉米成熟收获,品质总体较好;新季大豆收获已基本结束,品质明显好于常年,蛋白质含量较高,黄淮海产区和南方产区大豆增产,东北中西部主产区受播种初期旱情影响、大豆实际单产不及预期........
从近6年我国玉米价格走势来看,基本上印证了“一年上涨一年下跌”的观点。通过对2023/2024年度玉米供需形势的分析,笔者认为,国内小麦和进口替代品价格仍是我国玉米价格的“锚”,决定着玉米价格的总体水平。笔者曾提出我国玉米价格“一年上涨一年下跌”的观点。回顾过去几年,2018年上涨、2019年下跌,2020年上涨、2021年下跌,2022年上涨、2023年下跌。从近6年玉米价格走势来看,基本上印证了这一观点。2024年玉米是涨还是跌呢?
进入十一月份以后,国内玉米价格一改下跌趋势,在黑龙江玉米价格率先反弹的带动下,国内玉米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全面上涨行情。近几日,随着东北迎来大雪天气,周末涨幅加快,更是进一步点燃了看涨情绪。那么,这波反弹行情又能持续多久?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我国玉米在收获后通过不同的深加工途径能够很好地发挥玉米的经济价值,并实现对于食品、药品、工业原料等众多行业的原材料供给。据统计,我国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110.71亿元迅速增长至2022年的2030.25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2.82%。从细分产品来看,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主要以玉米淀粉为主,2022年其市场占比为65%。
用于确定收入产品的作物保险赔偿的收获价格的10月价格发现期现已结束。2023年玉米收获价格为每蒲式耳4.88美元,比预期价格5.91美元低17%。2023年大豆收获价格为每蒲式耳12.84美元,比预期价格每蒲式耳13.76美元低7%。
玉米是美洲最大的农业成功故事,从 7000 多年前墨西哥的一种野草开始,到成为现代世界三种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它作为产量超过所有其他作物的粮食作物的出现,与杂交玉米的诞生相吻合。
华北地区新玉米基本完成收割上市,玉米价格出现季节性下跌,总体来看价格下跌的幅度超市场预期。华北地区玉米价格8月底达到高点之后,之后开启连续下跌的模式,中间虽然有反弹,但大方向依然呈现震荡下跌的趋势。截至10月30日,其玉米价格参考2644元/吨,较去年同期价格微幅下跌186元/吨,下跌幅度6.57%,为近三年来同期最低,价格已经接近2020年的同期水平2580元/吨。
近几日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有止跌反弹迹象,部分深加工企业开始上调收购价格,在网上我们也看到一些主播开始大喊玉米价格的大涨潮要来了,甚至说,每吨大涨几百块钱也不在话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东北深加工企业上调价格?玉米价格新一轮上涨潮真的要来了吗?11月玉米价格是涨是跌?针对大家关心的焦点话题,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新季玉米上量冲击已持续近两个月时间,在此期间,玉米价格一降再降。截至10月24日,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均价2722元/吨,较9月初累计下跌339元/吨;广东港口二等散粮报价2710元/吨,累计下跌280元/吨;黑龙江深加工企业潮粮折干价2180~2360元/吨,其中绥化企业受高开秤价影响,累计下跌470元/吨。
8月份以来,内外盘玉米价格一直呈现分化走势。8月份国内玉米受季节性供应偏紧支撑表现偏强,外盘玉米则在巴西丰产以及北半球高产预期的压力下呈现偏弱走势。9月份随着北半球玉米陆续上市,国内阶段性供应宽松预期上升,国内玉米期价高位回落。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带纵跨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分布在低地、平原、丘陵和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下。在我国,受国家政策调整和农户种植习惯改变影响,每年的种植区域及面积都会发生一定改变。
2021 - 2022 年度全球玉米的总产量为 47516 百万蒲式耳,其中美国总产为 15115 百万蒲式耳,中国为 10730 百万蒲式耳,全球总需求为 47089 百万蒲式耳,其中美国总需求为 12410 百万蒲式耳,中国为 11574 百万蒲式耳。
当前,国际、国内玉米价格都处于下行周期,而国内又恰逢丰产预期兑现和卖粮压力较大的季节,新季玉米价格高开低走,目前收购价格已置于种植成本附近,并不断向下测试。随着玉米价格逐步跌破市场预期,对后市看空的心态显得愈加浓烈。后市玉米价格究竟还有多少下跌空间?玉米行情的拐点什么时候出现?这些问题都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如果你对这些问题也十分困惑,点赞加关注以后,新农鸣将结合当前的市场现状,给大家做详尽分析。
本周(10.16-10.20)中央储备玉米(包含一次性储备玉米)计划采购量62万吨,实际成交57万吨,成交率92%;上周(10.8-10.13)计划采购量26.85万吨,实际成交24.4万吨,成交率91%。
双节期间,黑龙江和内蒙古市场玉米价格趋弱运行。黑龙江早熟玉米上市范围逐步扩大,内蒙古新粮开始收割,单产局部受秃尖影响略有下降,但整体较去年提升。农户收益预期低,并不惜售,市场供应充沛。贸易商随收随走,积极发运,粮源涌向周边企业。企业到货量增加,收购价格向前期低开企业靠拢,黑龙江东部深加工企业挂牌价格稳定,中西部缺粮高开企业不断降价。
9月份,在新粮上市前夕,玉米上下游产业链围绕开秤价格,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在丰产预期兑现、春玉米入市、国内替代品及进口玉米拍卖等诸多利空因素的挤兑下,华北玉米价格出现了两轮大幅杀跌,并领跌全国玉米价格向新粮靠拢。
受现代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信息通讯技术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驱动,当今世界种业呈现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三大发展趋势。农业从古至今都是我国立国之本,种子是农业的生命之源,种业发展关系到农业的兴衰和国家安全。
随着新季玉米入市在即,在新陈接轨前期,玉米产业链的各环节,围绕新粮的定价也展开了激烈的博弈。特别是兼具产区和销区的华北市场,价格波动表现得更为明显。从上周五至今,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累计跌幅已达到80-100元/吨不等,并带动全国玉米均价重心下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秋玉米大量上市在即,市场将关注的目光也聚焦于新粮的开秤价格,可以说,目前玉米开秤价格的博弈已经进入白炽状态。随着北方港口贸易商挂牌收购新粮,率先打响开秤价格战,新作价格的走向已经从供需驱动转变为产业链间的博弈驱动。那么,新粮收购为何是贸易商先行?新粮上市后,玉米价格行情将如何演绎?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推演。
8月全国玉米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涨幅明显。东北地区随着余粮减少,贸易商出货节奏放缓, 同时物流比较紧张,运输有一定困难。华北地区震荡调整,月中新玉米上市,但不具规模,东北粮源继续流入,补充供应。销区玉米市场先稳后强,月初供需两不旺,价格持平;中下旬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销区玉米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随着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进程,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步伐越来越近。今天,我想分享全球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国家的种植面积和普及率的内容,或许对中国未来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发展有些启示作用。
8月24日晚间,西王食品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西王食品在业内有“玉米油之王”之称,是国内最大的玉米胚芽油生产基地,主产品为“西王”牌玉米胚芽油,产品还涉及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多个健康油种。2016年西王食品斥资收购加拿大运动保健品公司Kerr,跨入大健康行业,从此实行食用油、运动营养品双核心发展。三年疫情及国际市场波动令西王食品业绩遭受严重影响。2022年西王食品营收60.7亿元,归母净利润-6.19亿元。
7月全国玉米市场震荡运行,调整区间不大。综合来看,8月玉米价格震荡偏弱为主。
从全球玉米的消费来看,2015/16年度以后,全球玉米消费在10亿吨以上;2021/22年玉米消费总量突破11亿吨,其中,饲料5.29亿吨、口粮消费1.52亿吨,工业及种子损耗为4.44亿吨,三类消费分别占到全球玉米总消耗的47.03%、14.49%和39.48%,非食物直接消费成为世界玉米消费重要部分。
6月30日,平原示范区联合35斗邀请了20多家产业媒体和企业代表,共同举办了“产业媒体看农谷”活动。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岳永鹏,新乡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海峰,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辛晓川,35斗联合创始人毕元锋及外宣办、商务局、新乡农高中心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智种网作为专业产业媒体也受邀其中,智种网运营总监高洪昌参加本次活动,并联合多家企业和媒体组成的参访团到“中原农谷”实地考察。笔者从农作物种业角度谈一谈中原农谷。
对于小麦和玉米持粮主体来说,和前段时间的上涨潮相比,近几日的行情开始逐渐松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麦和玉米价格由强走弱?后期又有哪些变化趋势?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预测。
纵观上半年的玉米副产品市场,有短短月余玉米蛋白粉就出现近1000元/吨的大跌,也有在一周内就超600元/吨的大涨,上半年的行情变化如此之快,其中豆粕的行情走势和下游需求的疲软表现以及淀粉行业利润的深度亏损等都对其价格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助推或抑制作用。
上半年,国内玉米供需环境整体较为宽松,同时,消费端在深加工企业亏损及饲料替代品的冲击下,下游玉米需求持续疲软运行,供强需弱格局导致玉米价格逆势下行。进入下半年后,玉米价格存在反弹预期。那么,下半年玉米价格能否“拨云见日”延续涨势?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预测。
从5月中下旬开始,在产区玉米价格上涨的带动下,销区被动跟涨。虽然新麦特别是芽麦替代了部分饲用需求,但由于本年度下游企业库存始终处于低位运行,存在刚需补库,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随着近期玉米价格涨至相对高位,且整体涨幅超出业界预期,下游企业对高价玉米的接受程度开始逐渐下降,部分企业已试探性压价采购。另外,替代品供应充裕也对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形成压力,玉米价格上行压力逐渐加大。
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进口国,因此,我国玉米进口格局的变化,无论是对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会带来深远影响。从4月中下旬开始至目前,我国已取消了110.4万吨美玉米进口订单,这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猜测和关注。在中美关系存在较大变数之际,这样的消息让国内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嗨翻了天”。那么,我国究竟为什么要取消美玉米订单?取消美玉米进口订单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玉米是国内重要的饲料粮,在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众所周知,我国玉米产需缺口仍存,影响玉米价格最关键的因素是供需,但阶段性供需转换主要通过替代和进口补充,行情涨跌切换很快。接下来玉米市场有三大变量影响行情走势
和小麦以及稻谷相比,玉米在我国虽然不是主要口粮,但从种植面积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接近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的40%左右。从2016年玉米取消最低收购价保护以来,玉米逐步走向市场化定价。随着国家临储玉米库存耗尽,从2020年开始,玉米价格经历了大约三年的“黄金发展期”。
今年种植成本继续上涨,主要是地租涨幅明显,农资费用较上一年度持平略增。优势产区地租多在16000-20000元/晌,同比增加500-4000元/晌。农资成本较上一年度持平略增,春节前化肥较贵,春节后农资成本下降,预计成本6000-7000元/晌。
最近两个月,玉米受多重利空打压,价格持续回落,不过对其影响最大的还是小麦价格的暴跌。随着小麦的收获到来,多地小麦价格已经明显低于玉米,价差已经严重倒挂;饲料厂大量采购小麦,其替代优势比较明显;加上玉米本身需求没有改变,饲料厂维持低库存,随买随用战略。而且不少地区粮商陆续出货玉米腾仓备战新麦。虽然近期进口到港较少,但是进口玉米拍卖持续冲击衰弱的玉米市场;同时加上五月下旬,糙米拍卖的到来,玉米可谓是艰难前行。未来玉米价格如何变化?
5月4日,一条满载5.43万吨南非玉米的货轮停泊东莞麻涌港区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这是继1月份巴西玉米首次登陆中国后,南非玉米首次登陆中国。一个个“首次”凸显我国玉米进口来源地更加多元化,玉米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增强,国内玉米稳定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在4月下旬,对于国际玉米市场而言,可谓是石破惊天,中国买家在三个工作日里,取消了总计62.43万吨的美玉米采购订单。那么,为什么要取消美玉米的采购订单?是国内玉米太多还是其它原因?这是否会利好国内市场?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外电4月25日消息,中国取消部分美国玉米采购的决定,在市场参与者中引发了不同的反应,一些人认为更便宜的巴西玉米是首选替代品,而另一些人则将此举归咎于美国物流。
国内方面,清明以后,现货市场心态有所转变,玉米价格小幅上涨,尤其是山东已经上涨两周,上周东北地区价格也开始上涨。不过随着近期小麦价格的再度下跌,以及玉米期货市场的疯狂回落,加上东北大军进入华北地区,坚挺几天的玉米价格,也终于开始了全面的回调之路。当然港口价格还是较为稳定,25日锦州港口容重700,水份15的玉米主流收购价格2670-2680元/吨;14.5水份的为2700-2710元/吨;不过中粮容重720,水份14.5的报价为2740元/吨。
2022/23年度全球小麦消费上调290万吨,为7.96亿吨,主要是由于印度的食品、种子和工业用途上调,以及中国和欧盟的饲料和其它用量上调。
虽然上周末河南、山东与河北小麦玉米价格有所企稳,两者的市场主流价格均上调了0.01元/斤以上,其中2022年产普通小麦收购价重新回到了1.4元/斤以上,但与2022年的新麦主流开秤价1.54元/斤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最近大家可能听到最多的是种业关键词:种业振兴!笔者年后在各地拜访学习,听到最多的也是种业振兴,大家都希望在未来种业竞争中能据一席之地。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路上。我觉得读史明智,今天分享下利马格兰的种业简史!供大家参考学习,时间仓促,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3月份,在小麦价格大跌的带动下,玉米价格也是持续走弱。因此,市场人士戏称这是“一场由小麦价格下跌引发的谷物惨案”!在悲观情绪蔓延之下,玉米价格是否会“崩盘”?后期玉米价格走势如何?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预测。
3月21日大连玉米期货05主力合约减仓下行。截止15:00收盘,玉米主力C2305合约收盘于2779元/吨,盘中最高2844元/吨,最低2776元/吨,较昨日结算价回落67元/吨,跌幅2.35%,创下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总体看3月21日C2305合约日内仓差减少23852手,至62.3万手;总成交量为78.4万手,较昨日增加37.2万手。从持仓报告看,空头主力减少43646手,多头主力减少5955手。
本周CBOT玉米期货一个多月来首次周线上涨,涨幅2.7%,因为强劲的出口需求,以及中国连续大手笔采购的支持和黑海谷物协议的不确定。
现货方面,北方港口跌破2800,华北下方支撑相当强,底部显现。期货难以大幅暴跌,不过依然有回踩风险。周二大连玉米期货05主力合约继续增仓,略微收跌。截止15:00收盘,玉米主力C2305合约收盘于2833元/吨,盘中最高2841元/吨,最低2816元/吨,较昨日结算价回落2元/吨,跌幅0.07%。总体看3月14日C2305合约触底反弹,日内仓差增加10069手,至66万手;
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已整整一年。俄乌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双方冲突对全球粮食供应格局影响重大,全球粮食供应链中断,推动粮食价格一度飙涨。
随着春节结束,各地也开始陆续复工。对于农产品市场而言,虽然购销活动尚未完全恢复,但大家仍然格外关注春节过后的价格走势。特别是生猪和玉米这两个品种,受到的关注格外高。那么,春节过后,猪价、玉米价格怎么走?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预测。
总体来看,尽管玉米有供需基本面。但从2020年开始,玉米价格在上涨至2500元这个位置以后,价格运行趋势受到的影响因素逐渐增多,比如替代品、进口以及情绪预期等等。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从2022年7月底开始,玉米价格开启了一轮上涨行情,到现在其实玉米自身基本面并没有太大变化。不管是代表渠道的港口,还是代表下游需求的饲料和深加工企业,库存都处于偏低状态。
日前,中国中化旗下企业先正达集团中国MAP(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在海拔4700米的西藏日喀则市岗巴县试种的500亩青贮玉米完成收获,打破我国玉米种植的最高海拔纪录,也终结了当地零玉米种植的历史。
对于世界第一大玉米出口国美国来说,最近的玉米生意可是有点难做。一方面,主要进口国墨西哥要禁止进口转基因玉米,这引发了美国的强烈不满,并威胁要将墨西哥告上法庭;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巴西第二季玉米有望获得创纪录的丰收,这也吸引了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买家。
在美国,人们常常把玉米称为“黄金玉米”,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在2021年,美国玉米产值860亿美元。的确,美国人很擅长种植和使用玉米。那么,你知道吗,美国是如何成为全球玉米超级大国的?和中国相比,生产水平究竟强在哪?
11月份,在众多利好因素的影响之下,玉米价格一路上行,且在12月初达到了历史同期高点。但随着疫情精准防控措施逐步落实,物流运输开始逐渐好转,销区市场看涨的氛围也在逐渐降温,市场行情出现了拐点,期现货价格连续下跌。而随着年关临近,部分基层种植户有被动和主动售粮行为,那么,近期玉米价格运行趋势如何?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预测。
近期,伴随着防控“新十条”在多地落实,以及进口玉米成本下降,国内玉米市场的预期行情又发生了逆转,玉米价格开始回调。那么,防控“新十条”和进口玉米价格优势显现,将会对国内玉米价格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预测。
玉米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经历2008-2015年,由于年开始实行临储玉米收购政策,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并在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最高后;自2016年以来,因为临储政策退出市场,国家政策引导开始调减非优势主产区的种植面积,使得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据航运公司Alphamar称,本周在桑托斯港为我国中粮集团装载了第一批约68000吨巴西玉米,定于11月23日起航,另外三艘船也计划于11月底之前离开。这也意味着我国进口巴西玉米从签署协议后正式进入进口实施阶段。那么,这将会对国内玉米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玉米产业链的上游为玉米种子生产、玉米种植;中游为玉米的加工生产,包括养殖饲料与深加工;下游消费端主要包括饲料消费、工业加工与食用消费等。杂交玉米位于玉米产业链上游种子培育。青贮玉米是一种玉米粗加工饲料产品,位于产业链中游。
自新季玉米上市以来,受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基层农户惜售情绪较重,玉米上市进度缓慢,叠加部分地区因疫情导致运输受阻,对玉米供应形成强力支撑。近期,国内玉米价格重心不断上移,已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当然,看着不断上涨的玉米价格,很多种植者反而犯了难,究竟该不该出手?年前玉米价格走势如何?本文将结合玉米市场上下游的基本面,帮大家分析一下。
11月2日,我国海关总署更新了批准的巴西玉米出口商名单。其中,包括ABCD四大粮商在内的大约136家企业,初步获得了向我国出口巴西玉米的许可,这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启了进口巴西玉米的“大门”。那么,这对我国玉米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否会对我国当前玉米价格造成冲击?我们不妨详细解读一下。
当地时间11月4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次玉米收获仪式在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举办,采用中国种植管理技术试种的本地白玉米品种,产量达到了每英亩2700公斤,比当地周边同类玉米产量高出约50%。
按照以往经验来看,“十一”黄金周前后,正是传统新季玉米集中上量的时候,国内玉米开始进入新陈交替供应期。“现在陈粮基本没有了,新粮每斤的价格是0.95-0.98元,去年同期大概在0.85元/斤左右吧,最高价格才0.92元/斤。”不仅如此,在黑龙江省种植玉米的潘亮(化名)还高兴的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玉米产量也普遍相比往年多了一成,一公顷的玉米产量平均在14吨-15吨左右,最高的产量目前有18吨。
近日,大家发现东方甄选的6元玉米,终于还是下架了。但围绕高价农产品的争议,这显然不会是最后一例。争议本身,从来都不是坏事,事实上,这场争议也正在引发人们对中国农业更深层的思考。
免责声明
1、本网所刊登文字或图片,除标记稿件来源为“来源:农更行”的文字以外,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农更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发邮件到:service@179c.com),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 农更行(ngx.179c.com)”。
Copyright © 2022 农更行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155174号-1 技术支持:广州迈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农更行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