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大布局简析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带纵跨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分布在低地、平原、丘陵和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下。在我国,受国家政策调整和农户种植习惯改变影响,每年的种植区域及面积都会发生一定改变。

通常,我国将玉米种植区划分为6个,如下图:(3个主区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占全国3/4以上)

图片
图片

2022年国家一号文件继续调整政策,由2021年的“两稳一增”转变为2022年的“两稳两扩”,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使玉米种植面积再次下降。2022年玉米种植面积6.03亿亩,较2021年下降0.79%。

分省份来看,由于国家一号文件执行,东北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变化较大,其中黑龙江和辽宁面积分别下降8.12%和2.84%,吉林和内蒙古面积分别增加0.6%和0.68%。华北产区种植面积保持稳中有增,山东、河南和河北分别增加0.86%、3.43%和0.49%。

图片

(单位:万吨)从玉米种植带来看,全国主要玉米种植带除东北地区减产外,其他地区都呈现增产的局面。2022年东北地区产量下降,主要由于面积下降和天气影响,2022年产量1.21亿吨,较2021年下降7.95%。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整体增加,河南南部由于干旱减产,山东、河北局部地区由于降雨影响减产,但综合来看2022年产量8562万吨,较2021年增加3.88%。西南、西北和南方丘陵玉米种植区产量分别增加0.09%、1.62%和1.39%。

分省份来看,黑龙江、吉林和辽宁都呈现减产的趋势,减产幅度分别为8.20%、9.56%和17.31%,内蒙古产量微幅增加0.61%。山东、河南和河北产量分别增加4.13%、5.78%和5.69%。

1、北方春播玉米区(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

自渤海岸起,经山海关沿长城顺太行山南下,经太岳山和吕梁山至秦岭北部的以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的全部地区,以及山西大部分地区,陕西、河北和甘肃的小部分地区。该区冬季气温低,夏季平均气温20℃以上,≥0℃的积温2500—4100℃,≥10℃的积温2000—3600℃。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对玉米生长发育极为有利,是我国主要玉米主产区之一,年种植总面积约占全国的46.85%,总产量约占全国的49.98%,该区域玉米产量高品质好,基本上一年一熟制。

2、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南起江苏东台,沿淮河经安徽至河南入陕西,沿秦岭至甘肃省。包括山东、河南全部地区,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襄阳地区,陕西关中灌区,山西临汾、运城和晋城地区,河北保定、沧州以南地区,是我国夏播玉米主产区。该区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0—14℃,≥0℃的积温4100—5200℃,≥10℃的积温3600—4700℃,是全国最大玉米主产区,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的29.76%,总产量约占全国的28.84%

3、西南山地玉米区(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

西南山地玉米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全省,陕西南部,广西、湖南部分地区,湖北西部丘陵地区和甘肃省的一小部分。这里雨量充沛,水热资源丰富,光照条件较差,各地气候随海拔不同有很大变化。全年阴雨天气在200天以上,经常发生春旱和伏旱,病虫害复杂且严重,土壤贫瘠,管理粗放,产量较低,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1.66%,产量占全国的9.95%。

4、南方丘陵玉米区(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

南方丘陵玉米区,西接西南山地套种玉米区,东部和南部毗邻东海和南海,北部与黄淮海夏玉米区相连。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的全部,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地区,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等地区。本区气温较高,降水充沛,日照时间长,四季皆可种植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7.67%,产量占全国的6.15%,是我国玉米育种加代育种的主要基地,也是鲜食玉米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

5、西北灌溉玉米区(大陆性干燥气候)

西北灌溉玉米区包括新疆全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宁夏河套灌区,该区域栽培设施条件好,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玉米产量高,品质好,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总面积约130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产量占全国的5.01%,也是我国春播玉米高产区。

6、青藏高原玉米区(高原气候)

本区域主要包括青海、西藏,是我国传统的牧区和林区,也是新兴的农作物种植区,海拔高,有效积温少,种植面积较小,种植面积不足全国的0.06%,产量占全国的0.07%,该区域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变化快,种植制度复杂多样,对玉米品种要求严格,根据近年来的生产情况,玉米产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张守林主编的《玉米栽培与植保技术精编》  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国家统计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