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上半年震荡下跌再反弹,下半年能否延续涨势?

上半年,国内玉米供需环境整体较为宽松,同时,消费端在深加工企业亏损及饲料替代品的冲击下,下游玉米需求持续疲软运行,供强需弱格局导致玉米价格逆势下行。进入下半年后,玉米价格存在反弹预期。那么,下半年玉米价格能否“拨云见日”延续涨势?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预测。

图片

上半年玉米价格震荡下跌再反弹

总体上来看,国内玉米价格在上半年呈现出高位震荡下跌再反弹的趋势。

由于上年玉米收获后开秤价格较高,导致春节前基层售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售粮进度明显偏慢,玉米供应偏紧。同时下游存在节前备货刚需,提振玉米价格高位运行,玉米价格在1月末最高时达到了2816元/吨,这个价格也是上半年的高点。

图片

春节过后,随着持粮主体售粮积极性提升,而下游深加工及养殖业持续亏损,玉米需求持续走弱,玉米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4月上中旬,受阴雨天气影响,华北深加工企业厂前到车量低位运行,企业被迫提价促收,带动玉米价格小幅反弹。但之后在需求疲软运行以及替代品小麦价格大幅下跌的掣肘下,玉米价格再次步入下行通道,并持续至5月下旬,在5月19日,下探2635元/吨的年内低点。

从去年以来,由于玉米价格处于近几年相对高位运行,贸易商对建库行为较为谨慎,本年度贸易商库存量同比偏低,随着国内及进口玉米阶段性供应减少、后期芽麦替代量修正等因素的共同带动下,从5月下旬开始,玉米价格触底反弹,并走出一波强势上涨的趋势。

总体上看,虽然上半年供应同比有所减少,但需求下降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根据机构统计的数据,1-6月,玉米总供应量1879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7.83%;而需求量为11647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1.25%。因此,上半年玉米价格下跌,是市场供应宽松而需求疲软的必然结果。

图片

下半年玉米价格能否延续涨势?

进入三季度以后,受贸易商建库成本上移,将支撑其挺价惜售的心态。同时,随着粮源逐渐消耗,三季度供应将逐步收紧,预计三季度玉米总供应量大约在19320万吨,给玉米价格带来支撑。

但从消费端来看,7~9月份属于肉类传统消费淡季,且预期今年高温天气较为频繁,可能对需求冲击会更大。此外,一季度的冻品库存也会对消费形成冲击。而且,饲料中有饲用小麦的持续替代,预计玉米饲用消费难言好转。

深加工方面,随着检修增多,行业开工率或将有所下滑,对玉米消费形成限制。因此,对于深加工企业而言,玉米供应收紧的利多难抵需求疲软,拖累玉米价格涨幅。

图片

进入四季度以后,随着下游消费旺季来临,无论是养殖还是深加工,预期消费均表现出增加趋势,给玉米价格带来底部支撑。但四季度市场供应也将迎来新季玉米的上市。特别是10月份,市场进入新粮上市高峰,玉米价格往往表现出下跌的季节性特征。11月份以后,玉米价格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而且年末气温下降,饲料和深加工消费有望逐步恢复,带动玉米价格反弹。

结合今年上半年的玉米价格变动及市场供需情况,预计下半年玉米价格或将逐步回归季节性波动规律。整体来看,随着贸易商玉米货源消耗,且需求面存在好转预期的情况下,下半年玉米行情有望走出反弹行情,但基于本年度种植面积增加、替代品冲击饲用需求以及整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受限。

预计下半年玉米价格先反弹,然后在新季玉米上市的冲击下,出现季节性下跌,随后随着气温下降和下游消费回暖,玉米价格将再度反弹,主流运行区间或在2700-2800元/吨。下半年高点大概率将出现在7、8月份,低点或将出现在9、10月份。

图片

当然,下半年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是基于当前和未来玉米生长中后期产情顺利的前提之下,黑海粮食出口协议续签前景不明、厄尔尼诺对全球谷物产区的影响,都随时有可能引发玉米价格的波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