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日本农协成为大型利益集团后,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农协的综合性特征越发明显,其业务几乎涵盖了一个农民从生活到生产的所有方面。信贷业务是农协最大的收入来源,其次是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农产品销售,然后是保险业务。
近日,科学技术部直属事业单位变更,新设科学技术部新技术中心、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中央曾在多个文件中提出应探索横向利益补偿机制。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指出要完善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2018年《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也指出,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利益补偿机制。从鼓励、倡导、探索到推进落地,关于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由来已久,为什么补?谁来补?如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总局、国家数据等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建设2.0指南》。《指南》强调,各省、市、县要综合考虑本地发展实际和建设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扎实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切实为基层减负、为农民增收,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初,统计部门发布数据,继2022年粮食增量全国第一后,2023年新疆粮食再获大丰收,种植面积较2022年增加586.3万亩,占全国粮食面积增量的61.4%,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产量较2022年增加305.7万吨,增量占全国的34.4%,面积、产量2个增量位居全国第一。“新疆粮”何以一骑绝尘?当地种粮面积、种粮积极性因何普遍高涨?
农产品背后的历史人文世界、绿色生态世界、品质美味世界应当得以充分发挥,农业品牌才能有生命力。“春经济”一方面展示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另一方面是农产品以生动形态增强体验性的机遇,特色农产品制作的道地美食、春茶以及农文旅的创新实践。
“AI农业”是什么?怎么搞?3月29日,一首《菠萝传奇》唱响网络,带着对徐闻菠萝的美好期望,吸引了大批网友争相点赞转发,让徐闻菠萝“网感”十足。当下,我们几乎每天都与AI打交道,但如何探索AI在农业当中的应用,让AI发挥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关键期,以往的传统行业也面临着不转型就被淘汰的结局,随着而来的是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到2023年,中国牛奶产量达到了4197万吨,这也是国内首次突破4000万吨大关。
近日,海底捞在扬州开设了一家独特的“产品原型店”,以直观明了的方式展示了各类常见食材、酒水、配料、水果、器皿以及各式鲜花。在店内,顾客能够一目了然地观察到产品的全貌,“透明化”的摆设似乎增进了心中的安全感。同时,鲜花和幽美的环境也成为了拍照打卡的好背景,扑面而来的一股“高端”气息。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推广过程中,却面临着“空心化”的现象。所谓“空心化”,是指区域公用品牌在市场推广中,过分强调品牌效应,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和产业链的实质性提升。这不仅影响了品牌的长远发展,也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收入造成了负面影响。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以“千万工程”作为核心,强调乡村风貌的持续改进,也指向了农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农文旅融合即将迎来大发展。我国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底蕴和特色产业,发展农文旅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新的转型时期,农文旅面临着阶段性的的挑战,如何抓住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不同部门的政策有何重点?如何在农文旅的新风口“卷”出品牌?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近日公布,为方便学习分析,现将文件要点拆解如下。关键词:千万工程、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党的领导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何为“大农业观”?如何深刻理解大农业观与农业产业的关系?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将如何?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曾指出,实践“大农业观”要有产业链的眼光,同时要认识到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旺盛的需求,通过发挥特色产业和地标产品的带动作用,建设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品牌来连接城市和乡村,以终为始,久久为功,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坚实一步。
农业品牌建设在政策支持及市场拥趸的现实情况下,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绩,与之相随的是不容忽视的典型问题。农业品牌建设存在很多问题,最难的是,从产品的品牌化到品牌的产业化。我们会发现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各地政府曾经特别热情,现在很挠头,如何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困惑或疑虑在于缺乏抓手。农产品品牌建设难点之一是农产品不是商品,农产品如何变成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11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推动提升乡村旅游运营水平。推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供过于求则猪价下行,供不应求则猪价上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这是对“猪周期”简单直接的理解。10月23日,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对生猪市场的几点判断引发关注:1.“1—7月份猪价低位运行,出栏一头生猪亏损约130元”;“能繁母猪数量增多,生产效率又在提升,在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猪肉产量处于近年同期高位”;“四季度是消费旺季,猪价可能会回升,但缺乏大幅上涨的基础”;“明年春节后可能出现消费淡季与生猪出栏量增加‘两碰头’,养猪亏损程度甚至可能重于今年同期”;生猪市场,陷入跌跌不休的泥潭,这轮“猪周期”何时能结束?生猪企业是“断臂求生”还是“持续观望”?猪产业的出路在哪儿?
乡村振兴,品牌先行。2021、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强调,“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品牌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般建立在区域内独特自然资源或产业资源的基础上,具有区域的表征性意义和价值,对保护地方特色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近些年来在政府、农民、渠道商中的热门话题,关于为什么做、怎么做的话题多有探讨,但如何评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落地成效,也是一项重要考量。
从类别上来看,2022年入选75个,涵盖7大类别34个品类;2023年入选69个,涵盖8大类别34个品类;果品连续两年都是数量最多的类别;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江苏、福建、湖北、甘肃近两年入选品牌总数排名前五,其中山东一直位居第一,前后共计有16个品牌入选。
随着奶茶文化不断升温,抖音、小红书等媒体平台上开始流行起“奶茶复刻”配方,纯茶+牛奶+果汁的万能公式倍受瞩目,既省钱还个性化,完美贴合了现下“精致抠”的消费理念。
我国肉牛养殖的历史十分悠久,区域资源禀赋各有千秋。原农村部在2009年发布的《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当中,首次提出建设西北、中原、东北、西南4个肉牛优势区域,并对每块区域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总结了十余年来中国肉牛产业的优异成果,做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打造农业品牌已形成更广泛更深刻的共识。作为农业品牌的重要展现形式,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近年来备受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关注,其公共属性及区域带动能力已成为各地政府带动农民致富、提升区域形象的重要抓手。因此,为推动区域品牌建设,政府相关经费投入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是投资收益不匹配,甚至于经费“石沉大海”。
“种的过程中打40多遍药,可不敢吃。”;“听说都是打的膨大剂才长这么大。”;“阳光玫瑰是染色的,不能吃,只能观赏。”最近,有关阳光玫瑰的种种谣言再次登上热搜榜,农药超标、染色剂、膨大剂、放不坏等言论众说纷纭,引起了消费者的焦虑和恐慌。
今天,栏目聚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专题文章。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发展趋势看,我认为未来乡村产业有五个大的趋势:多样化、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数字化。
近日,农业农村部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农加会”)在河南驻马店举行。本届洽谈会主题为“做好‘土特产’文章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来自16个省份的680种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粮油、果蔬、肉品、水产……争相展示最新的加工技术,把土特产变成了一个个“潮流单品”。
在2023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指出,从培育数量看,据调度,全国省级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约3000个;从品牌效益看,据测算,2022年较2012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农产品产量增长近55%,销售额增长近80%,带动当地农民增收65%。另据平均抽取每个省(区、市)20个重点区域公用品牌测算,2022年品牌平均溢价率超过17%。
9月1日,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3年《开学第一课》如约与全国青少年观众见面。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赵亚夫在江苏镇江戴庄村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实践亮相央视舞台展示给广大观众,引发热烈反响。
ESG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方面的评分。一般由MSCI(美国明晟公司)进行评估并发表结果,尽管ESG评级的方法论仍存在争议,但其关注的指标的确能够为企业在非盈利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在农业深度转型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对于农产品来说,仅仅有食品安全就够了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农业品牌?
史上首次!民营经济发展局正式设立。9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介绍,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消息一出,备受关注。据悉,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民营经济发展局旨在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有哪些标志性事件?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有何深意?民营企业如何参与乡村振兴?带着一系列问题,农参编辑部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盘点,试图展现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后文简称《方案》)。《方案》经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部署了11项重点任务,共有33个部门参与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
在“促进农村消费”部分,强调“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产品产业”;在“扩大服务消费”部分,提出“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从特色产品到预制菜,恰好印证了元一智库提出的最新观点——随着乡村振兴进入深水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也进入农业产业化深水区。从品牌生态学的角度,农产品的品牌化不等同于农产品品牌产业化,“农产品”只有转化为“食品”才能跨越品牌“死亡之谷”。
在一场专门针对广东品牌建设的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专家认为,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三农”工作上的探索成绩斐然,研究农业品牌建设的“广东现象”,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经验,对惠及更多地区的乡村振兴、实现更多农业品牌的国际化战略等都意义非凡。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日益关注,水产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粮食生产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DTC(Direct To Consumer),即直接面对消费者、以终端市场为目标来进行品牌传播的营销方式。DTC通过与消费者的直接交互,拉进双方的距离,利用消费数据、行为分析等反馈持续改善产品和品牌的质量,调整营销方向。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酸菜鱼预制菜市场规模达67.1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到204.7亿元。据调研,超五成的受访消费者喜欢酸菜鱼预制菜,且85.5%的受访消费者每周购买1-3次酸菜鱼预制菜产品。
实现传统农产品优质优价需要打造新形象,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落地营销都需要科技的支撑,通过AI与消费者互动,改善生产主体与市场的衔接,农产品品牌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涉及原料供应、预制菜加工、速冻食品、冷链配送、装备智造、连锁餐饮和零售五大类型企业,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培育预制菜基地,以集中连片设施化生产而形成区域性集聚,能够促进资源共享的相关联企业进行有机地联合集聚,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元一智库规划中心认为,培育预制菜基地的核心是打造预制菜产业园,而“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的核心载体就是预制菜产业园。
7月3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从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扩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20条针对性举措。
为响应当前预制菜快速发展趋势,农参《预制菜内参》全新上线。本栏目聚焦预制菜热门政策、热门事件、热门人物、热门企业,通过系列文章为读者全面展现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 今天,栏目聚焦预制菜头部企业及其热门菜品。
《2020-2024年新西兰苹果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世界苹果报告对产业结构、产量、市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等2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新西兰苹果从33个国家中脱颖而出获得第1名,成为世界上苹果竞争力最强的国家。
为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各地都纷纷建立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但是许多农产品品牌难以实现特色产品以及产业化,最终“活不久”。必须清醒意识到的是,农产品的品牌化不等同于农产品品牌产业化,政府投入资金进行基础研究,建立农产品品牌之后,如果无法联合企业对接市场,农产品品牌产业化就面临“死亡之谷”的威胁。
6月27日,在上海崇明岛光明母港举办的“光明多多垂直农业挑战赛”暨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圆满落幕,“集装箱垂直农场”成为比赛的焦点,四支队伍进入决赛,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前提下种植新品种生菜“翠恬”,生物学、农学、物理学……“赛博农人”们绞尽脑汁,各显神通。
在农参专访的村书记及乡村创业新农人之中,有很多人向我们反映过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是找不到合适的土地,另一方面是缺乏专业的人才和运营团队。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兴旺还是要靠人。近年来,政府和乡村干部逐渐转变了思路,将乡村看做资源来管理运营,多地开展了“农业招商”,培育乡村营销官、运营师,将乡村的业态与城市建立有机连接,有效地改善了乡村产业人才留不住,土地荒废等转型困境。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火花技术”发现、评估与培育实施办法(暂行)》。何为“火花技术”?即,处于萌芽状态或成长阶段尚未大规模推广,但未来有可能对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农业科技成果。
广东、四川、河北、江苏、浙江、河南、贵州、宁夏等省份纷纷大动作布局种业,多个省级种业集团先后注册成立、揭牌。这些种业集团建设任务有何不同?成立后都推进了哪些重要项目?品牌强农,农业强国,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指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源点是品种培优,品牌的建设也遵循“品种、品质、品牌”的逻辑,农业品牌的竞争,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就开始了,种业振兴至关重要。为此,农参君特整理近两年各省级种业集团建设动态,探索品牌建设背后的种业力量。
“黄健翔、迈克尔·欧文、韩乔生、陈百祥、范志毅也受邀”上了热搜……你以为这是世界杯?不,这是今年夏天火爆全国的“村超”。在贵州黔东南州的小县城,三月有“村BA”,五月有“村超”,火爆的“土味”赛事带动旅游产业的同时,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也借势出圈。
农文旅项目要围绕农产品品牌建设优质优价来规划,靠旅游拉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本末倒置,建好农产品品牌才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根本。真正的农文旅融合项目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做创新。农文旅的融合是产业的融合,是农业产业跨越传统产业边界,与文化旅游产业相互改变产业链的过程,同时,文化旅游产业的无形要素要跨越其产业边界,应用到农业产业,对相应功能模块进行创新。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一些“新面孔”,但很多是“老朋友”。如订单农业,第一章“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中提到,鼓励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实现优质优价。第五章“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提到,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
从高端商场身价数百元的“高岭之花”,到跌破十元批发价无人问津,阳光玫瑰在中国市场可谓是经历了“葡”生的大起大落。阳光玫瑰到底有何神秘之处?为何突然跌价?“阳光玫瑰自由”能实现吗?未来的中国葡萄市场会怎样发展?农参邀请陆爱华、徐卫东、孙小慧三位葡萄大咖漫谈阳光玫瑰,展望中国葡萄业的未来。总而言之,一个能打动人的品种不是靠短期红利,要坚守品质,打造品牌,定位品味,阳光玫瑰未来的路还有很远。
脱贫攻坚8年,产业扶贫是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贫困乡村因地制宜,引进农业企业,实现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涌现出凉山花椒、怒江草果、临夏牛羊、南疆林果、藏区青稞牦牛等一批特色品牌。
具体来看,农产品作为商品,既有一般商品属性,也有其特殊的自然属性,二者共同构成商品农产品的产品属性。在供需关系中,不同商品农产品的地位和贡献是不同的,其发展思路也就有所不同。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在进入2022年后,中国预制菜企业数量已经从十几年前的2000家,增加至如今超过7万家。2023年复苏大势下,中央一号文件政策东风为预制菜产业再添一把柴,不断被“热炒”。
2022年以来,全国多地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团体陆续发布多项预制菜相关标准,涉及原料、加工、配送、包装、专业术语等多个方面,弥补了多项行业规范的空白。今年上半年,各省市区以单样预制菜标准为热点,逐步扩大、完善预制菜的标准体系。
品牌是一个市场概念,是指社会公众通过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认知而认同的农产品品名,其外在的表现就是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证明商标。顾名思义, “品”,就是有相当高的层次,相当高的级别;牌,就是有相当髙的知名度,为人们所熟悉,而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作为一张牌打出来的东西。
高校产品的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既要打好“科技牌”保证品质,也要加强融入区域公共品牌,实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稳定合作,促进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精细化。
根据《淮安市做优做强稻米产业实施方案》统一部署,日前,在淮安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帮扶下,淮安市粮食行业协会完成淮安大米系列团体标准修订工作。
耕地稀少的日本十分善于用地理标志和独特的城市文化包装农产品,其中,以“蜜瓜熊”为宣传载体的日本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夕张蜜瓜就是一张特色鲜明而有趣的农业品牌和城市名片,而在天价蜜瓜的背后是当地政府和农业协会的艰辛探索和宝贵经验。
“2023中国(温州)预制菜产业大会”云集了全国知名风投机构10余家,本土预制菜企业80家,全国专业采购商200余家,共同探索预制菜发展新路径。在圆桌对话现场,由美菜网高级副总裁王玉雄主持,弘章投资合伙人赵熠、温润投资副总裁吕哲、草根知本集团战投部总经理邱屿、零一创投管理合伙人余璐作为嘉宾,围绕“资本如何助力预制菜的产业发展”的主题,展开思想碰撞,分享从资本视角投资预制菜的经验。
近日,低调进入预制菜赛道的海天味业,其官方旗舰店上新的两款预制菜产品皆为鱼制菜品,分别为青花椒烤鱼和金汤酸菜鱼,主打“0甜味剂、0三聚磷酸钠、0焦磷酸钠”的卖点,以8小时慢熬猪骨汤打底,定位“轻煮张”,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健康需求。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冷链物流布局,预制菜市场将向B、C端同时加速发展,之后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未来3到5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近日,钱大妈携手壹号食品,重磅推出战略新品“昨天下的土鸡蛋”,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搭建新品的销售渠道,以“鲜”启新品,为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带来鸡蛋消费升级的新场景、新体验。
为响应当前预制菜快速发展趋势,农参《预制菜内参》全新上线。本栏目聚焦预制菜热门政策、热门事件、热门人物、热门企业,通过系列文章为读者全面展现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中国预制菜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在B端,进入老百姓餐桌的只有不到15%,而在日本,这一比例已达到1︰1,这也说明预制菜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农参综合新华网、甘肃日报、甘肃省人民政府等多家权威媒体及门户网站信息,梳理了甘肃省区域公用品牌“甘味”的创建时间线。2019年2月28日,甘肃省委 省政府《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全省“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着力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争创一批“甘”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这是“甘味”品牌概念最早一次对外公布。
一个好的农旅品牌,一定是兼顾商业化、娱乐性和体验感的。那么,一个盈利好的休闲农业主体,其顶层设计一定是依托于市场定位,服务于主题设定的。在意大利,FICO Eataly World(以下简称FICO)是意大利农旅融合的代表之作,被称为“美食家的迪士尼乐园”“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和农业公园”。FICO在运营上有哪些首创?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品牌建设经验?
3月7日下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发布。在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方面,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过去数十年,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进行了哪些调整?机构调整对农业知识产权发展意味着什么?新品种、地理标志、品牌的知识产权到底有多重要?
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审议,其中提及“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
农产品做成品牌不容易,做成世界知名大品牌更是难上加难。佳沛奇异果、加州巴旦木、华盛顿苹果、以色列柑橘、泰国香米、青森苹果、智利车厘子......这些知名品牌从何而来?又由谁系统操作?盈利模式是怎样的?恐怕三言两语难以概括。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品牌打造是系统工程,标准化、组织化、差异化、市场化等环环相扣,需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但毋庸置疑的是,优质的农业品牌,都懂得分等分级,且“等级森严”。
为响应当前预制菜快速发展趋势,农参《预制菜内参》全新上线。本栏目聚焦预制菜热门政策、热门事件、热门人物、热门企业,通过系列文章为读者全面展现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今天,栏目聚焦预制菜企百强榜。
农参深度专访了国内唯一专业从事果蔬采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中央级科研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中国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果所/中国果蔬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副所长宋烨,党委委员、加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岩,功能中心主任马超,贮藏保鲜中心主任杨相政,质检中心主任郑晓冬,科技处副处长、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人张鑫接受访谈。
从草莓消费市场端来看,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破解?如何建立更科学的消费观?日本草莓品牌的高溢价给中国草莓带来的启示有哪些?中国草莓从业者如何培养品牌意识?带着这些问题,农参专访了江苏省草莓协会副会长/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吉沐祥。
从二十大报告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著名三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认为,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地近乎事无巨细地涉及到了二十大确立的方向性要求,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都和乡村振兴有关。温铁军表示,遵照“人口规模巨大和共同富裕”这前两个特征,最主要的是人的现代化。据此看,在三农现代化中,就是长期占中国户籍人口最大比重的农民群体的现代化;
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章部署,重点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土”,从一方水土中找乡土资源;“特”,打造特色、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产”,尊重产业发展规律来建产业,打通产业链条。“土特产”三个字,大有文章可做。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相较以往,今年的文件在任务部署和内容表述上更加细致、具体,一些新提法也备受瞩目。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章节,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农参君注意到,虽然是旧概念,但这是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及“庭院经济”。
智利iQonsulting鲜果出口咨询公司创始人伊莎贝尔·奎罗斯(Isabel Quiroz)近日表示:“我们认为,这是智利车厘子在中国经历的美妙时刻,从水果投放量、物流速度和价格方面来说,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季。本季智利共将出口8200万箱车厘子,刷新纪录,其中约90%运往中国市场。”
自从去年11月上线以来,获得微软投资的公司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一度风靡。据路透社,推出仅两个月后,它就被评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程序”。
据我国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料显示,蔬菜类597个中,生姜只有27个。就各地区生姜品牌和知名度提升而言,国内鲜有哪个生姜品牌建设、生姜农旅发展如澳大利亚姜工厂乐园这般知名、有趣有料,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前往之。
代码2411,1月16日上午9点30分,随着两地同时敲锣的浑厚声响,百果园成功登陆港交所,“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正式诞生。创立于2001年,2002年7月18日,第一家门店福华店在深圳开张,百果园真正开始踏上了水果特许连锁专卖的道路。接下来这家公司连亏了7年,这7年也只是100家店左右。现如今,收入超100亿、5643家门店、7200万名会员、2.5万个社群,百果园已成长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品牌。
通过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江苏大地之上涌现出来很多新品味、新品种的农副产品,那如何更好地去拓宽渠道,同时打造品牌,使得这些农副产品让百姓们更愿意去买,也更容易买到?能够造福更多的农户,让农村面貌改变更快一些?带着这些问题,请到了江苏省著名经济学者田伯平教授。
1月6日,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在京召开。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做了工作报告,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
“长远来看,一是要提升内涵,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二是要保障供应,‘价涨量升’才是良性发展态势。”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农业强国?科技与改革缘何成为农业强国的两个重要轮子?如何提高农业人才的留存率?又该如何在产业发展中贯彻“农业强国”理念?农参专访了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陆爱华。
近日,钟薛高宣布推出“美好乡村系列”雪糕新品,并发挥自身企业优势和专业能力匹配的方式,破解地区农产品销售难题,助力乡村振兴。网红品牌、新兴消费品牌等新锐品牌入局乡村振兴,这对于开发产地好物有何推进作用?二者如何形成良性互动?在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看来,农业品牌与新锐品牌的结合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农业品牌建设从交易模式转变为交付模式;二是新锐品牌发挥了场景折叠作用放大农业品牌效应。
作为预制菜产业园,如何服务入驻在园区的企业呢?园区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宗旨,即:想,为园区企业所想;做,为园区企业所做,坚持让园区企业赚钱的硬道理。园区作为民营企业,不忌讳谈钱。因此,在接待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时候,特别是跟中央领导汇报的时候也讲到,就是要让每一个入驻在云创智谷·两岸台享的企业能够赚钱,只有赚到钱才能生存下去,能够生存才能发展下去。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已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出台财政、基础设施等14个方面倾斜支持政策, 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总书记视察广西柳州螺蛳粉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给远在3500公里外的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打了一剂强心针,更是提供了破解难题的“金钥匙”、行稳致远的“定盘星”,为齐齐哈尔烤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如何建设一个更有价值的农业品牌?如何提高农业品牌的传播效率?如何提高政府投入农业品牌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去探索、去碰撞。
12月12日下午,由叁农智库、元一智库、博雅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食品文创研讨会”成功举办。作为研讨会宣发媒体,为更好地分享会议精彩内容,农参特推出系列报道,包含领导致辞、专家讲话等。本文整理了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的主题演讲,与各位一起分享。
“40年来中国水果产业发展也有很多教训和存在的问题。”近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列举了中国水果产业在竞争优势、经济效益、劳动力、种业、科研推广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根溯源,从客观上和主观上两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今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数十年的研究显示,有机系统相对常规系统具有以下优势:经过五年的过渡期后,在产量上更有竞争力;在同样的干旱条件下,产量更高;同比收入高出3~6倍;水中不会浸出有毒化学物质;节约45%的能量和碳排放减少40%。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各地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特色农产品,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但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也比较多,不光对于消费者有难以区分的门槛,对于生产主体而言有效辨别这些概念也存在一定难度。本文聚焦名特优新农产品、地理标志、特质农品、农业品牌四个较受关注的概念进行梳理、对比,以便推动各项工作更加顺畅地进行。
11月17日-23日,苏州市商务局组织开展了赴日包机服务工作,成为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层面组织的首次大型经贸团组包机服务,赴日之旅成果丰硕,拿下超过10亿元新订单。
日本在1992年首度将“农村绿色旅游”(Green Tourism)纳入政策讨论,至于什么是“农村绿色旅游”,其定义如下:绿色旅游乃是以都市与农村间互补共生、追求国土均衡发展为基本目标,希望在丰富多元的农村进行各种具有自然、文化与人际交流特色的休闲活动,让都市民众能在农村进行留宿型休闲活动。(财团法人21世纪村创造塾 1992:11)
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元,业内预计,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在2023年突破5100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万亿规模。农参选取20家预制菜上市企业,对其财报进行分析,透过2021年度经营情况,梳理其主要盈利点及发展方向,总结成功模式,以期为预制菜企业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本文针对第一批互认保护的中国100个地理标志产品进行分析,试图理清进入欧洲市场的地理标志在省份分布及类型分布上有哪些规律,加入《协定》又将给国内地理标志的发展起到哪些推动作用。
在五原县塔尔湖镇超8000亩的养殖基地里,内蒙古英菲尼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静正在琢磨着如何通过预制菜产品研发把羊肉卖出更高的价钱。“要像养孩子一样养羊”,这是刘晓静从律师跨行到有机肥生产又转行到养羊的最大心得,也是她这几年一直在坚守的事情。
近日,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种业科学家奖办公室发布了“首届种业科学家奖”获奖名单,共有动物、园艺、水稻、小麦和其他五个领域的19位专家、3个科研团队获奖。
“菜篮子”关系国计民生,看到的是滞销,实际上“卖不了菜,运不了菜,买不到菜”的怪圈正在影响每个人的正常生活。那么,出路在哪里?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中国有效地理标志数量高居世界第1位。
12月1日,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之地理标志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顺利举办。法国驻华大使馆区域经济处农业参赞Francois Blanc(中文名:白峰朔)分享了关于如何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支持农村发展的一些想法和体会。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我国是全球猪肉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每年还需大量进口,数据表明近年来丹麦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进口国之一,丹麦的养猪业更是世界闻名。丹麦不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绝对是一个农业强国。丹麦素有“欧洲食橱”美誉,是世界上城乡差别最小的国家之一,是全球公认的农业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不仅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也与国民经济形势关系密切。实体经济的范畴包含了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及其他工业。实体经济的发展状态,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预制菜作为一个新名词,已经成为近几年地方政府、餐饮行业产业链、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热门话题。但作为下一个万亿级别的风口,预制菜的行稳致远离不开标准化。本文以“预制菜”为关键词,选取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发布的现行标准为分析对象,解析截至11月28日预制菜标准的制定情况。
据媒体报道,在河北邯郸一农贸市场,一对农民夫妻用三轮车运着1300斤菠菜去卖,却只卖了15块钱,折合1分多钱一斤。来收菜的菜贩称“见到两个人不易,不想让他们将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菜丢弃,所以才象征性出点钱全给收了。”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发布75个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迁西板栗、五常大米、洛川苹果等农业品牌在列。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此次发布的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对更好地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形成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领跑者。
近日,来自日本的两个柿子被拍出了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9万元)的天价,刷新最高纪录。全球多国生产柿子,日本的柿子为什么如此贵?
近日,农业农村部信访处答网民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政策咨询”的留言引发广泛关注,因为这则回复透露出关键信息:“2022年3月,我部已停止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包括受理、评审、公示和公告,2022年制定的有关登记计划也相应停止实施”。此外,农业农村部还发布公告“废止《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
农业品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农业品牌打造,能够充分发挥农业品牌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其中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其核心要义之一。
2022年的双11在平淡中落幕,两大电商平台甚至没有公布具体交易数额,天猫表示:“稳中向好,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11,头部品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是美妆、家具、食品饮料等品类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最令人惊喜的就是预制菜。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明确要求江苏“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殷切希望“带好头、领好向,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十三五”以来,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切口,江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1月9日下午两点,为响应当前预制菜快速发展趋势,农参《预制菜内参》栏目启动会顺利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食文化研究会预制菜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大麦青稞营养与加工技术传播团队、山东省农业科技转化促进会、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农科院风味实验室联合主办,由光华农参(北京)科技发展中心承办,并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京浙数字乡村产业园、乡村富能数字科技(济南)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预制菜是个新的课题,突然之间就火起来了,我觉得一方面是资本、资金,还有一些前期的研究者意识到预制菜未来的生命力以及重要性。还有一部分是乡村振兴到了深水区,从乡村振兴的的角度该如何去看待预制菜的品牌,我觉得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今天趁这个机会汇报一下预制菜品牌建设的思路。
每份含4种蔬菜和姜葱若干的10元蔬菜包,每份含2-3种水果、重2斤的15元水果包,这是今年4月受疫情影响需要临时管控的广州市白云区居民能买到的物资包。只是当时很少人注意到,为管控区居民保供的就是广州市供销总社。最近,供销社又重回人们的视野,事实上这些年来,不管是在特殊时期稳产保供,还是新消费打造品牌农产品,“供销社制造”都从未缺席。
农业品牌建设不仅是品牌强农、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如期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对外贸易繁荣的根本策略。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最新刊发文章《农业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实现模式研究》(徐静 姚冠新 戴盼倩,扬州大学),力图回答以下问题:一个成熟或者成功的农业品牌的打造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是否存在一般可供借鉴的农业品牌建设模式?
2022年11月2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以下简称“粮农组织”)年度旗舰出版物之一的《2022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主题为“运用农业自动化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对过去几十年来农业自动化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探讨如何通过农业自动化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就增大效益、减少风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11月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一出世便惊艳世界,近年来愈发丰富多彩。和消费者距离最近的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是参展国别和企业最多的展区之一,近百个国家的上千家企业相约进博舞台。今年这个最“香”的展区,又有哪些农食品牌带来舌尖上的新体验?
供销社火了,毫无疑问。起因于湖北日报一则“恢复重建供销社”的报道。随后,大家搜索发现,各地都在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建制,比如宁夏,比如重庆。
在我国,梨更是被誉为“百果之宗”,梨产业是我国排名第三位的水果产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中国梨产量在不断上升,从2018年的1607万吨上升至2021年的1887.59万吨,上升幅度较大。这得益于不断扩大的种植面积以及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
为推进全市乡村人才振兴,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出台《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将掌握农业专业技术的职业农民正式纳入人才评价范围,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于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在各场会谈、会见中,双方相互通报各自党和国家情况,就中越两党两国关系及当前国际地区局势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我国猕猴桃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据《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球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的增长速率分别为71.25%和55.58%,猕猴桃已经跻身于世界主流消费水果之列。
10月12日,西部产权交易所披露的公告显示,陕西黄马甲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简称“黄马甲”)拟增资5000万元至10000万元,用于1000万羽无公害蛋鸡养殖基地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录》,农产品地理标志分为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及渔业产品。其中,畜牧业又细分为肉类、蛋类、奶制品、蜂类产品和其它畜牧产品5类。 本篇聚焦畜牧业肉类产品中的猪,分析全国范围内地理标志猪产品的分布规律,为猪产业从业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