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预制菜登录宣展名单:内蒙古遥遥领先,食品公司占据半壁江山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在进入2022年后,中国预制菜企业数量已经从十几年前的2000家,增加至如今超过7万家。2023年复苏大势下,中央一号文件政策东风为预制菜产业再添一把柴,不断被“热炒”。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当前预制菜已经成为流量产品,引起资本的广泛关注,但同质化竞争、盲目扩张和冷链技术欠缺都是预制菜发展的“拦路虎”,未来需要有优质的产品和清晰的品牌规划。

自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简称“部农安中心”)发起全国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试点,2022年10月发布全国首批名录,引发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开展预制菜登录,预制菜管理进入快车道;农业农村部公布首批全国预制菜登录宣展名单,哪些企业、菜品备受关注?)。

近日,由预制菜(预制农品)生产单位自愿申请,经部农安中心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审评,第二批全国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名录(附文末)新鲜出炉,共有49个单位申请的107个产品入选。

图片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此次入围的预制菜企业在地域分布、企业类型和菜品方面都具有哪些特征?与2022年首批名录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一、地域分布规律

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坚持“公益、自愿、服务”原则。经过征集、审查、评审、公示,此次共有11个省份的49家企业107个产品入选,数量分布如下图:

图片
第二批全国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名录地域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批入选的名单中,内蒙古的企业数和产品数都遥遥领先,入选企业数高达23家,产品多达51个,以牛羊肉为主,占到了总入选产品数量的近一半。广西和贵州的入选企业不多,但产品数量都是13个,另外,山西和安徽的入选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都在5-10个左右。

与2022年相比,在入选省份上明显减少,去年有20个省份入选名录,企业数量(120家)和产品数(251个)也减少大半,首批名录中仅安徽入选企业就有44家,产品数达到80个。由此可见,第二批名录在预制菜企业的筛选上考核更严。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入选的11个省份均在首批名录入选范围内,没有新省份加入

二、企业类型分布规律

此次入选的企业以食品公司和农业科技公司为主,商贸、出口等企业较少。

食品公司占到近一半,例如内蒙古塞上绿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六安市胜缘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百凤庭食品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产品众多。

农贸公司、科技公司、研究院等企业机构较少。如河南中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百麓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财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有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

另外,此次名录有三家合作社入选,分别是磴口县益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南陵前飞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浦北县寨圩镇粤桂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前两家合作社以预制食材为主。

图片

我国目前的预制菜企业以B端为主,入局企业分类较分散,既有专业生产商、餐饮企业,也有零售企业、上游农业企业,尚无一枝独秀的龙头企业,未来要加强规范性和品质的把关。

三、菜品分布规律

预制菜主要分为即食类、即热类、即烹类、即配类四个类型,可以看到名单内的产品种类比较丰富,既有鸡爪、牛肉干等即食类,也有拉面挂面、甲鱼汤等即热类,即烹类有梅菜扣肉、酸菜鱼,同时也有一些海鲜、禽肉类的即配产品。

此次入选的预制菜产品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如山西的面食,内蒙古的牛羊肉、广西的龙虎石斑鱼以及贵州的香辣卤系列菜品。可以看到,预制菜的新入局企业大多走的是研发还原网红和地域特色菜品的路线,出现大片的糖醋排骨、红烧肉预制菜单品,这部分产品的目标消费者购买力强,可转化率高,借助网红种草、场景营销等方式实现不错的发展。

图片

农业农村部此次推出第二批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名单,增加了地方特色的预制菜产品,有效地丰富了预制菜的内容和种类,为预制菜上下游产业的沟通互惠提供了信息桥梁,通过宣展不断鼓励企业参与预制菜创新和品牌探索,加强行业品质保证,促进预制菜产业的优质快速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参(ID:ppnyck),作者:孙晓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