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考察枣庄石榴时强调品牌建设,释放哪些信号?

9月26日,2023石榴产业发展大会在山东省枣庄市启幕。开幕式上,榴园画境田园综合体等24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额91.82亿元。

而就在前两天,总书记刚刚点赞了枣庄这份红火的富民产业。

9月20日至21日,总书记赴浙江金华、绍兴两地调研,并在杭州听取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9月24日,在返京途中,总书记来到山东枣庄市考察。

总书记在枣庄考察时指出,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优质特产市场需求在增长,石榴产业有发展潜力。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祝乡亲们生活像石榴果一样红红火火。

“优质”“特产”“品牌”“品质”“产业链”,乡村特色产业如何发展?总书记字字千钧。

图片

一、打好种业翻身仗,品牌竞争从种子就开始了

在枣庄,总书记重点看了两个地方,一个是位于峄城区冠世榴园的石榴种质资源库。总书记察看石榴树种,了解当地石榴种植历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情况。

图片
石榴种质资源库位于石榴博览园内。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近两年,种业一直是政策关注的重点。

2021年7月,《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2021年8月,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提出,紧紧围绕种业振兴重点任务,聚焦资源保护、育种创新、测试评价和良种繁育四大环节,布局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标志性工程;2021年11月,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从四个方面推进种业振兴;2021年12月,种子法第四次修正案通过,修订的核心是加强对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使种子买卖各方的权益更加明确;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并开始实施;2023年2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专节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总书记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为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图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小的种子,连着“国之大者”。创新求变、攻坚克难、保护利用……神州大地上,种业发展,如破土而出的种子,蓬勃、茁壮。

枣庄是我国七大石榴主产区之一,建成了全国唯一国家级石榴种质资源库,主要开展石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新利用、科研成果转化,目前,石榴种质资源库保存种质总数达到432份,保存数量全国第一、世界前列,包括随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1000余株石榴太空幼苗、辐射幼苗、杂交幼苗。

总书记考察期间,枣庄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石榴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安广池向总书记介绍了资源库种质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情况。汇报了在2019年北京园博会上获得石榴类唯一金奖的‘峄州红’石榴品种以及准备培育的抗性新品种,得到总书记的关心。

以小窥大,枣庄石榴的发展折射出我国在打赢种业翻身仗中的决心。我国种业大而不强,亟需攻关,广东、四川、河北、江苏、浙江、河南、贵州、宁夏等省份纷纷大动作布局种业,多个省级种业集团先后注册成立、揭牌,依托种业振兴激活乡村振兴“芯”动能。

品牌强农,农业强国,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指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源点是品种培优,品牌的建设也遵循“品种、品质、品牌”的逻辑,农业品牌的竞争,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就开始了,种业振兴至关重要。

二、强链、延链、补链,“土特产”跃升为大品牌

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在第二个地方——冠世榴园内的石榴种植园里,总书记向老乡们询问今年石榴种植、收获和收入情况。从赣南的茶油到秦岭的木耳,从宁夏的葡萄酒到内蒙古的马铃薯……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来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总书记目光灼灼,话语殷殷。

图片
总书记在冠世榴园石榴种植园了解石榴产业发展情况。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枣庄的石榴产业红火到什么地步?在枣庄,石榴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一颗石榴,在枣庄玩出了新花样、闯出了新路子。

一产方面,拥有全国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石榴园——“冠世榴园”;拥有100年以上树龄的石榴树3万余棵,是国内规模最大、树龄最古老、分布最集中的石榴古树群,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等。

二产方面,全市石榴加工企业发展到30余家,产品主要有石榴汁、石榴醋、石榴酒、石榴蜂蜜、石榴茶、石榴复合肥等。

三产方面,依托丰富的石榴资源和人文资源,创建了国家AAAA级“冠世榴园风景名胜区”;建设了大理峪石榴融创园、水起云墅民宿群、云深处飞行小镇、水木石田园综合体等一批休闲度假项目。

尤其在延链方面,枣庄石榴生动展现了“种得好”要通过“卖得好”来实现。除了种好石榴,当地群众“围着石榴转”,石榴盆景盆栽堪称一绝。

图片

枣庄是国内石榴盆景盆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产地与集散地,年产石榴盆景盆栽约20万盆,在园总量超过30万盆,产值5亿多元,从事石榴盆景产业人员达3500余人,大户300余户。制作的石榴盆景,先后在国内外园艺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金银奖等大奖300余项,享有“中国石榴盆景之都”的美誉。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认为,产业振兴,要以“产”字为最终目标,推动种养业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由卖原字号更多向卖制成品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促进联农带农和共同富裕。从“土特产”的角度,既要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也要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更要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枣庄石榴产业的壮大,正是政府和农业经营主体重视优质的农业资源,善于发掘消费市场对独特性和体验性农文旅产品的需求,探索出了“土特产”蕴藏的一、二、三产经济潜力。

现如今,枣庄石榴这份“土特产”跃升为了大品牌。

在区域品牌方面,2008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峄城石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被农业部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7年被认证为“山东省第二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22年入选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在央视投放“冠世榴园·生态枣庄”形象宣传广告,打响“冠世榴园·生态枣庄”形象品牌;峄城区先后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区”等称号。

在企业品牌方面,美果来、峄州生物、亚太石榴酒等石榴公司均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在产品品牌方面,“美果来”品牌石榴汁成为江苏金陵集团和北欧航空公司定制产品,入选“山东品牌高铁行”;亚太石榴酒有限公司生产的亚太干红石榴酒、榴城庄园石榴酒两款产品分别荣获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功能花卉产品)优秀奖。

此外,“榴光溢彩·欢乐一夏”群众文化节、冠世榴园欢乐季等系列品牌活动,做靓“中国石榴盆景之都”品牌;“石榴盆景栽培技艺”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峄城石榴酒酿造技艺”“榴芽茶制作技艺”“石榴园的传说”“石榴盆景栽培技艺”“峄县石榴栽培技艺”等入选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结语

农业品牌的底层逻辑是科技和文化,在“大规划、大产业、大市场、大品牌、大旅游、大统筹”的工作思路下,枣庄一是打好“科技牌”,严把品种关、质量关,做大精深加工,把一颗石榴“吃干榨净”;二是打响“文化牌”,依托“中国石榴之乡”的文化积淀,以盆景为载体,拉动整个地区的农文旅产业发展。

一颗石榴让乡亲们的日子红红火火,也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参考资料:

[1]东岳客: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祝乡亲们生活像石榴果一样红红火火”

[2]枣庄改革 政研:2023石榴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