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新:一味追求高端,大宗农产品离开普通百姓消费,死路一条

“40年来中国水果产业发展也有很多教训和存在的问题。”近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列举了中国水果产业在竞争优势、经济效益、劳动力、种业、科研推广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根溯源,从客观上和主观上两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今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邓秀新院士认为,在客观上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一是大市场与小农户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水果市场很大,全世界总共8亿多吨的产量,有30%是中国消费的。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市场,小农户力量是无法去了解的,即使有政府的协助和引导,还是有信息不对称,这也导致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较大,特别是不耐贮藏运输的水果、蔬菜、花卉等鲜活产品。

另外,种植者、消费者、经营者三者之间有利益矛盾,他们长期以来都是买卖关系,而不是共生互利的关系。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里,谁决定了应该种哪种水果?谁决定了一种水果是可以大发展还是小发展?很多时候不是生产者,不是科研工作者,也不是消费者,而是中间的运营商。

中间的运营商告诉生产者,他要收购那种硬邦邦的桃子,因为运输方便,于是农民都去种硬邦邦的桃子,消费者吃到的桃子都是硬邦邦的。中间环节假借“市场”名义,误导种植者,伤害消费者,搞得所有的水果品种都朝着耐运输、皮实方向发展,但是不好吃。

电商发展起来以后,这样的情况有所改变,因为生产者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了,大家的发展理念也变了,更加重视市场需求。

华中农业大学有一个实验室,就是专门做感官实验,旨在建立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比如,贵州的猕猴桃种出来,是上海人喜欢还是湖北人喜欢,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室科学的评价,然后再有的放矢地投放到喜欢它的市场。

所以,未来的市场,不能由中间的运营商说了算,需要科学的评价。

二是产业链较短,园艺产品的加工仍然比较落后。

广义的加工,应该包含采后的商品化处理。目前,水果产业在这个环节普遍是短板,多数产品都是未经分级处理就包装上市了,腐烂率较高。冷链的不完善,也造成产品离产地越远品质下降越快的结果。

在狭义的加工中,也就是改变产品形态的加工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规模化的原料基地建设跟不上加工的需求,品种布局与时间搭配跟不上加工需求,很多加工厂建在那里只有一两个月的开工时间,其他时间都是闲置,资源浪费。

还有一些地方立地条件差和土地价格高,造成加工原料价格很高,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多数的果园规模小。

近年来,工商资本进入园艺产业成为一种趋势,但多数效益不佳。工商资本相对而言实力较雄厚,但是为什么也会缺乏带动力?因为他们多数不是搞农业的,普遍低估了农业生产的复杂性。以前搞煤矿,机器开动几天就有收益,但是搞农产品生产,种下去前面5年8年都是只有投入,甚至要到第10年才能平衡。

农业除了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之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是难以控制的。搞工业,水、电、气控制好,怎么都能生产出来;但是农业不同。比如,贵州的樱桃长得好,一个大老板跑到湖南去种,他有资金也有技术团队,但还是搞不定的,因为气候不一样,人控制不了天。

另外,农业企业缺乏有经验的团队,盲目投资甚至动机不纯等,都是造成带动能力不强的原因。

四是水果研究起步较晚或者研究不深。

今天贵州水果的发展面积排到了全国第七,但是科研队伍的力量又排在第几?能不能匹配这么大的规模,这就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中国水果产业发展40年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也有主观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发展理念的落后和偏差,这些不仅体现在水果产业上,其他农业产业上也有,需要摒弃、纠正。

第一个理念偏差是大小倒置,出现产业错位。

具体而言就是大宗产品一味追求高端,市场越做越小;特色小宗产品一味贪大求量,造成产品过剩。

大宗产品一味追求高端,最典型的是茶产业。过去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除了茶叶主产区之外,还有几个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在喝茶?在北京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想要喝点饮料可以找到7个咖啡店,但是很难找到茶馆。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国粹饮料——茶变成了这个样子,就是长期以来茶产业一味追求高端高端再高端,一斤茶叶动则卖到上千甚至上万,一般人舍不得喝或者喝不起。喝不起就只能找咖啡等替代,造成茶叶市场越来越小。

茶叶、水果、蔬菜和稻米都是一样的,都是大宗产品,大宗产品的生产一定是要为老百姓服务,要朝大众化的方向去发展,要从质优价廉物美方向去竞争。大宗产品一味追求高端,最后离开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视野,就是死路一条。

关于小宗特色产品又出现另一个问题,经常听到一些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在喊做大做强,做强是没有问题的,做大就有问题了,因为小宗产品一旦做大就会过剩。

比如,一个地方本来那个特色农产品的价格很好的,但是心血来潮发展了30万亩,有5万亩投产的时候卖15元一斤,10万亩投产的时候卖3元钱一斤,现在30万亩投产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再比如中药材,这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不可能号召人民天天吃药。所以小宗产品只能说适度生产,确保价格。大小倒置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最后伤害产业也伤害百姓。

第二个理念偏差是瞻前不顾后,采后环节成短板。

大家都认为把面积搞上去就行了,销售是别人的事,这样的理念也要改。我们不仅要重视产前更要关注产后,要全产业链发展。

第三个理念偏差是用残次果加工,永远搞不出好的加工产品。

这是乡镇企业时代留下来的农产品加工理念,叫变废为宝,也就是把要扔掉的残次农产品拿来搞加工,如果再用这样的理念来发展农产品加工将祸害无穷。

我国生产的苹果汁为什么始终不能上档次,波兰的苹果汁1吨比我们高200美元,为什么?因为波兰的苹果汁用的是专门的榨汁品种。这样的榨汁品种就只顾内质不重外观,不需要套袋、不需要打那么多农药,只要产量高、内在品质好就行,这样的果实加工出来的果汁,成本低、含酸量高、品质好,价格自然高。

而我们仍然是用鲜食品种的残次果去搞加工,肯定上不了高端。

第四个理念偏差是不分物性,一味地搞精深加工,一味追求上档次,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今天说水果的加工,最多的产品就是酿酒。但是水果中含糖量能达到20%的只有酿酒的葡萄和少量的几种水果,低于这个含糖量的水果酿酒,不是加糖就是用酒精勾兑。1度的糖或者碳水化合物转化为酒精,最多0.7度,这是生物规律,不可能用1%的糖搞出2%的酒精。

所以不是什么水果都能做果酒的,不能不分物性一味地搞加工。

第五个理念偏差是只谈技术可行,忽视经济可行,导致投资没有回报。

很多技术人员会说,这个产品全身都是宝,可以做果胶,可以榨果汁,可以提精油。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经济上是否可行?成本如何?市场在哪?竞争力怎么样?就没人去管了。

例如柠檬提炼精油,1吨的原料才提炼3至5公斤精油,如果不综合利用,必然不挣钱。

第六个理念偏差是过多依赖品种,对栽培技术不够重视。

产品价格不好了,怪品种不好;产业出现问题了,也怪品种不好。都希望找到一个好品种,能够结出“黄金果”,但是却不太琢磨怎么去把它种好。

浙江的家庭农场,同样是种柑橘,那个品种好多地方都有,但是他们就能做出1亩地1万美元的产值,就是因为生产者愿意投入精力去研究栽培技术,都是年轻人在那里琢磨,在技术上做文章。

因此,水果产业不能过多地寄托于品种,有些品种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更多的还是要栽培配合。再好的品种,忽视栽培技术一样会失败。

第七个理念偏差,照搬外国的东西,不可持续。

蓝莓从美国引进后,本来是一个特色小水果,但是现在变成从南到北全国栽培,变成了普遍适应性水果在推广。据我了解,除了贵州和云南部分地方外,其他发展蓝莓的地方挣钱的不多。

另外就是葡萄酒,有段时间大量地发展。2012年中国葡萄酒产量是138.2万千升,2016年是113.7万千升,到了2018年降到62.9万千升。

并不是说外国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非要去照搬照抄,发展任何产业都必须要符合地方的实际,同时也要注意中国水果的品牌化建设问题,中国的很多水果营养价值不比国外水果低,只是没有去宣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参(ID:ppnyck)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