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速览+解读!习近平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时间:12月23日至24日

地点:北京

事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二十大后,首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讲话:习近平总书记

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讨论稿)》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些提法:

1、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2、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

3、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4、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

5、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6、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

7、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9、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10、做好“土特产”文章

11、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

12、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13、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14、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15、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16、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17、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18、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19、支持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20、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21、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22、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23、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4、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25、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

26、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

27、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

重点学讲话。

一、必先强农

(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必先强农)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各项工作)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二、农业强国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

(中国特色)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

(依靠自己)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当前任务)当前,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

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一个行动)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

(两个要害)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两个机制)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两端发力)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

(大食物观)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严格考核)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

(“五个振兴”)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

(重中之重)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底线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中心任务)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五、科技和改革

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紧盯前沿)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提升效能)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技术攻关)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战略力量)要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支持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农村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再延长30年)要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

(适度规模经营)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改革试点)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破除制度壁垒)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六、农村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一体推进)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瞄准目标)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乡村治理体系)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七、党领导“三农”

要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

(五级书记)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

(涉农干部)要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三农”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

(人才问题)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组织体系)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参(ID:ppnyck)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