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这三个省的村级案例,我们发现了盘活乡村资源的两大利器

在农参专访的村书记及乡村创业新农人之中,有很多人向我们反映过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是找不到合适的土地,另一方面是缺乏专业的人才和运营团队。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兴旺还是要靠人。近年来,政府和乡村干部逐渐转变了思路,将乡村看做资源来管理运营,多地开展了“农业招商”,培育乡村营销官、运营师,将乡村的业态与城市建立有机连接,有效地改善了乡村产业人才留不住,土地荒废等转型困境。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乡村的未来发展一定是城市人情感和生活的栖息地,检验乡村产业成果的标准是商业价值,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才是乡村振兴永久的内涵。

农参通过分析浙江、上海、安徽三个省份的村级案例,发现了有效盘活乡村资源的两大利器,即运营思维+品牌思维。

一、浙江临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如果你既想体验乡村的闲适和静谧,又不想远离城市的繁华和便捷,那你就来临安。”

这是一位上海市民作为资深旅游爱好者的经验分享。

临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全境地域面积达3126.8平方千米,陆域面积居浙江省县级市前列。

图片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过二十年的扎实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整洁宜居,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的动人画卷,给浙江的乡村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美丽乡村不能光吃“青春饭”,村集体经济不足,乡村产业单一、空心化等问题依然制约着美丽乡村变为美丽经济。网红打卡地会随着同质化竞争和市场变化而没落,产业没扎根,人才也随之流失,这是当下很多乡村转型面临的阵痛。

为了激活村庄,临安区2017年首开先河引进“乡村运营师”,开启“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新模式。

他们在临安乡村运营公众号上发布招募运营团队的公告,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企业前来应聘。乡村运营师考核评分项一共是四个方面,99个评分点。最重要的是考核这个运营商他所引进的业态、他所打造的产品,跟村集体有没有发生关系,跟村民有没有发生关系。

一是强化品牌思维。多年来,临安创建了中国首个村落景区公共品牌“天目村落”,还于2020年正式发布“天目暖锅”品牌,推出昭明笋干老鸭暖锅等十大暖锅菜品。现已有数十个村落与运营商签约“结对”,项目投资额达5.5亿元,实现旅游收入7.1亿元,村民收入增加2820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8930万元,切实走出了一条乡村运营引领村落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在青山湖街道洪村村,乡村运营团队依据当地“跟着往圣先贤的足迹上径山”这一定位,着力打造了“耘野洪村”农产品品牌,用“径山禅米”为村里的稻米赋能,并引进了径山驿养生膳食馆、森活家民宿等数十个业态。通过运营,该村现已实现村集体经济增加百万余元。

图片

二是善用运营思维。运营一个村子其实存在不小的挑战,面对前面两任运营师都遗憾离场的现状,指南村运营师周静秋打破当地百姓普遍存在的“一季吃饱饿三季”的忧虑,全新布局业态,引进网红打卡点“幻影指南·天空之境”、南山南·露营基地等项目业态;同时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为游客打造春季踏春赏油菜花,夏季避暑体验农事活动,秋季打卡指南红叶,冬季赏雪感受民俗的独特四季旅游体验,让匆匆游客变悠悠住客,真正带领指南村实现了由“一季旺”向“旺四季”的蜕变,盘活了整个指南村。

图片

乡村运营把村里的业态发展起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老百姓每年能够得到村里的分红,拿到股金、佣金,还有租金,这就是共同富裕。村庄的利益得到了保护,运营团队如何能实现自身的利益呢?

临安区实行的是奖励制度。在最初三年,政府以年终奖励的方式给予运营团队资金扶持,在这之后,运营团队就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盈利模式。如今,临安二十几个村庄都引入了乡村运营师的模式,每个村根据资源禀赋不同,运营团队特长不同实现多姿多彩的发展。

二、上海:引资不如“引智”

农业科技是乡村振兴重要的推进器,背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乡村通过开展“农业招商”,各区开展“招商引资”的同时更注重“引智”。新技术、新理念的注入,不仅重新定义了“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也重新定义了“招商”不仅是引进企业主体、产出经济效益,更是让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生态资产转为发展资本、生态要素转为发展要素的有力举措。

在6月21日的招商活动中,崇明向上海华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发出邀约,未来将建立总规模达10亿元的崇明农业科创发展基金,重点关注种业、农机、现代化养殖等领域,逐渐克服城区虹吸效应,把科技和服务引入乡村,通过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解决农民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等核心问题。

正大集团300万羽蛋鸡养殖项目,就是沪郊开展农业招商引进的典型优质项目之一。2018年1月,崇明首次举行农业招商推介会,拿出5万亩优质土地对外招商。崇明区镇两级政府积极对接,跟进100多家意向主体,包括正大集团300万羽蛋鸡场在内的不少项目最终完成签约。此后,崇明多次举办农业招商会,区领导还曾带队赴荷兰armada集团、以色列danziger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开展农业招商,为“世界级生态岛”招来“世界级选手”。

图片

此外,科技人才备受青睐。青浦区最近已出台农业招商引资专项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智慧农业等提供重点扶持;松江区已成立农业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专注提升农业竞争力。在崇明,优质农业主体落户后,符合条件的可申报重点农业项目,各类扶持政策涵盖农产品生产、研发、加工、销售等各阶段。

只有科技赋能才能给乡村振兴一双无限高飞的翅膀,通过和企业、大学的研究中心进行合作,创新品种,打通渠道,赋能营销,农业发展将不断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进更多智力资源,上海以更高的标准建设乡村产业和乡村IP,完成了新时代的自我超越。

三、安徽黄山:“新黄山人”点亮乡村满天星

安徽省黄山市推出“满天星”工程,注重选拔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干部,去年村“两委”换届中,班子里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新黄山人”等占比达75.03%,大专以上学历占81.57%。特别是“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让429名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这些“新黄山人”打带着强烈为乡村服务和实现个人理想的信念,在乡村扎根、发芽。

图片

例如在2021年当选休宁县璜尖乡璜尖村村委委员的王朋,他曾经是黄山市田园徽州董事长,“浙江温州商人当选村委委员”成为当地火极一时的新闻。时间一晃而过,王朋已经在黄山定居,深入乡村的生活和工作,用自己从商的经验带动产业的发展的转型。

截至目前,黄山已经吸引了像王朋这样的“新黄山人”500多名,在乡村创新创业,其中3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还有一批“新黄山人”被授予荣誉村民、最美乡村推介官、最美乡村规划师、首席乡村运营师等职务,这些“新黄山人”自带流量,成为黄山乡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黄山区利用创新“乡村运营”机制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以5个要求为导向——建“优”运营主体、做“强”运营指导、谋“实”运营项目、创“新”运营模式、激“活”运营动能,进一步盘活乡村资源,以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无人驾驶飞机、森林音乐会、创意市集;民宿、咖啡屋、研学社;创意人才落户85人、社会资本注入2.5亿元、年均接待游客50万人次……西溪南的变迁,是黄山市徽州区探索乡村运营的一个缩影。

徽州区委副书记、区长汪长剑认为,摆脱财政依赖,激活内生动力,是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后半篇文章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突破口在于乡村运营,通过上下联动、业态策划、村庄规划、项目导入、产业植入、品牌营销、形象提升、人才培育,重点破解“钱”与“人”两大制约因素,带动村民参与共建共享。

从去年起,徽州区谋划实施“村落徽州”保护利用项目,通过评估、确权,引入绿色金融产品,让乡村资产变为运营资本,让抽象的“村落徽州”品牌成为一个个具象的强村富民产品。

临河是徽州区有名的省级专业蔬菜村。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蔬菜优势?临河村围绕市民需求,计划建设120亩的“田园鲜超”示范基地,打造“临河鲜”蔬菜品牌;修建碇步桥、龙鳞坝,以村里的休闲湿地和有机食材,链接隔河相望的“茶渔FUN逅”休闲美食区。

图片

在坑上村,“坑上栖茶”的大型标识牌分外醒目,“我在坑上有亩茶”市场认领活动,以每年2万元/亩的价格,认领茶园近百亩,仅此一项当年村集体增收70多万元。

图片

多个村庄开创了不同模式、各具特色的乡村运营“徽州探索”。

四、结语

在不少人的传统印象里,“三农”就是“种种地、卖卖粮”。事实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风貌已成为稀缺的要素资源。以产业化思路为引领,开展“农业招商”“乡村运营”,正是现代化大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背后藏着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乡村运营不仅仅是打造乡村旅游景点,而是通过乡村运营,对乡村进行整体策划、全面操盘,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的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康养价值、休闲价值、教育价值等多元价值不断显现,高品质的乡村振兴不断得以实现。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指出,盘活乡村的关键在于从市场端反推乡村能提供什么,通过运营思维和品牌思维找到两端契合的连接点作为突破点,从而可以进一步放大乡村优势,对接更大的市场。所谓品牌思维,是要有品牌认知,构建品牌体系,能让消费者“想得起、买得到”,品牌的类型也不局限某一种,区域品牌、产品品牌、旅游品牌都有发展空间;运营思维,则要求资源最大化利用,“卖产品”“卖服务”“卖风景”,正如总书记为浙江金星村乡村运营支招——“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将来通过‘山海协作’,空气也能卖钱。”

目前,加入到乡村运营阵营的村集体已经越来越多,打破传统思维路径,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职业化、科技化、多元化,打造出集“生态、农旅、休闲”为一体的乡村市场化运营新模式,不仅是对美丽乡村最好的回答,也让城市的资金、人才和科技得以大显身手。在未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乡村运营师、“新乡村人”,在乡村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资料:[1]杭州网:乡村引入运营师,外来的“和尚”如何念好本地经?

[2]解放日报:上海乡村纷纷拿出良田向全球发出邀约,把科技和服务引入乡村,注入新技术新理念 “农业招商”,重新定义“农业”和“招商”

[3]乡村干部报:激活“一池水” 点亮“满天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