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新疆农田政策怎么补?

2024年初,统计部门发布数据,继2022年粮食增量全国第一后,2023年新疆粮食再获大丰收,种植面积较2022年增加586.3万亩,占全国粮食面积增量的61.4%,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产量较2022年增加305.7万吨,增量占全国的34.4%,面积、产量2个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新疆粮”何以一骑绝尘?当地种粮面积、种粮积极性因何普遍高涨?

为了让“中国碗”里有更多“新疆粮”,新疆多部门协作 全链条发力,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对接农民群众的真实诉求,在政治、资源、科技、政策四方面做出持续性的推动,形成了以“政治站位—科技赋能—政策激励—资源禀赋”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发展框架。

01、高标准农田:高在“一举三得”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建设高标准农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事关现代农业进程。科学检测表示,较一般耕地,高标准农田注重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小麦单产提高20公斤左右、玉米单产提高135公斤左右、棉花单产提高40公斤左右,能够显著改善耕地的效益,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

2020年,新疆制定了《自治区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安排资金对农田进行综合治理和保护的活动。

图片

2023年初,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28.09亿元,支持187.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对新建高标准农田亩均补助提高至1740元,较上年增加240元。各地以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资金为撬棒,鼓励各相关支农涉农资金、社会各界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拓宽资金渠道,形成多部门资金集中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良好机制。

“我们的土地平整后,浇水、犁地、播种都方便了,今年种粮食和 棉花肯定增产。要是再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办起来,土地产出效益会更高。”当地村民表示,农田的质量整体提升,规模生产不再是困难,通过联合经营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图片

新根据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建设促使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大量涌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增加30%以上。2024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38万亩,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58万亩,占到永久基本农田的67.6%。

除了生产效率的提升,绿色科学的生产模式也让农民们的收入多元化。春节前,库车市阿拉哈格镇比苏特村村民努尔曼古力·马木提家有3件好事:家中28亩地的土地转让费得以兑现;有3头母牛先后产下小牛犊;积攒一冬的牛粪被附近有机肥厂预订。

“像努尔曼古力家这样同时有3份收入的家庭在阿拉哈格镇比比皆是。这两年,全镇大力推进高效农田规模化、零散土地整合化、低产土地高效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促使广大农户通过租地、养牛、务工一举三得,而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小镇’也因此雏形显现。”阿拉哈格镇副镇长景俊玉介绍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显著提升了小农户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参与能力。近年来,全疆各地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致力于引导小农户逐步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大局。通过这一举措,小农户得以将手中原本碎片化、传统耕种的土地转化为规范且高标准的良田。这不仅为提升新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创造了有利条件。

02、“水”字当头:100亿水利灌溉补贴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内陆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00 毫米,年蒸发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是典型的干旱戈壁沙漠地区,“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是其显著特点。因此,灌溉节水、新型水利设备是新疆农田补贴的重点。

图片

自治区财政统筹安排资金100亿元,重点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新增耕地开发。在水利灌溉方面,自治区组织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就“地在哪”“种什么”“水怎么供”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下达生产任务,在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升级改造灌溉设施。

自治区按照水资源“总量控制、弹性配置、调剂使用、风险防控”的原则,通过优化用水结构、增强调蓄能力、提升利用效率,统筹做好节水蓄水调水增水的工作。调查显示,农业灌溉供水较去年同期多供10.6亿立方米,新增耕种面积57万亩,为实现粮食扩面提供了有力水资源保障。

同时,自治区加大田间工程节水建设力度,把建设中心向南疆推移,强化高效节水和灌溉设施水肥一体化建设。加大干播湿出、膜下滴灌等田间农艺节水技术推广,缓解了春季播种用水紧张矛盾,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300万亩以上。

2023年5月,新疆发布《关于开展田间节水灌溉远程测控系统成套设备购置补贴试点的通知》,补贴对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简称购机者),其中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对于灌溉测控成套设备单套补贴最高60万元。

去年,自治区财政部门是牵住“水”这个牛鼻子。安排资金97.5亿元,重点支持喀什噶尔河、博斯腾湖等5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以及7个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推动近110万亩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水利部门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改造,召开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管理现场会,投入36.2亿元实施72处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

在新疆,还有部分县市通过发放农业灌溉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资金,不断提高群众高效节水灌溉意识,积极引导更多的农户参与到节水中,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滴灌项目建设。

2023年12月,英吉沙县农业灌溉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资金发放现场会在苏盖提乡召开,为符合要求的10个乡镇870名农业灌溉用水户共计发放奖励资金10万余元。随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推进,群众节水意识和用水效率明显提升。据了解,全县农业用水从2019年的亩均用水989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亩均用水569立方米,亩均节水量达到420立方米。

全疆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不断推动水资源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在全疆主要河流来水比去年同期偏少10%的背景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实现供用水“多供、多灌、多蓄”。据统计,2023年新疆全区累计农业灌溉供水56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灌14.11亿立方米,全区水库累计蓄水145.92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3.57亿立方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支撑水保障。

03、科技+服务:精准调控,多元发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强,产业才兴旺,农民才更富。

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种植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自治区落实13.73亿元农机购置补贴,优先保障粮食生产机具补贴,涵盖粮食种子加工、播种、田管、收获、烘干等生产全过程。此外,还落实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和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资金2.4亿元,重点向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倾斜。

2023年自治区制定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方案》,与国家和自治区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及玉米高产大户一起,总结了新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经验,探讨近年来我区在玉米高产中摸索、总结和梳理出来的一些成熟经验和关键技术措施,经过总结论证形成了《自治区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方案》。《技术方案》通过集成适宜品种、导航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化学调控、病虫草害防治、机械籽粒收获等关键技术。全面提高粮食种植技术和单产水平。

图片

经专家研讨后认为,新疆地区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为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科学合理地增加种植密度,玉米的亩收获株数应控制在7000-8000株之间,小麦的亩收获穗数则要达到40万穗以上。同时采用精准水肥调控的方式,提高粮食单产。根据农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需肥规律,按照“少量、多餐、分次追肥”原则,结合滴灌因地因苗精准施肥,实现科学、精准水肥一体化管理。2023年,全疆推广小麦、玉米的高效节水和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2650.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7%,覆盖率全国第一。

图片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新疆地区积极推动农业金融服务的优化与创新,鼓励并引导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收购,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合作,累计投放了119.08亿元的粮食收购贷款,实现了“钱等粮”的高效资金运作。此外,新疆还充分利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功能,为农民提供烘干、晾晒等专业服务,以提高粮食的质量等级,为农民创造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自治区政府数字智慧农业健康发展,强化智慧农业政策支撑。通过重大工程牵引,引导地方加大对智慧农业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对智慧农业技术产品和应用主体给予政策性资金补贴,适当减免农村地区网络接入费用和农民移动通讯、数据传输费用。

2023年,“新疆粮”填满了“中国碗”;2024年,新疆依旧立足农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奋斗目标,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发力点。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工作部署,根据《自治区粮棉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优化种植结构,确保粮食增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晶说。

今年2月,新疆发布《2024年自治区粮棉果畜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以下简称《支持政策》)共明确11个方面103项具体措施,统筹中央和自治区各类财政资金约530亿元,并通过自治区财政安排贷款贴息资金等方式,预计撬动金融资本约215亿元,集中力量支持粮棉果畜涉农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农田为基础,水利灌溉是重点,农业科技推广和金融服务为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让新疆农田补贴政策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参考资料:

[1]国家粮油信息:面积增量和产量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新疆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

[2]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新疆:高标准农田建设要量质齐抓

[3]国研网:新疆:高标准农田“高”在哪

[4]新疆发布:新布深读 | 形成促进涉农产业集群发展合力

[5]农民日报:面积增量和产量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新疆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