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老本行”不行了?看猪企如何“抢吃”预制菜

最近两年,预制菜产业如风起云涌,加之今年预制菜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预制菜成为许多企业争相布局的热点。

很多企业想要在预制菜市场占领一席之地, 如何做出味道好、品质靓的预制菜,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

从我国八大菜系和地方名菜中可以看到,猪肉占据极为重要的市场地位,可谓“无肉不欢,无猪不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4.6公斤,其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6.9公斤。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随着消费者对饮食的关注度提高,多样化的肉类预制菜吸引了更多目光,特别是在“宅经济”“一人食”等消费潮流推动下,猪肉预制菜已成为节日期间家宴的首选。这类产品大大缩短了烹饪工序,解放了双手,且口感接近自制菜肴,未来猪肉预制菜市场将会阔步发展,以品牌为引领,逐渐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市场布局、精细化的产业集群。

图片

一、猪企缘何转投预制菜

从原料的角度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中国猪肉产量接近全球猪肉产量的一半,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25亿吨,中国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占比约为44.47%。预制菜的赛道上,“猪”显然是主角!恰逢如今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加速,许多龙头猪企实力壮大,加之猪肉价格处于偏低水平,正在寻求新的利润空间,自然积极地参与到预制菜产业当中。

从消费端需求来看,预制菜的主要需求在于制作难度大的菜肴,尤其是各种地方猪肉菜系。随着制作技艺的不断提升,猪肉预制菜保证了新鲜度,又可快速制成硬菜大菜。

目前,我国猪肉预制菜品类繁多,最热门的单品有小酥肉、香肠、梅菜扣肉、红烧肉等,这些都是许多企业的年销售过亿元的畅销产品。例如,新希望旗下的美好小酥肉2022年销售额高达12亿元。

图片

无论是各级政府在推动预制菜发展,还是企业纷纷布局预制菜赛道,都彰显了预制菜在带动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发展上的巨大潜力。

对于猪企来说,在预制菜发展上具有先天优势。首先,猪肉屠宰企业有“客户覆盖密度高”“服务客户频率高”“全国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方面的特点,建预制菜工厂容易上量做规模,品类就可以更多更丰富。另外一方面,预制菜的定义决定了预制菜加工工序更加复杂、保质期更短、口味决定性强。屠宰肉食厂对渠道终端供货频繁,也为一些批量小保质期短的预制菜品销售提供现实的可能。

在《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看来,猪企积极布局预制菜市场,一方面看重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预制菜行业的变化,从最初只面向餐饮B端,到现在也面向家庭和个人零售。预制菜一端连乡村振兴,一端连着消费变革,只有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才能摆脱简单“工业产品”的“成本逻辑”,转变为“价值逻辑”。

二、各企业加码布局猪肉预制菜

如今,肉类预制菜这块“肥肉”吸引着众多企业垂涎三尺。新希望、双汇发展等头部猪肉企业纷纷加入战局,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推出了一系列口碑载道的星级厨师预制菜品牌,如筷乐星厨、美好食品等。除了老玩家,一些擅长制冷的速冻企业也挤入这场争夺战。

1.龙大美食:生猪屠宰区域龙头,“一体两翼” 发展预制菜

龙大是山东地区生猪屠宰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生猪屠宰和鲜冻肉销售,同时也布局了上游养殖和下游肉制品加工业务。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1.45亿元,净利润0.5亿元。

2021年,公司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养殖和屠宰业务提供优质原料,重点发展预制菜业务,目标成为中国顶级预制菜供应商。2022年前三季度,预制菜业务收入达9亿元,主要产品有预制五花肉、酥肉等。销售渠道以餐饮业客户为主,2021年预制菜收入中,大型餐饮企业客户约占50%。目前食品产能为15.5万吨,另有17.5万吨产能在建,预计2023年底投产。

图片

龙大美食坚持 B 端为主、C 端为辅的策略,C端通过品牌打造,助力B端业务破局。同时,公司加快开拓预制菜专业销售渠道,围绕西南、华南、华北、华中、华东等重点市场进行网络布局,目前龙大美食预制菜新开拓经销商数量已增至近1000家,基本覆盖优势区域重点城市。线上通过“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电商销售”的创新模式,实现预制菜业务倍增跨步发展。

2. 新希望:深度践行预制菜大单品战略

借助明星大单品小酥肉的成功和引流,新希望六和在肥肠系列产品上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今年6月销售额突破3000万,上半年销售达1.56亿元。这是自2022年以来,新希望六和在食品大单品打造上的又一成功案例。

图片

新希望六和副总裁、财务总监陈兴垚曾介绍,食品产业已经成为新希望未来重要的发力点,无论是产品能力还是渠道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连续三年获得持续两位数增长。

新希望以火锅赛道为起点,瞄准年轻消费主力军,围绕火锅、夜宵、烧烤等场景,陆续推出了“香菜猪肉丸”“嫩滑牛肉片”“香卤肥肠”“大刀腰片”等新品。此外,小酥肉和肥肠销售体量持续走高。新希望表示,未来希望产品梯队有2个单品突破10亿元、3个单品达到5亿元、5-8个单品达到1亿元以上。此外,公司2023年将大力推广肥肠预制菜系列,打造下一个大单品梯队。

3.双汇:调整产品结构战略布局,发力猪肉预制菜

2019年,双汇成立了餐饮事业部,开始聚焦预制菜市场,迈出预制菜发展的第一步,后来双汇建造了第三工业园,推行系列预制菜产品,并且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从产品上看,大排片、酥肉等切割调理产品,梅菜扣肉、红烧肉、八宝饭等常温菜肴产品,以及八大碗、家宴等菜肴礼盒产品,市场认可度高,已成为双汇预制菜中的爆款产品。尤其是八大碗礼盒,今年春节前的订单量近120万提。

图片

在营销策略方面,双汇选择顶流综艺IP,将产品沉浸式植入消费者心智。肉力九十、红烧牛肉拉面、豚骨高汤拉面、番茄肉酱意大利面、带范青年等产品均亮相《向往的生活》栏目,让消费者在节目中沉浸式体验双汇的各种美食。

不管是大手笔35亿投资建设双汇第三工业园,还是与湖南卫视多档节目达成深度合作,还是邀请黄磊、杨紫、郭德纲等众多明星代言,双汇在创新营销和整合营销方面都是不遗余力,以新的产品、新的形象、新的姿态向年轻消费者抛来了橄榄枝。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认为,预制菜对猪企来说,相当于把原来的生猪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得益于技术的进步,猪肉的“风味周期”延长,能够一定程度解决“地理限制”,让更多消费者品味真实正宗的猪肉产品。

三、结语

风起云涌的预制菜市场,让许多猪肉企业眼前一亮,纷纷抢滩这片蓝海。儿时妈妈做的猪肉味道,不再只能回荡在乡间小巷,而是被装进精致的盒子,搭上奔赴各地的班机和火车,烹饪艺术在标准化生产中得以复制,乡愁原来可以外带。

未来,在产业链布局更加成熟、工艺更加精细的背景下,预制菜市场还有很大想象空间。届时,这些老牌肉企可能会蜕变成食品科技公司,在科技与文化的加持下,我们的味蕾也将迎来全新体验。

参考资料:

[1] 新食材:盘点猪肉预制菜“亿元大单品”!这几款产品头部企业都在做,谁更出色?

[2]冷链食品营销:风口之下猪飞上天,企业纷纷“抢吃”肉类预制菜!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