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参专访刘晓静:羊肉溢价100%!要像养孩子一样养羊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是一颗有着两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塞上明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流传千古的名句,正是五原曾经的真实写照。

而今,五原已成为历史名县、资源大县,是全国著名的粮、油、糖及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在五原县塔尔湖镇超8000亩的养殖基地里,内蒙古英菲尼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静正在琢磨着如何通过预制菜产品研发把羊肉卖出更高的价钱。

“要像养孩子一样养羊”,这是刘晓静从律师跨行到有机肥生产又转行到养羊的最大心得,也是她这几年一直在坚守的事情。

以下为刘晓静董事长接受《农参》专访对话内容(有删节)。

Part1 养羊初体验

农参:从律师跨界到农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刘晓静:农业很难,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没有进入农业之前,因为对饮食方面比较注重,对农药、化肥这些东西都挺有顾虑的,所以一腔热血就加入农业行列了。真正做起来,发现问题和困难还是很多的。尤其最开始做有机肥,2004年的时候大家对有机的认知普遍还比较浅,推广起来很难。虽然国家有一些相关扶持政策,但市场还得靠企业自己去开发、运营、拓展,好在坚持下来了。

农参:养羊是怎样一种体验?

刘晓静:公司现在的一些业务是从一家巴美羊养殖公司接手过来的,养羊其实不难,但是考虑到品质的提升、成本的把控这些关乎企业生存和口碑的具体工作,就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从2019年开始养羊到现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像养孩子一样养羊,足够细心、足够用心,就会有看得见的回报。

Part2 如何养好一只羊?

农参:肉羊产业是五原县县域经济的“六大产业”之一,如何发挥这种优势把养羊这个板块做好?

刘晓静:内蒙古在全国的主导产业就是牛羊,应该是占到30%多,巴彦淖尔市是一个农区,出肉率在内蒙也占到40%多,产量比较大。既然有这种产业积淀,就要充分利用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做出成绩。我认为,羊肉好不好,首先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品种。第二是养殖,就是饲料。第三是它的生存的环境,这些东西都得配套,才能可能养出高标准、高品质的羊。那我们就按照“三品一标”的路径去养羊。

图片

首先,品种培优。改革初期,五原县主要以养殖本地的蒙古羊为主,出肉低、效益差。2002年,五原县开始引入寒羊,使得绵羊养殖规模快速扩张。2007年,通过杂交科学研发培育出了全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肉羊品种巴美肉羊。巴美羊是肉毛兼用的一个品种,优势是适合圈养,抗逆性强,羔羊增重特别快,但美中不足的就是产羔率低。如果说养基础母羊让它产羔,就不能用巴美羊,我们就从国外引进了不少优良品种,用巴美羊做父本,跟寒羊、湖羊等杂交,保留巴美羊增重快、省饲料、肉质好这些特质,通过杂交找到更优品种,既能改善肉质,又能够兼顾产羔率的提升,实现数量质量并举。

第二步,品质提升。主要是解决肉羊吃和住的问题。很多人经常把圈养羊和放养羊放在一起比较,认为散养的更好吃一些,其实是没有绝对优劣的。一个是跟品种有关系,有些羊不适合放养,比如湖羊就适合圈养,寒羊可以放养。再一个跟草场的状况有关,如果草的品种比较好,可能羊肉就好吃。如果要退化的里面根本没有什么东西了,羊肉也不一定好吃。

怎么样能够把圈养的羊肉标准达到散养的标准?就要研究饲料配方。羊需要的玉米、豆粕、麸子这三大精料是必须有的。养殖要把羊当孩子一样去养,羊每天需要什么东西,就给他按科学配方配置,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生物酶这些东西都不能少。包括饮用的水,都是要经过特殊处理的。这样出来的肉质营养比较全面。另外我们资源最大化利用,全内蒙有44万亩的柠条用来防沙治沙,如果不护理柠条过几年就退化了,我们就用这些柠条加工成草颗粒加在羊饲料里,蛋白含量很高,而且没有一点污染。

解决了吃的问题,还要解决住的问题。养殖业是高污染产业。五原县很多村子里养羊的量都很大,村里已经臭的没有办法进去,当地农业部门希望通过处理动物粪便解决污染问题。我蹲点了四个月,认为粪便造成的各种污染要从饲料抓起。很简单的道理,羊吃的什么东西,粪便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然后再用微生物处理,臭味儿就分解了,我们这有有机肥厂直接把它变成有机肥,然后上到地里面。地里面产生出来的玉米秸秆儿又能够喂羊,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粪便有三大污染,污染土壤、地下水和空气。圈舍里面味道很大,顺着毛孔吸附到肉里,羊肉味道怎么可能好呢?所以解决了污染问题,羊肉的品质就改善了很多。

第三步,品牌打造。羊养好了,还需要让消费者知道。基地里的羊吃得好、住得好,肉质相对就会好很多,但高成本是摆在那里的,如果跟市场去竞争价格,肯定是亏本的。如何把肉的好宣传出去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也过去了。后来我们决定用数据说话,拿着羊肉去做检测、化验,各项指标都很好,用实打实的报告证明羊肉里营养物质丰富,把这些告诉消费者,耐心地跟消费者去沟通,让他知道、了解,其实这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再有就是搭建有效的销售渠道。我们产品定位是中高端绿色肉品,但在内蒙销售竞争压力是很大的,所以要走出内蒙去找市场。产地是内蒙古巴彦淖尔是产品的天然优势,再加上品质确实不错,在市场普遍价格40元/斤的情况下,在南方市场能达到80元/斤,目前在上海闵行区建了专门的生鲜店。

另外就是开展托管、认养,3900块钱托养一只羊,每年给他一只30斤的羊羔,按78块钱一斤,人家需要哪个部位的,需要多少,我们就给快递到家里。认养的话,明年计划做到10万只。南方一些客户,认养都是一二百只起步,体量比较大,也当成一种投资,开一个生鲜店,相当于从基地进原料,前景非常好。

Part3 如何靠养羊获取更大利润?

农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如何平衡把羊养好和获得更高利润?

刘晓静:高品质羊肉的成本一定是高的。物美价廉其实是不成立的,高投入才可能有持续的高回报。

不是所有成本都能降。降本增效是企业所追求的,但要清楚的一点是,不是所有成本都能降。养殖企业有养殖成本有管理成本,对于我们来讲,养殖成本基本上就降不了,不可能不让羊吃,也不可能降低吃的标准。有些养殖企业要降低成本,就会过量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因为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生长速度,但这是有安全隐患的。所以我们提出了无抗无激素,养殖成本相应就要比别人高,第一生长速度慢,第二死亡率可能高,但是实际上这种按正常的饲草均衡配比,羊按正常规律生长,最终肉的各项指标就会比较好。

不亏待羊是一直在坚持的,但是管理成本可以降下来,比如说原来一个人养1000只羊,现在规模化养殖,配套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一个人能养5000只羊,人工的成本就低了。另外就是减少中间销售环节,直接从养殖场到餐桌,这样养殖的人和销售的人都有利润,终端价格消费者也能够接受。

预制菜是个好出路。现在养殖技术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羊肉品质也比较稳定。产品形态上,以粗加工为主,主要是分割肉、羊肉卷,相对单一了些。

图片

这半年在考虑布局预制菜,因为确实市场需求很大。有企业联系过烤全羊问题,在内蒙把羊屠宰后得冷冻运输到外地,但这种羊烤出来颜色就不好看了,我们就琢磨怎么样能把烤全羊做成半成品,客户买回去一复热,还能维持跟现烤的差不多。我们也请专家论证过,也在跟中国食文化研究会预制菜文化专业委员会商讨,看适合开发哪些产品,复热技术如何把控,第一阶段可能会考虑烤羊腿、烤羊排、焖羊肉这类。最近我也关注到有企业研发了无人自助智能烧烤机,未来可以搭配预制菜进行营销上的创新,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养羊业是投资大、周期长的产业,希望到明年年底,实现基础母羊达到10万只,肉羊的出栏率到50万只。另外把一部分肉变成预制菜,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参(ID:ppnyck),作者:陈红新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