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自由”的中国道路

从辛巴叫卖到“十元三斤”风波,再到“开盲盒”社交热潮,每年春夏,榴莲都是最热门的水果之一。

最近,叫了半个夏天的国产榴莲终于上市了,品质到底如何?能不能实现榴莲“自由”?

图片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提出品牌建设的底层逻辑是科技支撑,政府要重视和引导农业科研,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改良农产品的产量、风味,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全产业链增收。榴莲自产对中国果业发展而言是里程碑式的时刻,坚持种业自强,握紧农业科技“芯”,切实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榴莲的“自由”,或许不止“十元三斤”一种。

一、一颗国产榴莲,用了65年

我国是世界榴莲进口大国,2021年,中国进口榴莲总量跃升至82.16万吨,进口金额达到了42.05亿美元,2022年进口总量达到了82.5万吨,价值也超过40亿美元。2021年全球榴莲的产量是384.91万吨,按当年中国的进口量来计算,占全球总产量的21.3%。

世界上每5个榴莲,就有1个被中国人吃掉。

图片

因为榴莲的种植、运输、人力成本都相对较高,进口榴莲一直是市场上的“刺客级”水果,2015年的时候是每公斤11.8元,到了2021年的进口价格就蹿升到每公斤33.1元,6年之间翻了3倍。市场上,一盒250克左右的榴莲果肉,价格将近百元,因此坊间百姓对榴莲最深的印象就是“吃不起”。

既然这么爱吃,进口榴莲又贵,为什么不在国内引种呢?

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在海南尝试种榴莲,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有限,树苗成活率很低。

70年代,海南保亭相关科研单位就着手研究榴莲引种,但可能是种苗曾经过嫁接改良等原因,导致果树不结果,当时业界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气候和土壤不适合种植榴莲。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海南果农于德胜从越南带回了40多棵榴莲树苗,他原本只想种在保亭三道镇华盛红毛丹基地作为景观植物,没指望会结果。栽培过程中他也漫不经心,偶尔浇浇水,第二年,榴莲树开了花,但结出的小果实很快就脱落了。第三年同样如此。

万万没想到,到了第4年的2月,40多棵榴莲树开花结果后没有再脱落,反而越长越大,到了5月,一批榴莲收成约300斤。在于德胜栽培的40多棵榴莲树中,成活率高达90%。这场“意外”也证明了海南是可以种植榴莲的,并非气候不适宜。

2017年,海南省农科院重启榴莲在海南发展的可行性的课题研究,并走访调研榴莲种植产业发展,此次,在保亭三道镇发现的试种成功案例让海南探寻榴莲种植产业发展有了信心。在保亭北端的保城镇七仙果园农庄内,也有几十颗榴莲果树,已经种植13年,且持续6年结果。农科院与企业合作,向种植户发放榴莲树苗,在保亭逐步试点铺开种植。

于德胜的“无心插柳”吸引了很多农业精英前来观摩,从事玉米育种行业的冯彦辉也得到了消息,决心向榴莲种植发起挑战。2019年他便信心满满地开始租地、铺设灌溉系统、购买树苗,并很快便拥有了海南最大的榴莲种植园。

然而,2000亩的榴莲,成活率仅有30%。

榴莲树通常需要5-7年才能挂果,要想减少时间成本只有嫁接,技术人员刚开始以为像芒果、苹果树的那种嫁接方式就可以成活,但是实践证明行不通。经过反复试验,嫁接、移栽后的榴莲成活率依然不到40%。

榴莲,中国人真的玩不明白吗?

2022年,海南省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种子进出口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通知,为企业合理、合法的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引进优质榴莲资源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海南省优旗农业有限公司具备榴莲种苗进出口贸易的资质。由海南省农科院牵头联合中国热科院、海南大学等单位成立了海南省榴莲协会,成功开展榴莲引种栽培试验,是海南省榴莲种质资源、栽培技术的支撑单位。

通过引入国外优质榴莲父本,将本地正常开花结果三年以上榴莲树作为母树来嫁接,培育出适合中国气候环境的榴莲新品种,在控制水肥、精准日照等方方面面严苛把控,经过不断投产、试错,让存活率仅30%的幼苗提升至98%,终于在今年,44棵榴莲树迎来丰收。

从1958年到2023年,用了65年,我们终于在中国本土种出了自己的榴莲。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国产榴莲的成功孕育,能否让榴莲长久以来的高价问题得以缓解?

图片
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的榴莲种植基地,新华社发(黎多江摄)

现在的海南已种植1万多亩的榴莲,其中有1400亩已经挂果,今年上市的国产榴莲预计产量是每亩3500斤,亩产值10万元左右,市场售价约每斤60元。

说好的“十元三斤”呢?就连十元一斤也不存在的。

今年海南榴莲的总产量不超2450吨,而中国2022年年的榴莲进口量达82.5万吨,实在是九牛一毛。

榴莲“自由”到底在哪?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故事。

二、要“自由”,靠科技

纵观中国的水果种植历史,有不少类似于榴莲这样“仙女下凡”的水果,例如火龙果、阳光玫瑰葡萄,在中国引种后都有了不错的效果,并逐渐完成从优质高价到优质优价再走向优质平价的过程。

图片

元一智库在国内首次提出要打造“五好”农业品牌,即好人用好的品种、好的技术,种出好的产品,卖出好的价格。水果“自由”的秘密是攻克技术,解决科技“卡脖子”的问题,把种业和种植技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话语权,获得更大的农业经济效益。

榴莲“自由”不仅是价格的“自由”,更是品质的“自由”。

以往的进口榴莲因为要坐上几天几夜的火车才能入境,往往只能在没熟的时候就采摘,包裹上厚厚的纸壳,到国内再进行人工催熟,虽然进口榴莲那么贵,但真正“树上熟”的榴莲,大部分的中国人是没吃过的。加之冷链运输会给榴莲的口感造成折损,造成品质不稳定,这也是人们常说买榴莲如“开盲盒”的原因之一。

海南的榴莲可以实现“树上熟”,并且甜度高。

今年7月25日,首届国产榴莲产业发布会在海南三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榴莲爱好者及客商慕名而来。据悉,此次发布会共准备了近5吨榴莲鲜果,品种有金枕、猫山王和干尧。上台品尝的嘉宾表示,海南榴莲的味道甜美,口感绵软,比许多东南亚榴莲的风味都要好。

图片
中国榴莲雕塑

海南省农科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所长冯学杰介绍,海南榴莲由于更短的运输时间可以做到树上熟,使得口味比东南亚榴莲更有优势,这也是未来海南榴莲的发展方向。如今海南保亭的榴莲,品级为A级的都早早被预定了,价格高达每颗1500元。

海南农业研究院也表示:未来3-5年内,国产榴莲将会发展至10万亩。我们的技术,要将我们的钱“装入”自己的口袋

不过,目前的国产榴莲产量还太小,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每斤60元的价格也输给了泰国进口的30元一斤的金枕榴莲。品质“自由”是实现了,价格“自由”还有多远?

要科技,也要时间。

目前评估国产榴莲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还为时尚早,海南全省种植榴莲的面积大约为3万亩,不及泰国的1%。榴莲相较于其他水果生长周期更长。根据菲律宾农业部的榴莲种植指导手册,榴莲在结果过程中要进行疏果,也就是主动去掉一部分花或幼果,使养分更集中。

而且国产榴莲的商业化种植时间仅有3年,前3年的榴莲树几乎不能留下果子,4年的榴莲树只推荐留5个果子,5年以上的果子数量才能达到两位数,10年的成熟果树才能达到85个

其次,榴莲对生长环境非常挑剔,它要求全年温度在25℃以上,但喜山地气候,背风生长,湿度要控制在75%到85%。同时,产量极易受到天气波动的影响,在开花结果到成熟的三至四个月时间里,暴雨会掉果,干旱会枯死,大风会吹折,都影响榴莲的收成。

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产区相比,三亚光照时长有优势,但降雨量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均。为了弥补短板,基地建设了大型蓄水池,通过自动灌溉系统精准供应肥水。同时,采用人工和机械除草还田,施撒生物有机质肥提升土壤肥力。

图片

为了攻克产量这一难关,海南省农科院研究团队对榴莲品种资源开展了鉴定评价和区域适应性试验,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矮化,规避台风造成的种植风险。海南榴莲树的高度降下来,既保证出产安全、树种安全,还可以增加产量,节约人工成本。并研发了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栽培模式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正是这些科技支撑,让榴莲在海南有了成长的“底气”,三亚市农业农村局表示,准备用3-5年时间,打造五万亩的榴莲产业园,预计增加50亿元产值,让其成为与三亚芒果比肩的甜蜜产业。

照此估计,海南榴莲将成为国内市场上排在泰国、越南之后的第三大榴莲供应产地。

除了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等地也开始研究榴莲的育种改良,正在培育抗寒品种,未来榴莲适种区域有望从海南岛向北推进。

三、结语

一颗国产榴莲,凝聚着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劳动人民60余年的艰辛探索,也终于让榴莲这一“天价”水果有了“下凡”的可能性,将果业科技“芯”牢牢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中国自主培育榴莲成功的消息传出后,拥有世界80%榴莲产量的泰国坐不住了,声称要研究新型的榴莲品种卖给中国。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指出,要尊重农业科技,用技术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让更多的人吃到优质平价的水果,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初心。国产榴莲在科技和时间的滋养下,必将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链发展,从优质溢价到优质优价,再到优质平价的全方位榴莲“自由”。

参考资料:

[1]大众网:三年投入四亿元!国产榴莲“横空出世”!成活率已高达99%,秘诀是→

[2]正解局:用了60年种出国产榴莲,海南有多拼?

[3]中国新闻周刊:国产榴莲更好吃,为何你却买不到?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