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亿元到190亿元!农产品深加工唱响农业科技成果新“食”尚
近日,农业农村部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农加会”)在河南驻马店举行。本届洽谈会主题为“做好‘土特产’文章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来自16个省份的680种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粮油、果蔬、肉品、水产……争相展示最新的加工技术,把土特产变成了一个个“潮流单品”。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指出,要正确地认识农业科技的作用,加工是实现农产品向产业化、品牌化迈出的重要一步,立足农产品的三个世界,进一步提高其安全、美味和社会文化上的价值,从而改变原材料难以实现“优质优价”的困局,为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强力赋能。
一、深加工延链,土特产变“潮流单品”
农业要强,需要从“农”迈向“产”,用加工业作为引擎带动产业的创新升级,打出品牌增长的新空间。
在此次“农加会”上亮相的新会陈皮是著名的广东“三宝”之一,具有理气健脾、祛湿开胃的效用,近几年成为了各年龄段消费者都喜爱的“网红”养生产品,电视剧《狂飙》里也出现了它的身影。从“橘子皮”到“大产业”,新会的陈皮产业链是如何布局的?
江门市新会区是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城市,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新会陈皮产业产值尚不足1亿元。从2015年前后开始,产值快速攀升。2016年30亿元,2017年60亿元,2018年近90亿元,2021年达到了145亿元,2022年全产业链总值达190亿元,已形成药、食、茶、健、文旅、金融等6大类35细类100余种品种的系列产品规模,带动全区7万人就业,人均增收超2.2万元。
严格来说,陈皮已经是一种加工品,况且正宗的新会陈皮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如今,作为地标农产品的新会陈皮已经成长为百亿大产业,为何还要继续探索深加工?
陈皮食药同源,迎合了当今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追求,广东的新会陈皮华丽“出圈”后,邻居广西也引进新会柑、四会柑种植,开发广西浦北陈皮产业园,摆明要与新会竞争陈皮这一新兴市场。
面对挑战,广东新会也有了危机感,看准了调研数据显示的年轻消费主力,把目光投向创意加工品。四百年历史的广州中药老字号陈李济开发了一系列陈皮衍生产品,如陈皮养生茶饮、陈皮山楂、陈皮黑芝麻丸等健康零食。陈李济大健康在拼多多等零售电商开设线上店铺并直播,陈皮系列产品受到90、95后年轻人和宝妈群体的热烈欢迎,借助拼多多对老字号品牌的扶持政策,成功跻身“爆品”榜单,完成了新会陈皮的再次“出圈”。同时,与新茶饮强强联合,用6800元一斤的5年优质老陈皮制作的“陈皮金啡”“陈皮柠檬茶”等潮流饮品迅速在年轻消费者间走红,为传播以新会陈皮为代表的岭南养生文化创造了绝佳的机遇。
意识到“仅仅一块皮”是不够的,近三年来,新会区级财政累计投入超4000万元,聚焦健康产品、护肤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发展新会陈皮特色产业,形成产业聚集。陈皮茶、陈皮饮料、陈皮护肤品以及陈皮预制菜将在未来陆续出品,为新会陈皮串起一条不断增值的强壮产业链。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曾指出,很多地标农产品在消费端是缺乏细分辨识度的,例如在消费者眼里新会陈皮和广西陈皮的区别究竟在哪里?通过对地标农产品进行加工,可以再次传播强调区域品牌的文化记忆点,同时增加原料利用度,全方位提升产业能效和区域增收。
二、科技“加营养”,越吃越健康
除了经典的地标农产品,“农加会”上还有很多新奇的土特产,经科技手段做成加工食品,不仅外表时尚,还富有营养,为新型农食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技术支持。
黑龙江特产“小黑豆”,学名为黑穗醋栗,是一种生长在寒带地区的灌木生小浆果,颜色为紫黑色,果实中富含维生素C和花青素;种子油中提取的脂肪酸γ-亚麻酸(GLA)对人体的风湿病有治疗效果;芽、花和嫩叶可代茶用;根茎可入药,具有软化血管、降血脂、调血压的功能。黑穗醋栗在国外的种植历史较长,我国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黑龙江雨蔷生物科技发展公司与与黑龙江省林科院共同承担了黑穗醋栗的种植及加工的科研项目,其培育的“繁星”黑穗醋栗已取得黑龙江省林业良种证书,成为国家林业植物保护新品种。
由于黑穗醋栗的保鲜期非常短,采摘后1天就会发酵,因此只有少数用于鲜食,大部分的黑穗醋栗被加工成为果汁、果酒、果酱以及化妆品和保健药品。雨蔷生物科技在黑龙江设有种苗研发培育基地、合作种植基地,研发质检中心、生产车间,与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抗氧化检测中心,全面开发黑穗醋栗的加工价值。通过采用国际先进多通多级色谱分离技术,突破技术瓶颈,提取黑穗醋栗的花青素纯度高达70%,远超于国际欧盟标准25%,通过这一技术,公司开发出原花青素&花青素冻干粉、健康食品、美容养颜等产品,走俏市场。
在“农加会”上,雨蔷生物科技带来了新研制的蓝莓蓝靛果冻干粉和桑葚蔓越莓复合果汁,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花青素,不仅酸甜适口,风味独特,还具有抗氧化、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消费者。目前,黑龙江地区黑穗醋栗的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丰产期亩产量2000斤至3000斤,原材料亩产值可达13000元以上,经过深加工的黑穗醋栗产品利润率翻了几倍,随着养生类果蔬饮品成为新潮流,未来黑穗醋栗加工品潜力无限。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关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功能产品等多家科研机构的高精尖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几年国内消费者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更迭,养生保健类新型农食产品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全新窗口。
三、技术“锁鲜”,重塑原汁原味
加工农产品,除了提高产值和有益健康,最要紧的还是好吃。
柳州螺蛳粉是当之无愧的“网红”食品,也是总书记亲自考察过的地方特色产业,其独特的“酸爽鲜辣烫”风味跟随网络传播火遍了全国,据统计,2022年预包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82亿元,也是名副其实的百亿大产业。
虽已“登顶”,柳州螺蛳粉没有停下脚步。2015年柳州市提出螺蛳粉“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理念,确定了柳州螺蛳粉产业做袋装走机械化生产的道路,下决心把螺蛳粉做成和方便面一样的国民速食,并且更加健康美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地的食品企业开始钻研螺蛳粉的加工技术,不断提高米粉制作工艺、物理杀菌、真空包装等技术,螺蛳粉产能获得近十倍突破。但是,袋装螺蛳粉在风味上还和现做螺蛳粉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辣味不纯、粉泡不软、口味单一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加工企业又做了新的改进。
“螺霸王”开展自动化机械本土化的革新,自主研发了3套生产设备,两套配料搅拌设备,并申请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以及2项外观专利,改进了传统螺蛳粉的生产工艺。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深度合作,以半干式制法替代原本的传统湿式制法,延长了袋装螺蛳粉的保质期,更好地呈现其原汁原味的状态,同时还能减少产品加工中过多能耗和废水排放,增强企业竞争力。“农加会”上,多家螺蛳粉及相关产业的负责人关注了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的新技术。目前,“螺霸王”已从年产值2000万元发展到20亿元,将全球先进的智能装备和26项专利融合一体,获得了“国家螺蛳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的称号。
柳州螺蛳粉的成功关键是开发了袋装形态的加工品,通过大量的线上销售传播占领了消费者。从2015年开始,柳州市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编制领导小组便组织起草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柳州螺蛳粉》,对螺蛳粉的用料、微生物指标、米粉含水量、包装材料等都一一进行了规范。为了严格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引进高温灭菌生产线,从过去的室外晾干米粉,改为专业器械进行烘干,对螺蛳粉的酸笋、酸豆角、腐竹、花生等配料做出更适合冲泡食用的配方改良,并创新了干捞螺蛳粉、螺蛳鸭脚煲等新口味的产品。
《农参》总编辑铁丁认为,像螺蛳粉这样的地标特色美食,非常适合以预制菜的形式突破地域限制,解决“食者虽众,但不出此城”的痛点。但要意识到,预制菜并非是仅仅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更重要的是通过科技手段来保持美食的风味,让远方的消费者也能方便快捷地品尝到原汁原味。借助预制食品,地标农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将获得重塑,这将是农业领域的一次全新创举。
四、结语
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9万家,营业收入超19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消息,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目前的67.5%提升到80%。未来将全链条推进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农食作为现代农业的新增长点不容忽视。
此次“农加会”搭建起加工技术成果的展示交流平台,不仅促进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推动成果落地、产生效益,也让科研单位切实了解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行业痛点、技术难题,引导食品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产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搭建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升级加工装备,助力整个产业链赋能。
参考资料:
[1]中经网:打造农产品加工业 提升“土特产”效益
[2]广州日报: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45亿元,市场主体超1700家老爆款新出圈 广东农产品线上找增量
[3]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数说龙江好味道丨黑穗醋栗是啥?带你认识龙江特产“小黑豆”
[4]科技日报:酸爽鲜辣烫"走红全国 螺蛳粉工艺技术有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