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柿子100万日元!揭示日本天价柿子的来龙去脉

近日,来自日本的两个柿子被拍出了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9万元)的天价,刷新最高纪录。全球多国生产柿子,日本的柿子为什么如此贵?

图片

据悉,今年10月在爱知县名古屋市中央批发市场举办的拍卖会上,来自岐阜县的两个柿子被拍出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9万元)的天价,这种柿子名叫“天下富舞”,是岐阜县研发的高级柿子品牌,一盒两个,基本每年都创下竞拍纪录,2021年两个柿子的最终价格是8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2万元)。竞拍价格敲定后,众多顾客和工作人员围在柿子旁边拍照,并表示,“每个柿子50万日元,太可怕了”“见也没见过,吃也没吃过,至少照下来留个念”。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天价柿子的前世今生。

一、全球柿子概况

柿子原产于中国,主要以涩柿为主,大约在奈良时代传入日本。自引进后,日本将原来的涩柿改良培育出甜柿,逐渐扩散到韩国、中国、欧美等国家。目前,世界柿子的品种已达1000余种,在全球柿子产量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中,2020年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为中国大陆、韩国、日本、阿塞拜疆、巴西、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台湾、伊朗、以色列、尼泊尔。此外,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也有少量栽培。

图片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20年全球柿子贸易量约为50亿吨,其贸易额仅为5亿美元左右。柿子虽然具备各种实用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但是价值有待提升。从加工方式看,柿子的加工以东亚的韩国和日本最为发达,相关产品多达100余种,但大部分国家的加工方式,以柿饼、柿醋产品为主,较为单一。

二、日本甜柿的品种培优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总面积仅为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云南省面积大小,而整个日本超过四分之三都是山地丘陵。且由于日本国土面积小,河流从中间向两头注入海里,蓄水困难,因此,日本虽然雨水多但依然是水资源缺乏。恰好柿子耐旱性和适应性都较强,无论是山坡宜林地,还是四旁闲置地块,只要土层深厚、土壤偏弱酸都能种植。

日本甜柿,是柿子的一种,果实扁圆,不同的品种颜色从浅桔黄色到深桔红色不等,直径大小从6厘米到10厘米,重量从100克到350克。日本甜柿从树上采下,不需脱涩处理,即可鲜食,肉质松脆,风味好,耐贮运(保存时间较涩柿长2~3倍),既适合庭院经济,也适合边远山区农业开发。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调查,柿子在栽培面积上位于第4位,占果品栽培总面积的9%,年产量排在日本梨之后位于第4,为30万吨,占果品总产量的7%。此外,还有1.8吨柿饼的产量。20世纪70年代,由于欧美果品进入日本市场,日本果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作为对策,日本扶植并发展具有东亚特色的柿子,因而柿子的生产一直处于平稳状态,产量维持在30万吨左右。

图片

日本甜柿品种较多,不仅有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之分;还有早熟、中熟、晚熟的类型。优质丰产型的品种有次郎甜柿、富有甜柿、阳丰甜柿;高产稳产型的品种有兴津20号、兴津22号;雄花数量多的品种有禅寺丸、新秋、大宫早生。其中富有、次郎和平核无的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取代了古老野生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富有、次郎和平核无又分别被其早熟优良芽变品种逐渐更新。日本甜柿品种不断优化,为开发有竞争力的市场奠定了基础。

图片
日本柿子的不同分类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柿子种类都直接或间接引自日本的品种,比如:韩国从日本引进了富有及其芽变的甜柿品种以逐渐取代本地品种,富有等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韩国的主栽品种。美国自1828年开始从日本引入柿子,此后,又多次从日本引入柿品种苗木或者嫁接苗,到21世纪初,又引进了富有及其芽变甜柿品种。中国、新西兰以及欧洲国家也相继多次引入日本柿子种苗。

三、日本柿子的产业链布局

日本柿子产量排名全球第三,甜柿占大部分。日本柿子不仅是在品种改良上,取得了长达半年多的鲜果保鲜销售优势,更重要的是,以柿子为主要原料或辅助材料的深加工产品,以及衍生产品,达到100多种。

在日本人眼里,柿树全身都是宝,柿果、柿蒂、柿霜、柿漆、柿花、柿叶、柿树皮及柿树根均可作为药用。食品类包括风味柿果糕点、腌渍品、保健饮品、柿子宴席等产品系列;日用品类包括柿漆染织的纺织品、比较高级的染发美发产品、美容护肤产品、柿漆面膜、洗面香皂、杀菌、消毒、防虫、除臭产品;柿子文化产品包括图文出版物、卡通动漫造型、工艺品系列、美术品系列等。

在柿子加工过程中,每年可供应大量有机肥料,使生产作物的土壤保持优质,柿子叶因为含有可以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功能的单宁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及17种氨基酸,因此可被制作为茶、功能饮料、药品等。

图片

日本以柿果为产业链的纽带,贯穿一二三产业。在上游企业之中,企业通过与头部企业及科研院所、大学等联合进行新苗的培训、加工产品研发、产品的设计等,同时不断地更新柿子的种植技术,更新相关的生产设备,不断提高柿子的品质。形成从源头提升柿子质量的关系网络。此外亦有以此为契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带动农家乐、产地采摘等康养旅游周边商业生态的形成。

在产业链中游,柿子的加工环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柿子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以及生态旅游融合起来。利用柿树等天然植物资源,研发各种有机食品,并通过互联网,将产品卖到全国,甚至远销海外。

与此同时,上中游的产品品质提升,相关产业生态的优化,也促进了下游销售市场的繁荣,各式各样的产品体验店,又倒逼上中游的产品品质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四、日本柿子的市场流通

我国是柿子生产排名第一的大国,柿子的主要加工产品是传统的柿饼,也有做柿子醋之类的其他产品,但没有形成产品优势,市场规模受限。

图片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购物网站Amazon日本上,东京的野村柿园3KG(12枚装)的富有柿售价5400日元,约合人民币297元。而中国同等规格的富有柿售价仅为64元,约为日本售价的1/5。

此次拍卖中的“天下共舞”品牌,2018年拍卖价3.52万元,2019年拍卖价4.56万元,都是较高的价格。据了解,“天下共舞”这种柿子以甜脆口感著称,为最高等级“天下人”中的精品。据岐阜县介绍,入选最高等级“天下人”的条件是糖度超过25度且重量需达到310克以上。

天价柿子依靠的是品种、产区以及果实数据的背书,不达标就无法进入天价圈。其实,日本天价柿子背后除了产品本身足够的卖点、种植者巨大研发劳作的投入外,“眼球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类似于北海道特产 “田助西瓜”和“夕张蜜瓜”、石

川县特产 “浪漫红宝石”葡萄、巨型金枪鱼等在产生巨额成拍价后都获得了日本国内外媒体的巨大关注,对某一地域的某一产品以及整个产业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宣传作用。正由于上述原因,拍卖多在产季初级进行。

农产品拍卖是国际上一种通行的农产品交易方式。如:荷兰的花卉拍卖、比利时的果蔬拍卖、斯里兰卡和印度的茶叶拍卖、日本的金枪鱼拍卖等,它们是目前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形式。日本是以立法形式,将拍卖方式融入到农产品流通中,其在政策执行初期保障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有序、高效,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定价及快速分销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也有效地打造了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将影响辐射到区域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品牌效应,让“天价”理所应当。

经过不断地发展,日本农产品拍卖已经形成了完善健全的制度与流程,健全的物流管理体制保障了物流效率及行政管理效率,集货——理货——看样——拍卖——交割,这一严谨的流程设计,保证了拍卖会的执行,从而打造区域品牌竞争力,带动相关包装设计、农产品开发等其它行业的发展。

对日本人来说,柿子树是最亲近的果树。作为柿子的故乡,我国柿文化更是历史悠久,但能像日本一样将柿子贯通于一二三产业却逊色不少。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品牌兴则农业兴,我国目前柿子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之一二三产业没有形成全产业链结合,打击农民种植积极性,各地应结合实际,树立品牌意识,重视精深加工,拓展不同流通方式,通过优质高价-优质优价-优质平价带动柿子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