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提议打造区域农业品牌,四条建议含金量如何?

前一段时间,霍启刚因为“梅西事件”备受关注,“两会”期间,他再次发声。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下来需要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达成共同富裕目标,我认为其中一项关键举措就是要打造区域公用的农产品品牌。”

日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的霍启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又在微博发布了自己的提案。

他提到,通过参加广东的调研,深入了解湛江和茂名的渔农业品牌发展情况,并且提出了打造区域农业品牌的四项建议,期望通过输出优质农产品,向世界展示我国作为农业强国的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霍启刚提到的湛江、茂名渔业品牌有何亮点?农业品牌建设与民生因何休戚相关?如何看待农业区域品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曾指出,目前我国的农业区域品牌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规划和发展格局,但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品种品牌之间的协调上还有待改善。未来,随着科技和人才的不断涌入,农业区域品牌将会形成“区域品牌+品种品牌+企业品牌”的多层次立体模式,不断巩固品牌优势带动农业强国的重大作用。

01、千亿级农林牧渔,品牌领“鲜”图片

霍启刚提到的湛江、茂名渔业,可以说是全国农业产业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在2021年,广东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就显示,湛江、茂名两市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分别以1043.24亿元、1042.75亿元排名全省前两名。湛茂两地有多个农产品产量远超其他地级市,以水果为例,湛江、茂名2021年分别以317.84万吨、443.65万吨的总产量,甩开其他地级市,肇庆市以209.16万吨次之。

2021年3月,第二届中国金鲳鱼产业高峰论坛暨首届金鲳鱼网络推介会在湛江举办。湛江是全国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广东金鲳鱼产量占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而其中又有70%产自堪称“中国金鲳鱼行业风向标”湛江。

图片

湛江是海洋大市,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约三分之一。近几年,湛江市金鲳鱼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苗种、饲料、养殖装备、加工与流通等全产业链的发展,直接从业人口约3万人,间接带动从业人口近30万人,金鲳鱼产业总产值约70亿元。

同时,湛江的“徐闻菠萝”产量占全国的1/3,年产值25亿元。“湛江生蚝”品牌价值176.43亿元,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位列第一的乳山牡蛎。

图片

提起茂名,就不得不说“茂名罗非鱼”。茂名市是中国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养殖优势区域和出口加工基地,占全国罗非鱼产量的1/8,世界产量的1/12。“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当中,茂名罗非鱼位列第7,主导产业综合总产值91亿元。茂名罗非鱼不仅一产有规模,二产加工业亦后劲十足。茂名紧抓渔业优势,大力推进“茂名罗非鱼预制菜”的品牌建设。

湛江、茂名的渔业农业能够在产业上闯出“钱”途,靠什么?

图片

一是科技赋能养殖模式。2022年4月,广东湛江第一个机械化、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平台“海威1号”的建成投用,代表着本地海水养殖产业结构升级的开始将引领水产养殖产业走向深远海。不同于传统塑胶渔排,“海威1号”吃水更深,抗风能力达15级。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抗风浪能力差的缺点,有效降低养殖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养殖效率,增大养殖产量。

二是广东“12221”市场体系强势引领。2019年,为了落实徐闻菠萝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工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专项工作组,提出了“12221”市场体系,即建设“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图片

2020年开始,在县长的带动下,“徐闻菠萝”开始线上营销,同时实现70%村镇级电子商务服务及物流配送服务站覆盖率,“徐闻菠萝”凭借一根网线走遍世界。

2022年,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面向所有菠萝果农和采购商开放。运营中心的设备可以检测出菠萝的糖度、水心、黑心的状况,提高了上市菠萝的整体质量。

湛江、茂名的渔业农业产业波澜壮阔,其核心打法是建立了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乃至餐桌上的生产管理链路,而品牌即是引导产业实现新质生产力跃迁的推进器。

02、品质入手,促区域农业品牌升级

都说香港人讲究“闷声发大财”,但在霍启刚身上,频频看到的是他对民生的强烈关注。

霍启刚针对区域农业品牌的打造提出了四项建议,从整体来看,聚焦于农产品的品种、品质,以及农业企业的发展,与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的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核心理念深刻契合。

图片

“引入高校科研团队支持,根据区域特点培育优质品种”

特色是农业区域品牌的底蕴。霍启刚提“培育具有区域特点的优质品种”,一是强调了区域特色。今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强调“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农产品如果缺乏特色,不具有稀缺性,就很难发展品牌。

品种是农业品牌的根基。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品种是农产品最根本的区隔,是打造品牌的基础。

品种革新依赖农业科技。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的贡献普遍在80%左右,而我国2022年仅为62.4%。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打造优质农产品品质标准,支持产品外销”

品质是农业品牌的生命。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品牌大多强调产区,以地域作为主要的特征来推广品牌,这与我国是借鉴了国外的区域品牌有直接的关系。

我国不乏优质的农产品,但“区域品牌”和品质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尚待完善。例如大家经常讨论某个“土特产”是不是正宗,是不是“真的”,甚至只有所谓的“内行人”才知道其中的奥秘。

一些特色农产品虽然做了相当足产业规划,打出了品牌标识,然而标准制度的实施和普及如何更加直接地触达消费者,还需要探索。

霍启刚提出“打造优质农产品品质标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坚持农产品区域品牌标准制定与推广,只有统一标准,加强消费者对品质与品牌的“条件反射”。二是打造标准化的商品,农产品才能进入更大的市场,不仅能够满足内需,还要向国际标准靠拢,打造中国品牌“出海”的大农业时代。

图片

“建立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机制,推动区域农产品从地方走向国际”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农产品的外销是大势所趋。广东的中荔农业集团多年来致力于打造农产品的出口产业链,拥有ISO9001、GLOBAL GAP、HACCP等多个国际质量认证。2020年起便助力徐闻菠萝“出海”,顺利在日本取得热烈的反响,2023年又出口至北美市场。徐闻菠萝进军70亿消费者的“世界之海”,未来前景无限。

霍启刚提的“品牌评选机制”,是从营销的角度看待农业品牌。近几年,我国的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也渐入佳境,将品牌的内涵转化为可视的数字,能够较为直接地打出品牌知名度,吸引投资。不过,我国的品牌价值评估标准是否应当跟国际标准接轨,还需要在实践中再讨论。

“充分发挥各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区域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

农业品牌最终还是要靠广大农企来落实,农业龙头企业举足轻重,是整个区域产业的“火车头”,更是农业区域品牌的一线实践者。

农业龙头企业发挥着统筹产业链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的作用,更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模式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竞争,龙头企业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农业龙头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为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此外,农业龙头企业还应该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链协同机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03、结语

强大的农业产业如何造福生产者?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认为,农业品牌是农业与民生的连接点,通过发展农业区域品牌,特色产业得以向标准化的产品发展,聚集资源,打出优势,把新鲜、优质的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霍启刚的四条建议,品质入手,科技赋能,企业领航。由内而外,体现了农业品牌发展清晰的思路,也证明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将目光投向农业,投向乡村振兴。

 

参考资料:

[1] 南方plus:全省第一!湛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千亿,这个产业年产超百万吨……

[2] 湛江日报:湛江首个!两年产值半个亿,将颠覆传统养殖模式

[3] 投资者网:田头直播四年,徐闻探索改变菠萝产业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