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价格狂跌,养牛不如去打工?

最近,关于牛肉价格下跌的讨论不断。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集贸市场牛肉平均价格为每千克76.36元,相当于每斤牛肉仅38元,比1月份的每千克80.41元下跌5.0%。

为何牛肉价格一路下滑?“牛肉自由”要来了吗?我国的牛肉产业与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我国的牛肉产业发展进入升级转型阶段,突破价格波动的关键是深加工和餐饮的延链,以现代品牌的高端体验为抓手,提升产品的特色化和细分,用健康食品吸引年轻人入局,牛肉品牌才有未来。

01、“牛肉降到猪肉价”

牛肉的价格是否真的如同传闻中的“猪肉价”“19.9元/斤”?

经过大众网记者的走访调查,在济南市槐荫区的一家菜市场,牛肉摊的老板说。现在店里最便宜的牛肉是29.9/斤,相比于之前38元/斤的价格确实跌了不少。

在杭州的农贸市场,一家“内蒙古牛肉”的摊主说,从今年春节之后,鲜牛肉的价格就开始下降了,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大约下降了7-10元。上好的吊龙肉,以前每斤要卖六七十元,现在只卖五十多元。另一边,安徽黄牛肉的价格也出现了同样的下降,鲜牛肉价格维持在30元/斤左右。

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春表示,牛肉价格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供给持续增长、消费需求增长趋缓。

一般而言,春节过后牛羊肉的价格都会发生一波下跌,到五一假期又是一个小高峰,五一结束后将会进一步回落,这属于每年正常的价格波动规律。

今年牛肉价格出现“大跳水”,从供给端看,我国牛肉产量已连续10年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牛肉产量186万吨,同比增长3.6%。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扩大了牛肉的进口,从2023年开始,我国进口冷冻牛肉呈现出量增价跌的趋势。2024年前四个月,进口牛肉均价为17.03元/斤,已经低至3年前的水平。

再看消费端,由于牛肉的替代品猪肉、羊肉等价格比较低,消费理性的环境下,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增长并不快。生活习惯的变化也值得关注——大部分年轻人没有去菜市场购买鲜牛肉自己烹饪的习惯。

另外,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奶牛研究室主任、省肉牛体系遗传资源开发与利用岗位专家王昆研究员分析,由于乳业的消费量降低,部分奶牛提前淘汰进入肉牛市场,造成供应过剩,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牛肉价格会一直下跌吗?

专家表示,如果价格跌幅如果明显加大,可能会影响产业平稳发展。目前国内肉牛、肉羊养殖基本处于略有盈利或部分亏损的状态。由于养牛不赚钱,今年下半年生产端会做出一定的调整,一季度牛存栏1.0亿头,同比下降1.4%;预计今年8月份,牛羊肉的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回升,并在春节前有所上涨。

02、养牛不如去打工?

牛肉的价格暴跌,有人欢喜有人忧。一些餐饮店采购人员每次都能省下上百元,但另一边的养牛人却“破了防”。

前些年,我国的牛肉价格偏高,国家出台一系列的肉牛养殖扶持政策。2021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培育肉牛产业集群,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地方上,安徽作为畜牧业大省,2023年11月发布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从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来提升肉牛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河南省2022年发布了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谋划实施“1373”工程。

在一系列政策和补贴的促进下,国内肉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肉牛的存栏量不断上升。2022年,我国肉牛存栏量已经突破一亿头,年增长率4.1%,成为继印度、巴西之后,世界上第三大肉牛养殖国。

但是养牛的人多了,牛肉的价格也开始下降,这与猪肉的价格波动是同一个故事。

图片

2021年时,牛肉的价格还比较高,随之而来是活牛的价格开始下降。

河北某大型肉牛养殖公司的董事长描述,2023年上半年活牛的收购价每斤18、19元,到今年5月已经跌到了10.3元/斤。

牛企之下,是更多因牛价“跳水”受挫的养殖散户。一些养殖户高价购买牛犊育肥,按照市场价估算,每头牛要亏损6000-7000元,如果卖不出去,一头牛一个月的饲料费还要花600元左右。有的养殖户亏损达十几万元,直言“养牛不如去打工”。

有人认为,进口牛肉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后,由于价格比国产牛肉便宜,导致牛肉市场上开始了一场“价格战”,只有低价才能把手里的牛肉卖出去。

进口牛肉比国产牛肉有市场,与年轻人接触的媒体宣传有关,“澳洲谷饲牛肉”“A5和牛”等关键词深入人心。牛肉毕竟是高端、优质食材的代表,国产的牛肉虽然品质也很好,但大多是在市场上散卖,缺乏完善的分级标准和信息透明度,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在市场竞争当中输给了“洋牛肉”。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曾比喻农产品的价格规律“贴天的死不了,贴地的一定死”,越是高端、小众的农产品越容易获得稳定的市场,不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树立高端的品牌来抵御风险是明智之举。

图片

一是天然牧场为宣传点的绿色生态食品,对接市场上的高端需求。科尔沁牛肉是中国有机牛肉第一认证品牌,来自“中国黄牛之乡”通辽市,科尔沁大草原是科尔沁牛的主产区,黄金牧场生态饲养。在科尔沁牛肉淘宝旗舰店,3斤规格的牛腱子肉价格约200元,约合60-70元/斤,销量超过1000单。

图片

二是发展地标美食餐饮,消化上游产业的盈余。2022年时,齐齐哈尔每年肉牛成交量在100万头左右,本地屠宰量仅为10万头。当地政府意识到发展餐饮业能够就地消化上游淘汰的奶牛,还能将链条上所有主体的税收、就业、产值都变成地方的经济价值。结合独特的蘸料风味和城市文化打造了区域公用品牌“齐齐哈尔烤肉”,目前全国齐齐哈尔烤肉门店已超2万家,全产业链规模达到200亿元。

03、“牛肉自由”在哪里?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牛肉还属于“吃顿好的”这个范畴,尽管生活水平提高后我们离肉类已经不是那么遥远,但从人均消费量来看,2023年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为14斤,远低于美国人均50.6斤的牛肉消费量,同时也低于韩国和日本等饮食习惯相似的若干亚洲国家。

从市场需求来看,中国牛肉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目前已连续两年维持在900万吨以上,国内肉牛产业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依然是进口国。规模化养殖牧场的产量只占1%。

图片

中国的肉牛养行业依然集中在较大型的企业、部分中小企业、普通家庭农户。个别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牛肉产业链。部分中小型养殖基地涵盖了企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大多数养牛户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应用场景较低,导致整体生产效率不高,这也是国产牛肉价格高的原因之一。

因此,想要实现“牛肉自由”,提升养牛的规模化、智能化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

“牛肉自由”不仅仅是价格的自由,质量同样重要。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肉牛产业发展得较晚,古代的百姓也没有食用牛肉的习惯,1910年,山东巡抚孙札文在自己上书朝廷的文件里也写道“牛牲为力田要需……东西洋人(才)视牛为主要食品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本土的黄牛展开肉用育种,“华西牛”“科尔沁牛”“夷陵牛”等多个把自主优势品种相继成功研发,

国产牛肉的优势在于独特的品种和风味。相比于国外的肉牛品种,我国本土的黄牛的白色脂肪占比高,风味足,脂肪沉积速度快,并且牛皮厚,成材率高。经过提纯复壮有了很好的适口性,能够在市场上作为高端产品销售。

中国的饮食文化让精湛的厨艺、丰富的吃法得以赋能每一个农产品,加工解决初级农产品过剩的主要途径。牛肉耐储存、易食用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被加工成预制菜,结合地方的特色吃法,能够带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

宁夏泾源县,当地的“泾源黄牛肉”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依托自治区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建成牛肉精深加工企业9家、牛肉分级包装销售店20家,在区内外大中城市布设“泾源黄牛肉”外销店96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福建、陕西等多个省区。2023年,泾源县年畜牧业产值达3.69亿元,同比增长6.3%。

最后,品牌建设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点。和牛有严苛的产地限制,以及标准和等级,中国的牛肉品牌需要建起“优势品种—特色产业—产品体系—品牌服务”的一条龙发展链路,让年轻人都能爱上“国牛”。

加工是引领牛肉行业打破过剩魔咒的必经之路。面对市场的“寒冬”,专家提醒行业内要保持好心态,多从市场细分入手,延长加工产业链,做好牛肉的美食文化宣传,多渠道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如开展电商销售、开拓农村市场等,从“卖肉牛”逐步向“卖牛肉”转变。

 

参考资料:

[1] 中国畜牧杂志:肉牛价格持续下跌 养殖户危中求机

[2] 三联生活周刊:牛肉价格跌到近年最低,为啥我们还没“牛肉自由”?

[3] 经济日报:牛羊肉价格为何下跌?

[4] 宁夏日报:高于市场价优先收购 精深加工附加值增长50% 泾源高端牛肉品牌俏销全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