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涪陵榨菜品牌矩阵的“1+3”个领军企业,我们找到了区域品牌成功的三个规律

榨菜,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就餐必不可少的佐味品。经过多年深耕发展,涪陵榨菜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驰名品牌,如若涪陵榨菜排第二,没有品牌敢自称榨菜行业第一名。

2020年,涪陵地区榨菜的年产值已经突破了120亿元。涪陵榨菜品牌众多,发展势头兴旺。2021年的一项数据统计中,乌江涪陵榨菜的市场竞争格局占比超3成,可见,在榨菜行业“乌江”牌是十分响亮的牌号。

榨菜虽小,但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品牌,从产到销却贯穿整个农业产业链。涪陵区有哪些榨菜领军企业?他们的发展模式有何可借鉴之处?农参选取4家涪陵榨菜企业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梳理出了一条“天时地利人和”的品牌建设思路。

一、区域品牌建设要挖掘地标潜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年来,涪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涪陵榨菜产业发展。

据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中心统计,目前涪陵全区共有41家榨菜生产企业,年成品榨菜产销50万吨以上。按照一包80克计算,相当于每年有超过62.5亿包榨菜走出涪陵、销往世界各地。2021年实现榨菜产业总产值130亿元,总市值达298亿。而从榨菜的生产源头——涪陵青菜头来看,涪陵全区青菜头总产量176.7万吨,其中外运鲜销55万余吨、收购加工120万吨,全区青菜头种植纯收入超15亿元,拉动农民人均种植收入2373.6元。

图片

目前,涪陵拥有“涪陵榨菜”“Fuling Zhacai”“涪陵青菜头”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区有半成品原料加工户近4000户,年半成品加工能力在80万吨以上;有榨菜生产企业40余家,其中榨菜重点龙头企业21户,年成品榨菜生产能力60万吨以上;有榨菜商标品牌200余件,其中有“涪陵榨菜”“乌江”“辣妹子”“餐餐想”4件驰名商标;形成了全形榨菜、方便榨菜、出口榨菜三大系列100余个产品品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县乡市场,并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地理标志是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生力军,在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看来,地理标志蕴藏着“历史人文世界、绿色生态世界、品质美味世界”,是展现地方特色乡村产业的最佳载体。

当地党委政府充分挖掘地理标志潜力,在生产源头、产品品质和塑造产品品牌等方面加大培育扶持力度,让涪陵榨菜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核心带动力,成为涪陵发展壮大的桥头堡。

政府主导以榨菜生产加工为主,科研、培训、物流配套,建设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功能完备、集约发展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国家青菜头科技种植示范基地、榨菜加工科技型企业集聚高地、榨菜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涪陵区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资金用于青菜头良种繁育、病害控防研究,成功培育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涪杂一至八号”系列早晚熟青菜头杂交良种,提升了涪陵榨菜的品质,改变了菜农青菜头种植习惯,探索实现了青菜头种植由一季向两季转变。并且主导涪陵区榨菜企业技术改造,确保自动淘洗、切块、脱盐、包装、高温杀菌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促进榨菜产品品质的大幅提升。

二、区域品牌发展要有龙头企业带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涪陵榨菜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涪陵榨菜集团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是涪陵榨菜的行业标杆,2017-2021年,涪陵榨菜实现营收依次为15.20亿、19.14亿、19.90亿、22.73亿、25.19亿。旗下乌江榨菜更是全球热销150亿包。

图片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总结到,企业主导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要具备三个素质:目标清晰:地标农产品与地域是紧密联系的,把公用资产变成企业资产的一部分,才是企业快速做大的一个根基;踏实认真:要有管理者、参与者的认知和积极性,脚踏实地才有可能实现拥有公用资产的目标;质量为王:没有好的质量不可能去推动品牌建设,先做好质量再去建品牌,这样的企业才会长久。

涪陵榨菜集团便是企业品牌与地标品牌深度融合的样本。

品牌是市场发展的基础,决定企业发展的宽度。因此,市场拓展和价格提升必须以品牌为基础。

涪陵榨菜集团率先经过长期的品牌建设过程,从树立乌江榨菜品牌形象到强化乌江榨菜第一品牌,再到引领行业做大做强,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榨菜行业脱颖而出。

涪陵榨菜集团将智能化与古法榨菜制作工艺融合,从国外引进技术打造了全球首条榨菜智能生产线,实现从青菜头淘洗、拌料到成品包装等生产流程的全线智能化操控。还设立了数字化控制中心,依靠在生产线各环节上分布的数据采集系统,加以运算后对生产流程进行自动匹配、自动干预修正、预警提示。涪陵榨菜集团保证产品品质为前提,不断创新工艺技术,将榨菜的核心工艺转为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涪陵榨菜集团还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产品进行了创新。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推出“减盐超30%,含15种氨基酸和膳食纤维”的乌江轻盐榨菜,并推动榨菜产品全系减盐,让轻盐榨菜成为健康榨菜的新标杆。探索多元化发展,形成榨菜、下饭菜与休闲零食、酱类互相跨界融合,强化品牌赋能。

原材料壁垒+全国性品牌,造就了乌江牌涪陵榨菜的龙头地位,也因此拥有较强的定价权。

三、区域品牌也要打好“组合拳”

从1898年至今,涪陵榨菜已走过120余年岁月。伴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步伐,涪陵榨菜产业也在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有对于智能化、工业化的求新求变,也有对于百年传统工艺的不变与坚守。百花齐放的品牌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辣妹子集团:打好“文化牌”

辣妹子榨菜集团年产值3亿元,其能在榨菜市场分一杯羹得益于非遗传统手工榨菜制作技艺的传承。“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用竹篾丝穿过新鲜收获的青菜头,然后把一串串丰满的青菜头挂在江边的晾架上,等待风干。风干脱水后的青菜头将历经十几道工序:切丝、淘洗、压榨、拌香辛料、装坛……最终变身集鲜、香、脆、嫩等风味于一体的涪陵榨菜。这就是涪陵榨菜的传统制作技艺,清道光年间编修的《涪州志》中就有对涪陵人腌制青菜头的记载,这项技术距今已逾百年。  

如何打好“文化牌”?在涪陵辣妹子集团有限公司的榨菜工厂里,一直保留着一条手工制作榨菜的生产线。尽管手工榨菜的产量仅占集团年产量的百分之五,但它的产品附加值远高于机器生产的榨菜,价格约是后者的十倍。

图片

传统制作工艺是涪陵榨菜一张鲜活的名片,也成为涪陵榨菜品牌走向世界的独门秘籍。

“民间的手艺如果不传承下去,就会濒临失传。”涪陵辣妹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万绍碧在辣妹子集团里打造了一间涪陵榨菜非遗展示厅,厅内展示传统榨菜制作工具,用实物、图片和文字展现涪陵榨菜文化的悠久历史。她每年还主持举办开菜坛仪式表演、打造以榨菜为主题的情景舞蹈剧,并成立了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研究保护学会。

文化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底层逻辑。辣妹子集团旗下拥有“辣妹子”牌产品40多种,包括剁椒榨菜、脆脆榨菜、榨菜丝等产品,还打造了“盛世开坛、飘香记忆、十二道工艺”等非遗系列产品,做足文化氛围,做大非遗招牌。

绿陵实业:打好“贸易牌”

重庆绿陵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创立,从最初的坛装榨菜到如今的半成品、成品榨菜出口,绿陵实业在榨菜竞争激烈的市场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子,成为涪陵榨菜出口行业中的领军者。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为2022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图片

绿陵实业出口的九成榨菜产品都销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这三大国家,剩下的一成销往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及中国台湾。

国外对于进口本国的产品生产工艺、质量安全、管理要求都十分严格,尤其是日本、欧盟等。因此榨菜产品的安全保障一直是绿陵实业最重视的环节,绿陵实业从收购源头严格把关,公司有专门的青菜头出口种植基地,与公司所在的清溪镇平原村的农户签订管理协议,并且农户们会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与管理。

目前,绿陵实业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正在积极开拓俄罗斯、巴基斯坦等新市场,希望通过参与广交会、展销会等,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

洪丽食品:打好“组织牌”

重庆市涪陵区洪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洪丽食品”)原是原涪陵民政局下属的涪陵市富民榨菜厂,成立于1988年3月,成立之初是一个典型的手工作坊。2004年3月,经现公司负责人申请、涪陵区民政局批准,转制组建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

经过多年发展,洪丽食品不断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100余个,旗下“餐餐想”系列“口口脆、榨菜芯、下饭菜”产品,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美味享受,受到消费者喜爱。洪丽食品现已成长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农业产业化30强龙头企业、涪陵区农业产业化十强龙头企业。“餐餐想”商标获评 “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

洪丽食品做强榨菜品牌,在于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带领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起打造品牌。2018年,重庆市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简称“三变”改革。

洪丽食品积极参与“三变改革”试点,成为涪陵榨菜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民营企业典范。洪丽食品在涪陵区南沱镇建设核心基地3000亩、带动基地2万亩。农户向合作社缴纳保证金,农户按照公司的标准种植青菜头,公司以保护价格进行收购。农户赢得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保障价格。合作社承接榨菜加工业务,赢得了合理的加工利润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公司赢得了稳定优质的原材料青菜头,为榨菜品质打下了坚实保障。

品牌建设是要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的,比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这些是建设农业品牌的出发点和重要归宿,洪丽食品正是调动了这些主体的积极性,通过优质优价让参与者获得现实的利益,进而生产积极性更高,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四、结语

回溯涪陵榨菜的发展之路,成为国民首选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涪陵榨菜凭借地域优势,历经百年生产工艺迭代和积累,持续经营强化品牌影响力,又依靠龙头企业带动、稳定货源供给、非遗腌制技术传承等天时、地利、人和相互促进,稳坐榨菜界的头把交椅。

过去,涪陵榨菜靠着传统腌制技巧成为国民下饭菜,如今,涪陵榨菜生产企业着重差异化发展,减盐新品、休闲零食的推出让涪陵榨菜赢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当地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的涪陵榨菜,在涪陵区政府的不断改革创新探索之下,将延伸产业链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从而让涪陵榨菜品牌享誉世界,让涪陵榨菜成为更多餐桌的不二选择。小小一包榨菜,成为拉动涪陵经济倍增的强大动能。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企业品牌与地标品牌结合,把公用资产变成企业资产的一部分,是农业企业做强做大,建立强大的发展基石的最佳路径。涪陵榨菜以涪陵榨菜集团为引领,发挥地标产品价值,紧抓区域优势不断拓展市场,是小产品大市场的良好示范,是企业品牌与地标品牌深度融合的鲜活案例,值得每个还在探索、摸索中的农业企业去思考和借鉴。

参考资料:

[1]中国食品安全网 涪陵榨菜:行走的巴渝品牌 流淌的舌尖记忆

[2]农民日报 从“青疙瘩”到“金疙瘩” 涪陵榨菜的凤凰涅槃之路

[3]新华社 一碟涪陵榨菜中的匠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参(ID:ppnyck),作者:陈红新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