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23年1-7月粮食分品种分国别进口分析

海关最新公布,2023年7月我国进口粮食1357万吨,同比增10.4%;1-7月累计进口粮食9696万吨,同比增5.3%,金额36188496万元,同比增12.3%。

分品种来看,7月份,我国玉米大豆进口增加,小麦大米进口大降。

我国1-7月粮食分品种进口概况:

小麦:7月我国小麦进口71万吨,同比减少9.1%。其中,澳大利亚是最大供应国,当月从该国进口小麦约50万吨。

1-7月我国小麦进口量总计为861.5万吨,同比增加52.4%。进口来源国主要有:澳大利亚进口556万吨,占比64.5%;加拿大进口144.4万吨,占比16.8%;法国进口81.5万吨,占比9.5%;美国仅居第四进口55万吨,占比约6.4%。

图片
图片

玉米:7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为168万吨,同比增加9.2%。其中,美国依旧是最大供应国,当月从该国进口87万吨玉米。

1-7月玉米进口量共计1371万吨,同比减少9.4%。其中,美国是最大供应国,1-7月从美国进口玉米556.6万吨,占比40.6%;乌克兰进口488.6万吨,占比35.6%;巴西进口227.3万吨,占比16.6%;保加利亚进口49万吨,占比3.6%。

随着巴西、南非玉米入华通道开启,我国玉米进口来源地更加多元化,初步形成了以美国、黑海等北半球和巴西、南非等南半球玉米主产国共同发力、并互为补充的流通格局。

图片
图片

大米:7月我国稻米进口总量为10万吨,同比大减79.8%。

1-7月期间,我国稻米累计进口量189万吨,同比下降53.3%。其中越南进口72万吨,占比38.1%;缅甸进口39.7万吨,占比21%;泰国进口24万吨,占比12.7%;印度进口22.5万吨,占比11.9%左右。

从进口看,我国进口大米主要是为了调节需求和饲料替代需求。去年,在国内外大米价差大、大米饲用需求增加以及进口结构调整等因素叠加作用下,我国大米进口量达到619万吨,同比增长24.8%,首次突破532万吨的进口配额。今年进口大米价格受离岸价格大幅上涨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的双重影响,大米进口大幅下降。

1-7月期间,我国稻米累计出口量74.2万吨。其中,向埃及出口12.8万吨,占比17.2%;向朝鲜出口12.5万吨,占比16.9%。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豆:中国7月大豆进口97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3.4%。其中,巴西仍为最大供应国,当月从巴西进口大豆923万吨。美国是第二大供应国,当月从美国进口大豆14.2万吨。

1-7月大豆累计进口量为6231万吨,同比增加15%;其中,巴西进口3891万吨,占比62.4%;美国进口1985.5万吨,占比31.9%。

由于巴西大豆收获晚,加上中国海关检查收紧,导致货物延迟抵达,短期供应偏紧推动现货价格大涨,6月中旬以来,中国大豆压榨利润率一直为正值,推动7月份大豆进口增长。

图片
图片

高粱:7月我国进口高粱45万吨,同比下降66.2%。

1-7月我国累计进口高粱267万吨,同比大降63.7%;其中自美国进口125万吨,占比46.9%;澳大利亚进口107.7万吨,占比40.4%;阿根廷进口33.6万吨,占比12.6%。

大麦:7月进口大麦72万吨,同比大增1928%

1-7月进口大麦581.7万吨,同比增加53%;其中自法国进口184.6万吨,占比31.7%;加拿大进口181.7万吨,占比31.2%;阿根廷进口140.1万吨,占比24.1%;哈萨克斯坦进口31.4万吨,占比5.4%。

图片
图片
图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