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价格双双走弱,发生了啥?后期走势如何?

对于小麦和玉米持粮主体来说,和前段时间的上涨潮相比,近几日的行情开始逐渐松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麦和玉米价格由强走弱?后期又有哪些变化趋势?本文将做简要分析和预测。

图片

小麦和玉米价格由强转弱

对于小麦来说,今年的行情走势可谓是一波三折。在春节前到达3200元/吨的年内高点以后,一直到5月上中旬之前,市场都是以交易陈粮为主。由于今年基层余粮较往年同期明显偏多,同时,储备库也有轮换粮和最低收购价小麦持续轮出补充市场,小麦市场供应较为充裕。

需求方面,下游面粉企业由于有适量库存,而终端面粉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对原料小麦采购表现得十分谨慎。因此,小麦价格以震荡走低为主,并在5月12日到达年内低点的2655元/吨。

图片

随着陈麦供应减少,而新麦受减产预期及优质货源偏少影响,农户挺价惜售心态较强,叠加玉米价格上涨以及小麦饲用替代增强和制粉需求阶段性好转,同时,粮库也以轮入为主。因此,从5月中旬至6月末这段时间,小麦价格以震荡上行为主。

从7月份开始,随着市场情绪带动的消化,小麦市场逐渐回归市场供需驱动基本面,随之小麦价格涨跌调整。截止7月14日,全国小麦均价2782元/吨,和月初基本持平。

图片

对于玉米而言,今年的价格走势无论是前期的下跌还是近期的上涨,涨跌幅度同样超出了业界的预期。在春节前后,玉米均价达到高点的2816元/吨。

之后,受整体供应宽松而下游消费持续疲软,同时在替代品的冲击下,玉米价格逆势下行。虽然在4月中上旬受到阴雨天气影响而出现短暂反弹,但很快就再次进入下行通道,而且下跌加速,并在5月19日到达年内低点2636元/吨。不过,并未跌破2022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价。

图片

随后,在贸易商余粮消耗、储存成本抬升、进口阶段性减少、小麦价格上涨等众多因素带动下,从5月下旬开始,玉米价格开始强势反弹。截止目前,南方地区包括成都、贵阳、昆明等港口自提价已经超过3000元/吨。

但随着价格上涨,贸易商出货意愿较之前明显提升。对于东北地区,下游企业采购积极性下降以及北港贸易商报价减少,市场走货放缓,产区玉米价格开始小幅回落10元/吨左右;华北地区随着深加工企业玉米到货量增加,多数企业价格下调10-20元/吨;南方地区中断养殖持续亏损,饲料企业多以消化库存为主,玉米购销转淡,玉米价格也开始疲软运行。

图片

小麦和玉米价格下半年走势如何?

在三季度前期,由于今年小麦减产及优质粮源偏少的影响之下,叠加储备库轮换粮的轮入,都对小麦价格形成支撑。

但随着时间推移,7月、8月是面粉消费传统淡季,同时,储备库在9月中旬将完成轮换粮的轮入,对小麦价格支撑逐渐减弱。不过,由于目前饲用小麦替代性价比较高,对行情有支撑作用。

四季度后,随着面粉消费回暖,制粉需求将开始缓慢增加,对行情形成支撑。而储备库方面,则由轮入向轮出转换,同时,小麦价格逐渐走高后,饲用替代性价比将减弱,利空市场。

整体来看,本年度小麦价格依然表现出优质优价的特性。由于减产预期,市场货源供应表现得更为分散,而需求端在粮库轮入、面粉企业刚需补库以及饲料替代的带动下,小麦价格或将震荡走高,但考虑到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以及后期轮换粮轮出补充市场,将限制小麦上涨幅度。

预计下半年小麦价格主流运行区间在2780-3000元/吨,下半年小麦价格低点或将出现在7-8月,高点将出现在11-12月。

图片

玉米方面,短期内市场走货速度逐渐放缓,而消费端对高价玉米接受程度较差,多以维持刚需采购为主,预计玉米价格仍将维持震荡和小幅下调趋势。

中长期来看,三季度在陈粮供应收紧的前提下,叠加储存成本提升,玉米价格或将继续偏强运行。而进入四季度以后,随着新季玉米上市,供需将重回宽松供应格局。

因此,下半年玉米价格虽有反弹预期,但很难突破1月末的高点。预计下半年玉米价格高点或将出现在7-8月,而低点或将出现在9-10月份,玉米价格主流运行区间在2700-2800元/吨。

图片

小麦方面,建议后期重点关注储备库的轮换速度、小麦和玉米之间的替代性价比以及面粉消费的恢复程度;而玉米方面,重点关注黑海粮食出口协议续签及极端天气对全球谷物产量的影响。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