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的健康状况及寿命长短,除先天遗传基因的内因外,与我们生存环境、食物安全等诸多外因密不可分。据ACS(美国化学文学社)统计,截至目前在生产流通领域中的化学品约有100万种,其中约80%化学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将影响环境及公众健康。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农用化学品的农药。
大家口中所说的“小”通常指两方面:一个是行业的“蛋糕”不大;一个是成规模的企业不多,以农药制剂企业为例,销售额过10亿的屈指可数、寥寥无几。特别是进入2024年,随着行业内卷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制剂企业陷入增长停滞状态。如何突破业绩瓶颈,实现逆势上扬,成为农药企业急需破解的新命题。
农资经销商的客户是谁?不是零售店,是作物,在客户是作物的前提下,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产品是生产企业的,渠道是大家的,那你的公司竞争优势是什么? 最核心的一点,是一定要做到最基层一线,才能离服务最近,才能解决农民的核心问题。
第38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已经落下了帷幕,但不论是会上还是会后,众多行业大咖纷纷谈观感,谈体会,谈植保行业未来的趋势,依然在延续。
当然!君不见,从农资企业到经销商、零售商,上上下下,无不哭着喊着说:竞争太激烈、生意太难做、钱太难赚……毋庸置疑,农资行业内卷有其客观原因:人口红利消失、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出口受阻、消费降级等等。2024年,整个行业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内卷带来的巨大压力。
就在这几年,耳边听到最多的就是农资行业太卷了,市场同质化太严重,经营销量在下滑,利润在下降,市场萎靡不振,增量难以突破,笔者思考是什么造就了当前的这样局面?在当下社会,农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逻辑错误。
今年是建国75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回顾总结中国农药75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远景,对于汲取以往成功经验教训,继往开来,实现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近期,农药行业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在这场市场竞争中,部分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的执行力,实现了业绩的稳健增长,而部分企业则因市场需求波动、成本上升及内部管理挑战,面临业绩下滑的严峻考验。
近期多家知名农药企业宣布产品价格合理调整,拒绝低价恶性竞争,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如新安股份、江苏好收成韦恩农化、兴发集团和利民股份等企业纷纷涨价,以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供大于求的挑战。
10月16日晚间,**st红阳公告称,公司与云南合奥产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云南合奥”)、管理人签署《重整战略投资人投资协议书》;同日,公司及管理人分别与共青城胜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芜湖跃益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博雅春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重整财务投资人投资协议书》。
今年9月,一场百年不遇的17级台风“摩羯”过境,对海南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60亿,其中仅农业领域的损失就有120亿。而且这还只是直接损失,作为种植产业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农资零售商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安道麦 A” 及 “安道麦 B”,原简称“沙隆达 A” 及 “沙隆达 B”)作为全球领先的植保企业,安道麦提供各类除草、杀虫及抗病解决方案,帮助农民养育世界。
农药作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征途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动下,农药行业正步入一个挑战与机遇交织的复杂时期,内卷现象尤为显著,不仅制约了行业的健康成长,更对其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考验。
随着农药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国农药企业想要深耕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产品合规登记、了解市场趋势则是必然选择。9月5-6日,第16届全球化学品法规年度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本届CRAC论坛分论坛之全球农药登记及市场趋势分会场,深度聚焦全球农药登记管理、农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布局策略等话题,助力企业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农药电商客观存在着。不少经销商、零售商根据电商政策要求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地面店基础上选择去线上经营产品,突破原来双方约定的区域限制。线上卖家越多,那么很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比如出现渠道窜货问题、假货水货、低价乱价等热点问题,影响了旧有渠道多方面利益,特别是传统经销商会丧失代理产品的信心,这就产生电商渠道控制的应对话题。
2024年5月,国内制剂大佬中迅农科再次以40.14亿元的销售额,蝉联了全国农药行业制剂销售百强榜第一名。对于这一荣誉,用中迅农科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对中迅集团多年深耕农药市场的肯定。但同样是在5月份,中迅农科的电商平台中迅优品快速传遍行业内外,而这与中迅农科发布《关于禁止网络销售的声明》,也才2年左右的时间。前后看似矛盾的这一现象,迅速地引发了热议。那么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逻辑?
虽然全国有30多万家农资店,但年销售额过1000万的农资店还是少之又少的。成哥认为,能做到1000万的农资店,一定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天时”是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地利”是种植结构和经济价值,“人和”则是经营理念和经营方法。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位于西昌地区年销售1000万农资店的成功经验。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家农资店苏老板的成功经验。
4月22日,江山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86亿元,同比下降39.08%;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下降84.66%;扣非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84.87%。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农药信息网登记农药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了2013—2023年小麦杀菌剂登记数量、防治对象、有效成分、剂型、使用方法等变化特征,提出了小麦杀菌剂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创建小麦病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体系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去年利润大减60%的中国农药行业深深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点不用多说。但去年为什么会出现复苏的征兆?却还是要从不景气的情况中,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社会运行总是遵循一定规律,并存在着广泛的因果关系,这些因果关系千丝万缕,往往看不清、理还乱,很多时候,像盲人摸象,摸到肚子的认为大象像堵墙,摸到大腿的认为大象像根柱子,摸到耳朵的认为大象像蒲扇。社会如此,行业也是如此,农药行业没能例外,站位太低、离的太近,只能看到局部,往往以偏概全,结论错误,只有站高一些,离远一些,透过密密麻麻的因果关系,找出底层逻辑。底层逻辑不多,但是“纲”,看清楚底层逻辑,才能看清楚行业的本质。
笔者从事农资经营25年,通过传统渠道经营22年后,转型农资电商3年。笔者结合多年来线下、线上经营农资的经验,以及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思考,试图找到农资电商的正确运营模式,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岁尾年初,大家想好2024年的市场怎么做了吗?2024年的农药市场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如何判断未来农药行业的宏观走向,巨大的威胁背后到底有没有潜伏的机遇?如何理解行业中正在发生的各种巨变?……
随着2022年年底疫情的基本结束以及2023年对疫情管控的放开,中国经济也在缓慢恢复,但疫情的“后遗症”、持续的俄乌冲突、中国与美西方国家政经关系趋冷等带来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在不断演进中,这些因素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一定影响。2023年中国农药市场虽然由于食品的刚性需求受大环境的影响较小,总体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势头,但局部也受到一些影响和冲击,尤其农药市场的剧烈震荡让企业难以把控和看清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
每年开春,各地区“有头有脸”的经销商门口都会挤满厂家的业务人员,他们像被等待皇帝“翻牌”的妃子一样等着经销商约谈。然而,这一切或许将随着农药“一证一品”的执行而发生根本改变。现在还有很多农资经销商没搞明白“一证一品”是什么以及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农业农村部2023年发布的“关于征求《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中提出,一个农药登记证件只能用于一个产品。这就意味着农药行业授权委托借证、一证多品的时代将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