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低库存带来的踩踏行情即将结束,价格底部开始若隐若现

对于国内玉米市场而言,尽管近几日的下跌节奏有所缓和,甚至局部出现了零星的上涨,但整体依旧弥漫在悲观情绪之中,当前价格下跌的的核心逻辑是下游低库存高周转,供应高位稳定。但也正是基于这个逻辑,随着价格底部的逐渐夯实,机会也开始若隐若现。

图片

价格下跌核心逻辑:下游低库存高周转,供应高位稳定

从8月底的翘尾行情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国内玉米价格持续处于下跌态势,特别是在回归新季玉米定价之后,新季玉米价格高开低跳,跌幅进一步加深。

不可否认,丰产预期兑现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新粮集中上市带来的供应压力也是现实所在,但在对后市看空预期情绪的蔓延之下,下游各产业链持续低库存高周转对市场的打击则更为致命。

在往年,新粮收获上市后,随着供应量的增加,市场往往处于价格低洼,从而吸引各产业链竞相建库,价格也在经历短暂的下跌之后逐渐回暖,在一些减产年份,甚至会因为产业链各环节的“抢粮”行为出现大涨行情。特别是玉米,在“缺口论”的支撑下,这种情况比其它粮食品种表现得更为明显。

但今年,这种场景完全不在,在价格持续下跌和看空预期情绪的笼罩之下,即使局部产区已经跌破种植成本线,贸易环节依旧心态谨慎,多维持短线运作,毫无建库意愿;下游深加工和饲料企业也是维持刚需补库,低库存运转。

图片

根据机构统计的数据,截止上周末,港口方面,北方四港玉米库存88万吨,处于近五年同期低点;南港包括玉米、高粱、大麦在内的谷物总库存173.3万吨,也处于同期低位;深加工企业方面,样本企业消耗处于五年同期高位的同时,原料玉米库存处于五年同期第二低位(仅高于去年同期);饲料企业方面,样本企业平均库存天数25.12天,处于近三年同期低点。

在下游产业链低库存高周转的同时,价格持续下跌和潮粮存储问题,进一步助推基层种植户“卖跌不卖涨”的恐慌情绪发酵,导致供应高位运行,供强需弱格局持续对价格形成冲击。

图片

新年度供需缺口仍存,价格底部开始若隐若现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玉米价格下跌从一定程度上讲,更多的是恐慌情绪的释放。

首先,从2023/2024新年度供需平衡来看,产需缺口依然存在。

从产量来看,本年度产量预估增加1320万吨左右。根据机构调研的情况,本年度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56880万亩,增加了大约500万亩左右;单产方面,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单产下降,吉林西北部单产下降,东南部则增加,辽宁和内蒙古整体亩产同比略有增加,总体上东北地区预计产量增加350万吨左右。华北地区由于今年生长条件好,大部分地区单产同比去年增加200-300斤/亩,预计华北总产量增加1000万吨左右。西北地区由于前期土地积温偏低以及生长期遭遇持续干旱,减产预期较强,预计总体减产180万吨。南方地区本年度恢复性增产,总产量同比略有增加。

从消费端来看,预计新年度玉米消费量为25400万吨左右,同比增加1260万吨。替代品方面,由于性价比优势,本年度饲用领域替代量达到了3000~4000万吨,但随着小麦价格逐渐回归,饲用中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将会明显减少,但定向稻谷及大麦、木薯干等对玉米仍有替代。预计新年度饲用玉米消费量或将达到16200万吨左右,增加680万吨,其它消费种用、食用及损耗变化不大。

图片

进口玉米方面,本年度国际玉米价格同样处于下跌通道,特别是近期美国农业部报告产量和库存高于分析师预期,加剧了价格下跌,目前国际玉米价格处于三年低点附近。与此同时,从年初以来,国际玉米价格持续低于国内价格,特别是巴西玉米,和国内玉米价格差较大,性价比优势明显。

但预计新年度国际谷物价格也将回升,逻辑很简单,一是俄乌地缘冲突仍在持续,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乌克兰玉米出口量将进一步下降;二是气候变暖是一个普遍现象,世界另一大玉米出口国美国密西西比河水位长期低位影响物流运输,要知道美国60%的谷物是通过密西西比河运往港口;三是厄尔尼诺现象,也对玉米产量构成潜在威胁。

基于以上三个理由,国际玉米价格中枢上移预期较强。在抑制国内进口的同时,价格上涨也会传导至国内市场。因此,预计新年度玉米进口量在1900万吨左右,基本和本年度持平。

图片

深加工消费方面,预计新年度将达到715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600万吨左右。主要是因为2023年四季度消费同比增加的同时,预计新年度原料价格将低于2022/2023年度同期,深加工企业加工利润提升带动开工率,进而带动玉米消费量增加。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新年度供需均增加,供需格局较本年度略显宽松,但理论缺口仍在1980万吨左右。

其次,从当前市场运行情况来看,随着产区玉米价格跌至种植成本以下,利空预期对价格的冲击也正在逐渐转弱,这也是近几日跌速放缓的原因所在,相关内容已在之前的文章中做过详尽分析。

图片

总之,在新年度供需缺口预期仍存的大背景下,短期内受供强虚弱格局的影响,玉米价格仍有小幅下跌预期,但随着利空逐渐出尽,在价格下跌至下游产业链的预期范围之内后,建库意愿将会增强,同时,供需偏紧的格局也将凸显,届时,或将会带动玉米价格迎来新一波的上涨行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