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分析(附图表)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10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美国大豆玉米产量和单产预估下调幅度超过预期,美大豆期货大幅飙升,主力合约收高3%,创下两周来的最高水平;玉米期货从近三年的低点处反弹;由于全球小麦供应下降,美软红冬小麦期货收盘上涨,其中基准期约收高2.8%

小麦:产量消费库存均下调 库存为2015/16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产量下调:由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埃塞俄比亚的产量降幅超过美国的增幅2023/24年度全球小麦产量调低390.7万吨,从7.87亿吨调低到7.83亿吨。

澳大利亚小麦产量下调150万吨,至2450万吨,原因是大部分产区持续干旱。

哈萨克斯坦的产量下调200万吨,至1300万吨,原因是本季生长条件不理想。

埃塞俄比亚的产量也下调200万吨,至550万吨,原因是收获面积减少、8月和9月天气干燥以及生产资料用量减少。

消费下调:全球小麦消费下调300万吨,至7.929亿吨,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饲料和其它用量减少,而食品、种子和工业用量的大部分降幅集中在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

库存下调:2023/24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下调50万吨,至2.581亿吨,为2015/16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本月许多国家的期末库存都有所收紧。

进出口下调:

2023/24年度全球小麦进出口量2.092亿吨,下调58万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米:产量消费上调 库存下调

产量上调:由于全球大米产量变化极小,因此2023/24年度全球供应上调的主要原因是印尼期初库存增加。

消费上调:全球2023/24年度大米消费上调80.6万吨,为5.235亿吨,因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增幅抵消越南日本等国的降幅。

库存下调:大米期末库存预估几乎与上月持平,为1.675亿吨,因为印尼的库存增幅与中国和哥伦比亚的库存降幅相抵消,不过这仍将是六年来的最低库存规模。

进出口上调:因为第四大大米消费国印度尼西亚出于对供应的担忧,将进口更多大米,补充政府库存;全球出口也略有上调,原因是柬埔寨和越南的出口增加。2023/24年度全球大米出口量都预计上调40.5万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米:产量、消费量上调  库存下调

产量上调: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期值微增,升至12.144亿吨。美国玉米产量预估下调176.5万吨,至3.827亿吨,因为单产下调。美国以外地区的玉米产量因阿根廷、摩尔多瓦、欧盟和巴拉圭增产而增加。阿根廷玉米产量上调100万吨,为5500万吨,反映出预期面积增加。欧盟的产量因法国增产而上调。

消费上调:2023/24年度全球玉米消费预计上调43万吨,达12亿吨,但仍低于全球玉米产量。其中,主要是阿根廷的消费有所调增。

库存下调:由于供应降幅超过用量,2023/24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下调。美国以外地区的玉米期末库存上调,主要反映出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库存上调。全球玉米库存预计为3.124亿吨,较上月下调160万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豆:产量库存量进出口均下调

产量下调:2023/2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下调182万吨,预估为3.995亿吨。因为单产调低,美国大豆产量下调;印度的大豆产量下调100万吨,至1100万吨,原因是9月份降雨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加上8月出现历史性干旱,对单产造成不利影响。

进出口下调:全球2023/24年度大豆出口下调20万吨,至1.682亿吨,因为美国的出口降幅超过巴西的增幅;日本、土耳其的大豆进口上调,巴基斯坦的大豆进口下调。

压榨上调:全球大豆压榨上调80万吨,达到3.285亿吨,原因是中国和美国的压榨增加。中国的压榨量上调100万吨,达到9700万吨,这与上年压榨增加和国内豆粕需求增加一致。由于供应减少,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压榨下调,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上述增幅带来的影响。

库存下调: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下调360万吨,至1.156亿吨,主要是由于中国、巴西和印度库存减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