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价格是涨是跌?年前备货行情启动后,能否带来趋势性反弹?

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玉米价格重心延续下移趋势,均价由12月1日的2553元/吨下跌至15日的2492元/吨,跌幅2.4%,目前玉米价格已经跌至两年以来的新低。那么,近期玉米价格是涨是跌?随着年前备货行情的启动,玉米价格能否迎来趋势性反弹?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图片

供需基本面阶段性失衡与情绪共振,引起跌价失速

在新季玉米上市之初,开秤价格一度高开,但上涨的势头迅速就被浇灭。其主要原因是辽宁和黑龙江部分地区直收粮提前上市,由于当时气温偏高,潮粮存储难度较大,在利润尚可的前提下,出现了一波被动售粮潮。让市场懵圈的是,年度大跌行情就此拉开序幕。

无论是供应端还是需求端,利空消息是一波接着一波,新季玉米丰产产需缺口缩窄、进口补充增加的冲击,下游用粮企业持续亏损、渠道建库谨慎…下跌潮从9月初一直持续到11月初直收粮购销活动结束。

进入11月份以后,随着气温下降以及频繁雨雪天气扰动,玉米市场终于迎来了一波超跌反弹行情,但市场始终被看空的情绪所笼罩着,因此,虽然反弹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天,但其实涨幅并不明显。而雨雪天气带来的主、被动惜售情绪,虽然阻击了玉米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却也为更重的卖压后移埋下了伏笔。

图片

11月下旬,进口玉米拍卖底价下调的消息,尽管对实际供需环境影响有限,但对产业链心态的影响却不容小觑,玉米价格在迎来新一轮下跌行情的同时,市场悲观情绪也逐渐被推向顶峰。

即使在12月上旬末,东北、华北同时迎来雨雪天气的情况下,玉米价格的表现也只是短暂的震荡调整后继续下探新的底部,这和之前一遇雨雪天气就止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当前情绪对行情走势的影响更大。

截止12月16日,锦州港港内贸易商二等主流收购价已经下跌至2420-2430元/吨,华北市场也早已经跌破2600元/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季玉米上市以来,玉米价格的下跌,是供需基本面阶段性失衡与悲观情绪叠加的结果,偏弱的供需基本面更是助推了看空情绪的持续发酵,进而引起价格跌速加快。

图片

国内玉米价格还会继续下跌吗?

对于未来玉米价格的走势,市场普遍在期待年前备货行情的启动。因此,基本面的现状是供应端存在惜售行为,而需求端维持按需采购,库存低位运行。

图片

从供应端来看,随着近期价格持续下跌,销售进度有所放缓,此前本年度售粮进度基本快于去年同期,但近期总体有向慢转变的趋势。在工厂落价之后,吉林到货量存在增量的趋势,而黑龙江维持稳定或略减趋势,两个地区合计表现为增加,考虑到域粮源的流动,本轮价格下跌后到货量实际在增加,中下旬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仍将维持偏弱运行状态,预计降幅在20-40元/吨。

图片

华北地区在价格继续下跌之后到货急剧下降,带动部分深加工企业近两日上调收购价格。以山东深加工企业为例,在13日达到1882辆后,14日降至603辆,15日更是低到54辆,16日135辆,到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雨雪天气的影响。

考虑到华北供应和到货以本区域为主,且潮粮只能运往深加工企业,由于运距较短,到货量的变化较快,价格跟随到货情况变化也较快。因此,在雨雪天气结束后,一旦到货恢复,华北玉米价格恐继续下调。

图片

目前市场关注年前备货行情的启动情况,我们不妨从供需两端来简单分析一下。

从供应来看,春节前甚至是年后直至3月份,国内玉米供应依然处于季节性供应旺季。本年度初期售粮进度较快,但由于11月份产区东北持续遭遇雨雪天气,卖压后移。华北地区在取得丰产的同时,目前整体售粮进度已经偏慢于去年同期。因此,未来玉米市场供应依旧较为宽松,而且春节前基层农户有售粮需求。

从需求端来看,春节前饲料企业补库需求一定会启动,不过可能需求放量可能不及往年。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目前终端畜禽出栏处于高位,饲料产量需求难有明显提升空间,而且养殖端亏损压力较大,饲料企业备货有收窄的预期;另一方面,在进口玉米、高粱、大麦等低价替代品的冲击下,对内贸玉米饲用消费有限。因此,春节之前饲用需求对玉米提振作用有限。

目前深加工企业盈利较好,而且春节前属于成品消费旺季,行业开工率将维持高位运行。但在当前供应充足的大背景下,企业建库意向不高,以维持刚需采购为主,年前同样存在备货需求,但建库天数也将不及往年同期。

图片

总之,本年度玉米市场在丰产预期已确认的前提下,年前供应依旧处于季节性高位,而春节前基层农户也有一定售粮需求,玉米供应整体呈现出宽松格局。而需求端终端养殖持续低迷,在当前相对安全的玉米库存之下,年前备货不及往年同期,深加工企业方面受成品需求旺季影响,对原料消费变动有限。因此,年前备货行情可能对玉米价格止跌有积极作用,但不应抱有过高期望值,在供需宽松格局之下,很难出现趋势性上涨行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