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23日,“2023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在厦门隆重举行。食业头条CEO受邀发表“共创菌菇预制菜百亿新赛道”主题演讲。
3月21日,以“回归、筑梦”为主题的“2023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开幕式在福建省厦门市佰翔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办,品牌农业与市场、食业头条、深圳九能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支持,是一次疫情后顺势而动的首场食用菌行业的大型会展活动。
近日,格力集团创始人董明珠宣布投资5000万创建预制菜装备公司。《品牌农业与市场》注意到,早在今年9月份的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中,董明珠就宣布要入局预制菜,本次“大手笔”的投资创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似乎也是董明珠在预制菜领域中布下的重要一步棋。
近年来,由于一些农产品受到过度包装而产生塑料污染的事件偶有发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为进一步强化食用农产品安全,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发布了关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用农产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引发了行业关注。
日前,“河南万吨大白菜”滞销引发全网关注,引发当地农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疫情管控措施的进一步升级。不过,近日随着全国疫情有序放开、科学防控,各地开始对管控也逐步放开,全国农产品物流迎来了全面恢复期。经历了“停滞期”的地方农产品,如何选择更快、更安全、更便捷的渠道?
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舱下行的载人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在着陆场交付空间应用系统,包括3个生物样品冷包和1个无容器样品袋。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带动地方经济、提升地方农业产业规模的重要抓手,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品牌强则地方经济强”,一个品牌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当地政府、企业、百姓三方的增收,强大的品牌甚至可以比作是“品牌核武器”主导地方经济的走向。那么,如何让品牌变大变强?提升活跃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近日,在2022年碳达峰行动暨零碳城市峰会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陈炳才认为,由于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预计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将提前达到118亿吨的峰值。伴随着这个过程,中国大约在2025年将出现逆城镇化的现象。那么一旦出现“逆城镇化”,对传统的农业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近日,随着全国疫情风控进一步升级以及部分省市的管控措施调整,居家办公、居家生活再一次暂时成为了人们的主流生活方式。北京、河北、重庆、四川、广东、河南等地区再一次掀起了“预制菜”热潮。预制菜不同于普通农产品,便于长期保存和快捷制作成为了其最大的优势,赢得了疫情下消费者的关注。昨日,《中国食品报》和央广网纷纷发文表示:预制菜有望实现从目前的千亿级别到万亿级别的产业跨越。
几日前,“河南万吨蔬菜滞销”的相关新闻登上百度热搜,本以为只是疫情引发的暂时性难题,却没想到持续发酵,打开了“持久战”。今天,河南万吨滞销蔬菜再一次登上百度热搜榜首:大客户来不了、数万吨蔬菜走不出去、当地农民含泪毁菜,苦不堪言。面对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农业大省河南要如何破局?
近日,全国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视频推进会在北京召开。总社理事会主任、党组副书记梁惠玲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全系统要开展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县域为农服务综合能力和水平,发挥供销合作社独特优势,推动供销合作社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指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加快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在2022年只剩2个月的时候,昔日的生鲜电商王者每日优鲜终于发布了去年的年报,宣告“扛不住了”。据媒体报道,每日优鲜目前全年亏损率高达近39亿元,全国的正式员工只剩下了55人,曾经的“生鲜电商第一股”如今为何落寞至此?农产品生意真的“不香”了?
此前,湖北相关媒体报道称,湖北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多地如重庆、宁夏、浙江等党媒也陆续刊登各省供销合作社大力推进恢复基层社的报道。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曾提到,供销合作社全系统2021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