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放开!农产品产销对接迎来恢复期,产区政府和企业如何选择渠道?

日前,“河南万吨大白菜”滞销引发全网关注,引发当地农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疫情管控措施的进一步升级。不过,近日随着全国疫情有序放开、科学防控,各地开始对管控也逐步放开,全国农产品物流迎来了全面恢复期。经历了“停滞期”的地方农产品,如何选择更快、更安全、更便捷的渠道?

01、“阵痛期”后,需要抓紧产销对接黄金期

随着国家逐步放开对疫情的管控,各地也出台了“不再查验核酸”“绿码即可通行”的暖心政策,对农产品物流来讲,是一大利好,由于传统农产品有着不利于长期保存的缺点,一旦遇上高速封控等不可控因素,少则两三天,多则十天半月,农产品受到时间的影响而会出现变质、腐烂等不同程度的损耗,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损失。

图片

然而,如今政策逐步放开,各地经历了长期的封控,急切需要优质新鲜的农产品储备,产区迎来了新的机遇期。随着疫情管控的逐步放开,到春节之前的这段时间也是农产品进行产销对接的黄金时期,地方政府和企业必须要抓紧这波机遇,让产区优质农产品出圈、破圈。

在这段时期当中,产区政府需要根据此前积累的农产品量,选择适合自身的渠道和物流,既要保证按时、按量输送到,又要保证农产品不被病毒污染,这对于产区政府和企业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02、商超、农贸市场、电商是首选渠道

目前,在疫情管控逐步放开的条件下,各地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地方农产品拓宽渠道。比如,河南已经专门出台10条措施助农卖菜,多措并举帮助菜农对接销路,还推出“一车一证一线路,有效期内车辆可以多次往返”做法;曹县也表示,正结合本县情况,调整防疫措施,全力畅通物流。不仅北方地区,近期广东、福建、重庆等南方省份也出现蔬菜滞销,当地一些基层部门通过专门联系沟通,为蔬菜销售开辟优先通道。有消息称,11月22日至今,各批发市场累计对接采购河南滞销蔬菜超过4600吨。

图片

如此庞大的政策支持度下,产区政府和企业基本不用再为物流而担心,进而需要考虑的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从线下渠道来讲,传统的商超和农贸市场应当是最优先的选择。长久以来,商超系统和农贸市场是全国农产品销售的绝大部分主流渠道,消费者购买农产品会也优先选择这两个传统渠道,据统计,我国超过87.2%的消费者会优先选择正规的商超系统和农贸批发市场。

从线上角度来讲,淘宝、京东、拼多多则是最优先的选择,建议产区政府和企业在正规的电商渠道开设品牌旗舰店,通过直播等线上销售的方式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量。同时借疫情放开的利好,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方式,通过安全、快速的配送模式把优质农产品送到消费者身边。

03、10万经销商、3000优质商超资源……这场“产销对接”盛宴不可错过!

如今,在各地都开始逐步“放开”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助力各地农产品产销对接,品牌农业与市场杂志社将于12月20日在南京举办“2022第七届中国商超采购大会”。本次的大会为品牌农产品搭建优质的产销对接平台。在产销对接过程中,农业品牌可以很好地传递市场信息,在实现集中供销的同时,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丰产丰收。

图片

中国商超采购大会始终聚焦区域连锁超市直采业务,为区域连锁超市选品、采购和营销创新提供精细化服务,推动了商超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渠道商之间深度合作,提升了商超采购的选品效率和企业商品竞争力,实现生产厂家与零售连锁企业的互利共赢。自2017年创办以来,每届中国商超采购大会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增长,参会商超数量逐年增加,现场成交量不断攀升。

图片

本届商超采购对接会涵盖全国优质农产品,包含蔬菜、水果、肉类、粮食、水产、食用菌、林特等多重品类,同时涵盖食品、食材、酒类、乳制品等大食品品类。展示范围大,涵盖范围广,汇聚全国商超采购负责人,是地方农产品展示和产销对接的优质平台。

在“商超采购大会”召开的同时,12月21-23日,华糖万商大会也将如约而至!主办方华糖云商拥有全国300万+动态经销商数据库,为万商大会构建了雄厚的商业资源基础,2022万商商业升级,高质量100000+经销商将会师南京。2022万商大会展会展商全面升级,覆盖产业更全,主流品牌更多,酒类、食品、农产品、饮品、食材、调味、机械……万商大会是全产业千企万品的年度盛典,主流高增长品牌的聚集地。

图片
图片

2022万商大会全面布局线上传播引流曝光平台,将在华糖云交会“线上万商馆”进行同步参展,线上线下双展区,双线赋能更高效!南京万商线下展厅与华糖云交会平台联动展示,云交会后台超460万经销商线上选品、展望趋势,线上线下双驱动发力高效对接,助力万商大会参展商实现流量效果双丰收!

2022年12月20日,让精彩继续!近3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现场参会、近3000农产品采购商现场选品,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度盛宴!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我们不见不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牌农业与市场(ID:zhongguopinpainongye),作者:品牌农业与市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