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种占85%的市场,还带动形成规范产业格局!如何做到?

车驶入建瓯,环绕公路两侧连片的鲜食玉米地里,一排排鲜食玉米成熟饱满。这一丰收美景每年都会在建瓯市各村上演,并从国庆节后一直持续到元旦前。

据悉,建瓯市主要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为泰鲜甜1号、2号系列,占全市85%的市场份额。而该系列品种分别占南平市、福建全省65%、25%的市场份额,且在南平形成了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个品种如何带动一个产业?

关键点1:比其他品种多2-3毛/斤的稳定收购价

泰鲜甜系列品种,是福建省圆旺元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旺元种子集团”)享有独立销售权的热带血缘品种。在2010年温带血缘品种盛行之时,其凭借良好的种性进入业界人的视野,备受欢迎。

据了解,这个品种抗性好、商品货架期长、易种植,同时产量也比较高,拥有多重优势。“泰鲜甜在我们这边种植,亩产通常在2800-3500斤,比一般的品种高出500斤,因此产值也很高。”建瓯市东游镇云头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文库表示。

目前,泰鲜甜系列品种的种子售价是180元/斤,种出的鲜食玉米田头收购价稳定。圆旺元种子集团董事长游元旺告诉记者,该系列品种在建瓯市收购价比其他品种多2-3毛/斤在上海市则是鲜食玉米市场定价的基础

稳定的收购价,意味着稳定的利润回到农民手中,也直接影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利益和稳定粮食市场供应。

图片

关键点2:错峰上市,通常不会出现烂市烂价

在南平市、建瓯市,鲜食玉米种植一般分为春、秋两季。春季从1月下旬开始播种,到2月中旬穴盘育苗移栽结束,在5月上旬到7月下旬陆续上市;秋季从7月下旬开始播种,到9月1日前移栽结束,在国庆节后到元旦前陆续上市

游元旺表示,因为闽北地区有小气候,山地玉米种植就可以错峰播种,分期上市。如海拔低的地区提前播种,海拔高的地区推迟播种,这样到种植期时就不会出现几万亩玉米同时播种、集中上市,对流通产生压力。

同时,上市季节错开高峰期,在空档期内,市场价格就好,因而不会出现产品过多,积压、烂市烂价的情况。

目前南平市近14万亩泰鲜甜系列鲜食玉米,每年种植春秋两季,年产值可达4.7亿元

图片

关键点3:采取订单式、保护式种植模式,降低风险

一个品种能成功推广出去,一方面得益于其良好的种性,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优秀的推广模式。

我们主要采取的模式是公司+合作者+农户。”游元旺介绍。在种子供应阶段,合作社向公司拿种子,以合作社和公司每方出资1:1的比例,先拿到货;在鲜食玉米销售阶段,合作社承担玉米订购、保收等方面工作,以1元最低收购价,从老百姓手中收回玉米,这些玉米还能用于抵消购买种子时的货款。

而圆旺元种子集团也会不定期组织全省十个市(县)优秀的合作社到公司开会,并邀请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植保的专家,以及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合作社进行种植技术培训,由合作社传达给本村(镇)的种植户,保证种植效果。

据悉,该模式当前已在南平市5个乡镇实施,并展现出良好的带动效果,消除了撂荒地。

在种植面积方面,南平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从2009年模式刚开始实施时的7000-10000亩,增长到现在的14-15万亩,呈现跨越式增长;在种植规模方面,南平市已然超越原来的福建鲜食玉米种植第一大市——漳州市,成为福建最大的鲜食玉米种植地;在市场规范性方面,南平市由原来的粗放型、零散型市场,形成了现在的“一村一品”新格局,鲜食玉米形成产业,焕发乡村振兴新生机。

“经过10年打拼,南平市、建瓯市有了指定的流通团队来给农户做市场销售。现在南平的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扩大,并辐射到了全省、全国。”游元旺说。

图片

泰鲜甜系列品种占建瓯85%市场 全国推广面积超40万亩

稳定的收购价和保护性推广模式,使得泰鲜甜鲜食玉米品种越走越远。

当前,泰鲜甜系列品种已占建瓯市85%的市场份额,分别占南平市、福建省65%、25%的市场份额。在国内东南区域,系列品种的推广面积超过40万亩,广西、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安徽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还有很多建瓯人正慢慢“走出去”,到安徽、湖北、江苏、江西租田租地种植鲜食玉米。他们在民间组织种植团队,到各省各县的撂荒地种植,把建瓯的产业模带到省外,让种植户们尝到甜头。

“建瓯市的老百姓对泰鲜甜的品种种植积极性正在不断提高,很多农户只要见到种子入库就会连续买两年的种子,放在家中的恒温箱。”游元旺说。

图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