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对中国种业的潜在影响

我是张健,在先正达集团北京创新中心工作。

1998 年我曾在杜邦先锋种业公司从事转基因抗虫玉米的研发工作,参与了转基因抗虫玉米 TC1507 和 DAS59122 产品的研发工作。之后也参与了生物育种法规审批和生物技术监管,以及转基因公众接受与科普等方面的工作。

随着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进程,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步伐越来越近。今天,我想分享全球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国家的种植面积和普及率的内容,或许对中国未来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发展有些启示作用。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全球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国家的种植面积和占比

全球先后有 21 个国家种植过转基因玉米。2022 年,全球有 15 个国家种植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达到 9.93 亿亩。

其中种植超过 100 万亩的国家,分别是美国 5 亿亩、巴西 3.07 亿亩、阿根廷1.06 亿亩、南非 3450 万亩、加拿大 2000 万亩、菲律宾 915 万亩、巴拉圭 705 万亩、越南 270 万亩、乌拉圭 225 万亩、哥伦比亚 210 万亩和西班牙 105万亩。

其他四个国家洪都拉斯 75 万亩、智利 6.9 万亩、葡萄牙 5.3 万亩和印度尼西亚3750亩。

图片
图片

欧洲曾有捷克、法国、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等六国在 2004-2016 年间种植过少量转基因玉米,捷克 2008 年种植 12.57 万亩普及率曾达 7.36%,其他国家的种植普及率在 1% 左右,之后停止了种植。目前欧洲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种植转基因玉米。

二、全球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国家的种植普及率

2022 年,全球种植玉米的面积总共有30.18亿亩,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全球普及率为 32.9%。主要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国家的种植玉米普及率情况如下(图三):

图片

美国是种植转基因玉米最早和最多的国家,自1996年起种植480万亩以来,13年后2008年种植4.17亿亩普及率达到80%,2013年种植5.2亿亩普及率达到90%并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2022年种植5亿亩普及率达到93%。

巴西的转基因玉米种植自2008年以来,7年后2014年种植面积1.9亿亩普及率超过80%,于2022年种植超过3亿亩达到95%。

阿根廷的转基因玉米种植始于1998年,12年后2009年种植3100万亩普及率达到84%,2012年种植4800万亩达到90%并稳步上升到2022年种植1.06亿亩普及率达99.6%。

加拿大的转基因玉米始于1998年,2012年种植1785万亩普及率达到82%,2020年种植1950万亩普及率达到90%,2022年种植2000万亩普及率91%。

南非的转基因玉米种植始于1999年,2012年种植4100万亩普及率达到85%,2014年种植4100万亩曾达到90%,2022年种植面积3450万亩普及率是88%。

菲律宾是亚洲最早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国家,始于2003年,2013年种植1095万亩普及率27%,2020年种植1245万亩达到33%,2022年种植915万亩普及率在24%。

巴拉圭2011年种植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525万亩普及率在40%左右,2022年种植705万亩普及率达到52%。

越南目前转基因作物种植只有玉米,始于2015年,2022年种植270万亩普及率达到20%。

西班牙是欧洲最早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国家,始于1998年主要是抗虫玉米,2011年种植210万亩普及率达到37%,种植普及率徘徊在30%左右,2022年种植105万亩普及率在22%。

乌拉圭2003年开始种植转基因玉米,2008年种植105万亩普及率达到81%,2011年种植105万亩达到92%,2022年种植225万亩普及率接近100%。

哥伦比亚2007年开始种植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在120-165万亩普及率在20-30%左右一直不是很高,2022年种植210万亩普及率达到36%。

洪都拉斯2002年开始种植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45-60万亩,种植普及率在10%左右,2022年种植75万亩,普及率达到15%。

智利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种植面积较低,普及率大多在5-8%波动,2020年种植12.4万亩普及率达到12.8%,2022年种植转基因6.9万亩普及率8.4%。作为转基因种子繁种的重要基地,主要出口到美国和加拿大。

葡萄牙是欧洲种植转基因玉米的二个国家之一,始于2005年,2009-2018年间种植面积较少,在15万亩左右普及率在5-8%。2022年约为5.3万亩普及率在4.66%。

欧洲曾有捷克、法国、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等六国在2004-2016年间种植过少量转基因玉米,捷克2008年种植12.57万亩普及率曾达7.36%,其他国家的种植普及率在1%左右,之后停止了种植。目前欧洲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种植转基因玉米。

图三显示,2022年,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南非和乌拉圭的转基因玉米种植普及率达到了88%或之上,转基因玉米种植成为主流选择。菲律宾、哥伦比亚、西班牙、巴拉圭和越南的转基因玉米普及率在20-50%之间。

三、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对中国种业的潜在影响

中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应用将对种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成功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将会成为种业市场的竞争焦点,引领玉米种子市场的发展。这可能对常规种企构成压力,需要具有生物技术性状的玉米品种才能保持竞争力。同时,如果中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取得成功,国内种企有机会成为玉米种子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从而影响全球种业格局,增加国际竞争力。

1)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成功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可能成为种子市场的重要要关注点,影响传统种企的市场地位。转基因玉米的产业化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和引发种企间的并购重组,需要传统种企进行战略调整,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2)研发育种技术重心转移:种业公司将会将更多的研发资源投入到转基因玉米领域,跟上市场发展趋势。这将导致种业公司研发重心从常规育种技术转移到生物技术融合常规育种上来。

3)科技创新与合作:为了在转基因领域取得优势,种业公司将需要增加创新力度,探索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等现代育种技术。此外,将会促进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转基因玉米品种。

4)国际竞争力提升:如果中国成功实现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国内种企有机会成为全球转基因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这将增强中国种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全球种业格局有重大影响。

5)法规和政策调整:转基因产业化将导致法规和政策的调整,包括转基因作物的法规审批流程、生物技术监管标准和修改生物技术产品阈值标识等,这将影响种业公司的运营和市场准入条件。

6)总的来说,作物转基因产业化不仅影响种业格局的内部结构,还可能对社会、环境和国际关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7)知识产权与专利竞争:转基因作物的开发涉及到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等领域的专利。种业公司之间可能会因为专利争议而引发竞争,也需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好布局,以确保技术和品种的合法性和独特性。

8)农民种植选择:成功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将会影响农民的种植选择。如果转基因玉米表现出较高和稳定的产量,以及良好的抗虫与乃除草剂性状,农民将更愿意种植这些品种,从而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

9)公众认知与接受度:转基因产业化可能引发公众的关注和争议,特别是涉及食品安全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和接受度将影响政策制定和市场需求。

10)生态环境变化: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包括与其他生物的互动、生物多样性等,这可能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和监测。

11)国际贸易与合作:中国作物转基因产业化的推进可能影响国际农产品贸易和合作。如果不同国家在转基因玉米的法规审批、标准和法规要求上存在分歧,可能导致贸易纠纷,影响相关农产品的跨境交易。一方面,中国成为转基因作物生产大国将会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另一方面,国际合作也将涉及技术共享、市场准入等问题。国际组织和贸易协定可能会试图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转基因作物标准,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然而,标准协调可能面临政治、科技和公众认知等多方面的难题。

中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应用的时代即将到来,未来玉米种业的发展需要生物技术性状和优异种质资源构成的新品种将成为好产品的必备要素,也将为玉米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主要参考资料来源:

1)https://gm.agbioinvestor.com/gm-production

2)张健(2022)中国重要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展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4(12):15-24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