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早籼稻市场购销形势分析

综述:供需关系是决定商品市场价格走势的核心因素。

研判商品市场价格走势,首先要对该商品的供需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有把该商品的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清楚,并加以分析和理解,我们才能对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和走势进行科学的研判和评估;因此,供需关系是决定商品市场价格走势的核心因素,粮食自然也不例外。

下面进入主题,共分六个部分,即根据我们早籼稻调研小组,针对2024年早籼稻生产和需求两端的形势进行调研后整理出来的初步结果:

第一部分: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2023年早籼稻形成超级大牛市的主要原因

2023年全国早籼稻种植面积官方公布的数据为7100万亩,因种植品种同上年相比有较大规模普改优,而米粉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加工米粉原料的传统补充渠道又严重受阻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制作米粉类早籼稻米供需矛盾加剧,从而形成年度大牛市。

1、国家统计局发布近几年早籼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数据对比:

  • 2020年早籼稻种植面积为7125.9万亩,总产量为2729.7万吨;
  • 2021年早籼稻种植面积为7101万亩,总产量为2802万吨;
  • 2022年早籼稻种植面积为7312.6万亩,总产量为2812.3万吨;
  • 2023年早籼稻种植面积为7100万亩,总产量为2833.7万吨;

这里有两个数据值得关注,通过对近四年早籼稻种植面积和生产总量进行对比,2023年的种植面积是四年中最少的一年,而总产量却是四年中最多的一年。

2、种植品种大规模普改优

由于2022年普道早籼稻种植面积占比较大,基层收购主体收购价格高开后因销售渠道不畅陷入持续低迷,到八月上旬收储企业开称收购,烘干企业急于腾仓收购再生稻和变现兑付种植户售粮款,无奈只能选择割肉离场,导致种植户收益未达到预期目标;而当年早优又充分体现出优质优价的特征,种植早优的种植户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这样一来,在从众心理及种子经营主体共同作用下,2023年相当一部分种植户选择改种早优品种,导致普通早籼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3、米粉消费需求大幅增长

米粉产业通过多年布局,近几年消费需求恰逢其时获得快速增长,对原料的需求也同步大幅增长,生产制作米粉原料大米的稻米加工企业,根据市场旺盛的需求,相应扩大了稻谷的库存规模。

4、珠三角地区对制粉类稻米储备需求同比有所增长

由于近几年来粉米需求持续旺盛,储备轮换收益比较可观,珠三角地区储备企业均选择采购制作米粉用原料稻谷和大米进行储存,由于2023年之前用于加工米粉的进口大米价格相对较低,因此进口粉米受到珠三角地区地方动态大米储备企业的青睐,多年来,这类储备基本都是以采购进口粉米进行储存。

但自2023年初开始,各类进口大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至当年二季度末,进口大米进关后的成本价格已远高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采购进口粉米已无利可图,这部分需求就自然而然转向采购国内粉米。

第二部分:2024年早籼稻产情调研报告

1、种植面积和生产总量

今年官方公布早籼稻种植面积略低于去年,但根据实地调研及走访种植户和种子经销商,今年江西和湖南两大早籼稻主产省实际种植面积总体比上年要充实一些,主要原因是受收益预期和政策补贴驱动。

2、种植品种大范围优改普

第一部分有描述原因,2023年早籼稻主产区大面积普改优。由于早籼稻从扬花、灌浆到成熟阶段基本都是在南方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期,而香稻品种本身抗性不及圆早和早杂等普通品种,结果当年种植的早优和早香等品种普遍呈现出单产低、品质差的现象,种植户销售困难,均遭受较大的损失,而当年种植短圆粒常规早籼稻销售价格一路上涨;因此,2024年早籼稻主产区种植户大范围选择种植普早,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趋势;因为在香稻类早籼稻品种的产量和抗性等方面并不稳定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大力宣传去推广种植,最终经不起实际考验,种植户的收益得不到保障,自然不会再接着种了。

以上是早籼稻主产区之所以大规模优改普的动机和意愿,与实际调研也基本相符。

根据实地调研及走访种植户获悉,今年江西和湖南两个早籼稻种植大省圆粒常规早籼稻和普通早杂的种植面积超过八成,早优种植面积不足两成,其中圆粒常规早籼稻种植面积占比超过五成,早杂占比约三成左右;广西产区珍桂和圆粒常规早籼稻占该产区早籼稻总面积达五成以上,其它品种为早优和香稻,往年广西早优和香稻种植面积一般都在七成以上,也就是说今年广西产区本年度用于制作米粉的早籼稻种植面积同比增加约两成左右;广东省近几年由于制作高档米粉原料珍桂品种备受市场青睐,市场购销价格持续攀升,且珍桂在广东省种植的早、晚两季均是制作米粉的最佳原料,因此今年广东产区珍桂品种和圆粒早籼稻种植面积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以上是早籼稻主产区江西、湖南和两广地区2024年种植品种的概况。

3、早籼稻各产区产情监测

根据实地调研和访谈,到本月中旬,广西和湖南产情基本正常,如后期天气不出现大的变化,均会有不错的收成;广东产区部分地区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有一定损失,面积占比不大。

江西产区自早籼稻播种以来,气温骤升骤降极不稳定,且阴雨天气居多,气候于水稻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因此,江西早籼稻产区产情不佳,大部分地区稻苗生长缓慢,不及往年同期苗情,如未来一个多月时间天气持续晴热,长势仍可赶上正常季节,否则成熟期就会延长;如果成熟时间延长超过一周,种植户就要考虑是要提前收割还是等完全成熟再收割,这是个很难的选择,如果提前收割成熟率太低,单产下降还影响销售价格,等完全成熟收割,又会影响二季晚稻的生长和成熟时间,根据初步统计,这种情况不低于三成;还有一部分受暴雨和冰雹等恶劣自然灾害影响,造成毁苗后复播的,这部分面积有的改种了再生稻,有的改种了一季晚稻,这种情况大概占一成左右。

第三部分:早籼稻米主要需求主体及流向

1、主产区各级收储企业轮入收购

根据今年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看,今年生产的早籼稻供应商品口市场的数量很有限,基本以加工粉米和补库为主,数量同比大幅增加,适合补库粮源总体供应较为充足,市场收购价格会有一个相对稳定阶段,特别是近几年圆粒早籼稻购销轮换价差较大,早籼稻主产区收储企业均会积极入市收购,这部分需求同比稳中有增。

2、主产区米粉加工及其原料加工企业需求同比或增加

在早籼稻大批量上市阶段,由于供应量短期大增,收购价格有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加工粉米的大米加工企业和各类米粉生产企业均会加大产能积极备货,并相应增加库存,这部分的需求相比上年会有一定增加。

3、沿海地区收储企业稻米轮入跨区采购

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收储企业近几年对用于加工米粉的早籼稻和加工米粉的早籼米储备数量持续增长,其本省所种植的早籼稻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每年均有跨区采购需求,特别是以前以采购进口粉米为主的企业,在今年轮出销售之后,进口大米价格持续高位,只能转向采购国产粉米补库,因此,这方面的需求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增量。

4、贸易商储存量或增加

在加工粉米原料类早籼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也就是说,由于种植品种相对单一,而早籼稻又有上市时间相对较集中的特点,早籼稻需求主体很难短期消化这么大的供应,导致大量上市这个阶段市场呈现供需过剩的局面,但是大批量上市结束后,大部分粮源由收储企业收购进行储存,粉米原料商品市场供应量大幅下降,市场由供需过剩向供需相对平衡转变,随着粉米原料供应量进一步减少,在三季度或四季度某个时期,粉米原料市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供需偏紧的状态,不过与上年同期相比,总体上会有所缓解;因此,在市场供需阶段性过剩的预期下,部分对后市走势抱有信心的大宗稻谷贸易商有较强建库意愿,这部分需求同比会有一定增量。

5、非主产省收储企业早籼稻轮入跨区采购

早籼稻非主产区湖北和安徽两省,每年均有一定规模早籼稻轮换补库需求,而两省早籼稻种植面积又相当有限,每年的补库计划均会有一部分依靠跨省采购,根据运输成本核算,安徽跨省采购基本以江西为主,湖北则根据实际情况,江西和湖南两省均有,考虑到今年的供需形势,跨区采购数量会有所增加。

6、湖南产区平𧗽指标跨区采购量下降

根据往年惯例,湖南贸易商每年在江西早籼稻上市时,均会到江西优质产区采购相应数量短圆粒早籼稻,用于平衡指标;根据在湖南巿场调研获悉,今年湖南本区达标短圆粒早籼稻数量比往年有所增加,初步预计在150~200万斤,今年江西圆粒早籼稻流向湖南巿场的数量会比往年有所下降。

7、主销区米粉米线加工企业原料采购及库存

近几年来,米粉米线等产业发展迅猛,原料需求大幅增长,但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原料成本持续上涨,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急需新粮上市补充库存降低成本,各地米粉米线加工企业往年主要采购目的地是江西和湖南,由于今年广西产区加工米粉类早籼稻品种种植面积有所扩大,考虑地区间品质差异和运输成本等因素,广西产区粮源总体上有一定优势;因此,今年云、贵、川、渝、桂等地区米粉米线加工企业原料采购首选地应是广西产区,对湖南和江西产区的采购需求同比会有所下降。

第四部分:影响早籼稻供需关系的可变因素

1、进口大米

自2022年7月印度政府宣布禁止碎米出口后不久又宣布暂停普通白米出口后,国际出口大米供应量大幅下降,导致供需关系逆转,大米出口价格一路上涨,到目前为止,国际大米出口价格仍维持高位运行;而在印度政府限制大米出口之前,东南亚各国大米出口价格均处于相对低位,特别是粉米价格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价格有较大优势,因此,每年进口商都会自东南亚地区进口大量粉米,补充到加工米粉的原料市场。

印度政府相关部门本月上旬表示,由于旱情得到缓解,印度政府有可能解除大米出口禁令,如果印度全面解除出口禁令,国际大米出口供应将大幅增加,而且印度白米和碎米的价格均有较大优势;如东南亚地区粉米重新批量进入国内市场,将会极大改善国内粉米市场的供需关系。

因此,印度政府是否会解除大米出口禁令,何时解禁,需密切关注。

2、未来一个月的天气

现在距早籼稻上市不到一个月时间,是早籼稻生长周期中最关键的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天气将决定早籼稻的等级和品质,此外收获阶段天气的好坏也将直接决定早籼稻的质量,需密切关注。

3、早籼稻增储

据可靠传闻,今年南方沿海省份地方储备粮仍有一定规模的增储计划,包括早籼稻和中晚籼稻,如果增储计划属实,南方沿海地区对早籼稻的需求同比也将相应增加,建议持续关注。

第五部分:早籼稻米现阶段市场走势

1、根据对近段时间各地早籼稻购销成交价格进行监测,除广东省购销成交价格仍较坚挺以外,其他地区价格均呈稳中下行趋势。

本月湖南和浙江圆粒早籼稻轮换销售成交价格环比有所回落,均价每吨在3000元以下;据华南粮食交易中心提供的数据,广东省5月份2024年产早籼稻采购成交均价每吨约3183元,汕尾采购2024年产圆粒早籼稻成交价每吨3200元,广州采购2024年产早籼稻,轮入截止时间为7月初的标的,最高成交价每吨3270元,为江西产区企业成交。

本月中上旬,广东早珍桂轮换销售成交价格每吨3300-3360元,晚珍桂轮换销售成交价格每吨在3200元以上,缅甸杜卡粉米轮换销售成交价格每吨4630元左右,广东2024年新季早珍桂储备粮采购成交价格每吨3260-3280元。

2、2024年6月底前可供应市场的新季早籼稻粮源仅海南、广东和江西少数地区,新季粮源供应非常有限;而广东省早籼稻增储任务完成时间为6月底前,还有一部分早籼稻储备轮入计划截止时间在7月上旬;因时间原因,收储企业不得不提价收购。

但随着2024年早籼稻自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先后大批量上市,市场粮源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采购主体观望心理增强,市场购销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

3、根据早籼稻主产区种植面积和品种种植结构分析,如未来一个月天气正常,2024年产用于制粉和补库的早籼稻在一定时间段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已形成,阶段性供需过剩趋势非常明显。

第六部分:相关操作建议

1、根据今年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特点,早籼稻大批量上市期间,受品种结构相对单一影响,阶段性供需过剩不可避免;对于生产米粉米线制品类刚需企业来说,宜抓住时机适当增加制粉原料粉米的库存;而对于以加工制作米粉米线原料的粉米加工企业来说,同样需要在早籼稻上市的高峰时期,及时建立加工所需的稻谷库存。

2、近年来,由于米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而原料生产供应又极不稳定,进口渠道受阻等因素影响,导致制作米粉米线的原料价格持续居高不下;而今年早籼稻大量上市期间,有一个短期供需过剩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大宗稻谷贸易商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节点机会,但如何把握好这个节点的时间很关键,选择什么价位入市,什么价位停止,建立多大的库存,平均成本控制在什么水平,这些都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并通过对后市进行合理研判及时作出调整。

3、根据早籼稻种植面积和品种种植结构分析,今年圆粒早籼稻阶段性供应会较充足;因此,建议早籼稻储备轮入企业,在米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大前提下,并结合近几年早籼稻轮换销售成交价格分析,把握好今年圆粒早籼稻供应相对充足的有利时机,尽可能选择收购圆粒早籼稻品种,收购成本虽然会略高于普通中长粒早籼稻,但在轮出销售时能掌握相对主动权,且可以起到引导种植户下年度或将来一定时期优先选择种植圆粒早籼稻品种。

 

文末提示:未来一个月仍有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影响早籼稻的生产总量和品质,这将是决定市场供需关系的关键因素;市场瞬息万变,只有持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才能科学合理制定经营方案,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