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年我国粮食架构: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产销平衡区

中国的粮食运销基本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保面积、保产量,共同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

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产销平衡区

在中国的粮食版图中,黑龙江省、吉林省等粮食主产区长期承担着粮食生产供应的重任,是“北粮南运”的主力。但很多人不知道,南方地区也曾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事实上,我国粮食生产布局一直在调整变化中,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

数据显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南方14省中,有12个省为粮食净调出省,每年调出两千多万吨。直至改革开放前,南方14个省份中仍有7个省份能调出粮食。

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地区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传统主产区以发展经济为导向,粮食播种面积开始呈现“南减北平”。

粮食生产是主要依靠土地规模的产业。南方地区虽然土地生产率较高,但人均耕地较少。在此背景下,南方的农户或从事非农产业,或生产高价值的经济作物,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面积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得益于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农业装备水平改善,中国北方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中国粮食增长的重心逐渐由南转北。

进入新世纪,中国施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依据各个省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总体特征,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的差异和粮食生产的历史传统等,将31个省(区、市)划分为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

三大功能区分别有哪些?

目前中国共有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产销平衡区。

其中,粮食主产区的地理、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粮食产量高、种植比例大,保证自给的同时还能大量调出商品粮,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

粮食主销区经济相对发达,但人多地少,粮食产量和需求缺口较大,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

产销平衡区对全国粮食产量贡献有限,但基本能保持自给自足,包括山西、宁夏、青海、甘肃、西藏、云南、贵州、重庆、广西、陕西和新疆。

目前,13个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8%以上,挑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梁。但是,粮食供需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粮食主产区的增产能力基本逼近极限,增产难度越来越大。

2023全国产粮前五大省: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安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

全国前十大产粮大省分别是,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安徽、内蒙古、河北、江苏、四川、湖南,合计产粮9326.47亿斤,占全国比例超过67%。

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安徽五省总产量占全国近半壁江山,可谓举足轻重。

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合计2907.62亿斤,粮食产量占全国比例为20.91%。

图片

全国前十大产量省份一览——

1. ⿊⻰江(1557.64亿⽄)

⿊⻰江是中国第⼀产粮⼤省,是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战略后备基地。现有耕地2.579亿亩,典型黑土耕地面积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据⿊⻰江统计局数据,2023年⿊⻰江省粮⻝总产量1557.64亿⽄(折合7788.2万吨),同⽐增加5.04亿⽄,占我国的11.2%。

2. 河南省(1324.9亿⽄)

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利用我国1/16的耕地生产了中国1/4的小麦和1/10的粮食。据河南统计局数据,2023年河南粮⻝播种⾯积为16177.9万亩,粮⻝产量1324.9亿⽄(折合6624.3万吨),居全国第⼆。

3. ⼭东省(1131.1亿⽄)

⼭东省粮⻝产量常年稳居全国前三,全省有10278万亩耕地,不仅是全国著名的粮、棉、油产区,也是中国⼗⼤产粮⼤省,全国13个粮⻝主产区之⼀,中国⼗⼤⼩⻨产量⼤省之⼀。据⼭东省统计局数据,2023年⼭东省粮⻝播种⾯积12581.9万亩,粮⻝产量1131.1亿⽄(折合5655.3万吨),单产449.5公⽄/亩,粮⻝总产占全国8.1%、居全国第三位。

4. 吉林省(837.3亿斤)

吉林,地处“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及玉米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据吉林省统计局,2023年吉林省粮⻝产量达837.3亿⽄(折合4186.5万吨),位居第四。2023年,吉林省播种⾯积为582.5万公顷,单位⾯积产量为7186.4公⽄/公顷。

5. 安徽省(830.16亿⽄)

安徽省是典型的农业⼤省,常年农作物种植⾯积超过1.3亿亩,粮⻝总产量在800亿⽄(折合4000万吨)以上。安徽以全国4.3%的耕地,⽣产了全国6%的粮⻝。据安徽省统计局数据,2023年安徽粮⻝产量、播种⾯积再创历史新⾼,总产约830.16亿⽄(折合4150.8万吨),居全国第五位;粮⻝播种⾯积约1.1亿亩,居全国第四位。

6. 内蒙古(791.6亿⽄)

内蒙古是我国13个粮⻝主产省区和5个净调出省区之⼀,现有耕地⾯积1.39亿亩,是国家重要的粮⻝⽣产基地、国家的优质⼤⾖⽣产基地之⼀、全国荞⻨的主要产区之⼀、全国⻢铃薯主产区之⼀。据内蒙古统计局数据,2023年内蒙古粮⻝产量达791.6亿⽄(折合3957.8万吨),稳居全国第六位。2023年全区粮⻝种植⾯积10477.1万亩。

7. 河北省(761.98亿⽄)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面积常年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总产量连续十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据河北省统计据数据,2023年河北省粮⻝产量达到761.98亿⽄(折合3809.9万吨)。

8. 江苏省(759.5亿⽄)

江苏省是全国优质弱筋⼩⻨⽣产优势区、中国⼗⼤产粮⼤省、全国13个粮⻝主产省之⼀,也是我国南⽅最⼤的粳稻⽣产省份。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2023年江苏粮⻝总产达到759.5亿⽄(折合3797.7万吨),已连续⼗年稳定在700亿⽄以上。

9. 四川省(718.8亿⽄)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粮⻝⽣产基地、中国⼗⼤产粮⼤省、全国13个粮⻝主产区之⼀。2023年四川粮食总产量达718.8亿斤,比上年增加16.7亿斤,增长2.4%。四川粮食总产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九位,增幅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中居第三位。

10. 湖南省(613.6亿⽄)

湖南是全国13个粮⻝主产区之⼀,以全国3%的耕地⽣产了全国6%的粮⻝,是以⽔稻为主的产粮⼤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湖南省粮⻝播种⾯积7145.3万亩,粮⻝总产量613.6亿⽄(折合3068万吨),粮⻝产量位居第⼗。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