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种粮明星户,为何如今成了老赖
有一句古训名言曰:人几十辈子才能活到头。在现实生活中,狼爷看到、碰到、遇到的这类案例不在少数。例如,数年前某地方某部门为了树典型,某种植大户300亩的流转面积,刊登到某重要报纸上变成3000亩。因此,这位种粮大户成了省、市、县的标杆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该部门负责人,则因造假有功,经历两次公示后,最终曲线提拔成副处级。然而,这位典型人物也最终因1000万元的债务,而被迫逃债,成了名副其实的老赖。这个案例,来自于J省S县Q镇。该镇的确是百年名镇,也是“名人”层出不穷的宝地。下面,狼爷想通过介绍一位明星种粮大户的故事,让各地农机道友引以为鉴。
![图片](http://39.101.174.123:9903/upload/ck/2412/n5m2YEQReQFD77C6afVicP.png?a=1734235694.666059)
一、自称千亩老板
作为农机人,在经营过程中,特别要留心那些伪老板(种粮大户)。“伪”在何处?他们总会以流转租赁田亩数为身价,为自己脸上贴金,招摇撞骗。对农机农资经营者来说,碰到这样的客户,除了重视、重视、再重视外,很大可能会被这些伪大户利用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其实,既然种那么多的田,买台农机具,应该是轻松的事情,为何还要开口欠账呢?道理很简单,问题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分不清东、南、西、北,中,求成心切,导致判断失误,造成不必要的经营风险。笔者经营了几十年的农机,见多了南来北往的客户,吹嘘一点说,用户不说话,面前一站,就知道七七八八的,能不能赊账,从坐姿神态上就可以判断出来。当然,一次半次的失手也是有的,有时候要为自己的认知买单,或者是出于面子,心明而嘴不明的人与事也是常有的。
例如,数年前,某种植面积3000亩的种粮大户失踪。两次听到传闻,狼爷始终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别人都在哄抢农机具逼债,以压缩损失。狼爷仍然盲目信任有加,始终认为不可能。为此,无过帮这位大户买单73万元的担保款。惨痛的教训,使狼爷深知:朋友往往也是被坑的对象,没有那么多的信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伤害。故,狼爷明示“赊账我为难,要账你为难”的警示录,张贴在业务洽谈处,以示告知所有的顾客别开口欠账,开口了就两种结果:一个你开口我不答应,你没面子;二个到时我要账,你还不上,你为难。
农机市场的无序竞争,让赊账经营成为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你不赊,别人上门主动求赊账,厂家的压力与市场营销的风险,使农机商处在“赊是死,不赊也是死”的两难境地。特别是,当下粮食不值钱,绝大多数种粮大户是表面风光无限,其实债务危机重重,有人时抽的是软中,开的是豪车。当田地费缴不起的时候,就成了光屁股一个,剩下的都是浑身债务和失言失信的下场。更有甚者,流转一点土地就忘记了自己是谁,成了伪明星后,不是沾花就是惹草,外面三妻四妾不少玩,到天亮家也散了。虽然名义上种上千亩土地,其实,田是租种的,化肥、农药是欠账的,甚至,农机具也是欠的,缴纳不起田地费,一夜之间就成为破产者。
二、兄弟联手诈骗
何谓诈骗?非法占有(财或物),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合伙欺骗被害人的行为是构成诈骗罪的三要素。对Q镇某T姓明星种粮大户兄弟行为,是否构成诈骗,尚需相关部门定性。这个案例还要追溯到2024年5月,T大户请来了两位与狼爷关系不错家庭的父子两,在与T大户的第一次交流中,狼爷觉得此人,像个杀猪的,一脸歹相,几句话就表现出此人不靠谱——大话离题,吹嘘无度,粗人一个,没有什么文化,自认为种千亩良田很了不起的样子,外形表现出的样子不差钱,没有一句靠谱的话语。此时的狼爷掐指一算,“此人品行不端”,就想草草取消这笔交易。为此,将与T大户同来的父子请到门外,说明了狼爷对这位T大户的评价:此人不靠谱,账不能赊。然而,该父子俩异口同声地说:“这位大户绝对有实力,六月三十日前,余款一次性保证还清。他(T大户)不还,我们父子俩还。
作为生意人,也不能全靠“算命,打卦,看相”经营。既然人家父子俩说到这个份上,愿意签字担保,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还是懂的。为此,T大户霸气地挥笔打下了35万和6.9万的欠条,同来的父子也豪爽地执笔画押在担保人的位置签上了自己的大名,28天时间还款的欠条就这样敲定了。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二十八夭也是瞬间的事。到了六月三十日,电话联系、信息提醒T大户还款时间已到,然后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此时,狼爷觉得被该父子两忽悠了,事实证明自己的眼睛和面相判断是正确的。当狼爷上门追讨时,T大户非常大气地回答:麦子没出,出了第一个还你的钱。狼爷觉得也有道理,麦子没出是事实,生意人和气生财再耐心等待……半个月过去了,再联系T大户,仍然没人接电话。电话联系担保人,该父子说:麦子卖了,但收粮的老板钱没兑现。
人们常说: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体谅心,才能容人;有包容心,才能处人。其实,农机人的善良成了诈骗团伙的抓手。他们从开始就是一个团伙作案。这个案例,既是一面镜子,更是活生生的教材,也是血淋淋的教训。
三、今天明天后天
骗子的骗术其实并不高明,只是人们太过于用自己的善良去衡量骗子的骗术。T大户的傲气还是十足的,麦季还钱成了空头支票,担保人父子说:收水稻时肯定没问题。当8月初垫补的6.9万元补贴资金下拨时,T大户迟迟以儿子儿媳外出旅游为借口。当狼爷上门讨要时,T大户竟然笑眯眯地答道,这个钱被我买化肥用掉了,等麦子钱到账一块还。一个连垫补的钱都能挪为他用的人,谈人品肯定是扯不上边了。狼爷用正常的语气同T大户说:“你T老板也曾经被誉为某市明星种粮户,租种1000亩地,也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你的行为让我觉得你德不配位,垫补的钱你都好意思不还,让我从内心里瞧不起你这种言行不一的人。买机时我是拒绝赊账给你的,有某父子为你担保说情签字,才勉强帮衬你一把,你连最基本的感恩的话都没有。
T大户自觉无理,在数天后将垫补款送到公司。五月欠的账,白纸黑字六月三十日一次性还清。然后,收麦时等出麦。然后,麦出了等钱到账。然后,钱到账后钱又没了。然后,再等收水稻。一开始,收水稻承诺最多一星期还钱。然后,两个星期过去了,再等两三天。然后,三十天过去了,放心肯定想办法找钱还。现在,马上过年了,T大户的电话只响不接,担保人父子没了欠账时的底气,他(T大户)不还我还的豪言没了。
这个案例再次告诉我们赊账的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困扰农机市场的健康发展。又到一年清账时。厂家的钱,分文不能拖欠。垫补的款,地方部门迟迟不能及时落实。赊账的钱,主动按时还的确实有,但少之又少,90%以上的不催不还,垫补资金明明到账数月,一次催,二次要,三次四趟能要到就是大爷。截止狼爷发稿时,T大户已经不再是千亩种植户了:根据他个人手机信息提示,村干部已通知T大户,再不上缴田地费,村里的500亩就转让给别人耕种了。(租的早,田地费只有800元/亩)。所以,无论租种多少地,都是浮云一片,当你到了山穷水尽时,没有信誉不讲诚信时,你的明星大戶就不再明星了。
上述案例绝对不会是个案,相信很多道友都有过这种经历。讲句实话: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想要避免此类经营事故很难,当下太多的伪大户、伪老板、伪朋友实在是防不胜防,这就要求我们农机经营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求生不求富,求存不求利,求活不求死”。老话讲得好,“不作死就不会死”,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