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红海危机重塑全球海运航线,粮食危机再起?对我国有何影响?

最近,红海危机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这加剧了人们对全球粮食贸易影响的担忧,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再次推高全球粮食价格。

很多人会有疑问,红海所在区域并不是全球粮食主产区,为何会对全球粮食安全带来影响?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的想法可能会发生改变。

图片

红海危机重塑全球海运航线

在也门附近,有一条被称为“曼德海峡”的航运路线,意思是眼泪之门,船只必须经过该通道后才能到达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全长192公里,是亚洲和欧洲之间最快的海上航线。

在红海危机发生之前,每年约有24000艘船只穿越苏伊士运河,处理着全球约12%的海上贸易。具体而言,占全球集装箱运输的21%、成品油运输的12%、液化天然气的11%、液化石油气的8%、原油的8%和20%的谷物运输。

红海危机发生以后,避免被袭击和劫持的最好方法,是绕非洲底部的好望角航行数千海里,然而,改道运输使得从亚洲到欧洲的典型运距增加了大约6000海里,商品的交付时间可能会增加20-30天,意味着更高的运输成本和保险费。

另外,由于干旱,目前世界另一条重要海运航线巴拿马运河也出现了中断,一些公司不得不转向苏伊士运河进行欧亚货运。因此,如果红海危机持续升级,意味着世界上两大重要运输通道同时中断,这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可能是近年来全球航运面临的最重大的威胁。

图片

粮食贸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运输成本的上涨不可避免地会对全球几乎所有产品产生连锁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中包括对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的谷物。

红海航线在全球粮食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大约占全球贸易14%的谷物和4.5%的大豆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然而,对于全球一些重要粮食出口国而言,这一比例要大很多。

例如,对于原产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而言,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是到达肯尼亚蒙巴萨最短的路线,而替代路线以绕好望角为例,运距是原来的两倍甚至更多,航程的增加,意味着燃料和保险费等运输成本的大幅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增加谷物的到岸成本,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肯尼亚可能会选择转向澳大利亚或阿根廷等替代粮食出口国。

图片

根据世贸组织追踪的数据,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通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转运的小麦出口份额大约占全球贸易的20-30%。如果这些谷物运输从苏伊士运河改道好望角等较长航线,这可能会对全球粮食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最有可能影响东非、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国家。例如,改道后从黑海到亚洲的运输成本预计将增加15%至24%。由于这些国家对欧洲和黑海地区的小麦依赖相对较重,部分国家对这一地区的进口依赖甚至超过一半以上,这可能会对这些国家的食品通胀带来压力。因为,如果冲突升级导致供应中断,进口国的消费者最终将不得不承担运输成本的增加。

图片

红海危机对中国粮食进口的影响

红海航线如果关闭,也会对我国的玉米进口产生不利影响。自2018年以来,我国对乌克兰玉米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29%左右,是我国玉米的重要供应国。之所以大量进口乌克兰玉米,是因为和美国、巴西等进口来源国相比,乌克兰玉米价格到岸价格长期低于这些国家。

图片

这意味着如果红海运输中断,将会导致我国采购乌克兰玉米成本增加,将促使我国不得不增加从美国和巴西的进口,也意味着进口玉米价格的抬升。这对于当下国内跌跌不休的玉米价格而言,反而是个好消息。

总之,红海航运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取决于冲突持续的时间,虽然目前只会影响全球农业贸易的一小部分,但对非洲和亚洲一些经济脆弱的进口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

图片

这也提醒我们,目前全球粮食供应链依然非常脆弱,寻找多元进口替代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中断非常重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