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谷如何扛起河南“粮食大省”旗帜

根据统计,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已经连续达成“十九连丰”。既如此为何还始终强调“粮食安全”?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吃饭从来都是头等大事。早在尧舜时代就有“食哉惟时”的思想,东汉时亦有“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的理念,乃至当下,每年的“一号文件”仍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所谓“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这其中,有上层设计中紧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紧盯1.3万亿斤粮食产量的坚持,亦有基层建设中“农业大省”们的勇于担当和不断跨越。

其中,“中原粮仓”的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2022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其中,河南省全年粮食产量1357.87亿斤,约占全国产量10%,居全国第二位。事实上,得益于地形地势、气候降水、农业人口丰富等多样优势,河南省已经连续6年保持粮食产量超1300亿斤,这样“稳定的输出”正印证了河南省“粮食大省”的传统标签,不仅如此,河南省还是全国重要农业大省、畜牧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但尚且不能称之为“农业强省”。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式的传统农业正在逐步向以科技为芯的现代农业跨越。科技兴农,科技强农。

“农业大省”如何变“农业强省”?在河南省提出的“三强两高”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打造种业强省、农机装备制造强省,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2022年3月14日,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以新乡平原示范区为中心,规划建设“中原农谷”;4月1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全国两会期间,书记提议、省长恳请、全团建议,河南代表团顶格聚焦、顶格推动、顶格发力建好“中原农谷”……仅一年多时间,“中原农谷”已然成为河南“头号工程”,也事实成为了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首要抓手。

藏粮于种 把握种业创新源头

诚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在日益紧张的全球粮食安全局势之下,“自主可控”才是最安全的底牌。

图片
图:一核三区规划示意图

根据规划,中原农谷的“一核三区”之中,作为“核心区”的平原示范区正是瞄准种子、种苗、种畜禽方向,旨在打造以种业为突出特征的农业创新高地和农业科技新城。该示范区内,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也有凝结了河南省前瞻30年规划而建设的“神农种业实验室”,另外还有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代表性机构。

图片
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

当前,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已经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4150亩田间试验区育种工作站、农机库、排灌设备设施,以及350亩科研设施区一期工程。而作为提升河南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的地位而批准建设的第一家农业领域的省级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自2021年9月23日揭牌以来,紧盯“建设一流种业创新平台、凝聚一流创新人才、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解决种业重大科学问题、攻克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六大核心任务。

图片
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整体规划

目前,在整个创新链条上,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两大创新平台已经实现了资源有效衔接,研发互为补充。其中,上游科研理论研究以神农种业实验室为主力;创新链条中游则由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共同开展应用技术和应用推广技术的研究;创新链条下游则主要是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来完成品种选育、产业化、成果转化等工作。

发展至今,核心区已经入驻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7个、院士工作站7家,中试基地10个、高校科研单位7家,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支柱平台的“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已经形成。科研之外,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同期发力。据了解,河南种业第一股秋乐种业已经在中原农谷核心区建立了千亩现代化育种试验基地,将加快蔬菜、水产种子板块在中原农谷的布局。中农发集团种业研发基地、华智生物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等科技创新类项目,为中原农谷建设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藏粮于技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所在,严守充足耕地面积是上层设计中长期坚持的准则,准则之上,更是提出了“保量提质”的高要求,其实现路径便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之中。

2022年,河南省新建高标准农田756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5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50万亩。按照亩均不低于4000元投资标准,启动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

图片
图:高标准农田

平原示范区打破“就田论田”的思想桎梏,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采取“科研机构+国资+政府”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技术、资金和政府的推广优势,对高标准农田进行统一流转或托管,形成“产学研”、“育繁推”一体的发展格局。

目前,平原示范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涉及5个乡镇、64个行政村,总面积10.89万亩,总投资4.46亿元,主要建设农田地力提升、田间道路、农田灌溉、农田输配电、农田防护、生态环境保护、农田信息化七大工程。

图片
图:高标准农田监测站

给田间地头装上“眼睛”,在阡陌交通中铺上“毛细血管”,在监测站装上“智慧大脑”……一套“智慧系统”的组合,让农田中的病虫害情况变得可查,让种苗生长情况变得可视。当田间地头的一切变得可视可查,“靠天吃饭”的传统农田即可转身成为生机澎湃的“高产田”,有限的耕地便能迸发无限的产粮潜力。

当前,中国农业正大步迈向4.0时代,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正在助推农业生产实现更多的突破与跨越。河南省有着“粮食大省”的传统优势,平原示范区所在的新乡更是有着地处“南北分界过渡带”无可比拟的自然地理优势,一句“豫北江南”,足可见其水美土沃。可以预见,当作为农业建设抓手的中原农谷积极拥抱现代农业建设,河南省这一“粮食大省”仓廪更加丰实,“中原粮仓”在粮食安全战略中便愈发能有所担当。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