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缺粮就像“沙漠里缺沙子”一样不可思议?

今年,北美有一个国家忽然缺粮食吃了,在网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

不少网友觉得这个事情不可思议,原因是这个国家明明“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按理来说应该是“农业生产强国”才对,为什么会缺粮食吃呢?

也有很多网友在强调这个国家之所以缺粮食吃,是因为各类农业生产制度不合理,这个国家缺粮食吃,就跟“沙漠里缺沙子”一样不可思议。

图片

那么,真相是这样么?

实际上,导致这个国家缺粮食吃的直接原因只有一个。

沙漠里缺沙子?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北美的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它就是曾经的“食糖出口大国”——古巴。

在以前,古巴糖也在我国风靡一时,不少人应该都吃过。

甘蔗曾经是古巴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古巴种植的甘蔗主要是用来加工成食糖。从1895年开始到1925年,古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后来,印度的食糖产量上来了,古巴与印度并列为食糖生产大国。

图片

但印度的食糖以前主要是内销,古巴主要是出口。所以,相当一段时间里,古巴一直是全球第一的食糖出口国。

糖是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如果一个人饿了,吃糖补充能量的效率要比吃其它东西快好几倍。一般来说,能产食糖的地方,基本上土地一定非常肥沃,不可能缺粮食吃。

那么,古巴的土地肥沃吗?

图片

首先,我们要说一下“古巴”这个名字的起源。

古巴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岛国,“古巴”这个名字是源自于泰诺语“coabana”,翻译一下,这个单词的意思是“肥沃之地”、“好地方”。

单单是从这个名字看来,古巴的农业条件就非常好。

而实际上也是这样的。

古巴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草原性气候,少部分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

它的年平均气温是25℃,年降水量大多数地区都在1000毫米以上。全国75%的地区都是大平原,只有很少的高原和山区。

从气候和地形来看,古巴的农业条件的确很不错。

其次,当下古巴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马铃薯、木薯等。大米是古巴的第一主食,古巴的水稻主要种植在西海岸。在农业气候上,古巴种植的水稻可以做到“一年两熟”。

水稻能实现一年两熟,说明古巴的农业条件真的不差。

图片

第三,古巴的烟草种植面积曾经是“世界第二”。能有这么大的烟草种植面积,也证明了古巴的可用耕地是非常多的。从具体数据上来看,古巴的耕地面积大约是4362.9万亩,而古巴的人口大约是1121万,以此推算,古巴的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3.89亩。

这个人均耕地面积是个什么水平呢?

举个例子,2021年,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是1.36亩。古巴的人均耕地面积几乎是我们的3倍。

几乎从任何一点来看,古巴农业的生产条件都可以说是“农业里的尖子生”。

图片

仅仅从农业生产的先天条件上来看,说古巴缺粮食就像沙漠里缺沙子一样,是有些可类比性的。

但是,现代农业生产可不是只看农业条件的,农业条件早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力了。

古巴为什么缺粮吃?

农业先天条件那么好的古巴,缺粮吃有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它的“复古农业生产方式”。

以前古巴的粮食也是够吃的,甚至还能大量出口蔗糖。后来,古巴在1993年的时候,被迫开始了“复古农业”,也有些农业专家叫它“古巴有机农业”。

主要就是不使用农药、不使用化肥、不用大型农机,就靠传统的牛耕、人力耕种来种植农作物。肥料就用动物、人的粪便等农家肥。

图片

之前,还有部分专业人士写研究论文“赞美”过古巴的这种“有机农业”模式。他们认为这类农业模式是古巴农业的“创新”,还认为古巴从化工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不久后就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这种观点只能说“人各有志”,估计古巴农民也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吧?

因为,古巴农民可不是真的要搞什么有机农业,也不是想搞生态农业,它这个复古的农业生产方式是“被迫”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古巴的化肥、农药产量、能源产量是非常低的,根本就不够用,外边又没法卖给他们,这导致他们就是想用化肥和农药,也没有。古巴很多农民买农药化肥只能从“黑市”上购买,真假还没法保证。

虽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复古农业”,可实质上就是缺少“农业生产资料下的权宜之计”。

人家真的没有主动想搞什么有机农业实验。

图片

说白了,古巴缺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缺化肥、农药和能源。本质上就是缺少现代化农业的生产资料。

如果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各类农用机械,像以前古代那种农业种植方式,别说人均3.98亩地了,就是人均10亩地,也可能粮食不够吃。

原因不仅仅是亩产量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稳定性的问题。靠天吃饭是千年来农业的一个大问题,如果遇到气候不好的时候,必然要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来对抗气候灾害。

图片

比如虫灾、病灾等都得用农药,大风要用抗倒伏品种、下大雨要赶在雨前用农业大型收割机提前收割......这些如今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儿,看似是小事,实则关系到粮食产量的稳定性。

这是非常重要的。

古巴的这类农业生产模式恰恰是没有稳定性,别的还好说一些。这是它会缺粮食吃的关键。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古巴农业的例子再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不少消费者对化学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表现出了“厌恶型”。这是正常的情绪,大家都希望农产品越来越绿色,越来越“有机”。

图片

但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科技角度出发,例如用更多的绿色农药来代替个别有毒性的农药。这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未来。

一味的摒弃现代化农业生产资料,因噎废食,不要产量,只要“有机”,不是解决问题的通用办法。

你认为呢?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