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花生种子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技术升级推动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一、行业相关定义
花生,原名落花生,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花生种子是育种家利用杂交、辐射,DNA导入等育种手段培育的具有优良性状、特征特性、遗传表现稳定、具有增产潜力的典型花生。在我国,根据花生种子大小可分为大粒种、中粒种和小粒种。
二、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花生种子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概述:
1、传统花生种植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这个阶段,花生在中国的种植主要以自给自足为主,种植规模较小,花生种子主要依靠农民自留。
2、花生种子研究与改良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农业科技水平逐渐提高,花生种子研究开始受到重视。这个阶段,国内外花生育种专家开始进行花生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鉴定,为花生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
3、花生种子产业化阶段(21世纪初至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花生种子需求量持续增加。在这个阶段,花生种子产业化进程加快,种子企业逐渐崛起,市场竞争加剧。
4、花生种子产业升级阶段(2010年至今):随着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加大,花生种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国内外花生育种专家合作加强,新品种选育速度加快,花生种子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此外,种子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未来,随着中国花生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花生种子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深入推进,中国花生种子行业将更加注重品种的选育、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花生产量的提高,国内花生种子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2022花生种植季因多地偏旱导致部分地区种植面积减少,其中花生主产地河南、辽宁、山东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导致国内花生种子行业市场规模出现较大下滑。2022年我国花生种子行业市场规模为128.50亿元左右,具体如下:
2、供应规模
当前,我国花生产业已经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我国花生产量占世界花生总产量将近四成,一直稳居全球第一位。2018年到2022年我国花生产量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22年国内花生总产量为1832.95万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花生种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花生种子行业的育种技术不断创新。例如,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花生种子行业带来更高品质、更多品种的产品。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国花生种子行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花生种植将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通过研发新品种,可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例如,可以研发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花生新品种,满足市场的需求。
3、需求规模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广泛种植于黄淮海、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区,产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花生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花生油具有独特的香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餐饮和家庭烹饪,需求持续增长。
四、行业竞争格局
花生种植区域广且相对集中,具有自身独有的发展特点,花生年用种量在 100万吨以上,使花生种业市场具有零散型完全竞争的市场特征。花生种业的发展主要受花生产业发展、需求量和花生产业科技创新的制约,优质高产种子的需求状况是花生种业发展的绝对潜力。
在育种方面,虽然我国已有6000个花生品种,但整体上我国花生种子产业科技含量较低,开发能力弱,育种、繁种、销售脱节,市场集中度明显不足,整体实力十分薄弱。目前全国在育种、繁种、加种和销售一体化的花生种子企业较少。据了解,目前我国拥有种子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较少。绝大多数种子企业直接购买新品种,而非组建研发团队,更非运用新技术去改造、更新、培育农家品种或传统品种,不能根据花生种子的特点进行种子生产工艺的研究、更新和改造,使得花生种业的发展目标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与市场需求和农民需求脱节,种子生产风险加大,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缺乏完善的市场营销推广体系。
从企业来看,花生种子企业数量较多,目前市场上能够达到育种、繁种、销售一体化的代表企业有秋乐种业、青岛华实、河南豫研、金沃野和圣丰种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