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麦收购形势分析

目前国内小麦市场供大于求现状未变,近期小麦成交均价进一步下移,加工企业面临着麦弱面更弱的境地还在持续。随着2023年夏收时间临近,往年同期各方的腾仓并库、归拢资金、摩拳擦掌降温不少,提前在产区等候小麦上市装车人员也在减少,各个从业者观望情绪越发浓厚。

今年夏收可能的现状:

一、加工企业盈亏时间推后

五一假期以后,随着主产省份和加工业发达区域的各级储备小麦轮换时,多次降价换量稍有效果,进一步拉低了小麦成交(到厂)均价,也推迟了需求方的竞拍预期。

四月份主要监测点(河南、山东、河北部分加工企业结算价)的小麦成交均价在2800元/吨上方,到目前2700左右(局部区域出现2600元/吨),个别没有仓容的储备企业还有降价腾仓的可能。

由于大多数加工企业库存数量为25±10天加工用粮,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周边环境、趋势判断、品种搭配等原因有所调整,使得企业实际库存小麦成本为30天以前均价,而面粉销售价格跟随小麦价格变化调低,造成加工企业负利润经营的现状短期难以改变,即每销售一吨面粉亏损50-150元不等,当然也有个别优秀企业静享红利。

由于新小麦后熟期影响,需要搭配不同比例陈小麦使用,在6月份还是以使用陈小麦为主。原来每年出现的五月份陈小麦价格趋稳,新小麦上市后大多数加工企业库存成本接近。行情下行趋势下,使得原计划的6月份扭亏为盈推后至7月或者更晚。

二、小麦价值回归

(1)小麦的种植成本、整理费用、物流费用加上合理利润。由于区域差异,土地流转费用差异较大,其他种子、化肥、农药、浇地、收割、翻地等费用大致接近,平均种植成本大约1200元/亩,主要可能在土地流转费用差异。

(2)小麦最低收购价国标三级1.17元/斤,是相关部门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制定的。考虑区域差异、整理和物流费用、等级加价、收购增减价和合理利润,预计2500元/吨可能是市场不会击穿的底价。

(3)小麦价格走势

综合考虑市场形势和近几年小麦价格走势,1.3的价位是比较符合各方心理预期的,也是两三年前均价大概率运行点位。

图片

(4)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发布会,相关领导表示:

目前看,小麦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预计启动托市收购可能性不大……加强市场监测,会同有关部门在符合条件的地方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切实发挥政策托底作用,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据此可以看出,可能是对局部小麦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政策应对,也是更低成本饲料小麦的机会。

三、小麦和其他粮食品种关联性

小麦已不是最初的小麦了,要跳出小麦看小麦。

目前大多数区域小麦和玉米价格持平,局部储备用玉米高于小麦价格。改变了大多数从业者默认的玉米低于小麦0.05-0.10元/斤的认知。

正常年份小麦饲用替代量1000万吨左右和加工用量约9000万吨,不足以托起小麦价格。

饲料行业和小麦加工业目前同为难兄难弟,经营亏损局面短期难以改变。

饲用稻谷竞拍可能会减少玉米和小麦的用量,进一步拖低小麦价格。

部分区域可能出现玉米和小麦价格倒挂,并将会持续。

四、小麦收购主体

由于目前和去年同期价格落差过大,各个小麦持有方(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农场等种植主体)从去年的惜售待涨,变成了今年微利或者略亏持仓观望。

往年基本是储备库、贸易商、加工企业等各方争相加价上量。今年夏收面临的现状可能是各个区域价格差异越来越小,流通性降低,参与各方(尤其是第三方资金租仓收购)积极性严重打击,库存可能尽可能减少,都在想快进快出,减少自己手中停留时间。参与各方可能为:

01、前期储备库轮换成为主力。每年的轮换小麦入库不只是经济账,也是在架空期必须完成的工作。由于合同要求,双向采购积极性可能还在。

02、饲料替代方收购热情高于加工企业,尤其是手握前期合同的贸易商,近期合同数量和价格均有所收紧。

03、加工企业经营现状必然带来放缓收购节奏和数量,随采随用,等市场明朗(盈亏)后正常购销。

04、今年小麦市场出现500元每吨的涨跌幅,贸易商同比往年必然降低库存数量。

05、各级储备出库进度低于往年,市场陈小麦(非2023年产)存量高于往年,加工企业必然不再囤积等待搭配使用。未出库储备企业(前提是有空仓容)心态从盈利改为等新小麦价格明朗后持平轮换。由于各种陈小麦供应充足,和去年一样囤积优质小麦和高面筋小麦获利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今年夏收可能是看得多、干得少,收购节奏放缓,收购周期延长,价格变化较小,各个区域价格接近(流通困难),沉闷、艰难的一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华粮网(ID:CngrainWX),作者:孙卫辉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