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棉籽进口大幅增长,背后的棉油光景如何?

棉籽是加工生产棉籽油(棉油)和棉粕的原料。近两年来,我国棉籽进口呈现强劲态势。

图片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棉籽进口量仅为13.7万吨,2022年、2023年连续激增至45.4万吨、66.3万吨,创出历史新高。今年1-8月棉籽进口量为35.3万吨,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

我国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棉籽生产国,供给可谓充裕。但由于棉籽主要产于新疆省,距离内地及沿海油籽压榨厂较远;当澳大利亚和美国棉籽价格具有竞争力时,进口窗口就会被打开。

据媒体报道,今年1至7月,湖北岳阳城陵矶口岸进口棉籽8.5万吨,同比增长105%,主要用于湖南省华容和湖北石首等地企业进行油脂压榨。在棉籽进口的主要口岸福建厦门,加工菜籽为主的油脂大厂东方银祥新建了进口棉籽加工项目,已完成试生产工作。

近期美国农业部10月油籽报告预测,基于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和单产预期提高,2024/25年度中国棉籽产量预计为1110万吨,高于上一年度。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棉籽消费国,消费量约1160万吨;棉籽进口量还可能达到50万吨;预计中国棉籽油产量约为137万吨。

图片

虽然具有百万吨级的产量及消费量,棉籽油却如同 “房间里的大象”,显而易见却又被视而不见,难以进入主流食用油行列。因为社会舆论及消费者普遍对其存有负面认知,棉籽油一直处于低端化、边缘化的尴尬境遇,导致价值被低估,常常成为最便宜的油,无法以品牌效应征服市场。

事实上,国际及国内官方机构早已肯定了食用棉籽油的安全性。精炼的棉籽油脱除了棉酚毒素,具有营养丰富、味道稳定、不会掩盖原味、遇热不易起油烟等特性,尤其适合作煎炸用油。符合国家标准的精炼棉籽油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图片

从需求端来看,近年来棉籽油的实际消费量稳中趋增。因为具有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的优势,棉籽油大部分用于餐饮油和调和油调配。此外,在愈演愈烈的低价竞争中,棉籽油还可能被赋予“伪装者”的不光彩角色。为了降低成本牟利,有不良厂商会将低价棉籽油搀入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等高价油中,不但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扰乱了公平竞争的行业秩序,愈发令棉籽油背上污名。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科技进步,我国棉籽精深加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将棉籽吃干榨净的“全价开发”模式大大提升了产业的经济价值和规模:高蛋白含量的棉粕是新型优质的饲料原料,为“豆粕减量替代”提供支撑;棉籽油生产线不断扩能投产,高质高值化产品研发进一步推进;市场逐步向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研发能力强的大型棉籽加工企业集中。

图片

目前主产地新疆有规模以上棉籽加工企业86家,晨光、泰昆、天康、金兰、冠农等龙头企业年加工棉籽近400万吨,其中,新疆晨光、泰昆蛋白先后挂牌新三板,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展现出较为强劲的产业发展势能。

棉籽油作为大宗植物油,是我国油瓶子的重要供应源,与食用油全行业的健康发展休戚与共。“房间里的大象”要被看见,更要被牵引和驾驭。在践行大食物观的背景下,随着行业推进、企业担当、民众认可,棉籽油的市场之路终将柳暗花明,愈行愈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