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国打洛海关部门宣布,从4月1日起,缅甸-中国边境贸易路线将改变水果出口到中国境内的包装方式,将不再允许使用散装方式将水果装入车内运输到中国境内,而是采用单个或整批的包装方式进行出口。
今年,IFG公司宣布将对我国蓝宝石葡萄进行合法授权,允许其在取得授权的情况下大规模种植。此外,一些之前非法种植的农户也将获得合法授权。这一举措预示着蓝宝石葡萄将在我国合法回归。
3月13日,据印尼当地媒体报道,瑞幸咖啡与印度尼西亚邦盖群岛县政府签约,在当地落地“瑞幸咖啡专属生椰岛”,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
目前,苹果库存处于历年较低水平,走势良好。清明节消费旺季,替代水果替代性不强为苹果带来机遇,前期低价货源售完后销售区价格上扬、出货量增加,进入清明节备销期销售优势明显,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3月10日早盘百果园(02411.HK)平开低走,盘中低点1.06港元逼近前期创下的历史低点1港元,截至中午12时跌20.42%,报1.13港元/股,市值16.4亿港元。
近日,运载着20吨彩椒的货车缓缓驶出种植基地,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运往俄罗斯,这是青海彩椒首次实现自主出口。
针对台湾地区单方面对大陆产品出口实施的一系列歧视性禁止与限制措施,严重阻碍了两岸经贸合作的正常发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公告,宣布自2024年9月25日起,将停止执行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鲜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共计34项农产品的免征进口关税政策,恢复按现行有关规定征收关税。
水果就像期货,在批发市场里最赚钱的,并不是日常所见的档口老板,更可能是藏在背后的操盘手。一般说到批发市场,很多人只会想到“量大”、“便宜”。但这里其实是个暗流涌动的江湖,每天吞吐巨额货物,分分钟牵动市场价格的神经。
据泰媒报道,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给泰国带来较正常情况更干旱的天气模式,今年降雨不足,从10月开始的新一榨季泰国产量前景疲软。据预测泰国2023/24榨季(10月至9月)的甘蔗产量仅为6650万吨,而上一季的产量约为9000万吨。由于严重干旱,泰国的食糖产量将在即将到来的收获季下降近五分之一,这将进一步收紧全球市场。
2023年第二季度泰国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sean-China FTA)的优惠,向中国出口 1.88 亿美元的椰子产品(包括椰壳),同比增长 27%。
据中新网报道,近日,一批货重17吨、货值25.1万元的荔枝罐头,在广东茂名海关的监管下装车出口加拿大,这是茂名荔枝深加工产品首次进入北美市场。
据经济日报报道,8月8日,21.6吨黑钻菠萝运抵上海外高桥港区,在新批复设立的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接受海关查检,后快速通关放行投放市场。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近日,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Asoex)发布的报告称,2022/23季智利核果出口总量下降11%,仅24.2万吨;但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9%,达4.09亿美元。Asoex主席伊万·马兰比奥(Iván Marambio)称:“这是智利核果出口额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
7月10日,国内知名水果电商品牌辰颐物语宣布和广西、海南、云南等地的22家机构成立“联农专业合作社”,并发布国内首部关于“坚决不早采”“只做A级鲜果”“不恶意压价、不拖欠果款”等8项涉及种植、采摘、水果品质在内的《承诺书》。
记者对线上线下渠道以及批发市场展开调查,发现今年西瓜的价格区间跨度大,稍有波动。在线下,华润万家广州门店所售西瓜品种丰富,麒麟、糖见、特小凤等品种均有售,对比去年同期,今年西瓜整体价格稳健,略有上涨。
5月25日,由泰国进口,经由中老铁路(万象—成都)运输的一批新鲜山竹现场开箱,标志着成都国际班列“东南亚—濛阳”专线正式开通。
据玉林晚报报道,近日,广西玉林成功试种了一种长在树上的“冰糖燕窝”——燕窝果,5月中旬已成熟上市,市场售价一度达到100元/公斤。
据浙江潮新闻报道,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由于今年的枇杷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不只是塘栖枇杷,兰溪、临海、温岭等地种植的露天枇杷产量也都大减。浙江省农科院枇杷专家称,今年,浙江枇杷至少减产50%。
前几年,蓝莓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种大多来自海外。近两年,口感好、价格又亲民的国产蓝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费者的购物车里。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国内蓝莓产业发展迅速,从种植范围到品种、技术都在显著提升。
进入5月,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家的“果篮子”越来越丰盛,樱桃、荔枝、西瓜等各种时令水果纷纷上市,水果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近期,随着国产樱桃的大量上市,樱桃价格“瞬间腰斩”冲上热搜。
近日,有传闻称带货主播辛巴赴泰国直播带货,“单场带货162万颗榴莲”使得市场了原本降价的榴莲又涨价了,随着事件愈演愈烈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地方市监部门、辛巴团队等多方先后回应。
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24日,5辆载满134吨紫薯的大货车,经越南驮隆口岸依次运抵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水口口岸通关,产品经过查验后将发往中国各地。这是中国首票进口越南紫薯,也是中越两国推动优质农食产品互供出口合作的最新成果。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近期一项研究揭示,每年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粮食、肉类、奶类、蛋类七大类食物按重量加权平均损耗和浪费率合计22.7%,约4.6亿吨,其中生产流通环节食物损耗3亿吨。其中,生产环节播种粗放、采收不精,储运环节冷链不完善是造成食物损耗的主要原因。
据中新网报道,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首日,广西友谊关口岸、东兴口岸恢复通关。早上7点多,在通往凭祥综合保税区的公路上,上百辆货车排起长队等待通关。口岸的另一侧,大批赴越务工人员排起长龙,等待着通关回国。
12月8日晚,人民日报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一则短视频,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推荐了居家食疗小妙方,其中没有症状或有一点鼻塞,可以用新鲜柠檬泡温水喝。该则视频来源于上海市在12月8日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6场新闻发布会。
近日,在新疆阿克苏市某果业公司院内,首批二十五吨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冷链车启程,到达青岛港后转运至泰国。
每年冬季,车厘子和草莓就是最受欢迎的水果大单品。今年也不例外,据上海《新闻晨报》报道,自卡塔尔世界杯北京时间11月21日开赛以来,过去4天大润发优鲜APP车厘子搜索指数环比攀升33%,草莓环比攀升38%,这两大冬季最受欢迎的水果碰上这届世界杯,成为了“世界杯时令水果”。
“因为菜卖不出去,大面积种植,又没有客商来收,我们采取了没有办法的办法,直接把它给毁掉了。”近日,一位山东曹县农民遭遇“芹菜卖难”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共鸣。视频中,农民低头看向已经犁平的土地,计算着有将近十万斤蔬菜就这样被毁掉的场景,看着令人心疼、也令人心酸。
11月16日,百果园再次更新招股书,开启了第四次冲击IPO的征程。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水果零售企业,百果园按2021年水果零售额计,市场份额却只有1%。而就在今年9月5日,先百果园一步递交招股书的洪九果品成功赴港上市,百果园也因此错失了“中国水果第一股”的称号。
11月17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5.5吨产自泰国的龙眼、椰青卸船后被送往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进口水果查验平台。半个小时后,这些水果办结监管手续,启程发往周边省市的大型水果交易市场。
据中新网报道,11月15日,338吨柬埔寨进口龙眼在广州南沙口岸顺利通关。这是今年3月中柬双方签署鲜食龙眼输华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以来,我国首批从柬埔寨进口的龙眼,也是今年以来继巴沙鱼和玉米之后第三个获准出口中国的柬埔寨农产品。龙眼也成为继香蕉、芒果之后第三种获检疫准入输华的柬埔寨水果。
近期,柚子作为应季水果进入出口旺季。据统计,今年以来,满洲里海关所属满洲里十八里海关监管出口柚子6610.4吨,同比增长1.14倍,贸易值4099.5万元,同比增长1.75倍。
据《环球时报》报道,柬埔寨中华总商会执行会长陈艳华在采访中说,预计今年将有10万吨柬埔寨龙眼出口到中国,占柬埔寨总产量的70%,这些龙眼预计将在一周内抵达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港。
11月6日上午,在进博会的新西兰国民品牌高峰论坛上,台州政府与新西兰中国商会签订了相关合作项目协议。根据合作协议,玉环市(台州市下辖市)将与新西兰猕猴桃最大的行销公司佳沛合作,开通RCEP国家水果进口航线。自此,大麦屿正式成为第二个新西兰猕猴桃散货船入境口岸。目前大麦屿港已累计进口猕猴桃8.1万吨,货值近20亿元。
妮娜皇后又名妮娜女皇、妮娜公主,妮娜皇后是日本最新培育的四倍体红色特大粒葡萄新品种,是欧美杂交种中最优秀的唯一的鲜红色巨大粒品种,果实单粒重达16-18克,糖度高达20%以上,有“树上公主、树下皇后”的美誉。曾经它只在进口高端水果区出现,单斤价格高达上百元,在香港的批发市场上,优质妮娜皇后的进口价格近乎500元港币一穗,是葡萄界天花板级的存在,但现在,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注意到,妮娜皇后的价格几乎腰斩,一些平台甚至卖到了40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