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茶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云南、重庆、河南、四川和陕西14个省(区、市)的642个县(市、区)。目前,茶油产量所占份额最高的是湖南省占约45%,其次是江西(20%)和广西。
茶油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分支,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十一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茶油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继续建设”到“鼓励支持”再到“积极引导”的变化。
生态环境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耕地点位超标率19.4%,土壤镉超标率7.0%,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土壤超标点位36.3%,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土壤超标点位21.3%。根据披露出的一系列数字来看,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农业数字化行业标准体系由政策标准和市场标准构成。根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查询的有关“农业数字化”、“农业大数据”、农业信息”等行业相关标准情况,截至2024年1月13日,我国农业数字化行业标准共124项。近几年来,我国农业数字化行业标准数量逐渐增多,行业标准体系建设逐年加强。
中国油茶产业在油茶产业发展项目、农发资金、现代农业发展扶持资金等强力支持下,发展形势持续向好。油茶林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油茶林面积已由2010年的4560万亩发展到2023年超过8000万亩。根据《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中国油茶种植总规模将达到9000万亩。近5年来,湖南、江西、广西三省油茶种植面积增速最快,共完成新造林任务约1000万亩,占到了中国新增油茶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
据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2022年全球农业数字化市场规模估计为190亿美元,其中亚太市场占据35%的市场比例,占据全球最大的市场比例,共计市场化规模达到66.5亿美元。欧洲地区占据29%的市场比例,位列第二。北美地区占据25%的市场比例,位列第三。
从相关政策历程来看,我国食用油行业政策主要经历了重监管时期、快速发展时期以及全面高质量发展时期。目前,我国食用油行业政策已处于全面高质量发展时期,政策主要聚焦在整顿行业规范发展,促进食用油产品的健康化、绿色化。
我国社区团购的消费品类广泛,覆盖了蔬菜、水果、粮油到日用品、家电等不同的品类。根据申万宏源的调研结果,水果、蔬菜和肉禽蛋奶等生鲜商品为我国需求量排名前三的社区团购商品品类,日用百货等非生鲜品类的需求量远低于生鲜商品。
从冷链仓库容量来看,2022年,我国冷库容量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河南省、上海市、以及广东省。其中,山东省冷库容量为633.84万吨,广东省冷库容量为470.39万吨,上海市冷库容量为440.00万吨,河南省冷库容量为431.30万吨。总体来看,我国冷库容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东部沿海以及华中地区。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较少分布。
近5年来我国农产品冷链业务发展迅速,重点企业营收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重点企业冷链业务营业收入合计达1041亿元,同比增长12.30%。结合行业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行业龙头效应逐渐凸显,我国冷链行业前百强行业营收总额将持续提升。
我国茶叶种植规模庞大,出口种类多样,近年来茶叶出口量及出口金额总体呈现波动趋势,2022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达36.87万吨,相对稳定;茶叶出口金额为20.22亿美元,同比略有下滑。2023年1-8月中国茶叶出口数量为23.72万吨,出口总额约11.57亿美元。
我国供销合作社概念下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供销合作社相关商品从生产、流通到销售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即在生产端,竞争体现在农产品、农资产品、化工原料等供给商家的竞争,在流通端体现在相应的运输运力的竞争,在零售端,体现在零售商的竞争,同时由于体系内涉及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等一系列规划战略,还涉及到相关金融平台的竞争。此外,供销合作社系统还涉及废旧回收、资源循环利用等业务,因此,在这个维度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根据Statista,2014年至2020年,全球冷藏仓库容量持续增长,由5.52亿立方米增长至7.19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速为4.5%。前瞻根据全球冷链发展状况以及行业相关影响因素,测算2022年全球冷藏仓库容量为7.85亿立方米。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主动融入与服务构建新经济格局,通过持续创新保持了稳定发展,在传统产品与业态持续发力的同时,新茶饮、新袋泡、花草茶、混搭风味茶等新赛道崛起,线上线下消费繁荣,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内销量、内销额,出口量、出口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2018-2022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呈现震荡上行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22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茶园总面积为4995.4万亩,较2021年同比增长超2%。
根据中国供销合作社统计公报,截至2020年末,全系统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交易额10459.9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9002.7亿元,增长15.9%,再生资源市场交易额768.5亿元,增长3.2%。根据前瞻初步核算数据,2021年,全系统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交易额达到10860亿元。整体来看,中国供销合作社全系统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交易额整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规模突破万亿元。前瞻测算,到2023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全系统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18万亿元。
冷链物流是在疫情背景下需求发展最快的物流种类之一,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分布在产业链的多个环节。
从2021年起,广东出台多项冷库相关支持性政策来推动广东省冷库行业的发展。其中在《广东省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中提出,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冷链装备提升,冷库库容规模和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0%以上。
从各省市冷库面积来看,根据中冷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各省市冷库面积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山东省、广东省及上海,这三省冷库面积分别为645万吨、470万吨和440万吨。同时结合全国冷库库容总量来计算,前十省市冷库库容集中度超过62%。
我国供销合作社发展道路较为曲折,历经与国有商业的三合三分,最终在曲折探索中找到了最为合适的定位,即更好服务与农民。在举措上,供销合作社与电商、金融、零售生鲜等多种民营业态融合发展,取得了协同互助发展的成效。发展至今,供销合作社到底属于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供销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具,肩负着乡村振兴、带领农民走向美好生活的任务。
从供销合作社相关上市公司的融资项目来看,2020年至2023年,相关上市公司的融资项目多为定向增发项目,其中,融资金额最高的一笔为浙农股份于2020年发起的定向增发项目,融资金额达到26.67亿元,也是2020年至2023年期间唯一一家融资项目超过20亿元的供销合作社相关上市公司融资项目。融资的主要用途为项目扩产。
从2021年起,江苏出台多项冷库相关支持性政策来推动江苏省冷库行业的发展。其中在《江苏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依托省内重点农产品产销地、集散地,分层次完善各类专业冷库设施布局,优化冷库供给结构,提升冷链物流设施水平。在多项规范及支持性政策的推动下,江苏省冷库布局将进一步完善。
饲料产业链上游为原料,主要包括能量类原料、蛋白类原料、微生物类原料等。中游饲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包括猪饲料、禽饲料、反刍饲料、水产饲料等;下游为饲料需求方,多为农户和养殖企业,养殖范围涵盖家禽养殖、畜牧业养殖、水产养殖等。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制盐行业进出口额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为最高值,实现进出口额6.35亿美元和贸易逆差3.83亿美元。2023年1-7月,我国制盐行业实现进出口总额3.2亿美元。
总体来看,2016年至2020年,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内法人企业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截至2020年,系统内的法人企业数量达到了22739个,相比2016年增长了2147家。经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供销社系统内法人企业数量突破2.3万个。
从我国冷库行业产业链结构来看,上游主要包括内部基本设备、核心零部件、配套设备,构成了我国冷库的主要基础设施;中游为各类冷库建筑;下游根据运送产品的不同可分为果蔬流通、乳制品流通、水产品流通等。
我国制盐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重点关注。目前,我国制盐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多,分布在各产业链环节。其中,涉及制盐的上市公司包括:苏盐井神、雪天盐业、江盐集团等。
从种子行业竞争梯队看,大北农、北大荒等企业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属于头部梯队;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等注册资本在5-10亿元之间,处于第一梯队。从区域分布看,中国种子经营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南、云南、广东、上海等省市,例如湖南拥有益丰药房、老百姓;云南拥有一心堂和健之佳。
2010年国内出现了首款商业化植保无人机,但是直至2013年行业参与者仍较少,行业发展较为缓慢。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航空建设”,植保无人机行业开始涌入大量新企业。2016年以来,植保无人机技术应用加速,无人机保有量和作业量快速增长。2021年底,中国无人机保有量达到9.8万架。
从种子上市企业布局和已有公开信息分析,注册资本最多的是大北农,达到41.4亿元;成立时间最早的是苏垦农发,成立于1992年;招投标信息最多的是北大荒,达到2130条。
继深圳之后,上海也盯上了农业!今年5月29日,深圳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文件,指出到2030年把“大农业、大食物”培育发展成为深圳市经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产业。紧接着6月,上海多个区突然掀起了“农业招商”热潮,纷纷拿出良田向全球发出邀约,以产业化思路开展“农业招商”。两个经济大市,为何突然一前一后开始聚焦农业发展?
中国香精香料上游企业主要注册地在宁夏、北京、浙江等省市。从区域分布看,中游香精香料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地区,其中上海省香精香料生产企业较多,包括百润股份、爱普股份等,而香精香料龙头企业新和成则位于浙江。除江浙沪地区,安徽、山东、西藏等区域。下游代表性企业分布于上海、浙江等省市。
2015-2021年中国冬小麦制种面积先增后降,2017年达到峰值1173万亩。2022年,中国冬小麦制种面积约为1220万亩,较2021年增长约14%。2017年,中国冬小麦新产种子数量达到53亿公斤,为2015-2021年间最大产量。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数据,2022年中国冬小麦新产种子数量达到59亿公斤,较以前年度增加较多。
目前,我国以冷藏车相关行业为主营业务企业较少,但冷藏车产业链上下游均较为庞大。其中中游冷藏车制造环节主要有中集车辆、福田汽车、东风汽车、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上市企业。
2019年以来,香料被列为鼓励类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香料香精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等政策陆续发布,明确了行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发展方向。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8-2022年,中国奶粉行业进出口金额及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22年中国奶粉行业进出口金额为45.58亿美元,进出口总量为27.01万吨,与2021年基本持平。中国奶粉行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近两年来,贸易逆差有所缩小。
根据电车资源数据,我国新能源冷藏车销量明显增加。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冷藏车销量达到896辆,2022年近3000辆,同比增长66.5%。2022年1-4月新能源冷藏车销量中,轻卡车型最受欢迎,占50%的市场份额;微卡类冷藏车其次,市场占比达42%;微面类冷藏车占比7%。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锂电产业快速爆发,进而推动各行各业的锂电化和智能化趋势。全球园林工具市场的80%以上在北美和欧洲,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园林工具出口国。但是,受制于传统品牌的影响力,中国园林工具企业长期依赖ODM、OEM方式参与国际贸易。在锂电化和智能化浪潮下,中国企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5月29日,深圳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说要大力发展农业。这份名为《关于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指出,到2030年把“大农业、大食物”培育发展成为深圳市经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产业。
粮食危机离我们有多远?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需求量正在迅猛提高。然而,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洪涝和干旱轮番冲击全球各个地区,新冠病毒的全球肆虐严重干扰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加上国际局势连年动荡,地区冲突蔓延到主要粮食产区,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秩序的稳定性荡然无存。
前不久,日本汉方药巨头津村制药2.5亿元收购陕西老字号紫光辰济引发热议。再加上津村去年3月收购385年老字号“叶开泰”,2021年4月,12亿元收购中药饮片企业天津盛实百草,中药,成了日本药企的摇钱树。
智慧农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决策、生产、流通交易等深度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与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对人、机、物等的全面连接,一方面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流程跟踪式监测、管理,以数据驱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实现更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农业产品的种、管、采收、储存、加工等;另一方面打通供需连接渠道,打造快速、高效、精准的农业产销生态系统,重塑农业与消费者之间双向互动关系,构建起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生产和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