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草种占据半壁江山,为何国产与进口草种有如此差距?
2024年8月16日第七届草业大会暨第十届苜蓿发展大会在甘肃金昌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草业发展存在着诸多短板弱项,尤其是草业发展相关的科研工作,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类牧草的育种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导致每年需大量从国外进口各类牧草种子,主要是黑麦草、羊茅和苜蓿。
2022年我国进口各类作物种子71000吨,包含粮食、蔬菜、花卉、草等,其中进口各类草种共计51955吨,占所有进口种子的73.3%,大约3/4。
我国粮食作物种子基本上很少进口,玉米大概一年进口400多吨,其他的还有一些蔬菜花卉,大部分进口都是草种。黑麦草进口了33831吨,占所有进口作物种子48%,将近一半。
我国草种产业发展如何,面临哪些困境,为何大量依赖进口?
Q:在草种市场推广过程中,国产草种和进口草种的发展现状如何?
近几年生态草种需求增长
这几年随着三北工程各种项目推进,生态草的需求增长,像坡碱草,原来我们就有一些基础,虽然数量有波动,但整体产量上升,而且价格也一直上升,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另一个中科羊草,中科院植物所刘公社老师从品种研发到品种推广应用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我国乡土草种推广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草坪草种子需求急剧下降
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对草坪草种行业影响非常巨大。随着房地产的下行,草坪草种需求急剧萎缩,可能今年进口量还比较大,预计未来几年数量会急剧萎缩,因为需求的确是萎缩了。
牧草种子种植户更多选择性价比高的品种
牧草种子苜蓿、燕麦、高丹草、苏丹草,甚至饲用高粱等,在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确发挥了支柱性的作用,商品化运作的更多,因为农户种了以后要追求效益,以燕麦草为例,进口燕麦干草能产600公斤,国产的只能产300公斤,而且进口的营养成分比国产的好,种植者肯定选择进口性价比更高的。
我国草种业与国外发展差距是世代性 短时难以追赶上
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与草种业发达国家相比有比较大差距,这个差距是世代性的,国外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应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比如丹麦的丹农公司是一九零几年成立的,而我国第一所从事草业科学研究的院校,比人家基本上晚了100年,这个差距是不能忽视的。
国外草种生产规模化时间比较长,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紫羊茅这一类育种与我国拉开的差距较大。我国草种生产的产量较低,一亩地多则大几十公斤,少的也就是二三十公斤,远低于国外水平。草种种植土地资源有限,不能完全排斥进口。进口的高冰草、扁穗冰草、无芒雀麦,质量好,价格合理,这些草种我们是该用要用的。
国内自繁种子缺乏拳头产品
国内也在大量繁育国产种子,问题是缺乏拳头产品,我们预存了很多品种,但是有特异性状、表现特别突出的品种没有,当然国产繁育未来肯定是趋势。
我们做贸易的很明显地体会到,当市场好的时候,国外种子产量高了以后就会倾销,对国内的种子生产形成致命性的打击。
所以我们要两条腿走路,不要把进口的一棒子打死,也不要把国产的想得太好,我们还需要很长时间,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我也相信未来我们自己的品种,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广的市场,这个产业不会消失,它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相信这个艰难的时期很快会过去。
进口和国产种子不应该简单对比,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国同国外的育种发展阶段不同,美国的草种育种生产不管是苜蓿、燕麦、生态草种等全部是公司来进行,商业化操作。我国主要以事业单位、大学研究所等,原来的侧重点在生态修复,最近几年才转向部分商品草,发展阶段不同、目标不同,国产和进口是一个互补的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Q:如何提高国产种子产量?
酒泉大业种业公司经历了20多年的生产历程,我认为目前种子生产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种子产量的问题。我们通过这20多年的种子生产经验,总结了以下4点:
第一,选择适宜的种子生产区域,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生产种子,比如甘肃河西走廊,有的是沙漠地带,干热风比较多,影响苜蓿授粉,这种地方就不能生产种子。
第二,品种的选择,不同苜蓿品种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种子产量截然不同,也希望专家在培育种子的时候在结实率、种子产量上提供更优势的品种。
第三,种子生产设备的选择,目前没有成型的种子设备可以借鉴,草种企业一直在研究,在选择,在摸索中减少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
第四,授粉措施的选择,苜蓿种子生产授粉的难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新疆气候多变,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影响草种生长,地理条件复杂,多是戈壁、山地,平坦适宜种植的土地相对匮乏,一些地区生产水平、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影响草种的质量和产量。
我们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技术水平。新疆天博草业在新疆阿勒泰吉木乃地区建设了26000亩的草种制种田,是在荒漠草原上引用额尔齐斯河的河水,有效解决了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我们通过院企合作引进了一个抗逆性更强的品种——北林201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既能当作饲草,又能应用于生态修复领域。同时该品种也在吉木乃基地进行扩繁,提纯复壮。与蒙草合作的甘龙9号紫花苜蓿品种也在生产过程中。
关于苜蓿授粉的问题,最近宁夏银川张荣老师的团队,在对切叶峰的研究上获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我们与他们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我相信通过各行业人士不断的努力与突破,未来我们国家面对各种草种生产过程中的难题都将能一一破解,摆脱对美国和加拿大苜蓿种子上的依赖。
Q:我国审定品种有701个,但是市场上真正流通的品种不足5%,有品种而没有种子,所以才有大量的进口草种,为何会有这种怪象?
出现这种怪象我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打通知识产权转化通道。举个例子,我们2003年购买的中国农科院事务所杨成章老师的中苜一号品种,这个品种从2003年一直到发展到现在,已经生产到1500吨以上,折合推广面积远远超过100万亩的种植面积。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只要有好的品种,能够转化成企业的生产线,很快就会进入市场,而且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第二个问题是种子生产企业面临的问题太多,种子生产特别是牧草种子生产的成本非常高,没人愿意做种子生产,大家都去搞贸易,种子生产企业举步维艰,这个问题也是造成目前市场上没有种子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个问题,政策层面上的问题。这几年土地非粮化的呼声特别重,种植牧草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种子也不例外,有些地方政府或者是基层政府的政策很左,就像苜蓿种子的生产,同样遇到政府“压田压水限产”的措施,种子生产企业肯定也得响应政府的号召,有些种子我们不能生产或者生产不出来,这也是造成有品种没有种子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第一,国产牧草品种同质化很严重,有特点、有特色的品种不是太突出,同质化给推广者造成了困难,最终用户会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第二,最关键的是土地资源的挑战,这是对我国种子生产最大的一个挑战,现在非农化非粮化严重,生产种子需要有固定地块,还要轮作,苜蓿种子生产三年轮作一次,土地资源对种子生产是非常大的限制。
国外的种子生产都是农民在做,农民可能有1万亩的土地,3000亩是苜蓿,三年后可以轮作到别的地方,这个资源是国内没法比的。
综合来看,国产与进口种子相比,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竞争力,比如性价比、国土资源等,知识产权也是一小部分原因,国产种子跟进口种子相比有一定难度。
下一步有可能通过国家的补贴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原种基地有可能获得国家支持,商品种子生产在草原司可能也有补贴,将来如果政策能落实好,慢慢地国产化水平会不断提高。
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着力加强草业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生物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新技术在草业领域的应用,强化草种业创新,开发智慧草业、草原生态修复、生产力提升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草业与草原生产方式的变革,大幅提升草原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