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降!降!2024年5月后,豆粕市场开启了下行模式

自五一假期以来,国内豆粕价格在美豆种植进度缓慢、南美大豆减产但国内到港大豆数量增多,豆粕供应逐渐宽松的背景下维持震荡调整的行情长达三周。随着南美收割接近尾声后大豆产量基本确定,美国中西部产区出现干燥天气有利于大豆播种推进,后期降雨预期有利于大豆生长,美盘大豆开启大幅下跌模式,从成本端削弱对豆粕市场的支撑,叠加国内豆粕供应逐渐增多,后续或将开启下行模式。

图片

进口大豆成本出现回调

受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出现有利于大豆播种开展的天气影响,加之南美市场供应充足后美豆粕下跌拖累,近期美国大豆出现明显的回落,其中07合约从1257.25美分/蒲式耳连续三日下跌,最低跌至1207.25美分/蒲式耳。进口南美大豆成本也跟随下行,特别是巴西大豆升贴水松动后价格降幅明显,其中进口美国大豆及阿根廷大豆成本下降约180元/吨,而进口巴西大豆成本已经降至4100元/吨,降幅超过220元/吨。进口大豆价格下降后削弱成本端对豆粕市场的支撑,油厂提价动力有所下降。

国内豆粕供应逐渐宽松

近期进口大豆到港量持续攀升,大豆库存已经位于历史同期偏高的水平。工厂开机压榨量较高,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上周主要油厂大豆压榨数量已经达到200万吨的较高水平。豆粕产量较大,而下游饲料养殖企业采购趋于谨慎,市场观望情绪升温,购买远期基差合同数量较多,现货继续提货有限,豆粕库存继续增长。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上周,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达78万吨,已经连续第七周增长,同比增加达55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19万吨,已经处于历史同期偏高水平。在豆粕供应增速大于需求的时候,市场供应将逐渐宽松,压制豆粕价格出现偏弱的行情。

后市或将开启下行模式

当前处于进口大豆到港高峰期,大豆及豆粕库存在持续攀升后市场供应充裕;近日随着气温升高后畜禽对饲料的采食量有所下降,伴随着后续消费淡季的来临,即使生猪价格持续反弹增强养殖户的信心,市场对豆粕的整体需求增量将不及高峰期油厂豆粕增量;叠加南美大豆产量越发明朗,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天气炒作乏力,美盘大豆下调后带动进口大豆成本下行,豆粕价格跟随弱势下行。不过目前美国大豆正值播种及生长初期,后续的天气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之近日国内下游买家对豆粕合同成交较好,豆粕价格下跌幅度或受限。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