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炒作模式开启,国际小麦价格大幅飙升,对国内小麦市场影响几何?

在国内小麦价格深跌不止,不断下探年内低点的时候,国际小麦价格却开启了上涨模式,并且是大幅上涨。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小麦价格飙升,对国内又有什么影响?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图片

国际小麦价格大幅飙升

自5月初以来,由于恶劣的天气,国际小麦价格已经大幅飙升至数月来的最高水平。

首先是俄罗斯,自5月初以来,俄罗斯寒冷和霜冻天气对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其产量预期下降。

Commodity Insights将2024-25年度俄罗斯小麦产量预测下调560万吨至8500万吨。同样,俄罗斯农业咨询机构农业市场研究所在5月21日将同期小麦产量预测从5月13日预测的8600万吨下调至8350 万吨,并将2024/25年度俄罗斯小麦出口量预期从4700万吨下调至4500万吨。

目前,大多数国际贸易商正在密切关注俄罗斯的小麦产量预测,如果2024年俄罗斯小麦产量低于8000万吨,国际小麦价格或将进一步上涨。

图片

除了俄罗斯外,包括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国在内的欧洲北部和西部,也遭受了强降雨和风暴的袭击,给冬季作物的生长和春季作物的种植带来了风险。

而未来两周,乌克兰预计也将出现干旱天气,这可能会进一步降低2024-2025年度全球小麦的产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导致国际小麦价格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谷物价格进入天气炒作模式,收成预期的不确定性,推高了期货市场的定价。

截止5月22日,CBOT小麦软红冬小麦主力合约较5月初上涨了约18%,为2023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俄罗斯小麦离岸价格较5月初上涨了12.5%,为1月5日以来的最高价格水平;加拿大小麦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价格在触及多年低点后于4月初开始上涨,5月21日温哥华离岸价314.07美元/吨,上涨了13.5%,为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图片

对国内小麦价格影响几何?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作物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施“谷物基本自给自足,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战略,小麦进口量在国内消耗量中占比很小。

但我们也看到,2023年,我国共进口小麦1210万吨,同比增长21.5%。而2024年1-4月份,累计小麦进口量已经达到了618.46万吨,同比增幅3.49%,近几年我国小麦进口量有逐年扩大趋势。国际小麦价格的大幅上涨,势必也会对国内小麦价格带来一定影响。

图片

首先是对国内小麦价格的传导作用。目前国内小麦价格与国际价格倒挂,可以说,国际价格是国内小麦价格的“隐形”底部。随着国际价格的抬升甚至高于国内价格,对减少小麦进口和国内价格底部都会形成支撑。

其次,是对国内小麦价格预期的影响。近几年粮食市场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粮食价格除了受到供需基本面的影响之外,预期影响或者说情绪影响,已经成为左右粮食价格走势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国际价格持续上涨,势必会加重国内基层售粮的惜售情绪,特别是国内小麦供应进入收获期,有助于减轻卖压压力,利好国内粮食市场。

图片

总之,本年度自新季小麦上市拉开序幕以来,新小麦的收购价格远低于基层农户预期,这严重压制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希望能借着国际小麦价格上涨的“东风”,扭转国内小麦价格颓势,让基层种粮户有一个不错的收获。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