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花生种植现状浅析

调研背景:随着油厂收购题材逐步降温,新季花生的播种以及产量预期逐步成为PK10合约的交易重心。尽管河南花生种植面积增加已经成为一致性预期,但具体幅度仍有分歧。经过调研,我们判断,种植面积的预期差将主要来源于新旧产区轮作需求、土壤类型条件和灌溉能力三个方面。

农作物种植普遍具有作物轮种需求,从而保障土壤肥力,并避免害虫耐药性的弊端。具体到河南而言,轮种作物主要是玉米和花生。传统产区和新兴产区的轮种需求具有差异性,传统产区需求更高,在河南表现为豫南产区近年来改种玉米的需求正在上升。

2022年豫南产区整体花生种植面积占比56%,超过豫东和豫北之和。根据我们的调研,以正阳为代表的豫南产区增种花生的意愿已经受到抑制。当地农户反映,近年来花生种植在出芽、开花阶段面临地下害虫、根腐病等病虫害的威胁,再加上虽然玉米价格低但打理成本低、总收入差异不大,因此仍然愿意种植玉米。从这个角度来说,豫南地区的花生增种预期不宜过度乐观,预计仅有10-15%,部分地区可能没有增种。

图片

土壤类型也对花生增种构成抑制。河南地处中原地区,成土母质以森林土壤和耕地土壤为主。其中豫东及豫北地区为潮土,属于耕作土壤,土壤肥力较好,豫南地区则以森林土壤为主,肥力有限。从2023年单产情况来看,豫东开封地区花生果单产最高,南阳则最低。

另一方面,豫东和豫北地区的土壤分为沙质土和黏土,对于花生而言只适合种在沙质土上。豫北花生产区延津调研显示,当地花生种植面积理论上限为70万亩,今年预估种植面积60万亩。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能用于种植花生。

图片

灌溉条件也会影响花生种植。郑州及黄河故道沿线水浇地较多,豫南地区旱地较多,整体来看豫南灌溉条件不如豫北和豫东地区。近年来河南省耕地灌溉面积体现出豫东和豫北地区上升、豫南地区下降的特点。尽管花生为耐旱作物,但农户习惯在降雨后进行花生播种。近期河南发生的干旱有可能影响豫南地区的播种节奏。如果播种时间推迟,那么新季花生上市时间也会递延。

图片

目前河南仍然为花生最大的种植省份。22-23年,河南花生种植面积持续恢复,但离2021年还有一定差距。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预估豫东和豫北地区增种幅度在15-20%,豫南地区增种幅度在10-15%,综合来看河南整体增幅应该略低于15%。按照这个估计,2024河南播种面积有望达到150万公顷,超过了2021年的高点。

展望全国,相对较好的花生/玉米比价表现和东北相对较多的可耕种面积均指向了花生扩种预期,而且东北的扩张潜力应该高于河南。换言之,河南花生播种挺“中”,而东北花生播种更“行”。

图片

种植面积的扩张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产量的提升,还需要关注接下来生长季的天气表现。从目前的气象数据来看,河南、山东等主产区气温偏高,辽宁、吉林则偏低。从土壤墒情来看,河南部分地区墒情条件较差,吉林则存在过湿现象。河南较高的气温和较差的墒情可能会影响播种时间及出苗率,但有益于出油率的提高,吉林相对偏低的气温和过湿的墒情则容易导致积温不足或者霉变现象。这些问题仍有可能成为接下来天气题材的博弈热点。

图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