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还在大量订购澳麦法麦 今年小麦进口量将创历史新高

市场多空消息总是不断,也最考验当事者的定力和对行情的判断。

虽然今年小麦进口规模大对市场是一个利空,但我国进口小麦主要满足优质品种调剂需求,还有一部分流入饲料领域和储备环节。进口配额也将约束进口规模以防进口过量冲击国内市场。

中国今年小麦进口量将创下历史新高,因为烂场雨影响新麦产量和品质,再加上出口国的干旱天气令人担忧供应趋紧价格上涨,中国趁着价格较低的机会扩大采购。

贸易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在10月份购买了约200万吨澳大利亚新作小麦,并于12月份开始发货。自9月份以来,中国还订购了约250万吨法国小麦,12月至3月装运,并指出,这些数量对于每年的这个时候来说是异常庞大。美国农业部公开显示10月份中国购买两笔美国软红冬小麦总计超过40万吨。另外中国还在寻求一些美国春小麦,还有加拿大春小麦。

市场分析,中国可能正在考虑主要出口国日益加剧的天气风险,并为明年需求“做准备”。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在2023年1至9月份小麦进口量达到1003万吨,同比猛增约50%,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636万吨,从加拿大进口177万吨。

2021年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已连续3年突破关税配额限制,市场分析2023年我国小麦进口量可能达到1200万吨左右,而且采购热潮可能持续到2024年。

图片

全球第二大出口国澳大利亚的小麦产量预计大幅减少,未来价格将会上涨,中国买家提前大量采购。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澳大利亚小麦产量预计将从上年创纪录的3970万吨降至2450万吨(-38%),出口量从上年的3233万吨降至2150万吨(-33%),但是天气干燥意味着今年澳麦质量会更好,蛋白含量会更高。

关于国内小麦走势:综合产量、进口、上年结余和政策性储备轮换数量,饲料消费和面粉加工用量等来看,小麦整体供大于求,区域性不平衡和阶段性供求矛盾,以及冬季不确定天气影响,小麦结构性市场机会依然大,质量好的小麦更有保值增值空间。

11月1日小麦价格继续下跌,下跌幅度0.5-1.0分/斤,价格范围在1.5-1.565元/斤,均价1.519元/斤。不完全统计(重点监测的产销区),地储今日共投放3.9万吨,成交1.2万吨,成交率为30.7%;中央储备今日未交易。

 

储备/贸易小麦成交价格参考

(1)11月1日枣庄市军粮供应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3年产小麦1248.259吨,底价3020元/吨,成交748.259吨,成交率60%。

(2)11月1日江苏省(连云港)新海粮食储备直属库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2年白小麦2712.762吨,底价3000元/吨,全部成交。

(3)11月1日宿迁市宿豫区豫粮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3年产小麦2059.88吨,底价3000元/吨,全部成交。

(4)10月30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竞价销售2018-2020年小麦21942吨,成交19942吨,成交率91%,底价3160元/吨,成交价3160-3180元/吨,均价3163.42元/吨。

(5)10月30日中储粮西安分公司竞价销售2018、2019年小麦7263吨,底价3210、3220元/吨,全部流拍。

 

图1:11月1日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

图片

图2:11月1日地储小麦/贸易粮交易结果

图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