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减产,中国买家或等待巴西新豆上市恢复大批量采购

  • 干燥的天气和种植面积的减少降低了美国的产量预测
  • 在202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巴西大豆比美国更具价格竞争力
  • 中国可能会等待巴西的新作恢复大批量采购

美国2023-24年度(9 - 8月)的大豆产量预测较种植前预估大幅下调,原因是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天气持续不利,可能会支持明年初巴西油籽的出口。

美国农业部5月12日发布的《世界农业供需估计》报告显示,就在5月中旬开始播种2023-24年度油籽之前,美国大豆产量预测达到创纪录的1.2274亿吨,单产52蒲式耳/英亩,同比增长5%,种植面积估计为8750万英亩,与上年持平。

由于黑海地区强劲的全球需求和供应问题,油籽价格稳步攀升,在经历了的2022年之后,美国大豆种植者似乎最终将迎来喘息的机会。

但这种乐观情绪是短暂的,因为仅仅一个月后,美国农业部在6月30日发布的种植面积报告中对种植面积的预测发生了巨大变化。2023-24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估计为8350万英亩,比5月份的预测减少4.6%,同比减少5%。与去年相比,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北达科他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等关键州的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原因是农民选择种植更多的玉米,这让市场感到意外。

更糟糕的是,5月和6月中西部主要地区出现了极端炎热和干燥的天气。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在大豆生长需要水分的关键时期,高温和干旱严重影响了产量预期,9月份的产量预期较5月份的预期大幅下降3.7%,至50.1蒲式耳/英亩。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美国2023-24年度大豆产量预测目前为1.1284亿吨,比5月份的创纪录预测下降8%,同比下降3%。但许多市场分析师预计,由于8月份干旱和炎热打击了中西部的大豆作物,产量预期将进一步下调。由于美国国内价格上涨、产量下降,美国将不得不削减出口。

巴西的竞争

美国大豆种植者在2023-24年度遭遇困境的最大受益者可能是巴西——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美国的损失就是巴西的收获,”标普作物和原料经济学家彼得•迈耶(Peter Meyer)表示。他说,根据标准普尔全球估计,2023-24年度美国大豆出口将限制在4950万吨,远低于美国农业部季初估计的5375万吨。

美国大豆产量在过去10年里一直停滞不前,平均为1.13亿吨,这主要是由于种植面积扩大有限和天气条件不利,而巴西在这段时间内迅速超过了其北美竞争对手。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4-1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9710万吨,种植面积为7900万英亩,预计将在此基础上增长68%,在2023-24年度达到1.63亿吨,种植面积为1.127亿英亩。

巴西对外农业局表示,由于创纪录的产量、美国的作物问题、有利的汇率以及持续强劲的全球需求,巴西的大豆出口预计将在2024年继续走强。

因此,预测巴西2022-23年度(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大豆出口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9700万吨时,很多人并不感到意外。而在2023-24年度,当地咨询公司认为巴西大豆出口将轻松突破1亿吨。事实上,其中一家公司Datagro预计大豆的出口量将达到1.03亿吨。

市场分析师表示,巴西成为大量优质大豆的可靠供应国,可能会影响美国大豆的出口销售。

巴西植物油工业协会9月12日表示:“由于其大豆的质量和中国对食品需求的增加,巴西在国际市场上继续取得进展。”

中国更青睐巴西作物

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中国预计将在2023-24年度进口1亿吨油籽。但中国可能会从巴西采购近四分之三的大豆,巴西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能提供更便宜、质量更好的大豆。

图片

根据数据,今年1月至8月,巴西大豆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8,100万吨,同比增长21.6%。数据显示,在此期间,中国购买了较便宜的巴西大豆的70%。

咨询公司Perch Perspectives创始人兼首席策略师Jacob Shapiro表示尽管大幅下调了2023-24年的产量预测,但他认为,即使中国继续增加进口,美国大豆仍可能会供应过剩。来自南美的激烈竞争限制了美国大豆行业的出口潜力。

更糟糕的是,有迹象表明,随着美国大豆收割于9月开始,中国可能会在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放缓大豆采购,并等待明年初巴西更便宜的大豆。

一家中国农业贸易公司的一位职员表示:“大多数当地压榨商将等待明年巴西的收获,预计巴西的收获量将达到1.63亿吨,这使其与美国大豆相比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

在遭遇干旱天气、种植面积减少和密西西比河退潮之后,美国大豆种植者今年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中国在收获季节中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但分析师表示,这或许预示着未来几年美国将在全球大豆贸易中继续屈居巴西之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