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专家观点综述

图片

2024 年 4 月 2 日,由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产业经济研究室)主办,江苏(布谷鸟)种植产业发展联盟、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及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承办的“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等近150名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教学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浦口区农业部门领导和技术负责同志,以及与小麦产业相关的种业、农药、肥料,加工、市场、贸易,仪器设备等企业代表,新型经营主体代表,以及新闻单位的代表共260余人。共同探讨我国小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加快拓展小麦全产业链增值空间,全面提高我国小麦竞争力水平,系统推进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将与会专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小麦生产基本情况

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同比增加,总产居历史第二高位。小麦为人类提供20%的能量需求,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总产占粮食的1/5,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5亿亩左右,全国约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2023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3.54亿亩,比上年增加163.2万亩,增长0.5%;受收获期严重“烂场雨”天气影响,小麦单产385.4公斤/亩,比上年减少5.0公斤,减幅1.3%;小麦总产2731.8亿斤,比上年减少22.7亿斤,减幅0.8%,位于历史第二高位。2023年12月中旬以来,北方冬小麦未出现明显冻害,仅江淮、江汉部分地区晚播小麦轻微受冻;12月底北方地区回暖明显,墒情适宜;目前冬小麦越冬状况良好,无明显冻害,为2024年小麦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全球小麦播种面积增加,总产量下降。2023年的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7.851亿吨,较上年下降2.2%,原因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和乌克兰危机等不确定性影响,欧盟、俄罗斯等主产区产量减少,欧盟2023年产量预计为1.33亿吨,同比减少0.69%;俄罗斯2023年产量预计为9200万吨,同比降低11.74%。2023年,全球小麦种植面积预计为22304.4万公顷,较上年提高1.39%。

生产区域趋于稳定集中。从生产区域来看,2023年我国小麦生产前5省份(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的种植面积共1744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73%;5省产量共10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9%。从品种来看,小麦品种数量增多、大品种减少。1978年以来,年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以上的小麦品种:扬麦158、小偃6号、豫麦18、郑麦9023、烟农19、济麦20、济麦22、矮抗58、百农207等。2022年推广面积前5的小麦品种:济麦22、郑麦379、济麦44、郑麦1806、西农511。

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但受极端天气影响,2023年部分地区品质下降。我国强筋、中强筋、弱筋小麦品质质量逐年提高,2019-2022年新收获小麦整体质量较好,2022年一等小麦占比约为63.1%、三等及以上占比为96.2%,全国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 38.5%,较2021年提高1.2个百分点,新麦26、西农511、济麦44、中麦 578、丰德存麦 21、扬麦23等快速推广,极大推动了小麦优质化进程;2023年新麦品质参差不齐,受“烂场雨”天气影响,河南、安徽等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芽麦,2023年河南省三等以上小麦占比为64.4%,较去年大幅下降;河北、山东、江苏大部分地区新麦质量较好,江苏省新收获小麦三等以上样品占比为99.1%,较2022年上升0.1%。

二、国内外小麦市场分析及展望

2023年国内小麦价格总体呈先降后升态势。受国际小麦价格下跌、新麦产量和标准品质小麦占比双降等因素综合影响,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总体先下降后上升。其中,普通小麦和优质小麦价差扩大。上半年,小麦价格下降明显。最低收购价小麦、临储小麦以及各级储备轮换小麦稳定投放市场,贸易商也积极售粮,市场流通粮源充足,而面粉和麸皮销售进度缓慢,加工企业对原粮需求偏弱;同时进口小麦大量到港,市场供应充裕,多重因素导致小麦价格持续走低。5月份,河南地区普通小麦市场价格为1.35元/斤,比1月下降14.56%;河南地区优质小麦市场价格为1.56元/斤,比1月下降6.59%。下半年,小麦价格稳中上涨。受“烂场雨”等因素影响,优质小麦数量减少,小麦价格恢复性上涨。12月,普通小麦市场价格上涨至1.45元/斤,比5月提高7.41%;优质小麦市场价格上涨至1.68元/斤,比5月提高7.69%。

2024年春节前,面粉企业集中备货已结束,陆续停收,普通小麦价格基本平稳。春节后,制粉企业陆续开工,补库需求较为旺盛,1-3月市场需求总体稳定,麦价稳中略涨。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小麦价格预计呈弱势运行。

2023年国际小麦市场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受全球小麦供给充足、俄乌冲突阶段性缓和等因素影响,国际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弱势震荡下行。2023年12月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平均离岸价为291美元/吨(直接折人民币价格为2065.45元/吨,到岸税后价格约2974.88元/吨),比2023年1月跌23.82%,同比跌24.68%。2024年1-3月,全球小麦价格继续呈下降趋势,3月,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为12%)离岸均价为272.00美元/吨,西北太平洋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为12%)离岸均价为271.33美元/吨,达到近几年的历史最低位。目前,全球小麦供应充足,加上美国冬小麦主产区的干旱情况得到改善,优良率较前期提高,黑海地区廉价小麦出口量较大,国际小麦价格有进一步走低的可能,综合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小麦价格呈弱势震荡格局。

2023年国内小麦进口量、出口量同比均明显增长。据海关最新统计,2023年1-12月,我国进口小麦及制品1209.96万吨,同比增加21.5%,进口金额44.20亿美元,同比增加15.20%;同期出口20.50万吨,同比增加40.41%,出口金额1.01亿美元,同比增加44.29%。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693.9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7.35%)、加拿大(254.83万吨,占21.06%)、美国(92.57万吨,占7.65%);出口主要目的地是朝鲜(10.74万吨,占出口总量的52.39%)、中国香港(7.23万吨,占35.27%)。2024年进口量、出口量略有下降,1-2月我国进口小麦及制品250.30万吨,同比减少17.1%,进口金额8.04亿美元,同比减少32.1%。出口2.50万吨,同比减少25.5%,出口金额0.13亿美元,同比减少19.5%。

小麦市场供需有余,市场对优质小麦需求不断加大。目前,国内市场上不缺粮,但缺好粮,小麦产量质量双降叠加饲用需求增加,随着非标准品小麦逐渐消耗,标准品小麦价格上涨抬高小麦底价。进口小麦多是对优质品种的补充与调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优质小麦需求不断加大,此外,考虑国内的市场需求,基于价差进口贸易企业也会适当进口饲用小麦。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3/24年度全国小麦结余977万吨,同比下降1291万吨,年度间供需收紧预期影响市场心态,需重点关注新玉米上市后玉米和小麦价格。

三、我国小麦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全国小麦育种创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是种质资源不断优化。目前,国内收集和保存小麦种质资源数量达53772份,总量位于世界第三;其中,国外引进小麦品种数量最高,达20031份,国内育成品种达14403份。鉴定出急需的抗寒、抗穗发芽、抗茎基腐病、强筋品质资源51份;抗旱性小麦种质97份;向育种单位提供抗早高产小麦种质资源352份次。二是基因资源上,小麦基因组精细图绘制取得重要突破。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高质量小麦A、D基因组精细图绘制;获得了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基因组参考序列,为功能基因组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提供了基础;克隆了“望水白”抗赤霉病扩展主效基因Fhb1及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抗赤霉基因Fhb7;综合诱变创制出小麦京411外显子突变基因库。三是现代育种技术继续优化升级。现阶段,小麦育种应用较广的技术主要包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细胞染色体工程与诱变育种技术、转基因和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快速育种和双单倍体育种技术、杂交小麦育种技术等;此外,冬小麦育种一年5代快速增代技术、小麦遗传转化基因型依赖性技术、小麦高效多基因编辑技术、小麦细胞诱变与小孢子培养育种技术也是国内重点攻克领域。

单产提高是小麦总产增加的主要因素。2023年全国小麦平均单产385.4公斤/亩,分别比2002年和2012年提高了133.6和48.4公斤,是三大粮食作物单产提升最快的作物。我国小麦在赤霉病抗性提升、耐热抗旱等抗生物逆境、优质专用等品种选育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其中超高产品种有烟农1212、登海206、皖宿1510、郑麦1860、济麦5198、冀麦325、山农43、菏麦29、皖宿1510、众信998等,实收单产在800公斤以上;育成了衡麦29、石麦28、中麦4072、石农086、邯麦27、品育8175、济麦60、沧麦6005、冀麦418、石麦22等一批节水、抗旱、耐盐碱品种。优质专用品种方面,强筋主要为济麦44、中麦578、中麦7152、洛麦47、新麦58,新麦45等;中强筋主要为郑麦7698、周麦36、中麦9088、济麦0435、镇麦12等;弱筋主要为绵麦902、扬麦30等。

小麦消费结构显著变化,直接食用消费下降,饲用、工业消费增加。2023年我国小麦消费总量13490万吨,同比增1130万吨;其中,制粉消费8400万吨,同比减少100万吨;饲用消费3500万吨,同比增加1200万吨。小麦粉是小麦主要的加工产品,加工集中度大。长粉路细化分级制粉工艺,以及配麦、配粉、品质改良等技术配套应用可以实现多粉联产、食品工业定制式指标粉的生产,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等应用于传统小麦加工,企业的规模化、自动化程度逐步提升。五得利集团、益海集团、中粮集团三家企业年加工小麦总量约4370万吨(数据来源:企业官网),接近全国小麦粉产量的40%。

四、我国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资源约束紧张,总产持续增长难持续。我国小麦消费量年增速为1.1-1.6%,到2030年小麦单产必须提高10%以上。一方面,土地资源约束增加,面积增长难以维持。随着扩种油料(油菜)、高效农业结构,与秋冬种(越冬作物)争地矛盾突出,且我国中低产田、华北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制约严重,可能会导致小麦面积将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小麦是季节性强的高耗水作物,主要种植在资源性缺水或季节性干旱地区,茬口季节紧、水资源缺乏和降水时空不均也可能成为稳定面积和提高单产的重要限制因素。

自然灾害挑战加剧,病虫草害防控压力大。小麦生育期长,季节性干旱、湿害、“倒春寒”、干热风、倒伏等自然灾害呈多发重发态势。病虫害也有加重趋势,由于赤霉病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赤霉病偏重发生趋势呈常态化,最终防控效果取决于防治力度和抽穗扬花期的气候条件;西南西北条锈病菌源区和江淮赤霉病易发区面积基数较大,近几年茎基腐病在主产区有大规模扩散之势。

品质不稳定,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小麦审定品种数量多,但同质化严重,量质关系不协调。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审(认)定的小麦品种中,强筋品种占12%左右,弱筋品种不到1%,中筋或品质指标不均衡品种占87%左右。市场上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一般的中筋小麦生产过剩,而硬质强筋的面包用小麦和软质弱筋的糕点用小麦供给不足。我国优质小麦品质综合表现与国际优质麦存在明显差距,加工面包所需的强筋小麦和加工饼干所需的弱筋小麦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优质专用小麦进行配麦或配粉,完全使用国产优质小麦很难加工出高质量的专用粉,每年进口专用小麦持续增加,高产优质矛盾明显。

产业上下游需求错配,存在脱节现象。小麦产业链长,终端产品种类多,消费路径复杂,包括育种、种植、收储、制粉、食品加工、销售、烹饪食用等环节,跨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餐饮业、服务业等。但产业链条各单元对小麦品质需求的不一致性,上游育种者和种植者注重小麦高产稳产、抗病抗逆等,而脱离了加工和消费的实际需求;中游的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注重色泽、稳定时间、延展性等及其稳定性;下游的消费者注重食品外观、风味、口感等食用品质。

产业化经营程度不足,小麦商品性较差。我国小麦主要生产方式仍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组织化程度偏低,先进高产措施落实到位难,难以实现单一品种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由于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程度不足,难以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栽培、统一收获、统一仓储,混收混储混运现象普遍存在,商品小麦质量状况不清楚、不稳定,难以满足面粉、食品等终端加工企业需求,也未能形成有效的优质优价机制。

加工产能过剩,综合利用效率低。五得利、中粮、益海为代表的国内小麦粉加工领域三大集团,2022年小麦粉加工总量为3300万吨,占全国小麦粉加工量的35%以上,但小麦粉总体开机率不足50%;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科技、人才等优势,开工率更低,为20%-40%。目前小麦加工产品基本以小麦粉、面条、馒头、面包、饼干等传统型的为主,各种特色预拌粉、营养方便化粒状小麦产品拓展不够,难以适应新的消费变化。与此同时,小麦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目前小麦籽粒72%的部分用作人们食用原料,剩余的28%左右基本作为饲料应用。小麦加工后路粉(统称普通粉)基本作为饲料,一部分作为生产淀粉和面筋蛋白的原料;由于提取率低、加工成本高等原因,小麦胚作为丰富的营养物来源,小麦麸皮作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原料,均未能很好的被利用。

五、全方位促进我国小麦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优化生产布局。进一步厘清各麦区的优势、潜力与主要障碍因子,明晰主攻方向与关键技术,稳定发展小麦生产。稳定黄淮海优势产区小麦生产,大力提升生产水平,积极发展强筋、中强筋小麦;长江中下游麦区要重点推广抗赤霉病、穗发芽的优质弱筋和中筋品种,建成我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基地;西南麦区要稳定种植面积、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重点选育推广高产、抗条锈病的优质软质小麦品种,建成我国软质小麦生产基地;西北麦区要积极发展优质面包、面条、馒头加工用优质专用小麦,大力推广抗旱品种,适度恢复旱地小麦种植,建成我国优质强筋、中筋小麦生产基地;东北麦区要因地制宜恢复春小麦种植面积,重点打造“硬红春”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关键高产高效技术研发与应用,强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与示范,进一步优化小麦机播壮苗、高效施肥与节水灌溉等核心技术,提高抗逆应变与病虫草安全防控技术能力,抗逆保丰,实现常年高产、灾年稳产。针对品种多、应用乱的现状,强化品种的鉴选,做好品种的客观评价与推介工作,提高区域内品种的主体性,推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加大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轻简化、少人化、智能化技术研发力度,发展智慧麦作,适应新时代新形势。

打通全产业链。加快科技创新与组织创新的高效协同,通过科技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等五链融合,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核心需求,用系统思维和统筹手段,把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制度、政策、组织与技术等贯穿到小麦产前、生产、流通、储备、加工、消费(品牌)和贸易等所有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加快形成小麦产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从根本上形成我国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发挥好联盟等服务组织的带动作用,实现优质专用小麦多层次转化增值,促进优质专用小麦向更高层次发展。支持引导加工企业改进加工工艺,提升深加工能力,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构建新型产业政策体系。保留最低收购价格并增加灵活性,用好8.5%的微量许可政策,优化现有各种补贴,充分挖掘绿箱政策空间,加大科研、保险、结构调整、环保、市场营销(品牌)等投入力度等,加快探索和建立符合国情的规模麦农收入安全网。

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进科学家与企业家、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融合,以大型农业企业为龙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真正变“研学产”为“产学研”,实现科研任务“从生产中来、从需求中来、从市场中来”,科研成果“到生产中去、到用户中去、到企业中去”。加快构建“加工企业提要求-科研部门提出解决方案-育种家选育专用品种-栽培专家创新集成技术标准-种业企业繁育良种-地方技术部门基地布局-种粮主体标准化生产-粮储部门收储、初加工-加工企业深加工及意见反馈”的运行机制,努力解决“用得好”的问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