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茶产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加快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是破解产业瓶颈的关键,为做强茶产业注入新动力、新要素和新动能。

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发的国家茶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茶树病虫数字标本馆

01、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他深刻指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从“新发展阶段”到“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再到“新质生产力”,谱写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提出:“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对发展生产力的新的重大需求。

新质生产力,新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核心要义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

 

// 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

当前,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并加速向农业领域深度渗透融合,极大丰富拓展了农业劳动对象、农业生产边界、农业发展空间,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深厚基础。

茶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和文化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也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尽管我国茶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对标实现茶业强国目标,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比如:茶产能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茶叶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茶业综合效益还有不断增长的空间茶业国际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涉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等。破解这些难题,依靠传统、常规的生产力水平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茶业强国建设注入新技术动力、提供新要素动能、夯实新产业支撑。

02、我国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面临的挑战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克进展不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茶科技创新是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目前需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种业创新速度缓慢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经过5次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收集茶树种质资源,建立了全球最大、多样性最丰富的茶树田间基因库。我国虽然茶树种质资源丰富,但良种选育主要通过常规育种法(系统、杂交)育成,育种周期长、效率低。

茶树品种创新的技术瓶颈包括:育种手段单一,分子育种技术尚未突破;优良品种快速繁育技术缺乏;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尚未建立;基因组编辑和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亟需突破。

图片
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圃(杭州)

(2)机械强茶、数智茶业研发任重道远

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我国许多茶园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总体较低,仍依赖传统的手工劳作为主。

据农业农村部茶叶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统计,2023年茶园生产管理机具保有量占比最大的为除草机具(31%),其次是修剪机具(28%),再次为大宗茶采摘机具(26%),保有量最少的为名优茶采摘机具(2%)。

近年来,采茶工短缺、茶叶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的矛盾已十分突出,急需改变生产作业方式,促进茶叶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数智茶业技术在我国茶叶生产中虽有一定的应用,但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及设施设备,如土壤环境传感器、大气环境传感器、茶园遥感和测绘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绿色防控系统、无人机飞防、智能采茶机器人等,其智能性、精准性程度离生产应用还有不小差距,亟需进一步提升完善。

图片
中茶龙冠公司智慧茶园综合监测站

// 茶业人才支撑力度远远不足

(1)从事茶产业的人员学历水平相对较低

根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调研数据,从全国茶业从业人员学历分布来看,初中及以下所占比例最大,2022年为46.80%,2023年为43.52%;大专与本科学历占比虽都有所提升,但均占比不高,其中大专学历从2022年的5.29%提升到2023年的7.47%,本科学历从2022年的1.70%提升到2023 年的2.2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最小,2022年为0.85%,2023年为0.18%(图1)。

图片

(2)从事茶产业的人员年龄相对偏大

目前我国还有很多茶叶生产、加工作业仍以手工劳作为主,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与现代年轻从业者追求技术创新和舒适工作环境的期望有一定差距,导致现代年轻人缺乏从业意愿。随着劳动力结构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青年从业人员的短缺进一步制约了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
茶园采茶工以中年以上的女性为主

(3)茶业从业人才不足与结构错配

根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2023年县域调研数据,产茶县涉茶农技推广人员绝大部分不是茶学专业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现代茶叶科技知识训练,特别是中西部脱贫茶区茶学专业技术人才尤为不足,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面临推动专业人才队伍迭代更新的挑战。

茶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品牌宣传、电商渠道、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根据对茶企的调研数据显示,其聘用人员结构参差不齐,有的企业没有营销人员,半数企业营销人员不超过8人,半数企业技术人员不超过10人。

随着我国茶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研发与技术推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但目前我国茶业领域各类人才储备还远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需求。

此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存在短板,茶行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错位,高等院校对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离企业和市场需求相差甚远。

// 产品创新不能满足消费需求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97亿人,到2050年,我国GDP的三分之一来自于老年人,“养老经济”将成为重要经济支柱。根据2023年统计年鉴数据核算,15~34岁的年轻群体占总人口的24.59%,约为3.47亿人。可见,传统茶和新茶饮均具有巨大潜力市场空间,对应巨大的市场规模,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均具有鲜明的消费特点但目前我国茶产品的创新还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为了解决茶产业结构性过剩问题,同时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饮茶的队伍,新茶饮的研发可谓是如火如荼,新茶饮由于价格亲民化、渠道便利化、宣传多样化、运营数字化、原料品质化等特点鲜明,成为扩大茶叶消费的新路径。可以说,新茶饮为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为茶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窗口。但新茶饮市场也面临诸多挑战。

图片
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筹)成立

一是竞争加剧,内卷日益严重。诸多新茶饮企业均在加速扩张,一些头部品牌企业纷纷开放加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最明显的表现是价格竞争白热化,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业经济研究团队新茶饮专题调研,2020—2023年,新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上升至30%,20元以上占比则从33%下跌至4%。

二是食品安全存在风险隐患。新茶饮使用的茶、水果、奶、糖、辅料等原料繁多,有可能增加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再加上部分企业对原料食材进口把关不严,内部管理不善,部分茶饮企业曾被曝出茶饮中存在异物、使用过期水果、篡改食材日期、新旧食材混合等问题。

三是创新驱动能力支撑不足。目前新茶饮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资本驱动,产品创新同质化严重,仍缺乏原创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行业发展研发投入和成果仍偏少,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四是行业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新茶饮具有典型的跨行业属性,横跨一二三产业,但目前没有明确的归口管理部门,也缺乏全国性的权威行业管理组织。同时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给市场监管带来一定难度。

// 茶业新业态新模式融合不够

目前,我国茶产业在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等行业尚未形成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茶与茶文化的物质和精神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茶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接二连三”,推动创新发展。

然而,当前茶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融合不够,总体上数量增长优于质量提升,具体表现为:

一是产品和服务的特色化、差异化不明显,同质化问题严重,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是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更多关注短期效益,缺乏对产业的深度挖掘和长远规划,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制度创新相对滞后,外部要素引入不够。

03、如何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 大力推动茶科技创新

茶科技创新要按照“四个面向”要求,以“提升茶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和支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现有科技基础水平上,通过不懈努力,力争在茶学基础前沿和茶业种业创新、绿色发展、智慧发展、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学发现、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产品创新,高效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与时俱进,不断强化新兴学科建设

在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顺应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发展大势,推动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智慧技术等新兴学科与茶学传统学科的融合发展,布局和发展“茶业数字化”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建设。为建成“一农向三农、一产向三产”拓展的学科架构,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振兴发展”相关学科的建设力度,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研究。

图片
中茶龙冠公司物联网智慧茶园综合管理平台

(2)坚持目标导向,不断提升种业创新能力

在发掘、创制一批具备优质、多抗、特异功能性成分等重要性状的新种质基础上,建立茶树高效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开展基因编辑技术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究推动茶树从传统育种向精准定向育种方向发展,并在适合机械化、绿色化、专用化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突破。

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部分茶树品种

(3)继续强化茶叶高效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研发

需继续强化茶叶高效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主要包括茶园省力节本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茶园爆发性小型害虫和区域性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产品研究名优茶机采机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茶叶风险因子产地快速检测技术与产品研究

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发的单人手提阶梯输送式茶叶采收分级一体机(左)、采摘茶芽展示(右)

(4)深化和拓展茶产品营养健康研究与产品开发

开展茶叶营养健康功效评价及关键成分互作效应研究,开展多元化营养健康特色茶产品的智造技术,开展茶叶营养健康成分含量的快速检测技术及评价体系研究。

(5)围绕节本增效目标推进数字茶业建设

针对我国茶园田间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以及茶叶生产和加工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系统开展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构建茶园、茶叶、加工品质和机械装备的协同智能制造体系,力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名优茶智能化采摘、茶园耕作、智慧茶园、智慧工厂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

图片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园绿色高效生产与数字化管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现场推介暨技术交流会”

// 着力推进茶产业发展方式创新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为推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一是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确保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二是要摒弃“大水大肥大药”的老路子,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统一,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提升茶园的可持续性

三是要应用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依赖,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确保茶叶生产的绿色、安全、环保。

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发的茶树鳞翅目性诱剂及其配套诱捕器
图片
灰茶尺蠖性诱剂的引诱效果

// 积极探索茶业业态创新

茶产业三产融合的目的就是要创出一条从茶叶走向产业、从茶园变成花园、从茶乡变成茶都的新路,打造全龄化、多场景的消费体验,真正实现“六茶共舞”的格局。这不仅包括传统的饮茶和品茶,还涉及茶与文化、旅游、大健康的深度融合,以形成一个大茶产业的格局。

茶产业需要通过“茶+”模式,如“茶+文化”“茶+旅游”“茶+健康”等,丰富产品线,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推动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多元化经营。

图片
中茶龙冠公司“茶+”新业态模式-“我在千岛湖有一片茶园”小程序

// 大力推动茶产品创新

茶产业是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特色产业。如何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群体加入到饮茶的队伍中来,必须做到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要立足消费需求个性化、时尚化、健康化、便捷化的发展趋势,推动多彩茶、时尚茶、康美茶、健康茶、方便茶等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

通过创新,既要满足传统热饮茶的需求,也要兼顾冷饮市场的增长趋势;既要推动冲泡型茶的便利性也要发展即饮型茶产品,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要实现喝茶与食茶的结合,开发如茶点、茶膳等衍生茶产品;将饮茶与用茶结合,探索茶叶在美容、保健等领域的多功能性;推动品茶与吸茶的结合,适应不同消费场景。

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发的茶后纳米茶牙膏
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发的高香冷溶速溶茶(清香型绿茶)终端小包装产品

// 强化人才支撑工作创新

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应加快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推动茶业从业者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迭代升级。

要大力支持相关涉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茶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大涉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

支持主产区高职院校培养茶叶栽培、加工、营销、文化服务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加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进一步强化对基层涉茶农技推广体系的政策支持,稳定推广队伍,增加主产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加快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步伐,提高基层推广能力。

要进一步重视支持茶艺师、评茶师、茶叶加工工等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

图片
图片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制茶师研习班

在东西部对口帮扶中增加茶产业人才帮扶任务,创设大学毕业生投身中西部扶贫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茶叶专业人员投身中西部茶产业发展;出台龙头企业引进中高端人才的奖补政策,支持企业引入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继续推广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

// 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是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茶业新质生产关系需要满足能够催生关键突破性技术变革、新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要求。

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需从政策制度优化、产业组织创新、要素流动模式升级等方面构建与茶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要进一步聚焦科研扶持和产业补贴方向,重点支持科技强茶、机械强茶、业态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展。强化政企联动,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整合资金、土地等要素,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加大对茶产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激发产业主体的内生动力。

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促进茶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

破解小茶农与发展现代茶产业瓶颈,积极培育和支持龙头型企业,创新“新型现代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组织模式。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